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童
她沒有子女,卻入選“全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她沒有存款,卻在大山深處辦起一所免費高中。她叫張桂梅,出生于1957年,是她一手創(chuàng)辦了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這座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17 歲那年,張桂梅跟隨姐姐來到云南支邊,成為了一名山區(qū)教師。1996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張桂梅悲痛萬分,于是申請去偏僻的滇西高原任教,想在大山里了此一生。但在學校里,她看到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她重新振作起來,一心撲在了教學上。
小小資料卡
姓名:張桂梅
性別:女
出生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出生日期:1957年6月
職業(yè):教師
職務: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主要成就:
被評為“全國十佳師德標兵”
“全國優(yōu)秀教師”
“全國三八紅旗手”
2020年12月,被授予“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時代楷?!狈Q號
1997年4月,不幸再次降臨。張桂梅患了子宮肌瘤,偌大的腫瘤使她腹部的器官都移了位,可她怕耽誤孩子們的學習,硬是等了三個月,撐到孩子們進了考場才去住院。手術(shù)后的張桂梅,身體還是很虛弱,可她為了孩子們的學習,依舊日夜不休,全力以赴。
教著教著,張桂梅發(fā)現(xiàn)班里的女生越來越少。原來在那貧困山區(qū)里,重男輕女的觀念普遍存在。女孩子存在的價值就是嫁為人婦,減少家里的負擔。張桂梅意識到:在這里教書育人是遠遠不夠的,她需要改變的是一代人,改變那些舊思想,舊觀念,提高他們的文化與素質(zhì)。
于是,她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貧困家庭女孩子有學上!為了這個瘋狂且不切實際的夢想,張桂梅四處奔波,到各地募捐,遭到無數(shù)冷眼。
2007年,她參加全國黨代會,由于她身上穿的褲子上有個破洞,引起了一位女記者的注意。女記者了解了她關(guān)于籌資辦學的夢想,感動得連夜寫了一篇報道,引發(fā)社會廣泛關(guān)注。
后來在社會各界支持下,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落成,首批招生100 名。所有學生的學費、服裝費、住宿費、書本資料費等全免,特別貧困的學生還可申請生活費補助。
但好景不長,由于地處偏僻,環(huán)境惡劣,沒有老師愿意來這里上課,學校包括張桂梅在內(nèi)只剩下6 名黨員教師。所有的老師都身兼多職,忘我地工作。每天早上5 點起床,夜里12 點后休息,3 分鐘之內(nèi)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10 分鐘……每個人只能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張桂梅堅持每天給學生叫早。她身體虛弱,無力喊出很大聲音,就提著一個小喇叭喊學生起床、早操、自習。
高強度的工作,讓本就身體羸弱的張桂梅患上了骨瘤、血管瘤、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同事勸她去檢查治療,她一口回絕。幾次病重,她都跟縣領(lǐng)導申請預支她的個人喪葬費,她想把這錢花在學生身上。
現(xiàn)在的張桂梅已經(jīng)無力站在講臺上授課。但盡管如此,她還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手抓著樓梯扶手艱難地從一樓爬到四樓,把每一層樓道的電燈摁亮,開啟一天的工作。她說:“女孩兒膽小,把燈提前打開,她們來晨讀會感覺更安全、更踏實?!彼拖袷沁@群孩子的媽媽,用瘦弱的身軀保護著她們,鼓舞著她們。
孩子們也十分爭氣,她們學習努力。2011年,第一屆華坪女高96 名畢業(yè)生,有69 名考上了本科。截至2020年,已有1804 名基礎(chǔ)薄弱的山區(qū)女孩從華坪中學畢業(yè),考入全國各地高校。這些女孩子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但這還遠遠不夠,張桂梅告誡自己的孩子們,從大山飛出去的那一刻,就要牢記身上肩負的使命,為家鄉(xiāng)、為社會、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
“若問此生何所寄,唯愿桃李盡芬芳!”張桂梅以堅韌執(zhí)著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詮釋著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時代楷模發(fā)布廳》的舞臺上,女高的畢業(yè)生為張桂梅唱起了她最愛聽的那首《紅梅贊》:“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這是她的信仰,更是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