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白鷺洲書院的辦學及其影響

      2021-12-06 09:13:53邱煒耀
      關鍵詞:白鷺洲廬陵書院

      邱煒耀

      (井岡山大學圖書館,江西 吉安 343009)

      白鷺洲書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古稱廬陵郡、吉州、吉安府)城東贛江中流的白鷺洲上,南宋淳祐元年(1241)吉州知州江萬里始創(chuàng),此后千年弦歌不輟。書院踐行先進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了文天祥、鄧光薦、劉辰翁等大批愛國志士,同時引領廬陵士風,實施社會教化。作為區(qū)域文化教育高地,白鷺洲書院從教育理念、人才培養(yǎng)、社會教化等方面影響了廬陵地區(qū),培育了文章節(jié)義、崇文重教的廬陵文化精神。

      一、教育理念及其影響

      中國書院教育始于唐代,興于兩宋,盛于明清,在中國封建社會后半期,書院作為一種教育機制,從一個側面反映著文化與社會的演變。就辦學理念而言,白鷺洲書院創(chuàng)辦人江萬里曾受業(yè)于白鹿洞書院,首任山長歐陽守道曾擔任岳麓書院副山長,因此白鷺洲書院興辦之初,借鑒過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的辦學理念,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的辦學特色。白鷺洲書院是一個集人才培養(yǎng)、學術創(chuàng)新為一體的文化組織,是以學者私人講學為主,教學活動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教育機構。其辦學理念彰顯平民化,注重德育,突顯學術性等特色,作為理學傳播的重要陣地,對廬陵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一)書院教育的平民化

      白鷺洲書院繼承儒家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打破官學壟斷,向下層社會生徒開放,打通了官學與民間教育的鴻溝,讓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共同接受教育。首任山長歐陽守道說:“三代國都鄉(xiāng)黨之學無所與于巖穴之士,后世山中之教不出于上之人主張,而今日兼之,我宋文風于是最盛矣?!盵1](P99)他認為平民化教育是宋代文教興盛的重要標志。白鷺洲書院的教育對象廣泛,市井樵夫子弟,也在其列,為解決平民生徒的學費問題,在書院創(chuàng)建之初,江萬里就“置田租八百石有奇,繞城壕池,歲入租銀五十兩贍學”[1](P10)?!读_太守館規(guī)十三則》其一《供給》亦說:“長住房舍朝夕不離者,本府量助供給,各人每月給錢三百文,給米一斛,按期給發(fā)?!盵2]

      白鷺洲書院教育的平民化,又體現(xiàn)于師生民主和教學民主。歐陽守道《白鷺洲書院山長廳記》回憶學院初立時,“山長未有人,先生(江萬里)親為諸生講授,載色載笑,與從容水竹間,忘其為太守、古諸侯?!痹谌粘=虒W研討中,書院不將入師門先后作為論資排輩標準,而是能者為師,凡品學兼優(yōu)者都有機會參與教學。白鷺洲書院的教育平民化,也體現(xiàn)于學生來去自由,自主擇師,師生耕讀相兼,共同創(chuàng)建書院,開辦校舍,置辦田租等。師生之間還相互協(xié)作,刊印書籍等。[3]

      受白鷺洲書院平民化教育的影響,廬陵地區(qū)書院教育迅速繁榮起來,發(fā)展成為三級教育構成的多層次體系。據(jù)元末史學家馬端臨《文獻通考·學校》[4]統(tǒng)計,吉安有名可循的書院有408所,大都出現(xiàn)在南宋之后。宋代廬陵書院的發(fā)展明顯超越官學,這些書院大都分布在鄉(xiāng)村,由鄉(xiāng)紳鄉(xiāng)民集資創(chuàng)辦,都向社會下層民眾開放,書院學習沒有固定年限,生源沒有年齡和地域的限制。各縣鄉(xiāng)書院為保障平民子弟的受教育權利,紛紛設立義塾,提供生徒食宿費用,并且減免家境困難者學費。元人歐陽玄說:“義塾既作,一鄉(xiāng)之士患不志于學,不患無從師之資;一塾之師不患學者之不勤,不患供億之不繼。 ”[5](P145)

