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花間集》中的山水清音

      2021-11-30 17:35:45
      關(guān)鍵詞:花間詞作詞人

      黃 海

      (貴州大學(xué) 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晚唐文人作詞者漸多,蜀地出現(xiàn)了專門的文人詞集——《花間集》。《花間集》中的詞作大體上以婉媚、含蓄的藝術(shù)風格為主,多男女情思、傷春悲秋等題材?!痘ㄩg集》詞作主人公雖多為女性,但詞作者皆為士大夫文人。歐陽炯在“花間集序”中也明言“詩客曲子詞”,強調(diào)作者的“詩客”身份。盡管詞至晚唐仍被稱為“曲子”,音樂性、娛樂性是其本質(zhì)特征,但花間詞人的“詩客”身份,卻使得他們的審美情趣、文學(xué)修養(yǎng)、生活經(jīng)歷等不可避免地滲入詞的創(chuàng)作,正如村上哲見所指出:“(《花間集》)在另一方面,卻具備著官僚文人的‘作品集’的性質(zhì)。在此前后的詞集中,只有它之所以到宋代以后,仍多次刊刻而以完整的形式得以傳世……(人們)恥于以詞著稱的想法依然存在,但是在另一方面,將詞作為‘文學(xué)作品’鑒賞的風氣已經(jīng)萌芽?!痘ㄩg集》的出現(xiàn),清楚地表明了這一情況?!盵1]125

      從歐陽炯詞序中可知,《花間集》是經(jīng)精心挑選并經(jīng)眾人討論后才成書的:“拾翠洲邊,自得羽毛之異??椊嬋祝毷鈾C杼之功。廣會眾賓,時延佳論”,其編纂目的是供士大夫文人娛樂所用:“將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ㄩg詞展示出詞體婉約優(yōu)美的特質(zhì),有宋一代詞人創(chuàng)作與詞學(xué)批評多以《花間詞》為圭臬:北宋詞評中多奉“花間”為典范,看重的是其婉媚風格、綺麗詞藻;南宋一方面肯定《花間集》的典范意義和影響,另一方面開始出現(xiàn)對其詞作內(nèi)容的批評。[2]91-95《花間集》在宋代已經(jīng)成為士大夫文人作詞賞詞玩味揣摩的典范,歷來研究者甚夥,但其中的山水書寫則鮮有人關(guān)注。我們仔細玩味花間詞中的山水書寫,可以發(fā)現(xiàn)“花間詞也不乏清麗的一面。詞人們走出錦帷繡幄,或流連于南國的山村水驛,或憧憬著北國的邊塞風光,都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人生感受和審美情趣”[3]80。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花間集》中山水書寫不但在語言和寫作技巧上深受詩歌影響,而且山水書寫所占比例越大的詞作,其主題就越偏向表現(xiàn)作者的社會情感,與詩歌的抒情功能就更為接近。

      《花間集》之前的文人詞已經(jīng)有很成熟的山水書寫,如相傳李白的《菩薩蠻》《秦樓月》、白居易《憶江南》、張志和《漁歌子》等。這些詞作中的山水書寫主要是為凸顯主題,以直陳所見山水為特點:“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歷史滄桑,“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明媚鮮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清新明麗,山水書寫的畫面感極強,體現(xiàn)出和山水詩一樣以景見情的特點。

      花間詞人寫相思離別主題時多將場景設(shè)置在閨閣內(nèi)、庭院中,狹小、封閉的空間與纏綿低沉的情感相得益彰。但我們也注意到,相思離別主題的詞作中,也有不少將離別場景放置在自然山水中,同當時的詩歌一樣,通過離別時所見山水的書寫來達成主題的呈現(xiàn)?!痘ㄩg集》中的山水書寫并不局限于即目所見之山水,亦常常因抒情的需要而寫虛擬之山水。此外,花間詞人還將滄桑之嘆、逍遙之意寄寓于山水書寫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詩化特點,值得我們重視。

