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嬌
(佛山市華材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佛山 528000)
《教育部關于做好2006年中等職業(yè)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高中階段的普職比給出了明確的界定。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fā)了《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用一句話指出“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確了職業(yè)教育的重要性,更明確了今后五年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的路線、任務和時間節(jié)點。2019年6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職業(yè)院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將職教改革落實到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格與質量上,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規(guī)定了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文化公共基礎課的組成結構及課時比例。2019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明確了外語、語文等公共基礎課的開設課時數(shù)量。以上種種政策的推行,無不體現(xiàn)了國家對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重視,特別是對中職學生公共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1]。
然而,這種政策導向一直無法對初中生進行真正的平衡分流。無論是社會輿論導向還是家長普遍的價值觀,都把職業(yè)教育永遠放在最底層的位置,最后的無奈之選。不少人甚至認為,“職業(yè)學校就是垃圾桶,什么學生都收,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校風能好到哪里去,我有孩子絕對不送去職業(yè)學校!”社會歧視中職,生源越來越少,越來越差。這就是我看到的在相對發(fā)達地區(qū)中職教育的現(xiàn)狀。
中職生學習基礎普遍偏差,都是學習方面的挫敗者,因此自卑感嚴重。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能力低下,學習專注力和意志力薄弱。從我在職中從教多年經驗分析,中職生普遍出現(xiàn)上述表象的根源在于:小學或初中的學習環(huán)境或家庭環(huán)境等某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一旦在某一個或多個學習節(jié)點出現(xiàn)學習障礙時無法克服,并失去了重新努力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因此,他們在學習路上,就慢慢形成了畏懼困難、懶于思考的習慣,最終導致一種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越差就越不想學,完全失去學習欲望和動力,甚至棄學心理嚴重。中職生的這些特點,在英語學科學習方面尤為明顯[2]。
2020年3月9日,國家頒布了最新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目標。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的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職場語言溝通目標:在日常英語的基礎上,圍繞職場相關主題,能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理解不同類型語篇所傳遞的意義和情感;能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進行基礎的溝通;能在職場中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進行交流。
思維差異感知目標:能理解英語在表達方式上體現(xiàn)出的中西思維差異;能理解英語在邏輯論證上體現(xiàn)出的中西思維差異;在了解中西思維差異的基礎上,能客觀對待不同觀點,作出正確價值判斷。
跨文化理解目標: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業(yè)文化;能進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促進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播。
自主學習目標:能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多渠道獲取英語學習資源;能有效規(guī)劃個人的學習,選擇適當?shù)膶W習策略和方法;能監(jiān)控、評價、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程,提高學習效率。
我認真學習了最新的課程標準和王篤勤教授《中職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張連仲教授解讀新課標的講座后,發(fā)現(xiàn)新課標更符合真正素質教育的要求,讓我更加明確了英語學科在職業(yè)教育體系中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我也深深感受到此目標更有高度,更具體明確,與此同時,對相關教育者的要求也更高。
中職英語課越來越難上,學生進入中職學習時間越長,認真聽課的學生越來越少,學生厭學情緒越來越明顯,棄學面不斷增大。
普高擴招后,跨地區(qū)招生成為重點,學生生源素質更加得不到保證,特別是英語學科的成績,嚴重拖了普通理科專業(yè)學生的“后腿”。除了某些貫通班或大專班,學生英語整體水平越來越差。而且每個班級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個別學生英語相對比較好,但學困生面很廣。因此,英語水平教師只有通過不停降低教學目標和要求來迎合學生水平。與此同時,可能犧牲了部分優(yōu)等生的利益來換取個別后進生的進步[3]。
上述現(xiàn)狀,最終導致不少英語教師越來越缺乏教學激情,教學方法越來越單一,枯燥乏味,形成不斷的惡性循環(huán)。2020年新課標的頒發(fā),某種程度上,無疑給中職英語老師更大的一個考驗和挑戰(zhàn)。社會歧視中職,生源得不到保證,學生整體素質下降,低入高出難度越來越大,這就是我們職校之痛,是職校老師之苦,更是職校英語老師之難。
