楊春霞
(南寧市武鳴區(qū)雙橋鎮(zhèn)農業(yè)和農機化技術推廣站,南寧 530100)
我國幅員遼闊,柑橘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種植,但是受到自然因素、人為競爭等方面的影響,不同地區(qū)柑橘的產量和質量均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又因為長期受到種植戶種植模式的影響,很大一部分種植戶在柑橘種植和生產過程中,對于先進機械設備的使用不足,造成柑橘種植成本較高,導致種植戶經濟效益非常有限。因此,對于相關工作人員來講,充分了解目前我國柑橘生產的機械化種植普及過程中所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柑橘機械化種植的技術要點和技術難點,是其必須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長期以來,柑橘種植戶深受傳統種植理念的影響,導致我國仍有很大一部分地區(qū)難以實現柑橘的機械化種植。種植戶對機械化種植是否能夠真正提升柑橘的產量和質量持懷疑態(tài)度。我國多數柑橘種植在丘陵和山地地貌當中,種植戶受教育程度較低、環(huán)境保護意識較差,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存在較大的困難,對柑橘機械化種植技術的科學原理認識不足,導致這些種植戶在柑橘定植、病蟲害防治、灌溉、施肥等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充分進行科學化處理,使柑橘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生長狀態(tài)。另外,因為種植戶對機械設備的操作熟練度不足,導致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在故障出現時,又不得不聯系維修人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種植戶對柑橘機械化種植的積極性。
在我國,大部分柑橘樹都種植在丘陵或者山地地貌當中,不平整的種植路面導致柑橘生產的配套機械設備通過性不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機械化種植的困難程度。又因為在柑橘的種植區(qū),雨季降水量普遍在800 mm以上,不但會引起道路泥濘,機械設備難以正常通行,同時相對較為潮濕的空氣也會加速柑橘種植機械化設備的銹蝕速度,導致機械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增加,甚至可能對機械設備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壞,由此導致我國部分地區(qū),特別是南方地區(qū)對于柑橘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推廣存在比較大的抵觸心理[1]。
要想真正意義上實現柑橘生產流程的機械化,必須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整體來講,對于農業(yè)部門工作人員來說,需要查閱相關文獻記錄,充分借鑒國內外的柑橘機械化種植技術經驗和推廣經驗,并且充分考量柑橘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地貌環(huán)境等因素,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和操作方法進行合理改良,從而與當地實際情況實現深度融合,由此使柑橘機械化種植技術能夠真正有效的在當地落地。
2.1.1 土質檢測
工作人員為了確認當地土質適合什么樣的柑橘種植機械使用,有必要對當地柑橘種植區(qū)內的土質狀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測,檢測內容需要包含土壤中柑橘生產所需要的元素含量、水分含量、酸堿度、透氣性等?;谶@些土壤數據,選擇最為適用的柑橘生產種植機械,在提升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的情況下,也能夠讓柑橘樹苗的存活率和生長質量得到有效的保障[2]。
2.1.2 科學密植