      (二)書院教育的德育觀

      白鷺洲書院的辦學,特別注重道德品德教育。其道德教育也曾借鑒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的經(jīng)驗,保持理學教育的特色。江萬里曾將朱熹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張貼在白鷺洲道心堂,作為書院辦學指導思想。后來又根據(jù)書院自身實際,不斷細化優(yōu)化德育館規(guī)。白鷺洲書院完備的德育體系,逐漸形成自身辦學的鮮明特點。其德育課程設置以儒家經(jīng)典為主體,以歷史典籍為補充?;窘滩氖恰端臅贰段褰?jīng)》,同時輔以歷史典籍。以史學教材作為鏡子,鑒古知今,有助于生徒的開拓視野,涵養(yǎng)儒家人倫道德的品性。白鷺洲書院生徒學習的歷史典籍主要有《左傳》、《尚書》、《漢書》等。

      其德育課程設置又一原則,是重理學、明人倫。歐陽守道說:“世道以人心為主,讀書為士,不得不以世道為己任”[6],強調(diào)弟子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明人倫是一個人立身處事的根本,是古圣先賢教育人一脈相承的傳統(tǒng)。白鷺洲書院先后建筑文宣王(孔子)殿、欞星門、云章閣(藏書樓)、道心堂、萬竹堂、風月樓、浴沂亭、齋舍、庖廩和六君子(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朱熹等理學名儒)祠等,以先哲先賢建樹人倫道德典范。又通過理學課程傳授人倫之至的道理,敦促生徒尊德性,明人倫,以達到圣賢教育之目標。

      白鷺洲書院的德育教育體系中,也注重個體的因材施教,隨人指授,日??己说仍瓌t,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教師常常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和特長組織教學,并且實行分年教育,把學校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兩個階段,堅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汪可受說:“諸生各立日課簿,每日將用過功夫登進簿內(nèi),諸生各隨意力量,但要日有日功,月不忘之。本府將無時抽簽稽查?!盵7]書院對學生的德育考評,實行簿書制度,簿書詳列其目,簡而不略,要而易遵,由書院各級負責人糾察生徒的品行善過而登記之。

      白鷺洲書院德育課程的開設,以史為鑒,明人倫,尊德性,“崇祀”展禮等德育培育手段,對廬陵各縣鄉(xiāng)書院教學有示范作用。廬陵各級書院的德育觀,對生徒愛國主義觀念的形成,理學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促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書院教育的學術性

      白鷺洲書院辦學特別注重學術性。白鷺洲既是學習的地方,又是理論研討的場所。創(chuàng)辦人江萬里是朱熹門人林夔孫的弟子,書院繼承了朱熹的教學理念,鼓勵百家爭鳴,倡行包容精神。白鷺洲書院曾是朱熹和二程的過化之地,他們都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但幾人師承不同,具有不同的學術觀點,書院曾對諸多問題開展會講,范伯崇曾為其陪侍的學生,記述“二先生論《中庸》之義,三日夜而不能合?!睍簩嵭虚_放教學,碩學鴻儒在不同的書院進行巡回講學,而在書院內(nèi)部,書院的領導者也倡導思想獨立的學術觀點,據(jù)苗春德的《宋代教育》一書記載,白鷺洲書院平日教學以自學為主,生員每人各自立日課,強調(diào)生員自學,自行理會,相互切磋,彼此質疑問難更是師生群居間的日課,形成白鷺洲書院教學民主與學術氛圍濃厚的鮮明特色。[8]

