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縣平
(天津農學院動物科學與動物醫(yī)學學院/天津市農業(yè)動物繁育與健康養(yǎng)殖重點實驗室 300384)
天津市南開區(qū)某動物醫(yī)院診治了一例患有尿石癥的病貓:雄性美國短毛貓,1 歲,體重4.1kg,未去勢。主訴近2d 發(fā)現該寵物去貓砂盆次數增多,常有排尿動作但不見尿液排出,表現略煩躁,食欲不佳并伴有嘔吐癥狀,之前未接受其他治療。視診:精神沉郁,嘔吐,吐出未消化貓糧,不愿走動。觸診:膀胱充盈,且敏感性增高,尿道有輕微沙礫感,體溫39.0℃。
由表1 可知,除了紅細胞分布寬度SD 低于正常值,其他指標均正常。
表1 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
由表2 可知,總蛋白、堿性磷酸酶、肌酐和尿素氮均高于正常值。
表2 血液生化檢查結果
由圖1 可知,尿液中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磷酸銨鎂結晶。
圖1 尿沉渣檢查結果
由圖2 可知,膀胱充盈且有大小不等強回聲光點,其后帶有聲影。
圖2 B 型超聲檢查結果
將導尿管沿尿道口緩慢伸入,經導尿管注入生理鹽水注射液,將尿道中的結晶沖回膀胱,反復多次,沖洗完成后固定導尿管。同時放置靜脈留置針,保持靜脈通路暢通。
0.4ml 5%拜有利注射液、0.4ml 美洛昔康注射液、0.8ml 奧普樂注射液皮下注射;60ml 5%葡萄糖注射液、0.7ml 肌苷注射液、0.7ml VC注射液、0.7ml ATP 注射液、500ml 乳酸鈉林諾注射液靜脈滴注;0.4ml 舒必利肌肉注射。
導尿管引流同時配合輸液治療,調節(jié)腎臟機能。5d 后拆除導尿管,間隔7d 后復查,患貓排尿仍不暢,遂采用尿道造口手術。
術前半小時開始用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0.9% NaCl注射液50ml 靜脈滴注;0.2mg 阿托品皮下注射,15min 后肌注10mg 舒泰麻醉,呼吸麻醉機進行維持麻醉?;钾堁雠P保定,剔除陰莖、陰囊周圍被毛,常規(guī)碘酊消毒。導尿管插入尿道內并縫合固定于包皮口。手術過程先經行肛門周圍荷包縫合,術部鋪設創(chuàng)巾。
以正中線為中心,繞陰囊和包皮作橢圓形切口。用手術剪對背側及周圍組織進行銳性及鈍性分離,對患貓去勢,分離出精索,鉗壓后腸線結扎。睪丸摘除后,陰囊前后動脈燒烙或者捻轉止血,切除陰囊。手術剪鈍性分離坐骨海綿體、坐骨尿道肌,并切斷陰莖的坐骨和恥骨附著部,使陰莖處于游離狀態(tài)。術者左手觸摸導尿管位置,用手術刀在尿道正中部位切開尿道,再用眼科剪將尿道剪至尿道球腺處,沿尿道口向膀胱注入生理鹽水,擠壓膀胱排出液體,重復多次清除尿道及膀胱內的結晶。由切開尿道插入一根8FR 導尿管進入膀胱內。對包皮和尿道黏膜適當修飾,剪去多余組織,將包皮與尿道黏膜進行連續(xù)的內翻斜吻合,最后將兩側對應的皮膚和黏膜進行結節(jié)縫合,注意縫合張力適度。將8FR 導尿管縫合固定在會陰兩側皮膚上,之后接上尿袋,去掉肛門周圍的荷包縫線[1]。
該病例初診血常規(guī)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基本正常;血液生化檢查結果:總蛋白、堿性磷酸酶、肌酐和尿素氮均高于正常值,表明患貓肝臟、腎臟受損;尿沉渣檢查發(fā)現尿液中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磷酸銨鎂結晶,提示尿液堿化;B 超檢查顯示,膀胱充盈,有大小不等強回聲光點,提示膀胱有大量結晶。綜合上述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該病例是由尿結晶引起的尿閉,并導致患貓急性腎衰竭。
(1)術前包皮周圍剃毛徹底,減少縫合后包皮輕度內翻[2]。(2)尿道切口一定確保達到尿道球腺,保證尿道的寬度。(3)使用手術剪鈍性分離兩側坐骨海綿體肌時應確保有效分離,避免尿道與包皮縫合時張力過大,再次形成尿道狹窄[3]。
術后持續(xù)5d 靜脈滴注消炎藥物,傷口每天涂抹碘附、外用陰離子凝膠噴劑清創(chuàng)消毒;在術后恢復期最好提供患貓營養(yǎng)成分更高、更易消化的食物,貓糧換成貓泌尿道處方糧,一般食用2 個月為宜,必要時使用尿液酸化劑[4]。建議籠養(yǎng),以限制動物活動,最好佩戴伊麗莎白項圈[4];導尿管留置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尿路上行感染,3~5d 后即可拆除[5]。
術后精神狀態(tài)良好,排尿順暢無滯澀,術后第8 天拆線,傷口愈合良好,處方糧長期飲食。
結合該病例主要使用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尿沉渣檢查和B超檢查的診斷方法;尿道造口術是防止該病例再次復發(fā)的有效治療方法;調整飲食結構、增加排尿量是預防該病的有效預防措施,該患貓最終被成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