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日本對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的保護及啟示

      2021-12-04 22:20:50劉雨珍
      日本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被害者咨詢員家暴

      鄭 琳 劉雨珍

      女性在社會、經(jīng)濟、政治等領域,與男性相比均處于不利地位,這是不容否認的歷史事實。婦女的平等權利即便在制度上有保障的今天,基于社會上約定俗成的某種對“性別”的偏見,在雇傭、家庭生活等領域,與男性相比仍處于某種意義上的劣勢地位。尤其是隨著家庭暴力、性騷擾、強奸等社會問題的發(fā)生,雖然女權主義者們從不同視角進行了有益探討,各國立法機構也試圖通過立法解決這一問題,收效卻不甚理想。

      據(jù)日本共同通訊社報道,根據(jù)內(nèi)閣府2021 年1 月12 日公布的調(diào)查結果,截止2020 年11 月,有關家庭暴力咨詢件數(shù)上升到13 萬2355 件,創(chuàng)歷史新高,報道分析這或許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不得不減少外出有關。這一數(shù)據(jù)比2019 年度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多出了13000 件,今后有可能還會增加。內(nèi)閣府相關負責人分析后得出的結論是:“宅在家里的時間太長導致人們變成神經(jīng)質(zhì),加上對未來生活的某種不安感引發(fā)了暴力事件發(fā)生幾率的增長”[1]。根據(jù)日本內(nèi)閣府公布的“有關來自配偶的暴力數(shù)據(jù)”,家庭暴力的被害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①針對身體的暴力(拳打腳踢、扔東西、推搡等對身體的暴力);②心理上的傷害(近乎否定人格的謾罵,監(jiān)視交友關系、行蹤、電話和郵件,通過冷暴力施加精神上的傷害,對自己或自己親屬施加傷害的恐嚇);③經(jīng)濟上的制裁(不提供生活費、擅自動用存款、不允許外出工作等);④性方面的強制(強迫發(fā)生性關系或不采取避孕措施等)[2]。

      2001 年4 月,日本制定《防止來自配偶的暴力及保護被害者的法律》(以下簡稱《家暴防止法》),這是日本為解決家庭暴力問題而制定的專門法律,并于當年10 月開始正式實施。在這部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中,日本通過建立婦女保護設施、創(chuàng)辦婦女咨詢所和配備婦女咨詢員等做法保護受害婦女,力爭使這些受害婦女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國內(nèi)學界對日本該領域的相關研究較少,本文就日本《家暴防止法》以及保護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的主要措施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對中國防止家庭暴力提供某些有益的啟示。

      一、《家暴防止法》與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

      過去在日本,即便來自丈夫或同居人的暴力行為符合暴行罪或傷害罪,日本警察一般以“不介入夫妻之間的吵架”或“不參與男女之間的事情”為由,對家庭暴力事件的介入持消極態(tài)度。行政機構和地方政府等同樣不愿意介入家庭暴力事件。但是,1995 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行動綱領,將防止和根除對女性的暴力作為戰(zhàn)略目標提上日程,呼吁各國政府在1996 年底之前制定本國的行動綱領。以此為契機,日本政府決心加速出臺有關根除對女性暴力的相關措施[3]。

      遭受來自配偶暴力的被害者大部分是女性,配偶對經(jīng)濟上難以自立的女性施加暴力的行為,不僅侵害個人尊嚴,同時還妨礙男女平等的實施。在這種共識下,2001 年4 月日本制定了《家暴防止法》,經(jīng)過2004 年的第一次修訂、2007 年的第二次修訂和2013 年6 月的第三次修訂,該法規(guī)定針對遭受來自同居人的暴力及其被害人也可適用該法律,并從2014 年1 月開始正式實施[4]。2019年6 月,為了強化防止虐待兒童的對策以及遭受家庭暴力的被害者保護對策,該法明確規(guī)定必須設置兒童咨詢所,作為共同保護被害者的機構[5]。