      在中國書院史上,白鷺洲書院講會制度名聞遐邇。講會制度是書院彰顯學術性的重要方式,書院講會不僅有師生參加,還有社會名士參與。白鷺洲書院的講會是定期舉行的一種聚會講學,是一種長期穩(wěn)定、制度化的教學形式。講會中還有一種“會講”的方式,大多由著名大師和大儒聚會發(fā)起,書院為不同學派和不同觀點自由辯論和探討提供良好的平臺。明清時期,白鷺洲書院主辦過各種講學活動,鄒元標、王時槐、賀沚等理學名家,先后在白鷺洲講會或辯論,探討程朱理學與王門心學,各種思潮在此交融碰撞,成為江西學術史上的盛事。白鷺洲書院講會最典型的是施閏章主持的白鷺洲辯論。康熙初年,湖南儒士楊洪才率徒數(shù)人專程到白鷺洲書院講授陽明心學,施閏章邀請退居崇仁的原白鷺洲書院山長毛奇齡與楊氏辯論三天,施閏章和鄉(xiāng)紳學士張貞生、張自勛也講學其中。施閏章將辯論內(nèi)容做了記錄,毛奇齡又據(jù)施氏記錄中涉及《詩經(jīng)》部分的內(nèi)容,輯為《白鷺洲主客說詩》一卷。白鷺洲書院的講會不僅豐富教學內(nèi)容,活躍學術空氣,而且有利于擴大書院的影響,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大展其才。

      書院的基本功能,除講學外還有藏書。白鷺洲書院云章閣本為藏書樓。據(jù)《白鷺洲書院志》卷二《書籍》記載,清代白鷺洲書院藏書“有明八家、四家外,其諸名家選本及專稿不可枚舉?!睆钠淞信e經(jīng)、史、子、集篇目,有一百余種。然而,到同治十年(1871)劉繹編《白鷺洲書院志》時“存者不過十之一”,他由此感慨說:“典守者誰?不得辭其責矣!”白鷺洲書院的印書業(yè)也曾引人注目,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白鷺洲書院刻印《漢書集注》100卷、《后漢書》90卷、《志注補》30卷,被刻書界奉為“圣本”。

      二、人才培養(yǎng)及其影響

      白鷺洲書院的辦學始終將人才培養(yǎng)置于首位,又以培養(yǎng)文章節(jié)義之士而聞名于世,它培養(yǎng)了文天祥、劉辰翁、鄧光薦、鄒元標、楊邦等一大批愛國志士,其中以文天祥最為著名。文天祥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盡管他在白鷺洲書院求學時間只有一年,但其思想的形成與白鷺洲書院息息相關。白鷺洲書院的教育造就了后來的文天祥,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擴大了白鷺洲書院的聲譽。正是由于培養(yǎng)出了文天祥、鄧光薦、劉辰翁等愛國志士,白鷺洲書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養(yǎng)特色,即三個注重:注重氣節(jié),注重立志,注重人格。

      (一)注重氣節(jié)

      氣節(jié)是人的志氣和節(jié)操,指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白鷺洲書院的人才培養(yǎng)注重氣節(jié)教育,書院創(chuàng)始者江萬里一生風節(jié)自持,在民族危亡之時,以身殉國,率領全家投水自盡,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夫效忠而忘其身,是固臣子大義?!盵9]江萬里也非常重視書院生徒的氣節(jié)教養(yǎng),氣節(jié)教養(yǎng)貫穿于白鷺洲書院的日常教學與管理,并長期堅持,蔚為書院風氣。劉辰翁《白鷺書院江文忠公祠堂記》說:“自鷺洲興而后,斯人宿于義理,自鷺洲興而后,言義理者暢,……而后立身名節(jié),一以先生臺諫為風采,推論人物,長育之?!盵10](P154)

      歐陽守道也認為,人之氣節(jié)由養(yǎng)以成。其《三勿堂秘》指出:“浩然也者,蓋人人所同有。惟其有之,故可養(yǎng)也?!盵11](P154)氣節(jié)是一個不斷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個人持之以恒的自我磨練。他認為君子要在貧窮面前保持氣節(jié),對待功名要以大義為重,名節(jié)重于泰山,在事關國家民族存亡之際的緊要關頭,要踐行孔孟殺生成仁的理想。其《代賀王師遂啓》云:“皦乎白日,孤忠結明主之知;凜然清風,氣節(jié)激懦夫之立?!盵12](P151)表達心系南宋朝廷的孤忠氣節(jié)。在歐陽守道倡導下,白鷺洲書院將氣節(jié)教育作為書院教學的重點,認為浩然之氣根植于人性,培養(yǎng)崇高的氣節(jié)應當順應自然。主張自強不息,不斷磨練以保持崇高氣節(jié)。正是由于江萬里、歐陽守道等書院名師的率先垂范,才有了文天祥后來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有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崇高氣節(jié)。