      1 相思離別題材中的山水書寫

      《花間集》中相思離別表現(xiàn)設(shè)置的場景大略可分為二種:一種細致刻畫深閨、庭院所見之景,有明顯的女性氣息,呈現(xiàn)出相對封閉的空間,風格與詩歌相比更為婉媚;一種描寫大自然中的山水,這種開放空間的設(shè)置更能體現(xiàn)詞人的人生感慨,易引發(fā)聯(lián)想,意境更為深遠,與詩歌中的山水書寫極為接近。人們肯定《花間集》婉媚含蓄的藝術(shù)風格為其特質(zhì),也看到了《花間集》清雅不俗的特點,這一清雅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詞作中的山水書寫。

      以花間詞第一作者溫庭筠為例,李冰若說:“(溫庭筠詞)然亦有絕佳而不為詞藻所累,近于自然之詞。如《夢江南》《更漏子》諸闋”[4]8,況周頤亦評價 “溫飛卿詞,有以麗密勝者,有以清雅勝者”[5]129。溫詞之自然、清雅者正得力于其詞中的山水書寫,如《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余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1)本文所引溫庭筠詞均出自李冰若《花間集評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頁碼省略,下不贅述。

      此詞以女子高樓獨望起,接下來是女子于高樓遠眺所見:余暉、流水、千帆、白蘋洲,構(gòu)成了一幅意蘊無窮的山水圖。登樓遠眺行為本身即有相思之意,加上綿綿不斷的流水及夕陽西下喻示時間流逝,千帆過盡與腸斷白蘋洲從空間入手寫盡相思之執(zhí)著和痛苦,“飛卿此詞‘過盡千帆皆不是,余暉脈脈水悠悠’,意境酷似楚辭,而聲情綿渺,亦使人徒喚奈何也。柳詞‘想佳人倚樓長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從此化出,卻露勾勒痕跡矣?!盵4]37實際上,溫庭筠此句也非憑空而來,而是對謝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詩中“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的化用。從謝朓詩句到溫庭筠詞句再到柳永詞句,已可見前人詩作寫景立意對詞的影響。再看溫庭筠《更漏子》一詞:

      背江樓,臨海月。城上角聲嗚咽。堤柳動,島煙昏。兩行征雁分。 京口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銀燭盡,玉繩低,一聲村落雞。

      此詞純用白描,多角度寫眼前景:眼見月亮當空,耳聞角聲嗚咽,朦朧的天色中感受到滿是柳樹的堤岸似乎在動,遠處的小島隱約不可見,天上征雁已經(jīng)分頭前飛,在對山水景致的細致描寫中,抑郁低沉之情自見。下片換頭處空間轉(zhuǎn)移到渡口,仍然寫景:天色已明,蠟燭燃盡,星斗轉(zhuǎn)低,雞鳴聲起意味著一天的過去。凄清的離別之情全賴山水書寫得以顯現(xiàn),深情綿邈,與晚唐詩追求的“語盡而意不盡”的趣味一致。

      與溫詞類似,以寫山水抒情的詞作在《花間集》中不少見,如毛文錫《應(yīng)天長》:

      平江波暖鴛鴦?wù)Z,兩兩釣船歸極浦。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輕舉,愁殺采蓮女。

      起句寫江邊所見:鴛鴦成雙成對,漁船也三三兩兩歸家,頗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的感覺,是一幅溫暖悅目的畫面。緊接著一個跳轉(zhuǎn):一群被風雨驚起的白鷺破壞了眼前的旖旎,由此引出下片的遠眺之景:遠處漁船還亮著燈火,故而得見。此處的漁船勾引出對游子蹤跡的聯(lián)想,柳永《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構(gòu)思似從此景而來。大篇幅寫山水,直到煞尾才點出看風景之人——采蓮女。一切的山水書寫原來都是為了凸顯采蓮女的孤單和思念,全詞雖寫閨閣情而無半點脂粉氣。