      《家暴防止法》的提案者認為:為解決來自丈夫、同居人的暴力(家庭暴力),應當制定相關法律;同時為改善家庭暴力的現(xiàn)狀,有必要健全事關配偶者暴力的咨詢、保護、自立等方面的援助體制;另外,為防止來自配偶的暴力,更好地保護被害者,應制定相關對策。主要舉措有以下兩點:一是創(chuàng)設保護命令制度(2001 年10 月開始實施);二是設置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2002 年4月開始實施)。保護命令制度是根據(jù)該法而新設的舉措,法院根據(jù)被害者的申請,為確保被害者的生命及安全而對加害者發(fā)出命令:①禁止接近被害者;②勒令離開居住地,對違反命令者施加刑罰的法律制度。另外,有關配偶暴力咨詢支援中心的規(guī)定,是指針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都道府縣設置的婦女咨詢所等可以進行短時間保護或咨詢,相關費用由國家負擔。由此可見,《家暴防止法》包含著法律性質(zhì)完全不同的各項舉措,因此屬于復合結構[6]。

      《家暴防止法》對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和警察的定位是,將其視為發(fā)揮保護被害者的“第一線”作用的機構[7]。因此,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在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問題需要咨詢時,成為警察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窗口。都道府縣的援助中心作為都道府縣對策的關鍵部門,除了解決疑難問題之外,要求具備專業(yè)性、能夠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與此相比,市町村的支援中心作為身邊行政部門的支援窗口,根據(jù)工作性質(zhì)要求發(fā)揮相應作用。另外,民間團體和支援中心基于對等關系,有必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機動地解決問題[8]。

      支援中心的具體工作內(nèi)容包括:①咨詢或介紹咨詢機構;②心理咨詢;③確保緊急情況下的被害者和同伴者的安全以及短時間保護(就短時間保護而言,可由婦女咨詢所予以保護,也可由婦女咨詢所委托符合條件的相關人員予以保護);④為了促進被害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針對促進就業(yè)、確保住處、援助等問題,聯(lián)系相關能夠提供信息、協(xié)助解決的機構;⑤為了充分利用保護命令制度,幫助聯(lián)絡能夠提供相關信息、協(xié)助解決問題的機構;⑥幫助聯(lián)絡能夠提供被害者住所或保護設施信息的機構。另外,當被害者能夠自立時,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為支援自立者提供以下信息:①提供有關促進就業(yè)、職業(yè)介紹、職業(yè)訓練等信息;②提供能夠確保住處以及公營住宅的信息;③提供有關生活保護、資助撫養(yǎng)兒童費用等信息[9]。

      由此可見,《家暴防止法》的重要意義在于,不僅將家庭暴力視為侵害個人尊嚴和妨礙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違法行為,還向人們傳達了為根除家庭暴力問題,國家會通過制定相關法律和具體措施予以解決這一重要信息[10]。

      二、日本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實施機構

      日本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對象范圍中,與家庭暴力有關的保護對象包括:①受到配偶暴力傷害的人(包括事實婚);②由于家庭環(huán)境遭到破壞及生活困難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目前沒有任何機構幫助解決而被認定為處于需要保護、幫助狀態(tài)的人。另外,即便不符合“受戀人暴力傷害的受害婦女”——即前述①條款的人群,也可以通過適用②的規(guī)定而予以保護和幫助。除此之外,2016年,日本執(zhí)政黨提出的《有關完善和充實性犯罪、性暴力受害者援助體系的規(guī)劃》中,性暴力受害婦女也被列入婦女保護事業(yè)的保護對象范圍之內(nèi)[11]。