      白鷺洲書院的氣節(jié)教育,增強了廬陵地區(qū)士人的愛國情懷,增強了廬陵士人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對廬陵士人弘揚正氣,堅持真理,追求公平正義,產(chǎn)生了廣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注重立志

      白鷺洲書院繼承了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十分關心生徒的志向和抱負,認為遠大的志向來自遠大的理想,人在青年時期就應該樹立遠大的抱負。歐陽守道強調(diào)弟子成材務必立志,其《張南軒回周益公書》說“若志不先立,即為自棄,尚何所進哉!”[13](P141)其《送彭士安序》又強調(diào)弟子們養(yǎng)氣必先立志。立何種志?他主張應當學習圣賢,以天下為己任,說:“貴立志,非志富貴也,信圣賢之言而期于有立,不以貧厄更所守,斯之謂志?!盵14](P151)正是這種人才培養(yǎng)的價值取向,少年文天祥出入學宮,仰慕四忠一節(jié),說道:“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也正是因為書院對學生的這種勵志教育,才形成了文天祥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才使得文天祥成為了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

      歷代白鷺洲書院院規(guī),都強調(diào)辦學目的并非為科舉功名。明萬歷間知府汪可受《館例》說:“本府所屬望諸生,不獨以文章取科第而已,愿以行己有恥為士人第一義?!盵7](P142)清康熙年間,知府羅京制定的《館規(guī)》也重申:“本府屬望諸生,不獨以文章取科名而已,愿以行己有恥為士人第一義?!睔v代講師也都立志圣賢之學,做道德高尚之人?!栋樦迺褐尽肥╅c章《書院講義》開章說:“學者首辨志,志必向道?!薄犊咨介L學說四則》其一也說:“學莫先于立志。志圣賢之志,方為學圣賢之學?!盵15](P151)可見立德重于立功與立言,人品高于文品,這是歷代白鷺洲書院的辦學主旨。七百余年來,這種辦學理念從未偏離。

      白鷺洲書院的立志教育為社會樹立了道德楷模,提供了道德實踐的行為模式,所數(shù)百年間為廬陵地區(qū)書院所效仿。白鷺洲書院把立志教育放在首位,影響了吉安的各縣書院。書院的勵志教育非常重視人文關懷,反復宣傳天理人心,這種教育對廬陵地區(qū)的士子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了深遠地影響。

      (三)注重人格

      白鷺洲書院繼承歷代先哲的教育傳統(tǒng),崇尚人格塑造,把人格作為道德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書院教育體系。人格修養(yǎng)是一個自我選擇、自我負責、自我支配的過程,白鷺洲書院繼承并強化朱熹的居敬理念。書院創(chuàng)辦人江萬里以為居敬為萬善之根本,是人格修養(yǎng)的前提;其次是涵養(yǎng),是修養(yǎng)心性的重要方法;再次是省察,即自我反省,是最終成就圣賢人格的關鍵。

      歷代白鷺洲書院之師長,都堅持言傳身教并重。書院創(chuàng)建之初,江萬里在繁忙的政務之余,親自為生徒授課。在生命最后時刻,拒絕降元,將舍生取義融入理想人格當中。歐陽守道亦是生徒的學師行范,文天祥在《巽齋先生像贊》中稱其“橫經(jīng)論道,一世宗師”其書簡《與劉吉州漢傳》亦說:“先生之風,可使懦夫立也”[16](P155),《回秘書巽齋歐陽先生》自稱受益終生,歐陽守道對自己立身處世的影響是“后生從政,未知向風,惟先生終教之耳”。清乾隆間廬陵知縣周作哲《白鷺洲書院志序》也說道:“書院每月三課,余參襄一次,見多士爭自濯磨,惴惴焉懼辜賢大夫雅望?!盵17]P155)而每逢節(jié)令的祭祀活動,亦是白鷺洲書院人格養(yǎng)成的重要手段。書院設立的文宣王廟、道心堂、六君子祠,能讓學子近距離看到圣賢形象,對其人格產(chǎn)生強烈震撼。白鷺洲書院的教育,對文天祥、鄧光薦、劉辰翁、鄒元標等忠節(jié)志士的人格修養(yǎng)無疑起了重要作用。可見在書院師長言傳身教下,學子們以浩然正氣的師長、先哲為楷模,養(yǎng)成其高尚之人格。

