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針灸治療失眠抑郁共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2021-12-05 05:27:48鄭詩雨吳文忠劉成勇萬青云王曉秋趙亞楠奚晗清
      西部中醫(yī)藥 2021年4期
      關鍵詞:共病督脈耳穴

      鄭詩雨,吳文忠,劉成勇,萬青云,王曉秋,趙亞楠,奚晗清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

      失眠是最為常見的睡眠問題之一,多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時間減少等。根據(jù)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群中失眠的患病比例在9.2%~11.2%之間[1-2]。抑郁癥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屬于中醫(yī)學中“百合病”“臟躁”“癲病”之范疇。兩項大型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我國抑郁癥的終生患病率達6%左右[3-4]。失眠與抑郁癥之間在癥狀層面及疾病層面上均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調(diào)查顯示,失眠患者中抑郁癥的患病率比正常人群高3~4 倍[2],抑郁癥患者中伴失眠癥狀的占 70%[5]。

      目前臨床治療失眠癥多采用抗抑郁、鎮(zhèn)靜安眠藥物為主,雖能短期改善抑郁者的睡眠問題,但存在掩蓋甚至加重抑郁風險、藥物依賴、呼吸抑制等弊端[6-8]。而針灸作為中醫(yī)學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起效快,經(jīng)濟負擔小,不良反應少和遠期療效明顯等特點,對于失眠抑郁共病治療有很高的價值。本文匯總近年來針灸治療失眠抑郁共病的相關文獻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

      1 單純針刺

      1.1 辨證施治根據(jù)祖國醫(yī)學“七情致病,必由肝起”之理論思想,抑郁障礙伴隨失眠的發(fā)病機制為七情為病。七情為病,首先傷氣,進而導致心神不寧,神不守舍。肝主疏泄,即調(diào)暢氣機與調(diào)節(jié)精神情志,因而失眠抑郁共病雖屬心神疾病,但病位在心肝,病源在肝,心為傳變之所。羅文政等[9]以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刺神門、百會、印堂、合谷、太沖五穴,以期達到上疏下導、疏肝解郁、調(diào)暢氣機、安神定志之功,結果:針刺組總體臨床療效與西藥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愈顯率高于西藥組;兩組患者臨床睡眠質量總體評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針刺組在睡眠質量和日間功能評定方面優(yōu)于西藥組,且不良反應小于西藥組。羅丁等[10]針刺治療抑郁相關失眠患者40例,取穴:雙側百會、印堂,合谷、太沖、肝俞、神門、三陰交、安眠、心俞。結果:針刺組匹茲堡睡眠質量 指 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得以改善,且療效持久。葉國傳等[11]治以疏肝理氣解郁為主,取神門、三陰交、印堂穴。肝氣郁結配太沖、陽陵泉穴;心脾兩虛配足三里、間使穴。結果:總有效率90.0%,與西藥組療效持平,且無不良反應。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久思傷脾,脾失健運,氣血化源不足,不能奉養(yǎng)心神,而致心神不安。營衛(wèi)失和,營虛血弱不能涵斂衛(wèi)氣,則衛(wèi)氣出于營陰,因而調(diào)治心脾為治療失眠抑郁共病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任爽等[12]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伴焦慮抑郁患者64 例,針刺組以健脾養(yǎng)心、安神定志為基本原則,選取足三里、脾俞、神門、三陰交、心俞、內(nèi)關穴。結果:針刺組患者愈顯率80%,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西藥組。譚耀根等[13]針刺治療35 例心脾兩虛證失眠伴抑郁情緒障礙患者,取心俞、脾俞、百會穴。結果表明,治療組在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縮短入睡時間、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日間功能紊亂、調(diào)整抑郁情緒障礙方面療效優(yōu)于西藥組。焦玥等[14]以27 例痰熱內(nèi)擾型女性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為研究對象,選用體針、耳針及腹針治療。結果:PSQI 呈上升趨勢,且有遠期療效。郭鵬等[15]將 92 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針刺組,試驗組予“手足十二針”配合常規(guī)取穴治療,針刺組予常規(guī)取穴治療。結果:試驗組在改善PSQI、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評分方面優(yōu)于針刺組。

      1.2 特色針刺手法

      1.2.1 偶刺法 偶刺法最早載于《靈樞·官針》篇:“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針之也”[16]。這種一前一后,陰陽對偶的針法,稱為偶刺,又稱“陰陽刺”,臨床以胸腹部募穴和背腰部背俞穴相配同刺。付麗等[17]認為陰陽與營衛(wèi)的相互協(xié)調(diào)是睡眠正常的前提,也是正常睡眠行為的內(nèi)穩(wěn)態(tài)。選取40 例失眠伴抑郁患者偶刺期門、肝俞、巨闕、心俞。結果總有效率為90.0%,且偶刺治療遠期療效比西藥更明顯。