      日本厚生勞動?。ㄏ喈斢谖覈男l(wèi)生部和民政部)在1999 年4 月發(fā)出通知,將根據(jù)《賣春防止法》而實施的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對象范圍界定為包括保護來自丈夫暴力而需要保護的女性。最初基于《賣春防止法》的婦女保護事業(yè),只是將需要保護的女性作為對象而開始的,但是,隨著來自丈夫暴力而需要保護的女性不斷增多,婦女咨詢所設置的短時間保護所發(fā)揮了家庭被害女性所尋求的緊急避難場所的作用。該通知實際上是在追認了婦女咨詢所等的保護婦女事業(yè)發(fā)揮著保護遭受來自丈夫暴力的被害者的作用[12]。另外,《家暴防止法》對發(fā)揮支援中心作用的婦女咨詢運營所需費用以及短時間保護等費用賦予了法律地位,作為國家層面首次將其放到預算措施之中,這一點同樣具有重要意義[13]。作為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實施機構,根據(jù)日本《賣春防止法》的相關規(guī)定,包括婦女咨詢所、婦女咨詢員和婦女保護設施。

      根據(jù)《賣春防止法》第34 條規(guī)定,各都、道、府、縣均須設立婦女咨詢所,其業(yè)務內(nèi)容包括:針對需要保護的婦女進行各種咨詢、調(diào)查,同時根據(jù)醫(yī)學、心理學和職業(yè)判斷,對受害婦女進行各種幫助和保護。另外,自2002 年4 月起,根據(jù)《家暴防止法》的相關規(guī)定,婦女咨詢所發(fā)揮著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的作用。2015 年,婦女咨詢所受理的各種咨詢?nèi)藛T(到咨詢所咨詢和通過電話咨詢者)為13 萬9836 人。其中,到咨詢所咨詢的1 萬3300 人中,基于“丈夫等的暴力”而咨詢的人數(shù)為7748 人,占到咨詢所咨詢總?cè)藬?shù)的58.3%。另外,加上“來自父母等的暴力”537 人和“來自戀人等的暴力”415 人,因受暴力被害而前來咨詢者達到66.7%。婦女咨詢所附設受害婦女短期保護設施,針對家庭暴力受害者、跟蹤糾纏行為受害者等需要緊急保護的人,如果配備在市、區(qū)等相關部門的婦女咨詢員、警察、家庭暴力中心等認為有必要予以保護,可依據(jù)具體情況對受害者予以短期保護。由于事關被保護者的隱私等問題,短期保護所的地址一般對外不公開。另外,針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跟蹤糾纏受害者以及性暴力受害者,如果被認定為有必要予以特別保護,還可委托符合條件的民間避難所、母子生活支援設施予以短期保護。在短期保護所,除了由專業(yè)指導員予以生活上的幫助之外,配備對被害者進行心理療法的專職從事心理療法的工作人員,另外,對與受家庭暴力等被害的母親一起受到短期保護的兒童配備專職人員。也就是說,盡最大可能滿足受到短期保護者的各種需求。2015 年需要短期保護的受害婦女為5117 人,其中,基于“來自丈夫等暴力”受到短期保護的人數(shù)為3722 人,占受保護整體的72.2%;加上“來自父母等暴力”406 人和“來自戀人等暴力”的228 人,受短期保護的總?cè)藬?shù)的85.1%為各種暴力的受害者。另外,2015 年以受到跟蹤糾纏被害為由受到短期保護的人數(shù)為79 人。除此之外,還有4577 人同伴家屬(約有98%是兒童)受到短期保護。由此可見,作為受到各種暴力被害者的緊急避難的公辦性質(zhì)的避難所,婦女咨詢所在短期保護受害婦女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4]。