      花間詞以山水書寫寄寓相思離別或渲染感傷氣氛,意境清新優(yōu)美,與詩歌接近,已明顯是士大夫文人審美意趣的流露,開宋詞雅化之路。張泌《河傳》上片:“渺莽云水,惆悵暮帆,去程迢遞。夕陽芳草,千里萬里,雁聲無限起”,以浩渺無邊的水面、夕陽下遠去的船帆和堤岸上無邊的芳草寫盡迷茫凄涼之景,加上雁聲,非常自然地帶出下片對相思之悲痛的刻畫。入宋后,范仲淹名作《蘇幕遮》上片寫秋景下片抒情,同樣用到江水、夕陽、芳草等意象寫秋日景色的清冷悲涼,明顯受此詞啟發(fā)。顧夐的《河傳》也采用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結(jié)構(gòu):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艤蘭橈,獨無聊,魂銷。小爐香欲焦。

      全詞寫水上風光:波光、岸花、汀草、鷓鴣等,這些意象皆暗示離別,景中含情,換頭出自然點出離恨,再以情觀景:江聲似咽、猿啼聲切,相思之悲更增一層。李珣《南鄉(xiāng)子》則是將山水之景與離別之情交融的佳作: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煙、雨、落花、鷓鴣聲、扁舟、野渡,詞中思鄉(xiāng)之情完全融入暮春黃昏之山光水色中,景與情融為一體,自然渾成,很得中晚唐山水詩的神韻。花間詞中重視山水書寫,情與景的關(guān)系處理靈活,這對宋詞中相思離別主題有深遠影響,如柳永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創(chuàng)作模式,秦觀善以山水抒寫渲染氣氛烘托情感等均有花間詞的遺韻。

      《花間集》中更多以閨閣、庭院之景來烘托、渲染相思離別之情,與這類詞作相比,上述以山水書寫來表現(xiàn)相思離別的詞作在風格上洗去脂粉,清麗自然,意境也更為深邃,多讓人產(chǎn)生香草美人的聯(lián)想,而不局限在你儂我儂的私人情感中,已啟以詞抒情之路,超越了詞多為酒宴歌席助興之用的局限。尤值關(guān)注的是相思離別題材詞作中的山水書寫并不都是實寫,也出現(xiàn)了不少為烘托渲染氣氛或凸顯主題而虛構(gòu)的山水,即王國維所謂“造境”。如溫庭筠的《更漏子》: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整首詞富麗精工,唯有“江上”二句寫夢中山水,行筆自然清新。起句的富麗香艷與“江上”句的清麗朦朧正好形成了對比,可見女主人公的落寞。再如韋莊,其《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中“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一句,與晚唐皮日休“漢水碧于天,荊南廓然秀”(《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相似,而更能抓住江南多河、春日多雨的特點。黃庭堅《演雅》長詩在歷數(shù)種種昆蟲物性以隱喻世間百態(tài)之后,以“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鷗閑似我”結(jié)束,流露出與韋莊同樣的人生感慨,也表現(xiàn)出對逍遙山水、自由自在的神往。皇甫松《夢江南》寫夢中的江南:“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橋邊”,梅熟、雨落、夜船吹笛、驛橋人語,這樣的詞句所寫都是他記憶中的江南,組合了他在江南之日種種難忘之景,是對昔日江南以往生活的深情回憶。這樣的虛造之景與詞人當下的落寞形成的對比,隱含著時間荏苒無情的生命悲歌。

