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zhèn)岳王學校 張 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師生之間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方面占有著重要地位。在物理復習中,信息化教學有著不可比擬的復習優(yōu)勢,能夠以趣味性的教學特點服務于復習課堂,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服務于教師的教學。
心理學家經(jīng)過對教育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與學習氛圍有著極大的關系。場依存性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活躍氣氛的心理依據(jù),在物理復習課堂上,教師應該立足于復習知識點,注重課堂氣氛的調(diào)動,利用信息化教學激活復習課堂,實現(xiàn)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積極融入復習,提升學習能力。
教學實踐:
在“從粒子到宇宙”的復習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教師可用多媒體播放宇宙中的星系視頻,讓學生定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銀河系內(nèi)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位置,讓學生感受浩瀚的宇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再回到我們自己人體及組成物質(zhì)的分子,再到原子內(nèi)部的結(jié)構,可播放原子內(nèi)部世界視頻,讓學生盡情遨游在微觀粒子世界中,主動了解組成物質(zhì)的分子世界,這樣學生就更易理解分子動理論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概念。
教學說明:
通過以上視頻的播放,可快速喚醒學生的知識回憶,在大腦中回憶“從粒子到宇宙”這一章節(jié)中的有關知識點,如分子動理論,原子的組成等。
教學意義:
在以往的復習課堂上,教師只是著眼于知識點的復習和課堂的習題訓練,卻忽視了復習課的導入,教師們普遍認為復習課的課堂導入并沒有那么重要,其實并不然,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無論是在新課講授中還是在復習課堂上都占有著重要地位。精彩的導入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有利于整節(jié)復習課堂的順利進行。
教學實踐:
在“物態(tài)變化”的復習中,為了讓學生重溫物質(zhì)的固、液和氣三種物態(tài)和描述三態(tài)的基本特征,教師在課堂講解中利用網(wǎng)上資源來幫助學生復習,以霜降為例,通過網(wǎng)絡視頻形式展現(xiàn)霜降形成和消失的過程,霜降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觀察到的內(nèi)容,但學生對于霜降形成的原因不夠了解。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資源將十幾小時的變化過程以快進的方式向?qū)W生直觀呈現(xiàn),引導學生重溫物體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及特征。
教學說明:
教師通過豐富的網(wǎng)上學習資源來幫助學生回憶以往學習過的知識,在復習相關重點知識之后,幫助學生攻克難點,以此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進步。
教學意義:
信息化教學與網(wǎng)絡相連,使教師在物理復習過程中,可以從網(wǎng)絡上篩選文字、音頻、視頻動畫等融入課堂中,促進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手腦并用,充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復習的興趣,并突破復習中的重難點,提高復習效率。
教學實踐:
在“測量運動聲”的復習中,教師通過系統(tǒng)復習幫助學生掌握長度和時間單位的換算、機械運動參照物的選擇和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特點等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闖關”模式對學生進行測試,教師將復習內(nèi)容以關卡的形式編輯,學生需要在每一次的測試中達到規(guī)定分數(shù)才能夠開啟下一關卡。通過試題庫的測試訓練,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并及時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進行有效的查缺補漏。
教學說明:
在本次復習課中,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前將精選的適量選擇題錄入電腦中,建立起試題庫,通過這樣的在線測試,能夠即刻反饋得分和錯題,讓學生及時明白自己的薄弱之處,也能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反饋,這樣既減少了教師的日常工作量,又使得學生的訓練更加快捷有效。
教學意義:
在物理復習中,教師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便利,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回顧復習之后,利用試題庫來測試學習效果,能夠充分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并為之后學習做好計劃。足夠的試題測試對于學生強化訓練以及測試提高有著重要作用,試題庫的運用更是教師復習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初三物理課堂上的復習時間是有限的,為了提高復習效率,教師必須注重課余時間的復習,利用信息化技術打破時空的限制,讓學生的復習隨時隨地進行。通過日常中零碎性的學習時間進行不斷學習,提升復習能力。
教學實踐:
在“透鏡及其應用”的復習中,教師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復習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定義,復習凸透鏡和凹透鏡區(qū)分特點以及焦距相關知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復習,微課短視頻通過網(wǎng)絡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學會重新梳理知識體系,并學會借鑒微課中的知識完善自己的架構。
教學說明:
在本次透鏡及其應用復習課中,教師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利用微課來打破時空局限性,讓學生的復習之路更加順暢。同時教師在課堂復習之余充分利用課余碎片化時間來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教學意義:
在信息化教學逐步發(fā)展的今天,微課在促進學生的學習、鞏固知識點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將物理復習中的難點、重點以微課的形式進行解析展示,學生們可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從而提高復習的效率。
教學實踐:
在“力”的復習中,教師幫助學生復習力的概念、力的分類和力的表示方法等知識點。對于學生來說二維碼是一個新奇的事物,教師將復習課中的重點內(nèi)容都制作成二維碼,粘貼在相應的習題旁邊,學生在家自學的過程中一旦遇到問題掃一掃就能解決。教師還可以在二維碼當中隱藏一段口訣或者加油打氣的話,這樣學生每一次掃碼學習都會有新的驚喜和發(fā)現(xiàn)。
教學說明:
在本次課堂復習教學中,教師將課堂重點知識內(nèi)容以二維碼形式發(fā)送給學生,以此讓學生掃碼學習,對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效率有一定促進作用,從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實現(xiàn)查漏補缺。二維碼運用于課堂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它的加入是對復習堂課教學方式的完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復習效率。
教學意義:
當前社會二維碼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它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在物理復習中,教師通過將復習提綱所涉及的教學知識點轉(zhuǎn)化為二維碼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手機進行掃碼,便能夠直觀地看到相關的內(nèi)容,也可以實行相關習題的訓練,這樣大大提高了復習的效率,節(jié)約了復習時間。
教學實踐:
在“壓強和浮力”復習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帶領學生回顧壓強和浮力的概念及常用的計算公式,并分析講解了精選的兩類典型考題,隨后利用線上交流平臺與學生交流學習復習情況。教師可以每晚八點到九點在QQ上定時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學生可以提前準備好問題,共同參與探討。
教學說明:
在本次課堂復習教學中,教師對QQ和微信平臺的運用充分體現(xiàn)信息教學時代的特點。線上交流平臺能夠打破時空局限性,從而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與教師溝通學習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線上交流平臺即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利于教師掌握學生信息從而制訂方案,對于師生關系也有一定促進作用。
教學意義:
信息化教學時代,QQ和微信已成為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重要平臺,它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快捷。在物理復習中,學生們難免遇到一些不懂的知識點或物理練習題,這時可和教師建立聯(lián)系,就能夠節(jié)約時間,教師可及時幫助學生解除疑惑,針對學生共性的問題,還可在群中進行講解分享,幫助更多的學生。
物理復習效率的提升不僅僅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努力,還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如果家長積極發(fā)揮了自身的監(jiān)督指導作用,學生的勤奮努力程度便會提高。信息化教學背景,為家校合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臺,如建立班級中的QQ群、微信群,邀請學生家長積極加入,實現(xiàn)家校雙方實時互動,更能實現(xiàn)家長對孩子們的監(jiān)督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