      根據(jù)《賣春防止法》第35 條規(guī)定,設置婦女咨詢員,截止2016 年4 月1 日全國共有1415 人(都、道、府、縣482 人,市、區(qū)933 人),這些專職人員分別配備到婦女咨詢所或福利事務所等處。主要工作內(nèi)容是發(fā)現(xiàn)需要保護的婦女,提供咨詢以及進行相關指導。2015 年婦女咨詢員(配備到婦女咨詢所的婦女咨詢員之外)受理的咨詢?nèi)藛T(包括來所咨詢和電話咨詢)的人數(shù)為15 萬5220 人。咨詢?nèi)藬?shù)逐年增加,與全面實施《家暴防止法》的2002 年相比,目前咨詢?nèi)藬?shù)增加了1.7 倍。另外,婦女咨詢員除了為入所被害者生活自立提供相關信息之外,還通過網(wǎng)上幫助被害者尋找工作,或陪同被害者到法院辦理有關保護命令等手續(xù)。針對跟蹤糾纏被害者和家庭暴力受害者請求的短期保護事項,因為有可能危及被害者的人身安全,因此,咨詢員往往聯(lián)手警察,一同將被害者送到短期保護所(包括送到受委托的民間避難所)。由此可見,婦女咨詢員不顧自己的人身安全,在不同區(qū)域的最前線為受害婦女提供各種咨詢和幫助,有時與相關部門攜手進行無微不至的各種幫助活動。值得一提的是,2016 年召開的第190 次一般國會全體會議中,通過了《有關修改兒童福利法等部分法規(guī)的法律》(2016 年法律第63 號),在這部法律中刪除了《賣春防止法》第35 條第4 款中有關婦女咨詢員的非常勤(臨時雇傭)規(guī)定,從2017 年4 月起,根據(jù)自治體的判斷,可作為專職人員予以錄用。

      婦女保護設施是根據(jù)《賣春防止法》第36 條規(guī)定,由都、道、府、縣設立的一種設施。截止2016 年4 月1 日,共有39 個都、道、府、縣分別設立48 處婦女保護設施,其中公設公營(相當于我國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22 處、公設民營8處、民設民營18 處。另外,其中的28 處婦女保護設施附有短期保護所。受害婦女在婦女咨詢所受到短期保護后,針對部分無法立即就能夠生活自立的婦女,在婦女保護設施一邊接受各種生活幫助和心理治療,以通過較長時間恢復身心健康為目標進行各種幫助。2015 年入住婦女保護設施的受害婦女為924 名,其中,基于“來自丈夫等的暴力”而入住的婦女為420 名,占入住總數(shù)的45.5%,加上源于“來自父母等的暴力”和“來自戀人等的暴力”51 名,在婦女保護設施入住者中,基于各種暴力受害入住的比例達到整體的60.8%。另外,在婦女保護設施中,因“無家可歸、無處可歸”等住所問題受到保護的受害婦女約占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另外,為出所后能夠在社會上自立和正常生活,從入住婦女保護所起,這些婦女在專職人員的幫助下進行相關生活技能的訓練,這些受害者出所后,保護設施的工作人員也經(jīng)常到居住地或工作場所了解相關情況,有時甚至幫助這些人解決具體問題,依此來保障受害者出所后的安定生活。鑒于入住婦女保護所的被害者中的一部分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因此,與短期保護所一樣,對外不公開保護所的地址[15]。

      如前所述,婦女咨詢所、婦女咨詢員和婦女保護設施是婦女保護事業(yè)實施機構以及支援被害者的主要內(nèi)容,但是,上述三個機構未必能夠滿足和解決所有被害者的需求。受害婦女通過相關咨詢或受到保護后,最終還要回到社會生活,為了幫助這些受害婦女盡快自立,就有必要與市政廳、福利事務所、法院、醫(yī)院、兒童咨詢所、幼兒園、學校等相關機構,以及幫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民間團體進行合作,因此,就有必要使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了解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宗旨和工作內(nèi)容,即有必要構筑與社會相關部門合作體系。尤其是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婦女咨詢所向相關機構開具《有關保護來自配偶家庭暴力受害者證明》,也就是說,由于家庭暴力受害者處境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給予特殊的關照。厚生勞動省通過各都、道、府、縣婦女保護事業(yè)主管部門向相關機構指示注意事項。從事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工作人員,向受害婦女提供有關機構為她們的生活自立提供幫助的信息之外,為減輕受害婦女的精神負擔,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時還會陪同受害婦女到相關機構辦理手續(xù)。另外,由于各機構辦公窗口的工作人員未必了解跟蹤糾纏、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具體情況,為了避免來自這些工作人員對受害者的二次精神傷害,有必要婦女保護事業(yè)機構工作人員的陪同。