      白鷺洲書院的人格教育,對廬陵地區(qū)士子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白鷺洲書院的人格教育的核心內(nèi)涵,它深刻地影響了王守仁、鄒守益、聶豹、歐陽德、羅洪先等“陽明書院”五賢,還廣泛地影響了廬陵各縣鄉(xiāng)書院的學子,這些學子不乏人格高尚的愛國志士,如泰和的楊士奇、郭子章,吉水的王艮、鄒元標等,龍泉的張彥方。白鷺洲書院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對廬陵地區(qū)各級書院的氣節(jié)教育、立志教育、人格教育都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對廬陵地區(qū)節(jié)義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三、社會教化及其影響

      社會教化是我國古代一種上對下的意識形態(tài)宣教,它通過一定的途徑對百姓進行教育感化,其內(nèi)容是政治化的倫理道德,目的是使全社會形成良好風尚,使社會成員按照社會管理者擬定的規(guī)范行事,最終達成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轉。古代書院生徒的出路,一部分通過科舉考入仕途,擠進社會官僚系統(tǒng),更多的則是回到民間,成為鄉(xiāng)紳。古代中國“皇權不下縣”,鄉(xiāng)村基本上由鄉(xiāng)紳自治,回鄉(xiāng)的書院生徒,往往是農(nóng)村社會的中堅分子,也是社會教化的中堅力量。因此書院辦學與社會教化互為表里,相輔相成,書院教育是實行社會教化的重要途徑。白鷺洲書院的社會教化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儒釋道三兼融、學思行三結合、文教化三統(tǒng)一等方面,對廬陵社會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儒、釋、道三兼融

      自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以來,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官方的正統(tǒng)思想,但隨著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以及東漢末年道教的產(chǎn)生,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受到了排擠和侵壓,引發(fā)了儒釋道之間的斗爭。在歷經(jīng)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大動亂,民族大融合之后,儒釋道日漸融合,在宋代出現(xiàn)了三教并隆的景象。江萬里興建白鷺洲書院,正是三教融合,理學興隆之時,白鷺洲書院就是三教融合的產(chǎn)物。

      在書院的選址上,白鷺洲書院深受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白鷺洲自古為禪林之所,洲上有僧人修行布道,后為佛教凈土庵道場,知吉州江萬里見洲上茂林修竹,清幽雅靜,是辦學佳地,便勸導寺僧讓出大片空地,在庵旁創(chuàng)建書院。理學家修建校舍,常選擇環(huán)境優(yōu)雅的風景名勝地,以為這種幽靜的環(huán)境能夠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儒家學說尊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追求道德與學問相互滲透。書院選址在山林名勝地,有利于排除外界干擾,使人心無旁鶩,沉迷于學問研究和道德磨礪。劉學朱《白鷺洲凈土庵記》[18](P145)記載,吉安知府汪可受在修復白鷺洲書院時,應僧人之請,在吉臺東側修復凈土庵。理由是御水護臺,其書院約禁也說:“江洲無煙火之地,特設凈土庵旁守書院?!眲铩吨匦薨樦迺河洝芬嘤涊d:“高稱臺,倚臺而東建庵,曰凈土,沙門守之?!盵19](P145)千年白鷺洲上,弦誦鐘鼓相聞,書香檀煙裊裊,成為儒釋同修之地。