      再如孫光憲《浣溪沙》: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浩淼洞庭湖面,水氣氤氳,惟有白帆成了視線的焦點,“片帆”與湖水的廣闊對比鮮明,愈發(fā)顯出水面的闊大,襯托出岸邊人的綿長的思念,又聚焦到帆上閃爍的“孤光”,層次分明而感傷頓現(xiàn),此句寫景傳情之妙得到了陳廷焯、王國維等人的贊許。(2)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輯評》卷一:“‘片帆’七字壓遍古今詞人?!W孤光’三字警絕。無一字不秀煉,絕唱也”(見孫克強等輯校《白雨齋詞話全編》,中華書局,2003,第42頁);王國維《人間詞話》:“尤有境界”(見《人間詞話》(附錄十三),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39頁)下片換頭從嵇康詩句“目送征鴻,手揮五弦”化出,點出佇立岸邊之人寂寞心情。結(jié)句仍然寫景,“蘭紅”“波碧”的鮮明與湖邊相思之人的心情對比強烈。全詞明寫瀟湘山水,實寫心底相思。北宋晏幾道《鷓鴣天》“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的描寫應(yīng)受孫光憲此詞啟發(fā),皆以水面開闊渺茫襯相思之深、廣。

      《花間集》中山水書寫并不局限在自然美,還受地域文化影響呈現(xiàn)人文之韻?;ㄩg詞人多為南方人,故這類詞作主要涉及巫山、瀟湘等地的傳說。牛希濟《臨江仙》其一即寫巫山獨特的風景及神女之傳說:

      峭碧參差十二峰,冷煙寒樹重重?,幖m殿是仙蹤。金爐珠帳,香靄晝偏濃。 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今云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這首詞的結(jié)構(gòu)是“實景——虛景——實景”:起句寫親身感受到的巫山清冷多霧的風景,接下來是虛擬想象中仙境風光,由此展開下片對楚王與巫山神女的故事的感嘆,又以眼前景收束全詞,余音裊裊。詞中山水書寫虛實相間,將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水與巫山神女故事交織一體,渲染了悲切的神秘氣息,凸顯江上行者的悵惘之情。

      《花間集》的相思離別題材中的山水書寫占比雖不多,但實景、虛景皆有;情與景的處理方式上相當成熟,有以情觀景、借景抒情、情景交織等多種形式??梢哉f,正是山水書寫加入了相思離別題材的詞作,花間詞的文人情趣才得以表現(xiàn),詞的抒情功能得以強化。

      山水在唐人生活中并不只是見證離別,其本身的清新優(yōu)美更讓人重視。山水的自然美及其與喧囂嘈雜城市的對比,讓人們對山水充滿向往。在文人筆下,山水往往被看作紫陌紅塵的對立面,是人們追求自由精神的表現(xiàn),唐代山水詩多凸顯對隱逸的向往原因正在于此。晚唐的花間詞中也不乏此類作品。

      2 歌詠自然之美題材中的山水書寫

      人們的山水審美意識覺醒后,對逍遙山水的生活神往便成為詩歌重要的主題,詞這一新興文體也不例外。白居易《憶江南》三首對江南山水的描寫引人入勝,為后世江南文學(xué)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張志和《漁歌子》也極有感染力,這組詞以青山綠水的景致烘托出自由自在的漁父形象,引發(fā)了漁父題材創(chuàng)作的熱潮,歷代不衰,甚至還影響到日本嵯峨天皇,開啟了日本填詞史。晚唐《花間集》中也有不少以渴望逍遙自在生活為主題的作品,其中的山水書寫與詩歌如出一轍,重點強調(diào)自然的優(yōu)美和寧靜,以及人融其間的自由從容。如和凝《漁父》詞:

      白芷汀寒立鷺鷥。巔風輕剪浪花時。煙冪冪,日遲遲。香引芙蓉惹釣絲。

      獨立汀州的鷺鷥自在優(yōu)游,以此襯托出江邊垂釣漁父的悠然從容,與張志和《漁歌子》有異曲同工之妙。李珣《漁歌子》四首則從不同角度書寫了楚山湘水之美景,夏承燾《瞿髯論詞絕句》指出其以山水書寫傳遞的自由之歌:“波斯估客醉巫山,一棹悠然泊水灣。唱到玄真漁父曲,數(shù)聲清越出花間。”[6]519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山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歌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淺渡,驚起一行沙鷺。

