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鈴汶
(湖天中學,湖南 懷化 418000)
在開展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著眼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將微課應用于高中數學分層教學體系當中,大力推動高中數學分層教學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從當前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進步,而且也形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的運行體系,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有個別教師不注重將微課與高中數學分層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微課的應用還缺乏針對性、特色化和有效性,直接導致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整體水平不高,需要引起重視并認真加以改進。
通過微課在數學課堂里的使用,有利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由于數學這門學科,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所以微課能夠很好地再現(xiàn)數學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解決問題。微課這種教學形式,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主體性,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通過對信息技術的融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情境,真正把學生帶到數學課堂里,體驗自主探究問題的快樂,增進與其他同學的交流、合作,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會在頭腦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并結合自身認知特點,從而形成一個有規(guī)律性的內部認知結構。微課在數學課堂上,作為知識的載體,能夠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面對知識時,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能夠轉變?yōu)橹鲃犹剿髡?,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認知結構的構建。而教師則在這一過程中,起到引導、促進的作用。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學生解答問題,幫助學生構建穩(wěn)定、正確的認知結構。
分層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知識接受程度、興趣愛好等進行科學的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已經基本成熟,而且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這也造成了他們一方面思維較為活躍,學習欲望比較強,另一方面又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尤其是在課堂學習,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會表現(xiàn)得十分的明顯。部分高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在面對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問題時,并不會向教師或者是學習好的學生請教,而是自我封閉,甚至放棄學習。分層教學法不僅能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敞開心扉,避免他們出現(xiàn)自暴自棄,產生厭學的心理。從而整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分層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突出高中生學習的個性化特點,進而提升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性。在開展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使微課的應用取得更好成效,一定要突出微課應用的重視性,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微課應用機制,并強化微課與分層教學的有機結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進一步強化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重中之重的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對學生學習意愿、方向、需求等調查與分析,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在微課設計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其更具有針對性。
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能力、知識儲備等方面,都存在的一定差異性,所以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上,每個學生對同一個課堂的內容,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都不相同。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首先應該對其重視起來,針對每個學生之間的不同,借助微課視頻,來分模塊、分層次進行教學,讓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基本上保持統(tǒng)一步伐,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微課堂,來掌握知識。首先,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分析,對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知識儲備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層次,來對其學生群體進行學習任務的設計,要進行難度的區(qū)分。并且將其作成微課視頻,供不同層次學生去選擇、學習。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的那一部分學生,為其布置的學習任務,就要基礎性強一些,難度適中,主要是一些基礎性的概念知識的學習和鞏固,而對于一些拔尖的學生,可以提高難度,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幫助其開拓數學思維。最后,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學習特點的分析,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化的今天,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高中數學教學體系、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強化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教學原則,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率。將微課與分層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既有利于推動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創(chuàng)新,也有利于提升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性,教師對此應當有清醒的理解和認識,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優(yōu)化和完善。以上是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所提出的幾點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的高中數學教師帶來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