      白鷺洲書院在學規(guī),教學制度,組織管理等方面,也受到佛道的影響,佛教以清規(guī)戒律管理僧徒的誦經(jīng)、講學與生活,白鷺洲書院的講學制度仿效佛教講經(jīng)和禪林制度。李夢陽《白鹿洞書院志》說:“書院講學或者會講都要有一定的儀式規(guī)定,比如行初至禮,講畢方飲食進茶等?!盵20](P145)如白鷺洲書院的開講儀式和升堂講說”?!段墨I通考·書院》記載說:“在寺院里,講學之前,按照佛典的規(guī)定,需要敬禮佛、法、僧三寶”。[21](P145)儒家講學并無此舉,但書院興盛之后,這類儀式開始形成,即開講之前,須由山長、副講等帶領學生到大成殿向“先師”神位四拜。然后才能“登講席、三肅揖、鳴講鼓”,開始正式的講課。此類學規(guī)、儀禮顯然受佛道規(guī)戒影響。

      白鷺洲書院的儒釋道三兼融深刻影響了青原會館,永豐的恩江書院、瀧岡書院,富田的能仁書院等。以永豐恩江書院為例,恩江書院在學宮的西邊,原為報恩寺。嘉靖年間,僧徒寥落,寺宇漸廢,始議謀建書院于此地。這些書院建設是統(tǒng)治者崇尚文治的表現(xiàn),也是統(tǒng)治者思想包容的重要舉措,儒釋道三兼融對廬陵地區(qū)的學術風氣與社會教化具有深遠影響。

      (二)學、思、行三結合

      學思行三結合是指學習、思考、實踐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學思行三結合是中國儒家傳統(tǒng)強調(diào)的重要思想,孔子《論語·為政》強調(diào)“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里仁》又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說主張為學修行,都要必須堅持學、思、行三結合。到了宋明理學家那里,學、思、行三結合成為書院辦學的重要教育理念。

      白鷺洲書院教學的重要特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歐陽守道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主張在學習要認真讀書,獨立思考,質疑問難,辨察是非,遵從陸九淵“察之不可不精,辨之不可不明?!卑樦迺涸诮虒W方法上又主張經(jīng)世致用,要求弟子勤學審思,堅持學思并重的原則,同時踐履躬行,參加實踐鍛煉,將所學所思運用到實踐中去。如此學生方能學得真知,教師方能做到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教學與研究共發(fā)展。

      白鷺洲書院繼承朱熹、陸九淵學思并重相結合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倡導學思并進的理念。書院主張啟發(fā)誘導,教學方法不拘一格,采取升堂講說、讀書思考、祭祀展禮、優(yōu)游山水等多種學習方法和教育手段,尤其是書院生員之間時時相互切磋,師生之間常常質疑問難,成為師生群居的一種日課,學、思、行三結合的教學法,取得了務實求真的學習成效。

      學、思、行三結合也是白鷺洲書院師生共同的教學傳統(tǒng),江萬里當年執(zhí)教書院時就曾“勤勞恭謹,以身先之”,據(jù)《江萬里文集·言行拾遺事錄》記載,江萬里“諸生作賦,必先自為之,欲知其難易及所當用意,亦使學者準以為法”。[22](P150)而白鷺洲書院生徒的學、思、行三結合,更體現(xiàn)在歷代“館規(guī)”“館例”中。如《羅太守館規(guī)十三則》之七說:“須要曉得心上是書,世上是書,不止紙上是以心、身體認,道理則得之矣。”強調(diào)的就是學習過程中學、思、行三結合的重要性。

      白鷺洲書院學思行三結合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知行合一的品格,白鷺洲書院的教學法影響了吉安地區(qū)的教育,也對廬陵地區(qū)的學風民風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三)文、教、化三統(tǒng)一

      廬陵地區(qū)歷來就有文、教、化三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自唐代杜審言、顏真卿貶官吉州廬陵郡后,漸興文教,至宋代終成“崇文”“重教”風氣。宋代的右文國策,助升了廬陵地區(qū)的“尊師”“重道”,而由文化人管理村社的結果,形成強大的區(qū)域教化功能。宋明理學的形成,“江右王學”在區(qū)域內(nèi)的興盛,促進了書院教育的發(fā)展。江萬里創(chuàng)建白鷺洲書院,將書院作為理學傳播的基地,與廬陵地區(qū)注重教民化俗的傳統(tǒng)相結合,較好地實施了文、教、化三統(tǒng)一。