作為一名普通的中職英語老師,我深深感受到中職英語教學之難,也曾經為此而困惑甚至迷惘。就在此時,不平凡的2020年讓我們遇上新冠疫情,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大環(huán)境下,讓我們好好嘗試了網絡教學,老師們都做上了主播。隨之而來的,是中職英語學科“教”與“學”的模式的不斷更新,傳統(tǒng)授課與信息化教育模式的一次最迫切也是最完美的融合。在這兩個月的網絡英語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信息化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好處,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就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方面開展了一些新的嘗試。
(一)理念更新。文化課教師,特別是英語老師,要對文化基礎課重要性重新認識和定位。中職教育的目標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某一種知識或技能,而是立體塑造人的過程,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甚至是優(yōu)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技術人才。文化素養(yǎng)的學習對人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容忽視。
對中職生學生個體重新認識。中職生雖然學習基礎差,整體素質暫時落后,但是他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社會的未來,他們支撐著我們國家一半的建設任務[4]。他們是如此重要,在傳道授業(yè)解惑路上,我們豈能有任何一絲倦怠。中職生相對落后,只要找到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和定位,他們也能突破自我,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發(fā)掘他們的潛力。永遠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只要我們用心雕琢了。我自己的體會是,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具備教學自信。因此,為師者不斷學習,不斷探討,上下而求索,大部分的中職生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和信心,他們的好學是遲早的事情。
換位思考,理解學生。從學生內心出發(fā),感受他們的學習困難,才能更包容學生的“不會”和“笨”,才能想出更好教學對策,才能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內心需要和幫助學生找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如果每個學科都這樣做,形成一個教育的合力,相信中職生的陽光大路很快就會出現(xiàn),我們的職業(yè)教育的春天即將到來。
(二)教學策略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緊扣育人目標。后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手機、網絡已經是我們學習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中職生更是抵擋不住網絡或游戲的誘惑。因此我們要與時俱進,要因勢利導,利用工具平臺,對接話題,打開思想。我會主動虛心接受新鮮事物和資訊,適當關注一下學生感興趣的網絡熱點[5]。從學生的角度,讓學生主動打開話匣子,靜觀學生的內心世界,調動他們好奇心,引導他們思考,再分享我的看法。我會讓學生推薦英文歌曲前后播放和利用“職教云手勢破解”游戲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在每一個小游戲或活動的背后,我都是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打開思想,同時,我隨時隨地分享我對這些行為、事件、活動的看法。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在“用中學”才是最有效的。利用真實情景為語言輸出平臺,循循善誘,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代入角色,把語言用起來,否則都是為了學而學。在這個過程中,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情景法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教學模式。任何的語言學習,都離不開情景。創(chuàng)設情景越真實,學生學習效果越好。例如,我曾經在一節(jié)“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課堂中,把教室打造成一個近乎真實的西餐廳的情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學生更肯學,更樂學,更易學。我在課堂很喜歡與學生互動,循循善誘,設計學生容易回答、喜歡回答的問題[6]。跳一下,摘一個果子,享受豐收的喜悅,學習的快感。我喜歡活動中育人,從而啟發(fā)學生思考。從“如何快速解碼手勢密碼”到“如何更巧妙地抄英語筆記”,從“點一首歌”到“討論熱點資訊”等方方面面的活動都在不停誘發(fā)學生的思考。我努力地提高學生思考的頻率,因為習慣和喜歡思考了,最終就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腦袋勤快了,人就不容易懶了。有了思想,就容易有目標,有了目標就容易有行動,有了行動,就容易有進步。
(三)建立科學全面的評價制度,正向評價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通過各種激勵,幫助學困生恢復學習的信心。除了測驗考試等結果性評價方式外,我更注重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每節(jié)課堂的表現(xiàn),包括課前課中課后我都有具體的加分項目和扣分要求。每次的作業(yè)和任務都有明確的獎罰制度。每次的上課考勤都有詳細記錄和加扣分制度。長期下來,學生不但學會了尊重規(guī)則,還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更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了英語學習的興趣。
我的教學理念一直是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反思總結,點燃學生心中求學的欲望,監(jiān)督鼓勵學生一路前進。但是一直覺得這條路太難走了,特別在這個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教學顛覆了自己近20年的教學模式。原來,改變并不難,做起來也并沒有想象中難。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一個中職英語老師,體會到教學相長,互相成就。只要有發(fā)現(xiàn)亮點的眼睛,只要有適合鍛煉的平臺,只要有足夠的包容與理解,中職生一樣可以充滿陽光和自信,一樣可以在學習英語時眼里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