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山
摘要:整本書閱讀對學生而言意義重大,但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本文主要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分析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以《紅樓夢》的閱讀教學為例,從任務設置以及活動育人兩個方面淺談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任務;活動;核心素養(yǎng)
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無須贅言,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不能回避且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整本書閱讀教學無論從學生“讀”的角度抑或是教師“教”的角度來看,都有信心不足、急功近利、缺少方法、茫然無措的問題。高中階段時間緊、任務重,許多教師與學生認為整本書閱讀難以短期內(nèi)見效,花費時間不值得。
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整本書閱讀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需要教學部門的整體規(guī)劃,各學科的相互配合。我們可以以任務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化整為零,兼以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來驅動閱讀,從而構建完整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體系。
1.以任務指引方向
像《紅樓夢》這種篇幅長、章節(jié)多、故事情節(jié)豐富、人物關系呈網(wǎng)狀結構的古典名著,閱讀難度可想而知。我們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設置一個個明確具體的任務指令,指引學生的閱讀。學生在完成具體的任務指令后,又能構建對整本書的閱讀認知。
比如,在分析小說環(huán)境時,我們可以設置情境,讓學生以游客的身份制定到大觀園中游玩的游覽路線。在探討人物形象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選擇《紅樓夢》中一個人物寫一篇小傳,或選擇《紅樓夢》中一個事件寫一個故事梗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繪制《紅樓夢》中主要人物關系的樹狀圖,制作“紅樓人物卡”作為“果實”放在樹上,最終形成一棵“紅樓人物樹”。
這些一個個“點”的任務設置,應該是“通過工具滲透人文”的具體措施,其目標指向文本的整體概貌。
2.以活動驅動閱讀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我們通過組織活動來驅動閱讀時,活動的設計要有梯度。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的興趣與信心,繼而在持續(xù)的閱讀中得以鍛煉。
我們依舊以《紅樓夢》的閱讀教學為例。在口頭表達類的活動中,我們可以開展讀書會,交流自己的讀書方法、點評書中人物、探討小說主題等;在書面表達類的活動中,我們可以開展批注交流、讀書筆記交流、書評或小論文比賽等;我們甚至可以運用多媒體設計,讓學生說、唱、演《紅樓夢》的經(jīng)典片段??傊?,力求在形式與內(nèi)容上互相促進,帶動和督促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
我們推進整本書閱讀的教學,需要有一份情懷。只有多想想怎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才能在這場“大考”中,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集(第16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58.
[2]來鳳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J].初中語文教與學(人大復印資料),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