      在白鷺洲書院影響下,廬陵地區(qū)書院相望,文教繁榮,崇文重教蔚成風氣。江萬里重視辦學育才,說:“夫善國者,必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币缘胤介L官兼辦書院教育,格外重視教化。特別是勸俗教化,江萬里認為“安利之要不在于他,在乎正風俗而已,故風俗之變遷染民志,關之盛衰,不可不慎也。”[23](P150)認為地方官就是應該盡己所能,推動任職地的社會教化,關注平民疾苦,而隨著地方風俗的改善,社會必然出現(xiàn)父誡其子,兄勉其弟,從而達到人心日厚,民俗日淳,爭訟日少,刑罰日清的和諧世道。江萬里將書院教育作為從政的第一要務,而辦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促教化。為促進教化,他強調(diào)經(jīng)世致用,亂世之中要挺身而出,維護儒家綱常。文天祥《祭歐陽巽齋先生》說道:“求為有益于世用,而不為高談虛語”?!案乙詴x?然弟子于先生,不取其私謝,而取其不負。”“何謂幸?親見先生而師之是也……沐其教,嗜其學,負之尤不可。 ”[24](P150)

      廬陵地區(qū)的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以農(nóng)耕而養(yǎng)天下,封建統(tǒng)治者為興邦固本,以利于治民,也會頒布勸農(nóng)詔,進行勸農(nóng)教化。江萬里在吉州知州任上,注重農(nóng)事,也做《勸農(nóng)文》,但他改變一般《勸農(nóng)文》內(nèi)容空洞、不切實際的弊病,而是言之有物,其中說道:“州皆有勸農(nóng)文,父老聽來似不聞,只為空言難感動,須將實寫殷勤。使君元起自鋤犁,田野辛勤事總知,要為爾民除十害,肯容苛政奪三時。”確是一篇有益鄉(xiāng)村教化的好文章。

      陽明書院的社會教化,深受白鷺洲書院的影響,陽明書院的山長劉繹在創(chuàng)辦陽明書院之初,就把興教化作為首要任務。受白鷺洲書院的影響,劉繹把祭祀圣賢作為一項重要教學活動,親自撰寫祭文。通過祭祀活動,對生徒進行道德、禮儀方面的教育。受白鷺洲書院的影響,劉繹積極推動公益事業(yè),在吉州建立社倉并把在吉州建立社倉的經(jīng)驗加以推廣,以造福更多貧寒農(nóng)戶。由此可見,白鷺洲書院的注重社會教化,影響了吉安地區(qū)書院的發(fā)展,而書院文、教、化三統(tǒng)一的教育制度,促進了廬陵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與社會進步。

      猜你喜歡
      白鷺洲廬陵書院
      美麗廬陵
      廬陵某者
      檢察風云(2022年6期)2022-04-15 16:27:34
      白鷺洲
      遼河(2022年1期)2022-02-14 20:30:25
      白鷺洲
      遼河(2022年1期)2022-02-14 05:15:04
      朵云書院黃巖店
      “堆花杯”廬陵詩詞學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詩詞大賽征稿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6
      贊廬陵
      老友(2019年7期)2019-08-06 17:34:22
      白鹿洞書院記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吉安白鷺洲抒懷
      審計與理財(2014年1期)2014-08-18 03:51:37
      書院講習一例
      三都| 且末县| 平凉市| 玉环县| 定兴县| 德令哈市| 积石山| 小金县| 隆化县| 柳州市| 霍邱县| 武宣县| 诏安县| 城口县| 望都县| 逊克县| 株洲市| 德格县| 宣武区| 宁海县| 上杭县| 三明市| 尉氏县| 涟源市| 临桂县| 扬中市| 文成县| 柘荣县| 达日县| 青铜峡市| 织金县| 永川市| 衡阳市| 黎平县| 绥阳县| 雷州市| 福建省| 承德市| 横峰县| 南投市|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