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上午,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瞻仰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向西路軍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并參觀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心里一直牽掛西路軍,他們做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
西路軍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一支。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宣告勝利結束。當時紅軍雖然隊伍壯大了,但是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為了更好地求得生存,黨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紅軍要向黃河以西寧夏甘肅方向發(fā)展,打通國際路線與蘇聯(lián)建立聯(lián)系。這樣一方面可以獲取軍事物資的援助;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戰(zhàn)略依托的問題。
為了完成黨中央和中革軍委的作戰(zhàn)計劃,穿著單衣草鞋的西路軍指戰(zhàn)員們,在半年的時間里轉(zhuǎn)戰(zhàn)河西走廊的古浪、永昌、山丹、甘州、臨澤、高臺、肅南、安西等地,在無后勤,無彈藥補充,無任何救援的情況下,英勇無畏,奮勇作戰(zhàn),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二三十余萬敵軍展開了較量。西路軍與其進行大小戰(zhàn)斗80余次,殲敵25000余人。
但是由于孤軍奮戰(zhàn),隨著時間的推移,西路軍的處境越來越艱難。西路軍的將士們在明明知道西進有可能遭受失敗,就意味著犧牲的情況下,仍然堅決服從中央的命令,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西征的殘酷戰(zhàn)斗中。在向祁連山突圍過程中,婦女抗日先鋒團擔任了掩護主力西進的艱巨任務。在戰(zhàn)斗中,1300多名女紅軍大部分犧牲,有的被俘或打散。
西路軍還為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通過黨的營救及西路軍失散和被俘將士百折不撓的奮斗,仍有5000多名紅軍將士回到了黨的懷抱,成為黨和人民軍隊的骨干。特別是抵達新疆的400多名指戰(zhàn)員建立了一個新兵營,實際上是我軍最早的一個現(xiàn)代化的軍校,為人民軍隊技術兵種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西路軍的革命精神,永遠也不會過時。西路軍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