      (《漁歌子》其三)

      詞中寫楚地柳絲蕩漾、鮮花滿樹、鶯啼春山的怡人風景,凸顯出漁父自在逍遙的生活,景與人融為一體,很有王孟山水詩之韻味。李清照《如夢令》一詞“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構(gòu)思與此詞相同。另外三首《漁歌子》中“楚山青,湘水綠。春風澹蕩看不足”“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九嶷山,三湘水。蘆花時節(jié)秋風起”等書寫了楚地如畫的青山綠水,透露出生活其間的漁父從容悠然的心態(tài),也流露出詞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艷羨。

      如果說李珣對山水的描寫多是即目所見的白描,那么孫光憲漁父詞中的山水書寫則見構(gòu)思之精心: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lián)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疏曠。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jié)。經(jīng)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這二首詞的山水書寫跳出了他人寫漁父生活時略顯程式化的山水書寫,觀察更為細膩,所寫之景更具特色。詞中月夜下的山水之景與月光的相互輝映突出了類似張若虛筆下“江天一色無纖塵”的意境,清曠出塵。歐陽炯《漁父》(風浩寒溪)、《西江月》(月映長江)二首亦是以山水書寫營造清雅意境,以抒發(fā)對自在生活的向往。入宋后,蘇軾、張孝祥等人詞作中也極力描寫月下山水之美,營造出清曠出塵的意境,凸顯詞人內(nèi)心的高潔,應(yīng)受到孫光憲的影響。

      花間詞人也常常抒發(fā)陶醉于美好山水的愉悅心情。如牛希濟《臨江仙》其七就描寫了秋日以洞庭湖、君山為中心的瀟湘山水。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起句為波瀾壯闊的洞庭湖水與如一抹凝煙的君山相對比,畫面開闊,得“平遠”之勢,又加月光皎潔,猶如仙境。換頭再申洞庭湖萬里之勢,強調(diào)了月光下湖水給人的感覺——“冷”,緊接著又以星垂湖面、橘林霜重加以渲染,故煞尾自然將眼前所見如夢如幻之景與羅浮山的傳說相聯(lián)。這首詞集中筆墨寫月夜下洞庭湖開闊高遠的湖光水色,透露出詞人陶醉于山水的美好心情。

      花間詞人對嶺南山水的書寫也值得關(guān)注,李珣和孫光憲等《南鄉(xiāng)子》詞作最為典型。李冰若稱贊:“《南鄉(xiāng)子》一調(diào),或?qū)樵伳匣涳L土而制,故作者以本調(diào)意為之也。……(諸作)均以淺語寫景而極生動可愛,不下劉禹錫巴渝《竹枝》,亦《花間集》中之新境也。”[4]219“(歐陽炯《南鄉(xiāng)子》)寫物真切,樸而不俚,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而為寫景紀俗之詞,與李珣可謂笙磬同音者矣?!盵4]128花間詞人《南鄉(xiāng)子》諸作純?nèi)灰詭X南山水、風俗為描寫對象,流露出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向往,呈現(xiàn)了唐代田園詩的影響。后來的歐陽修、蘇軾等人也有不少寫農(nóng)村田園風光和人情的詞作,一方面受田園詩影響,另一方面也應(yīng)是受此類花間詞作的啟發(fā)。

      《花間集》詠史懷古類題材中的山水書寫更看重山水的人文內(nèi)涵。這類題材多半表達對歷史興衰成敗的感喟以及對人生價值無法實現(xiàn)之嗟嘆,其中的山水書寫往往成為觸發(fā)詞人對歷史感喟、嗟嘆的前提,也是詞人睹今思昔復(fù)雜情愫的外化。

      3 詠史懷古題材中的山水書寫

      《花間集》中詠史懷古題材不多,其篇章結(jié)構(gòu)和主題呈現(xiàn)都接近同題材的詩歌,往往是寫今昔所見之景的對比,凸顯物是人非、世事滄桑之感。如牛嶠《江城子》:

      鵁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漁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起句寫郡城東的場景——江碧、風大,昔日越王宮殿早已蕩然無存,只有蘋葉藕花、江濤漁浪,一片雨霧朦朧,歷史蒼茫之感躍然紙上。詞中山水書寫將人們的視線從眼前景自然延伸到過去的場景,拓展了空間,引入了時間流逝與山水永恒的對比,升華了主題,讓人生發(fā)出歷史無情與人生虛無之感。再如歐陽炯的《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全詞寫金陵夜景以烘托繁華皆空的嗟嘆。煞尾將月亮比作西子鏡,形象生動,同時又巧妙勾引出朝代更迭的無情,營造出倘恍迷離之感,與李白“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同一構(gòu)思。類似的構(gòu)思在鹿虔扆《臨江仙》(金鎖重門)亦有:“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清露泣香紅”,明寫眼前衰敗秋景,實則感嘆世事滄桑。

      孫光憲《河傳》(太平天子)寫隋煬帝沿運河下江南之事,全詞以敘事為主,當中插入“柳如絲,偎依淥波春水,長淮風不起”的山水書寫,自然地將眼前景帶入對昔日運河繁盛之景的追憶,凸顯出世事無情。毛文錫《臨江仙》更是典型的懷古之作:

      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cè)水茫茫。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 岸泊漁燈風飐碎,白蘋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長。

      此詞寫暮色中的瀟湘風光:余暉、月影、水景交織而成開闊之遠景,漁燈、白蘋點綴之近景,一幅瀟湘暮色圖如在目前。山水書寫中交織了高唐神女、靈娥鼓瑟之傳說,由實景引發(fā),非常貼切自然。俞陛云認為:“此調(diào)則清商彈湘瑟哀弦,月夜訪黃陵遺廟,揚齡楚澤,泠然有疏越之音,與謫仙‘白云明月吊湘娥’同其逸興。”[7]75山水的永恒不變往往勾引出士大夫文人對歷史的回顧和對人生價值的深思,《花間集》山水書寫不單在詠史懷古題材中出現(xiàn),在對邊塞生活的感嘆中亦有。

      花間詞中對邊塞山水的書寫透露出晚唐時期文人士大夫?qū)覈笫碌牧硪环N視角,如牛嶠《定西番》: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xiāng)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shù)聲嗚咽,雪漫漫。

      詞作以邊塞常見意象:明月、金甲、戍樓、殘星、畫角、雪等組合,寫邊塞之艱苦,襯托出主人公凄涼寂寞的心境,很好地表達了征人思鄉(xiāng)的主題。另如毛文錫《甘州遍》其二上片寫邊塞風光:“秋風緊,平磧雁行低,陣云齊。蕭蕭颯颯,邊聲四起,愁聞戍角與征鼙”,以秋日沉悶的風光交織凄涼的號角、鼙鼓聲烘托出邊塞的凄涼,下片換頭“青冢北,黑山西。沙飛聚散無定,往往路人迷”緊承上片,對邊塞山水的惡劣進一步渲染,故而逗出“鐵衣冷,戰(zhàn)馬血沾蹄”的描寫,極顯戍邊將士的艱辛生活。前述二首詞寫邊塞風光,側(cè)重點都在借邊塞悲涼之景寫征人內(nèi)心苦悶和寂寞,而不是深閨思征人的女性之哀怨。花間詞人筆下此類寫邊塞山水之作與詩歌無論在構(gòu)思、立意還是語言上都極為相似,也是入宋后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詞的先聲。

