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海
(南陵縣許鎮(zhèn)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安徽 南陵 241306)
由于水稻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進行田間管理,因此在勞動力價格升高的背景下減少勞動力的投入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的農業(yè)機械化技術越來越普及,機械化農業(yè)生產的成本也將越來越低,因此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對于農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說十分重要。其次,利用機械化能夠在田間管理方面實現機械化作業(yè),有效提高水稻種植的科學性,在推行機械化的過程中還對科學的種植技術進行推廣,改觀原有的水稻種植過于粗獷的現象,對于當地水稻種植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1]。所以,全程機械化技術的運用能夠在降低勞動力的投入以及科學種植方法的運用方面極大地提高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提高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實踐中水稻的種植方式主要有機插、旱育手栽、常規(guī)育秧手栽等,這些種植的方式各有優(yōu)勢和缺點。根據相關的研究和實驗結果表明,機插水稻具有其他幾種方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能夠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其次是旱育手栽的方式,再是通過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育栽的方式。機械化作業(yè)與人工化作業(yè)最重要的一點特征是機械化的方式具有特定的程序,而人工作業(yè)未必都按照特定程序,由于機插的種植方式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在實踐中應該進一步進行推廣,故為了配合機械化生產需要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例如選擇穗大飽滿、抗倒伏能力強、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提高水稻種植的機械化效益和種植的經濟效益。
在實踐中考慮到投入和效率的影響,塑料軟盤育秧的方式在水稻種植中被廣泛應用,這種育秧的方式不僅能夠使秧塊更加整齊和規(guī)整,而且栽插的質量較好,操作較為簡單而且投入的成本較低。在實踐中人工播種往往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出現秧苗高低不一和疏密不均的問題,從而影響機插質量,導致機插質量不高。運用機械化的設備進行播種作業(yè)能夠有效的彌補人工作業(yè)的缺點,提高秧苗的整齊度,在機械化統(tǒng)一作業(yè)下播種的秧苗密度均勻,從而為保證機插的整齊度做好了準備。
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利用地膜對秧床進行覆蓋會對水稻的秧苗生長起到積極作用,創(chuàng)造有利于秧苗生長的環(huán)境,用地膜進行覆蓋會起到保溫和保濕的效果,促進秧苗的生長。但是一般的地膜覆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地膜不透氣、溫度過高抑制秧苗的生長,溫度太高的情況下甚至會產生燒苗的情況。實踐中還有一種無紡布覆蓋的方法,能夠彌補傳統(tǒng)的薄膜可能產生的燒壞水稻秧苗的情況,而且具有非常好的保濕效果,但是其缺點在于保溫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應該合理選擇地膜的使用種類,在進行機插后水稻育秧溫度較高時覆蓋無紡布地膜,提高對水稻的保濕效果,促進秧苗的生長。農戶可以在播種后對水稻進行暗化出苗,移盤到秧床后覆蓋無紡布,通過這種操作能夠防止高溫對秧苗的灼傷,還能使出苗更加整齊[2]。
因為采用機械化插秧的方法,用中、小苗進行移栽,因此耕地的整地質量和施肥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機插效果,種植人員應該尤為重視整地工作,確保整地質量。機械整地需要保持田間地面平整,及時對田地內的雜物進行清理,較細的泥土在上層,較粗的泥土在下層。在進行移栽之前需要對秧苗進行沉淀,將泥和水分離,保證泥土不板結和水的清澈不渾濁。進行耕整地應該尤為注意時間,根據農耕的時間合理安排,保證秧苗的生長和耕整地相配合,在進行耕整地的過程中適當的使用基肥。肥料的使用對于水稻的生長來說十分重要,在肥料的使用種類和使用的量上應該根據田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地控制,根據土壤的肥力施加有機肥。一般來說每公頃的田地施用氮磷鉀各15%的復合肥300 kg左右,施用尿素150 kg。一些種植戶在實踐中實施秸稈還田,這種情況下應該在每公頃內再施用尿素75 kg,提高土壤肥力。在施肥階段應該充分利用機械化的作業(yè),提高施肥的精準性和工作效率,減少勞動力的投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3]。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應該尤為注意病蟲害的防控。傳統(tǒng)的病蟲害防控雖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環(huán)境來說并不友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影響農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病蟲害防控方面堅持綠色環(huán)保的原則,提高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技術。在水稻生長的中后期階段應該尤為注意加強病蟲害的防控,加強對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控,減少疾病和害蟲對水稻產量和質量的影響。防控的方法應該注意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學防控相結合,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保持生態(tài)效益,在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方面提高機械化的應用程度,利用無人機和其它高效的機械對田地的病蟲害情況進行排查并采取防控措施,通過先進機械的利用在減少人工投入的同時提高病蟲害防控的工作效率。
總之,機械化技術的運用給水稻種植帶來了優(yōu)勢,尤其是現階段勞動力流失、勞動力價格普遍偏高的情況下,農業(yè)生產機械技術的運用對于減少勞動力投入、提高科學種植水平和經濟效益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勞動者應該認識到農業(yè)機械的優(yōu)勢,在品種選擇、育苗和種植以及耕整地方面加大綜合機械化生產和科學化種植技術的運用力度,提高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