      1.2.2 揚刺法 《靈樞·官針》篇曰:“揚刺者,正內(nèi)一,旁內(nèi)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16]。研究表明[18],揚刺百會和四神聰穴能夠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調(diào)節(jié)腦神經(jīng)生理活動,強化針刺的刺激范圍,加大刺激量,以便達到疏通氣機、安神養(yǎng)腦之功效。程為平等[19]以百會、神門、四神聰、申脈、照海為基礎穴位,在四神聰連線的中點各加刺1 針,八針方向均朝向百會,以此加強揚刺百會穴,治療30 例患者。結果:總有效率86.6%,且治療后HAMD和PSQI評分顯著改善。

      1.2.3 龍虎交戰(zhàn)針法 “龍虎交戰(zhàn)”針法首載于《針灸大全·金針賦》:“龍虎交戰(zhàn),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針?!弊竽磙D針柄喻為龍,為補法;右捻轉針柄喻為虎,為瀉法;左轉、右轉兩法反復交替使用,稱為“交戰(zhàn)”,以達到調(diào)和陰陽之功效[20]。屈亞哲[21]取四神聰、印堂、安眠、神門、照海、申脈為基礎,肝俞用“龍虎交戰(zhàn)”針法,以補不足,瀉有余,從而達到疏肝解郁、補虛瀉實、調(diào)和陰陽之效,治療54例患者,總有效率94.55%。

      1.2.4 督脈十三針 督脈乃“陽脈之?!?,手、足三陽經(jīng)均交會于此,故督脈具有調(diào)節(jié)全身陽氣的作用?!端貑枴す强照撈分兄v督脈“上額交巔,上入絡腦”,表示督脈通于腦,腦亦為諸陽之首,故督脈與腦關系密切。《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又提及督脈“上貫心”,而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可見督脈既可貫通心腦、亦能統(tǒng)領神明。若督脈經(jīng)氣逆亂,則“氣血凝滯腦氣”而生情志疾患。故針刺督脈可達到疏通督脈經(jīng)氣、通髓達腦的效果。趙元辰[22]選取“督脈十三針”,肝郁化火型加合谷、太沖;心脾兩虛型加神門、三陰交;心膽氣虛型加通里、陽陵泉;陰虛火旺型加太溪、太沖;隨癥配以湯劑。結果:患者癥狀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延長,睡眠質量改善,情緒壓抑程度好轉,煩躁易怒癥狀減輕。

      1.2.5 陜西頭針 陜西頭針是以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理論為基礎,通過針刺頭皮組織中特定部位和區(qū)域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取穴方便,操作簡便等優(yōu)點。針刺可疏通經(jīng)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神經(jīng)傳導功能,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23]。董聯(lián)合等[24]治療24 例失眠患者,取陜西頭針特定穴伏像頭部、伏臟上焦、思維、信號、記憶,進針手法以飛針法直刺至顱骨骨膜,用重壓、振顫行針手法,得氣后留針30 min,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8%,且患者SDS表評分顯著改善。

      2 其他療法

      2.1 臍內(nèi)環(huán)針臍部是壯醫(yī)理論中臟腑的中心,可全息反映臟腑信息功能。“臍內(nèi)環(huán)針”通過針向迎隨,善調(diào)五臟氣機,為壯醫(yī)針刺最主要最基礎的調(diào)氣方法。故在針刺時,能恢復失眠患者陰陽之失衡,而達到治療失眠之目的。目前已用于當?shù)卦l(fā)性及頑固性失眠調(diào)治,取得較好療效[25-26]。羅本華等[27]將144 例患者分為失眠穴方合臍內(nèi)環(huán)針組、臍內(nèi)環(huán)針組、失眠穴方組和西藥組,施以相應治療方案。結果:失眠穴方合臍內(nèi)環(huán)針組總有效率96.8%,明顯優(yōu)于其他組。

      2.2 穴位貼敷穴位貼敷,又稱為“天灸”“自灸”等,是祖國醫(yī)學中具有獨特性之外治法。該療法通過經(jīng)絡與藥物的雙重作用,疏通經(jīng)絡氣血,調(diào)理臟腑陰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目的[28]。劉雅潔等[29]對67 例患者施以嶺南傳統(tǒng)天灸。結果:患者的PSQI總分及七因子、PHQ-9分值較前下降,可改善患者睡眠狀況,緩解抑郁癥狀。

      2.3 耳穴埋豆《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指出:“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16]。通過耳穴可與人體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相溝通,刺激耳穴能夠減弱或抑制病理興奮灶,平衡大腦皮質細胞的興奮與抑制,使病理性睡眠狀態(tài)轉向生理性睡眠狀態(tài),從而改善睡眠。李蕾蕾等[30]將70 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耳穴埋豆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結果有效率治療組為97.3%,對照組為73.4%兩組比較差異明顯。

      3 綜合治療

      3.1 針藥并用中藥治療失眠具有藥物副作用小、療效持久、依賴性小等優(yōu)勢。張建博等[31]采用針刺結合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老年抑郁型失眠30 例,治療后GDS 和PSQI 評分較治療前均降低,療效確切。