在柑橘種植過程早期,保障柑橘樹苗的有效存活率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根據以往經驗,過高密度進行柑橘的種植,將會引起樹苗之間爭搶光線和土壤養(yǎng)分,導致柑橘樹苗的整體長勢不佳。引入柑橘生產機械化種植技術之后,農業(yè)部門工作人員將會幫助農戶選擇與機械設備性能、土質情況、光照情況相匹配的良種柑橘,同時對柑橘的種植密度進行規(guī)范,使得柑橘能夠在科學密植的前提下,實現整體長勢較好。另外,還有必要對柑橘種植過程中所使用的機耕道路進行修剪,讓柑橘種植機械化設備能夠順利投入使用。
2.1.3 除草與施肥
在我國的柑橘種植工作當中,除草工作的重要性已經普遍得到了柑橘種植戶的認同,而傳統的人工除草方法,不僅效率低下,同時對人力資源耗費極大。因此,農業(yè)部門工作人員應通過實地走訪調查,選用適合當地實際情況,具有良好工作效率的機械除草設備開展作業(yè),提升除草工作的實際效率。
而在施肥環(huán)節(jié),應基于土質檢測的結果,就柑橘種植區(qū)內的土壤情況進行深度分析,配置相關的肥料使用清單,讓農戶嚴格按照肥料使用清單進行肥料購買和施肥操作,這樣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節(jié)約農戶的經濟成本,同時也可以顯著提升柑橘的產量和質量[3]。
2.1.4 柑橘的園內運輸
農業(yè)部門工作人員應前往柑橘種植區(qū),獲得果園的坡度數據,使用多種山地果園運輸機械設備,涵蓋有雙軌軟索運輸技術、單軌運輸技術以及高空索道技術等。這些柑橘園內的機械運輸技術,不僅能夠有效降低人工運輸背景下柑橘的壞果率,同時也能夠提升柑橘運輸工作的實際效率,讓所生產的柑橘更為新鮮,由此為農戶帶來更加豐厚的經濟回報。
2.1.5 病蟲害防治
以我國南方地區(qū)為例,在柑橘種植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炭疽病、潰瘍病、紅蜘蛛等常見病蟲害,若沒有針對這些病蟲害進行技術防治,極有可能導致柑橘的減產甚至絕收,因此,病蟲害防治工作同樣是柑橘種植過程中必須要關注的問題,通過對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對農藥的大面積噴灑,起到對柑橘病蟲害的群防群治功能,對柑橘病蟲害感染路徑進行有效切斷,保護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提升柑橘的產量和質量。
2.2.1 柑橘樹木的修剪操作
針對柑橘樹的修剪,所研發(fā)的機械設備主要包含有兩大種類:一是柑橘樹整株修剪設備,其原理是在拖拉機設備上安裝可以上下曲伸、左右運動的機械臂,在機械臂頂端位置進行液壓驅動型切割機的安裝,按照作業(yè)種類的不同,農戶可以選擇在機械臂頂端安裝往復割刀、旋轉刀盤等修剪或者切割設備;二是單枝修剪設備,這種設備涵蓋有多種類型的手動修枝剪、折疊型刀具、高枝剪等工具,種植戶可以基于自身實際需要進行靈活選擇。
2.2.2 柑橘采摘環(huán)節(jié)
資料顯示,針對我國柑橘在采摘環(huán)節(jié)所使用的機械設備的研發(fā),是目前柑橘生產機械化種植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一項亟待突破的難題。目前國內還沒有較為成熟的柑橘機械采摘技術,即使是在農業(yè)機械化生產技術較為發(fā)達的西方國家地區(qū),也大多數是憑借移動式采摘平臺或者采摘梯進行采摘作業(yè),使用果樹剪與采收袋進行柑橘的人工采摘,只有極少數用于果汁榨取的柑橘才能真正意義上完全使用機械設備進行采摘。所以,為了打破柑橘在機械化采摘過程中所存在的技術桎梏。第一,可以考慮在拖拉機等其他農業(yè)機械上安裝立柱和伸縮臂支撐作業(yè)平面,把采摘員運輸至對應高度開展機械化采摘作業(yè);第二,在正式開展采摘作業(yè)之前,向果樹進行果實脫落劑的噴灑,使用強力振動設備讓果實從柑橘樹上自動脫落,并利用機械設備將落下的果實傳送到指定地點,由此實現對柑橘果實的機械化采摘[4]。
整體來講,盡管大部分地區(qū)在柑橘種植中,針對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普及程度不高,但是提升柑橘種植戶經濟收益,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已經成為了農業(yè)部門工作人員高度關注的問題,因此,農業(yè)部門需要通過強化宣傳、實地調查,以及政策補貼等形式,讓更多地區(qū)的柑橘種植實現機械化生產作業(yè),促進我國農業(yè)的高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