      三、厚生勞動省對受害婦女保護事業(yè)的相關支持

      如前所述,日本受害婦女保護事業(yè)的實施機構的工作內(nèi)容是咨詢、保護和幫助生活自立,厚生勞動省為了充實和完善受害婦女保護事業(yè),同時開展以下幾種經(jīng)費上的支持工作。

      第一,針對婦女咨詢所的經(jīng)費支持。首先,有時部分受害婦女需要轉(zhuǎn)移到其他都、道、府、縣的相關設施,也就是說,部分家庭暴力等的受害婦女需要轉(zhuǎn)移到其他地方,這就需要經(jīng)費,厚生勞動省根據(jù)具體情況予以資金上的支持。部分外籍受害婦女在咨詢、入住設施時需要翻譯,而聘請翻譯的經(jīng)費均由厚生勞動省來負擔。

      第二,針對婦女咨詢所短期保護及婦女保護設施中生活自立訓練提供經(jīng)費支持。具體包括:①婦女咨詢所短期保護設施工作人員的工資、受害婦女的伙食費、服裝、被褥費等生活費,設施的維護管理費;②婦女咨詢所短期委托受害者所必要的經(jīng)費。根據(j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具體情況,婦女咨詢所委托民間避難所等適合受害者短期生活的設施,以自立生活為目標進行必要的幫助;③受害婦女在婦女保護設施所需要的保護、針對未來生活自立進行幫助所必要的經(jīng)費。專職人員的工資等費用,入住者伙食費、被褥、服裝費,設施的維護管理費;④配備心理療法專職人員。婦女咨詢所、短期保護設施以及婦女保護設施配備心理療法專職人員,針對家庭暴力受害者以及同伴家屬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⑤配備撫慰同伴兒童心理的專職人員。針對婦女咨詢所、短期保護設施以及婦女保護設施中受害婦女的同伴兒童,配備撫慰同伴兒童心理的專職人員,充實和強化受虐兒童的心理撫慰,爭取使被保護的受害婦女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為未來生活自立安心生活和學習;⑥強化夜間警備體制。通過強化婦女咨詢所、短期保護設施以及婦女保護設施中的夜間警備體制,確保基于家庭暴力或跟蹤糾纏行為而入住的被害婦女以及職工的安全;⑦幫助入住婦女保護設施的受害婦女轉(zhuǎn)移到地方生活。靈活利用租賃物品,支援被害婦女轉(zhuǎn)移到地方生活時,將處理租賃物品費用劃入租賃房屋的一部分費用;⑧支援入住婦女保護設施同伴兒童的相關費用。入住婦女保護設施中的受害婦女的同伴兒童需要入小學、中學、大學時,提供入學金、學費等相關費用。

      第三,提高婦女咨詢員的待遇。提高從事家庭暴力受害者咨詢工作者的工資待遇之外,補助調(diào)查、指導用的差旅費。

      第四,強化家庭暴力對策機能。①構筑保護和幫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網(wǎng)絡。由于保護和支援家庭暴力受害婦女以及同伴家屬,需要社會相關部門和機構的合作,因此,有必要通過召開婦女咨詢所與相關機構的定期會議、具體事例分析會議,依此來強化合作;②強化婦女咨詢所等工作人員的研修制度。針對婦女咨詢所工作人員以及婦女咨詢員,為了使這些工作人員詳細了解家庭暴力的特點而進行相關研修、教育。另外,為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知識,針對婦女咨詢所的骨干工作人員的研修,由國家來統(tǒng)一安排和實施;③節(jié)假日以及夜間電話咨詢制度、在婦女咨詢所專門配備電話咨詢員,強化節(jié)假日以及夜間的電話咨詢制度,依此來滿足和盡快解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需求;④培養(yǎng)專業(yè)翻譯人才。通過培養(yǎng)具有家庭暴力方面專業(yè)知識的翻譯人才,支援和幫助家庭暴力受害者中外國人的需求;⑤強化法律援助。在婦女咨詢所,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時涉及到一些離婚、生活來源問題、在留資格問題,因此,需要提供信息或法律專業(yè)咨詢,通過聯(lián)系律師等專業(yè)人士進行相關法律援助。

