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小學五年級女生,穿著打扮很淑女。小詩的父母在她二年級時分居,目前還沒離婚。小詩的媽媽工作很忙,小詩由外公外婆照顧。小詩爸爸周末或假期會帶她出去玩。
進入五年級后,小詩在學校不聽老師的話,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與同學關(guān)系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大吵大鬧,有幾次還驚動家長來校處理。小詩在家也特別鬧騰,發(fā)脾氣、愛撒謊,罵媽媽“神經(jīng)病”,偶爾還會拿家人的錢,外公被她氣得血壓升高。她喜歡在衛(wèi)生間做肥皂,外婆因此摔了兩跤,她卻說外婆“活該”。
小詩出現(xiàn)的情緒問題,與其幼兒期沒有建立親密的安全依戀關(guān)系有關(guān)。她從小由外公外婆照顧,父母吵鬧、分居,媽媽因工作忙而對她關(guān)愛不足,這些導致她出現(xiàn)不安全感。另一方面還與小詩進入青春初期自我同一性發(fā)展有關(guān),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她想獨立自主的愿望更加強烈,而家庭成員的矛盾沖突沒有解決,父母婚姻名存實亡,這些都讓她無所適從。外公和媽媽都是單位里的行政主管,比較強勢,對她的教育方式是嚴厲批評,更降低了她的安全感。
青春期產(chǎn)生的成長動力讓她用鬧騰的方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用與媽媽這方親人對抗的方式來為爸爸發(fā)聲。我決定用沙盤游戲為她建立一個安全、包容的空間,滿足她的情緒表達。
這一階段是我和小詩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并建立感情的階段。第一次沙盤輔導,她用濕沙在最上方整齊排列六幢小房子,右上角放一幢大房子,然后又把所有的房子用力按倒。第二次沙盤,她在壓平的濕沙上畫了一個大老鼠,還在左下角埋了寶石,我意識到我的工作是要陪伴一只小老鼠走她的療愈與成長之路。后面幾次沙盤,她開始往里面倒很多水,邊玩邊說想慢一點,然后開始講外公外婆吵架的事。第五次沙盤輔導時,她堆了一座山,山上嵌著寶石和貝殼,山的旁邊種了一棵樹,她說山體要滑坡了,需要加固。這一次沙盤看上去像是在中心化,其實不然,這只不過是她的無意識在顯現(xiàn)成長議題。第六次沙盤,她開始邀請我在沙盤中玩游戲,我們將兩只手都埋進濕沙里,在沙盤中反復玩相互埋手臂的游戲,結(jié)束時她還幫我沖干凈手臂。第七次沙盤,她不但幫我把手臂沖干凈,還用餐巾紙將手臂擦干。整個過程中她很平靜,我的陪伴安撫了她的不安情緒。
這個階段,小詩開始使用干沙,她開始跟我說學校、家庭中的一些人和事。第八次沙盤,她用了干沙,并在沙盤上方放置了很多水果。她說自己的語文成績有進步,外公外婆很高興。第九次沙盤,她又用了濕沙,快結(jié)束時,她在中間的一堆沙子上畫了一個既像閃電又像英文“Z”的符號。第十次沙盤,她在干沙堆上寫了一個“3”,三生萬物,這個數(shù)字應該很有意義,她說同學對于她的一些改變感覺很突然。第十一到第十六次沙盤,小詩都會在沙盤中使用餐具,每次都在里面做飯做菜,有時還會邀請我跟她一起做飯。
小詩開始表達,她說最不能忍受的是外婆罵她時總是牽連她的爸爸,總是說她像爸爸,還列舉爸爸的各種不好,說她“不爭氣”,她接受不了這三個字。小詩向我打開心門,充分表達對家庭的壓抑與反抗情緒。在輔導過程中,小詩的媽媽開始理解她、信任她、支持她,小詩在生活中有了很大變化。
第十七次輔導,小詩的沙盤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曼陀羅,她還種花、架橋、開小船,顯現(xiàn)出能量在流動,心靈在成長。第十九到第二十次沙盤,她會用干沙,并向我述說最近的一些經(jīng)歷。她說手臂被同學抓傷,有了疤痕,爸爸給她買了去疤痕的藥,她感受到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的。第二十一次沙盤,她沒有拿水也沒有拿沙具,而是靜靜地坐在那里,跟我說了很多,也哭了很久。她說爸爸媽媽離婚的話會更自由,自己能理解他們,像現(xiàn)在這樣編一個個謊言,假裝有一個家,太累了,她不在乎面子,只想要輕松地生活。第二十二次沙盤,小詩在沙箱中間堆起沙堆,并用力拍緊。第二十三次沙盤,她又在沙堆上畫那個像閃電又像英文“Z”的符號。這個愛鬧騰的女孩已經(jīng)解開心結(jié),有了前行的動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小詩在家里不再鬧騰,在學校與同學的關(guān)系也有了緩和。小詩出現(xiàn)可喜變化,一方面是因為咨詢師努力重構(gòu)兒童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母子一體階段”,讓小詩深切感受到面前的這個人很溫暖,體驗到外部環(huán)境既自由又安全。另一方面,咨詢師守護了空間和自由,也守護了邊界,允許她在沙盤中倒入很多水,靜靜聆聽她的現(xiàn)實生活,幫她找到外部資源。當媽媽跟小詩溝通了父母之間的問題,表明雖然父母不能住在一起,但都是愛她的,小詩內(nèi)心的安全感得以恢復,外部生活也有了很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