      3.2 針刺結合耳穴耳穴是耳廓表面與四肢軀體臟腑相互關聯(lián)的特定區(qū)域,其上有十二經(jīng)絡相應穴位直接或間接經(jīng)過,故通過刺激相應耳穴,起到調(diào)整人體經(jīng)絡、臟腑的作用。針灸配合耳穴貼壓,能對穴位進行持續(xù)刺激,提高了局部穴位的興奮性。李茜茜等[32]采用針刺聯(lián)合耳穴治療抑郁型失眠患者40 例,總有效率82.5%,且總睡眠時間、日間功能、焦慮/軀體化因子、睡眠障礙因子、絕望感因子評分明顯降低,優(yōu)勢明顯。劉桂林[33]將40例抑郁型失眠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給予針灸配合磁珠貼耳穴法,對照組患者給予西藥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5%,優(yōu)于對照組,且HAMD、PSQI評分較治療前改善明顯。

      3.3 針刺結合心理疏導抑郁型失眠患者常由于遇到生活應激事件后產(chǎn)生心理問題,進而引起失眠,長時間失眠又最終導致抑郁,循環(huán)往復。在針刺治療前,采用心理疏導的治療方法,減緩患者低落、焦慮、不安的情緒,可使患者消極、悲觀心情得到釋放。李玲等[34]采用針刺配合心理疏導治療41 例抑郁型失眠患者,在每次針刺治療前,醫(yī)者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完畢后進行針刺治療,總有效率為90.24%。

      3.4 針刺結合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經(jīng)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可利用恒定、低強度直流電調(diào)節(jié)大腦皮層神經(jīng)元活動的技術,陽極刺激通常使皮層的興奮性提高,陰極刺激則降低皮層的興奮性[35]。鄭杰等[36]取神門、印堂、百會、安眠、內(nèi)關為主穴,隨證配以其他穴位,治療老年抑郁型失眠癥療效十分顯著,治療后患者GDS 評分與PSQI 評分均有明顯改善,抑郁癥狀和睡眠質量均有所好轉,療效與西藥組相當,且不良反應少。

      4 討論

      目前,針灸治療失眠抑郁共病,多取督脈、足厥陰肝經(jīng)及足太陰脾經(jīng)之腧穴。《素問·骨空論篇》曰:“督脈者……上額交巔,入絡腦……入循膂絡腎……其少腹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薄端貑枴れ`蘭秘典論篇》載:“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薄侗静菥V目》亦云:“腦為元神之府?!惫识矫}之為病,心、腦神明失守,則魂失所依,不得寐。《黃帝內(nèi)經(jīng)》最早提出情志內(nèi)郁治病的思想?!鹅`樞·癲狂》篇云:“喜怒,善忘,善恐者,得之憂”[16]?!蹲x醫(yī)隨筆》曰:“凡臟腑十二經(jīng)之氣化,皆必藉肝膽之氣化以鼓舞之,始能調(diào)暢而不病”[37]?!夺t(yī)方論·越鞠丸》云:“凡郁病必先氣病,氣得流通,郁于何有”[38]。故肝失疏泄,則氣機不暢,生為郁病。金元時期朱丹溪提出“六郁學說”,即“氣、血、痰、火、濕、食”,可見脾胃失健,痰濕內(nèi)生,亦會運化失司,生為郁病。

      由此可見,針灸治療失眠抑郁共病不僅經(jīng)典理論依據(jù)充分,而且臨床療效顯著,為該病針灸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但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失眠與抑郁的評分量表種類繁多,但量表選擇并未統(tǒng)一,療效評價無法相互比對;其次,療效評價多為量表形式,依賴患者主觀評定,缺乏多導睡眠圖、腦電圖等客觀指標;再次,大多臨床報道注重近期效果觀察,缺乏長期隨訪,難以評價遠期療效,缺乏說服力;第三,文獻多為臨床經(jīng)驗的歸納總結,即有效性研究,缺乏針灸治療失眠抑郁共病的機理研究。望進行機理研究,為該病針灸治療提供有力依據(jù)。

      猜你喜歡
      共病督脈耳穴
      抑郁狀態(tài)與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狀態(tài)的相關性及干預療效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龍氏手法結合頭頸部督脈電針治療落枕的臨床觀察
      從督脈論治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論探討
      淺談散偏湯合四逆散治療偏頭痛-抑郁癥共病
      老年失眠多苦悶,耳穴壓豆來幫忙
      基于熱掃描成像系統(tǒng)探討易筋經(jīng)“托天樁”對陽虛質督脈紅外熱成像的影響
      老年人“共病”問題概述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卒中后抑郁焦慮共病的對照研究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旬阳县| 三门峡市| 慈溪市| 拉孜县| 福建省| 保亭| 托克逊县| 盘锦市| 中阳县| 祁门县| 兴文县| 轮台县| 辽宁省| 盈江县| 木里| 尼勒克县| 壤塘县| 丹寨县| 中西区| 石渠县| 类乌齐县| 建德市| 巨野县| 裕民县| 自治县| 永康市| 彭泽县| 桦甸市| 隆安县| 甘孜| 偃师市| 石棉县| 民权县| 田东县| 武功县| 革吉县| 海口市| 福安市| 巴彦淖尔市| 廊坊市|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