      第五,援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生活自立的樣板事業(yè)。支援在婦女咨詢所等受到短期保護的受害者等,在地方生活自立并定居事業(yè)[16]。

      由此可見,厚生勞動省在實施婦女保護事業(yè)過程中,對家庭暴力受害者以及處于生活困難狀態(tài)困難的弱勢群體進行相關援助,爭取使這些受害者過上正常生活。

      四、對我國防止家庭暴力問題的啟示

      在梳理、分析日本《家暴防止法》以及為保護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的各種舉措后,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對我國防止家庭暴力問題的啟示。

      第一,需要進一步加強反家庭暴力的普法宣傳,改變?nèi)藗儗彝ケ┝Φ恼J識。

      日本內(nèi)閣府擔心,新冠疫情使得人們對生活感到不安及焦慮,導致家庭暴力進一步增加和嚴重。為此,在已設置的與配偶暴力援助中心密切關聯(lián)的家庭暴力咨詢機構之外,2020 年4 月20 日起又增設了新的咨詢機構“DV 咨詢plus”,以此來完善相關體制。除了提供24 小時的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咨詢外,還可在SNS 上接受咨詢,在實施必要援助、保護的基礎上,還可提供緊急情況下的住宿。今后為方便咨詢和援助家庭暴力被害者,日本政府還準備增設更多咨詢渠道[17]。

      近年來,我國家庭暴力案件頻發(fā),個別案例性質(zhì)極為殘忍,整體數(shù)字同樣觸目驚心。全國婦聯(lián)和相關部門已發(fā)布三期婦女社會調(diào)查,我國婦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總?cè)藬?shù)基本在總?cè)丝诘?5%左右徘徊,且每年都有近10 萬個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體。比較我國婦女社會地位抽樣調(diào)查的第三期與十年前的第二期調(diào)查就會發(fā)現(xiàn),我國家庭暴力的發(fā)生率近十年增加了十六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我國家庭暴力的發(fā)生率有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根據(jù)第三期的調(diào)查顯示,我國大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18]。在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基于“家丑不可外揚”等傳統(tǒng)觀念,家庭內(nèi)部的所有事項均被認為是個人隱私,外加女性生理上的條件以及社會地位等諸多原因,使得受家暴的當事人很難反抗也不敢求救,受害婦女更多考慮的是經(jīng)濟問題和家庭關系。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 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保障婦女權益必須上升為國家意志。我們要消除針對婦女的偏見、歧視、暴力,讓性別平等真正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19]。因此,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強普法宣傳,有必要讓人們充分意識到家庭暴力不僅僅是家庭內(nèi)部問題而是違法行為,讓受害者敢于求救并知道應該找哪個部門求救。

      第二,需要進一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

      日本在應對和處理家庭暴力問題上,《家暴防止法》規(guī)定,警察、配偶暴力咨詢援助中心、地方法院以及民間團體等各個部門必須明確分工,同時要求各部門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和配合。

      全國婦聯(lián)開展的2009 年度“家庭暴力受害婦女需求調(diào)查”結果顯示,針對家庭暴力受害婦女提供救助的相關部門中,求助人數(shù)最多的機構依次為:婦聯(lián)、派出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政府、法院、心理咨詢機構(熱線電話)、施暴者工作單位、庇護所(婦女救助站)和法律援助中心[20]。針對家庭暴力這一社會問題,我國的相關制度以及提供救助的措施缺乏整合性,加上時空上的滯后性和手段上的非強制性等原因,導致施救機構缺乏系統(tǒng)性、互動性、專業(yè)性,救助機構之間以及與家庭暴力受害婦女之間缺乏有機連結[21]。據(jù)有關學者對“婦女熱線家庭暴力個案”研究表明,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服務大部分由單一施救部門具體負責實施,在某種程度上表現(xiàn)為施救服務的單一化和碎片化,進而導致施救部門之間缺乏統(tǒng)籌性[22]。救助機構之間施救責任和互動機制缺乏統(tǒng)一性以及強制力的不足,信息不對稱和相關救助機構服務的不到位,各自為政而處于一種松散結構,施救服務和信息交流不得不限于某種局限性。打破救助機構的局限性,有必要加強協(xié)同救助服務內(nèi)容及信息交換的途徑和渠道,通過不同施救機構之間建立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綜合信息平臺,共享受害婦女的相關情況和信息。在此基礎上,通過不同施救機構一同開展有關家庭暴力的宣傳,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不同救助機構的權與責,通過相應轉(zhuǎn)介機制來實現(xiàn)施救機構間的服務對接,改善受害婦女游走于求救過程中的身心疲憊現(xiàn)狀,進而減少受害婦女有可能遭遇的再次傷害,可以說是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重要內(nèi)容[23]。

