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網(wǎng)絡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獲得新聞的渠道也越來越寬泛,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網(wǎng)絡設備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習慣。移動網(wǎng)絡設備的多元化,給人們獲取新聞信息帶來方便、快捷,但新媒體平臺缺乏相應的監(jiān)管制度,人們隨意在平臺上發(fā)表言論和信息,導致新媒體平臺上的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不高。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就更需要報紙新聞記者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結合新媒體時代背景,重新明確自身的定位。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得新聞的渠道也越來越寬泛,但是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借助報紙新聞記者的幫助來解決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見的問題,希望可以借助報紙新聞的輿論力量來引起社會的關注。報紙新聞記者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和工作原則,理性分析大眾的需求和在工作、生活中遇見的問題,對此類新聞進行客觀真實的報道,還原新聞事件本身。與此同時,新聞記者必須具備求真務實的品質,對大眾在工作、生活中遇見的各種問題進行訪問和調查,對新聞線索的真?zhèn)尉邆浔鎰e真假的能力,堅持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原則。
在進行報紙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保持創(chuàng)新原則更能吸引大眾的眼光,進而提高報紙新聞的傳播力。報紙新聞記者編制報紙新聞時不僅要嚴格按照流程進行,還要對報紙新聞的風格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滿足大眾對報紙新聞的多元化需求?;谛旅襟w時代背景下,報紙新聞記者尋找新聞資料的渠道越來越廣,也能越來越了解和掌握大眾對報紙新聞的關注點,這樣報紙新聞記者在進行報紙新聞編制的過程中就可以“對癥下藥”,進而確保創(chuàng)新原則在報紙新聞報道中的有效開展。
報紙新聞記者在工作中扮演著許多角色。
其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新聞記者,其必須明確自己的定位,應該嚴格遵守職業(yè)操守,遵守行業(yè)規(guī)定,確保報紙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并在暗訪、調查等收集報紙新聞信息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客觀性,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報紙新聞記者收集新聞信息的過程中,要以大眾關心的重點和熱點作為基礎。
其二,報紙新聞記者也是人民的服務員,要遵循為人民服務、切實為大眾謀福利的原則開展工作,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還原事件本身,這樣的報道更貼合大眾的心理,讓大眾更接近事件的真相。
在進行報紙新聞報道時,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避免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大眾對新聞事件本身的判斷,明確自身定位,時刻保持理性和清醒的頭腦,向大眾呈現(xiàn)真實的新聞事件。
新聞記者的工作原則有很多,明確自己的工作原則是合格記者的基本要素。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首先要做到實事求是,正確引導輿論。在當下信息發(fā)達的社會,報紙屬于一種傳統(tǒng)型媒體,但是報紙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些事件通過報紙報道后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效果,具有很強的導向性作用。因為報紙的影響力很大,所以作為主導報紙傳播的新聞記者就一定要遵循工作原則,要以正向、積極的態(tài)度向社會群眾傳遞正能量,杜絕傳遞有誤、負能量的信息,維護社會和諧。
報紙新聞記者要善于用好網(wǎng)絡。網(wǎng)絡時代,人人都是消息源,信息傳播快、各種消息多。在信息發(fā)達的社會背景下,新媒體傳媒中存在各式各樣真假難辨的新聞信息,報紙新聞記者不要被新媒體平臺的虛假信息所影響,要以客觀的觀點向社會大眾傳播新聞。如果想依據(jù)網(wǎng)絡消息采寫稿件,作為報紙新聞記者必須找到消息源、多方核實。不能把網(wǎng)絡消息當作完全可信的消息源,更不能原文抄錄網(wǎng)友的說法。
新聞報道對輿論有引導的作用,作為新聞記者,要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代言人、國家利益的維護者,利用新聞影響力做好輿論監(jiān)督。新聞記者在報道新聞的時候,要使廣大社會群眾了解政府的職能及履職情況。此外,記者在采制新聞報道的時候,要提前預想到此報道可能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不能為了引發(fā)新聞關注,而編造虛假新聞。
綜上所述,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給報紙新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發(fā)展活力,所以報紙新聞記者更要抓住這一機遇,明確自身定位,把還原新聞事件本身以及堅持報紙新聞的真實性、創(chuàng)新性和時效性作為工作原則,進而推動報紙新聞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報紙新聞記者必須實現(xiàn)角色的轉型和重新定位,即適應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傳播方式,把“媒介變成產(chǎn)品,將受眾當成用戶”,讓更多受眾樂意接受我們的“產(chǎn)品”,形成以良性互動為主的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