      當然,并不是所有《花間集》中的山水書寫都為詞作增彩,也有一些作品中的山水書寫呈現(xiàn)程式化的特點,并無趣味。比如寫神仙道觀之作,習(xí)慣性地插入道觀周圍的山水描寫,但基本非親眼所見,而是套語。如李珣《女冠子》二首,寫道觀四周:“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處。蘸壇開,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春山夜靜,愁聞洞天疏磬。玉堂虛”,并無特色,僅僅是點綴,以道觀的幽靜。牛希濟《臨江仙》有7首詠神仙的故事,諸如“謝家仙觀寄云岑,巖蘿拂地成陰。洞房不閉白云深”“石壁霞衣猶半掛,松風長似鳴琴”“柳帶搖風漢水濱,平蕪兩岸爭勻”等這些山水書寫,既缺乏特色,也不見詞人情感。有些詞作中,山水書寫與情感抒發(fā)之間各自為陣,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例如牛希濟《臨江仙》其四詠黃陵廟:

      江繞黃陵春廟閑,嬌鶯獨語關(guān)關(guān)。滿庭重疊綠苔斑。陰云無事,四散自歸山。 簫鼓聲稀香燼冷,月娥斂盡彎環(huán)。風流皆道勝人間。須知狂客,拼死為紅顏。

      該詞起句寫黃陵廟周圍鶯啼、苔綠,刻畫細膩,再寫陰云四處飄蕩的景致亦頗為形象。上片刻畫黃陵廟少有人往的蕭散場景,但是下片以二妃事緊承后,突然跳脫前面鋪墊,轉(zhuǎn)寫狂客“拼死為紅顏”,既唐突了二妃,也與之前大段的山水書寫找不到關(guān)聯(lián)。

      4 結(jié) 語

      綜上所述,花間詞人已將詩歌中山水書寫的思路和技巧帶入了以娛賓遣興為主的曲子詞的創(chuàng)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晚唐五代士大夫文人的心態(tài):一方面享受世俗的娛樂,另一方面又追求超越物質(zhì)的愉悅?;ㄩg詞中的山水書寫沖淡了歌筵酒席上娛賓遣興之詞的脂粉氣,呈現(xiàn)出士大夫文人賞玩山水的雅興,透露出雅化的趨勢。這些題材中的山水書寫較為集中體現(xiàn)了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意趣,寫作手法上也大量借鑒了詩歌中情景關(guān)系的處理技巧,對詞作擺脫綢繆宛轉(zhuǎn)之態(tài),洗卻脂粉氣有重要意義,也昭示了詞壇“以詩為詞”的發(fā)展趨勢。入宋后,潘閬《酒泉子》組詞十首既有抒發(fā)對山水之美的愉悅之情,更有以山水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慨之作。王禹偁僅存的《點絳唇》一詞以江南風景的優(yōu)美凄清引出自己羈旅生涯之嘆……這些宋初詞作中的山水書寫均顯示出《花間集》的影響,也是以詩人之心作詞的具體體現(xiàn)。正是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柳永、歐陽修、蘇軾等人才能以山水書寫抒情言志,讓詞與詩一樣呈現(xiàn)雅的氣息,“以詩為詞”的詞壇發(fā)展趨勢才漸次被人接受。

      猜你喜歡
      花間詞作詞人
      花間少年郎
      論詞人擇調(diào)與審美聯(lián)想
      詞人的職業(yè)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花間仙子
      風采童裝(2017年8期)2017-09-15 12:27:37
      林逋梅妻鶴子
      丁學(xué)軍作品
      更 正
      花間圓舞曲
      風采童裝(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憑詞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詞作名家韋瀚章
      論帝王詞作與尊體之關(guān)系
      桦川县| 大荔县| 垫江县| 罗田县| 武宁县| 镇巴县| 宁城县| 靖边县| 洛川县| 吉林省| 广丰县| 深泽县| 仙游县| 霞浦县| 海林市| 仙游县| 会同县| 岑溪市| 吉林省| 揭西县| 大兴区| 龙游县| 桑日县| 茌平县| 图木舒克市| 阜南县| 濉溪县| 长白| 大安市| 大渡口区| 上犹县| 商南县| 娄底市| 石台县| 彩票| 左权县| 宜城市| 石首市| 清镇市| 会理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