      第三,需要進一步完善人身安全保護命令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日本保護命令制度是指,當遭受來自配偶暴力的被害者,基于暴力身體或生命有可能遭到更嚴重的侵害時,法院根據(jù)被害者的申請,向加害者(包括事實婚和原來的配偶)發(fā)出的命令,具體包括“禁止靠近命令”“離開命令”和“禁止打電話等命令”。針對處于戀愛關系而生活在一起的人群來說,如果對方施加暴力或生命處于危險狀態(tài),同樣可以適用這一命令。違反保護命令者將處以1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 萬日元以下罰款。另外,一旦發(fā)出保護命令,法院向管轄被害者所在地區(qū)的警察以及咨詢援助機構通報相關內(nèi)容[24]。

      我國2016 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13 條規(guī)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lián)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單位、個人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第23 條規(guī)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25]。但在這部法律中,有關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的規(guī)定不夠具體,許多細節(jié)沒有提及。這就導致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率偏低、舉證難與認證難、執(zhí)行難、違反保護令懲處力度弱等問題[26]。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和解決現(xiàn)有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解決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的保護問題,需要從立法、司法、社會意識、理論制度、運作機制等多個方面,共同為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的保護構建一個平臺。只有在這一平臺之上,家庭暴力受害婦女問題才能得到相對圓滿的解決。在積極分析不同家庭暴力的特點以及防范模式、處置過程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分析和研究,了解家庭暴力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心理特征和產(chǎn)生暴力的根本原因。比如,在不同家庭暴力的具體案例中,將頻繁發(fā)生暴力的家庭定為重點服務目標,定期進行回訪,幫助其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防止直至杜絕再次發(fā)生家庭暴力的現(xiàn)象。與此同時,借助媒體開設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等救助平臺,形成婦女受侵害問題的舉報,施救信息化處理機制,配備有關家庭暴力的電話咨詢、心理撫慰等一系列相關服務設施[27]。日本通過立法、司法、官方和民間機構合作形式解決家庭暴力受害婦女的做法,對我國解決家庭暴力受害婦女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猜你喜歡
      被害者咨詢員家暴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熱線咨詢員
      要勇于向家暴說不
      淺議基層公共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的轉(zhuǎn)變
      中文信息(2019年12期)2019-12-26 01:51:51
      家庭命案誰是兇手
      捕鳥人和山雞
      并非受傷才定為家暴
      反家暴立法二十年
      這樣向家暴說“不”
      海峽姐妹(2016年4期)2016-02-27 15:18:09
      圖書館參考咨詢?nèi)藛T的自我修養(yǎng)
      文教資料(2015年12期)2015-08-25 02:46:02
      盡職盡責 建言獻策
      商城县| 庄浪县| 彭山县| 连江县| 甘孜| 涡阳县| 临颍县| 平乐县| 邻水| 宾阳县| 玛纳斯县| 怀远县| 光泽县| 克什克腾旗| 巴彦县| 西安市| 麟游县| 边坝县| 乌兰浩特市| 苗栗县| 安化县| 长阳| 玉屏| 兴化市| 高青县| 达拉特旗| 社会| 仙桃市| 乌拉特中旗| 冕宁县| 饶河县| 峨眉山市| 开鲁县| 德保县| 阳城县| 郯城县| 平凉市| 息烽县| 图片| 永泰县|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