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 ? ? ? ?要]? 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為指導,結合智慧職教云平臺,對高職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進行了基于學生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體系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教學改革實踐證明,以成果為導向的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專業(yè)實踐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有效達成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關? ? 鍵? ?詞]? OBE理念;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X523?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47-0106-02
一、引言
OBE理念是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其強調教學的結果導向,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OBE理念提出后受到世界各國學者的重視,其早期主要應用于工程教育專業(yè)領域。2016年6月,中國成為《華盛頓協(xié)議》正式成員后,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在我國工程教育領域得到快速應用與推廣。OBE教育理念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個性化差異,倡導教師以彈性的方式對待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在寬松的時間范疇內逐級達到學習成果。理念的精髓是“以學生為中心,鼓勵成功,反向設計,持續(xù)改進”。OBE理念非常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其主要強調:教師要清楚通過教學讓學生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成果;教師如何幫助學生獲得這些成果;教師如何測評學生已取得的這些學習成果[1]。因此本文以高職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為例,結合現(xiàn)有高職學生學習特點,以OBE理念為指導,對課程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面進行探索,以期提高該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
二、OBE理念下高職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教學設計
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是污染修復與生態(tài)工程技術專業(yè)的核心課程,通過課程學生學習地下水的基本結構、污染物來源、污染物擴散途徑、地下水污染評價方法、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等主要內容及操作注意事項,并能結合實際工程修復案例熟練掌握基本的地下水污染源調查方法、地下水污染修復的基本流程。為了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OBE理念的指引下,對地下水污染修復行業(yè)需求、學生特點及職業(yè)期望等進行了充分調研,在基于對地下水污染修復工作的實際需求及能力要求,以學習成果為導向反向設計課程內容,設計了12個學習成果(見下圖)。
根據(jù)教學進度安排,每次課可針對一個學習成果或小任務進行講授,同時可有效利用智慧職教平臺,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學習,進行課堂考評及期末客觀總評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智慧職教平臺,可在課前、課中、課后等不同的上課時段發(fā)布學習資源及任務,課后測試、練習等,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明顯提升,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討論、回答問題部分。通過使用發(fā)現(xiàn)OBE理念與智慧職教平臺可有效融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方便了學生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積極性。
三、選好教材,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本課程本著對人才的實踐性、符合性、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業(yè)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水準,針對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標準及人才培養(yǎng)目標,采用OBE教學模式(以結果為導向),以提升學生對地下水污染問題的解決能力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制訂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設置如下六個學習模塊:模塊一:地下水系統(tǒng)基本組成及特征;模塊二:地下水污染來源及污染途徑;模塊三:地下水污染場地調查(主要包括水文地質勘察、地下水污染源調查及監(jiān)測網(wǎng)的布設);模塊四:地下水污染評價(主要包括地下水評價方法、地下水脆弱性評價、地下水環(huán)境影響評價等);模塊五:地下水原位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抽出-處理技術、滲透反應墻技術、氣相抽提技術、生物通風技術、原位曝氣技術等);模塊六:地下水修復新技術新工藝設計與實踐(主要包括企業(yè)真實案例教學,進行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設計與實踐)。
目前該門課程教材主要有《地下水污染控制》(鄭西來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地下水污染場地的控制與修復》(趙勇勝主編,科技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地下水污染與防治》(王新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依據(jù)本課程教學目標,以提升教學效果為目的,優(yōu)選《地下水污染控制》為教材,同時選用另外兩本書為參考書,著重突出地下水污染修復工程技術和實踐相關內容,保證教學效果。
四、以OBE理念引入項目式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OBE理念,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以提升學生解決地下水污染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在教學方法上引入“項目式教學方法”,即在每個學習成果的任務中,分別設置不同的地下水污染修復項目案例[2-3],以解決地下水污染問題為最終目的進行課堂教學。通過項目式案例分析,討論由學生小組得出各自的地下水污染修復的分析與解決辦法。項目案例的選取既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要兼顧討論的可行性,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項目進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實際操作能力,如選取企業(yè)真實案例同時由企業(yè)技術人員對項目進行講解和分析,讓學生能融入項目環(huán)境中,針對地下水污染修復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可以咨詢企業(yè)技術人員。這樣通過企業(yè)技術人員授課及真實案例的分析與參與,學生分工完成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方案的制定過程,可以讓學生了解并熟悉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方案制定的全過程,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因此,基于OBE理念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需要達到的教學成果形成項目的形式,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與能力目標轉化為通過項目案例的形式進行學習??蓪W生置于現(xiàn)實的地下水修復項目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工作和生活實際,有助于增強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促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能有效地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于工作實踐中,并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4-5]。
五、以提升學生專業(yè)技能為導向的考核體系的改革
地下水污染防治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進行科學有效的考核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專業(yè)知識學習水平。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本門課程的考核主要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從之前的考試評估結果來看,存在理論考試部分學生及格率高但高分率低的現(xiàn)象,同時失分多的題目主要集中在最后的案例分析題目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有待提高。結合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實踐能力為導向,進行考核方式的改革[6],具體設置如下:學生出勤(5%)+課堂分組討論(15%:在此環(huán)節(jié)包括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平時課后練習作業(yè)(10%)+實操實訓(20%)+期末考試(50%),在期末考試內容設置上,減少理論記憶知識點的考核內容,多設置案例分析題,以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結語
成果導向(OBE)理念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明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建立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企業(yè)真實項目為案例展開情景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達成知識目標的同時更注重學習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對高職專業(yè)化、技能型應用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郗偉.構建基于OBE-成果導向的高職化工專業(yè)課程體系的實踐研究[J].山東化工,2019(7):187-188.
[2]海鶯.基于OBE模式的地方工科院校課程改革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4):37-39.
[3]嚴中華.國外職業(yè)教育先進理念解讀:學習成果導向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4]王貴成,夏玉顏,蔡錦超.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及其借鑒[J].當代教育論壇,2009(12):17-19.
[5]余軍合,李國平,馬志勇.基于OBE模式的“機械原理”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40):109-113.
[6]陳曉倩,戴光麟.論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構建[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4):464-468.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