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在當今社會,由于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事情不再需要人們親力親為,不論是學生還是成人,身體素質都出現(xiàn)了很明顯的下降趨勢。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體育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體育的知識與技能,最主要的是體育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通過體育項目的開展,來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
1 當代小學生身體素質狀態(tài)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每周一次的體育課也只是讓學生自由活動,而沒有專業(yè)性的體育鍛煉。在家庭中,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導致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重視程度也不斷增強,很多學齡前兒童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上學之后,由于害怕,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發(fā)生磕碰,所以大多數(shù)家長拒絕讓孩子進行一些體育活動。這些不僅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不強,更導致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一些需要體育活動的事情,學生拒絕去嘗試,缺乏勇于嘗試的精神。
2 影響身體素質的因素
身體素質作為衡量人們身體機能好壞的標準,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xiàn)。它主要包括速度素質、力量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和耐力素質五個方面。速度素質的判斷標準主要為小學生是否能夠快速運動,它包括了反應速度和運動速度,在速度素質的判斷標準中,肌肉的收縮功能、身體的協(xié)調性、機體的各種技能都是影響速度的因素。力量素質是指一個人在運動時肌肉活動克服阻力的能力,它包括單純力量,絕對力量和爆發(fā)力。靈敏素質主要指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身體的靈活度,突然的急停運動,在運動時變換方向,這都屬于靈敏素質的表現(xiàn)。柔韌素質主要是指學生關節(jié)活動的幅度以及肌肉韌帶的延伸能力。它的主要評斷標準是肌肉、韌帶、組織是否具有彈性,關節(jié)的骨結構能否靈活運轉,學生在提高柔韌素質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過度的鍛煉可能會損傷到身體的韌帶結構。耐力素質是學生機體長時間工作克服疲勞的能力。作為教師,應當在學生初入小學時,就讓學生建立起提高身體素質的意識。
3 判斷學生身體素質好壞的標準
身體素質好則代表這個學生身體健康。身體健康的人不會過胖也不會過瘦,男孩子有沉穩(wěn)有力,小臂等部位可以隱約發(fā)現(xiàn)肌肉。孩子面色紅潤,皮膚細膩有光澤,充滿膠原蛋白,眼睛有神。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胃口較好,不挑食,不過分喜歡小零食,一日三餐吃飯有規(guī)律。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不會出現(xiàn)夏天出虛汗,冬天手腳冰涼的情況,自身能夠適應季節(jié)變換。另外,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情況不僅能夠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勞動中觀察出來,也能夠在體育鍛煉中表現(xiàn)出來。進行體育鍛煉時,動作有力、不綿軟,長時間的體育運動之后,能夠很迅速的恢復體力,這都是身體素質良好的表現(xiàn)。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尋找正確的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適當?shù)腻憻?,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
4 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必要性
4.1 增強學生運動能力
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最基本的表現(xiàn)是擁有一個健壯的身體,能夠讓學生靠肌肉行走、跑跳、攜帶東西以及背負重物。在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例如跑跳動作,學生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動以及鍛煉,能夠擁有很強的塑形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力量以及柔韌性。而大部分的體育活動,都是要依靠力量以及柔韌性來完成的。小學體育教師經(jīng)常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能夠讓學生對自身力量的掌控更加純熟,進行體育運動時,也能夠更容易的掌握體育技巧,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
4.2 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進行運動以及學習的基礎。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也能增強學生的大腦靈活度。在中國,強壓式教學是普遍的教學方式,只有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中保持身體的健康??茖W表明,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大腦的活躍度能夠提升10%,因此,當學生長時間處于一個學習的狀態(tài)時,進行體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放松大腦,提升思維活躍度,從而增強學習能力。另外,進行體育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少生病,變得更加強壯,當學生身體素質很好時,也就不會出現(xiàn)因為生病而落下功課的情況了。
4.3 增強學生自信心以及社交能力
除此之外,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不可避免的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或者對抗練習。這能夠加快學生之間互相熟悉,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小學生最渴望被父母認可,當學生能夠掌握一項體育活動時,家長最容易對孩子進行鼓勵或夸獎,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擁有好的身體素質,在外的表現(xiàn)就是身材勻稱,面部紅潤,沒有病態(tài),而這些時小學生交朋友最基本的條件。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復雜的思想,對任何事物包括朋友的看法也是“好看就可以”。擁有好的身體素質,能夠從內而外的散發(fā)出一種充滿精氣神的狀態(tài),從而吸引學生的目光。當學生擁有很多朋友,長期處于快樂的狀態(tài)時,自然而然地就能夠提升他的自信心以及社交能力。
5 在培養(yǎng)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進行體育項目的開展策略
身體素質的好壞分為先天形成以及后天影響兩種情況,先天形成的身體素質是出生時就決定的,我們沒有辦法對它更該。但是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活動,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意識,幫助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來改變他們身體素質。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具有體育氛圍的運動環(huán)境、進行體育知識講座、開展體育項目競賽等多種方式,來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體育知識,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5.1 構建運動環(huán)境,加強體育興趣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思想觀念發(fā)育并不完善,他們沒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生活中的行為舉止以及思想觀念極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構建一個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不僅能夠讓教師的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也能夠讓學生的思想行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一個具有體育氛圍的運動環(huán)境,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進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例如:教師可以在校園中張貼一些體育界的名人畫冊,并在旁邊注釋出他們的重點事跡,讓這些名人所具有的體育精神在校園中流傳,當學生將這些具有體育精神的名人作為自己的偶像時,會主動的去進行體育鍛煉,教師也就不用再擔心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了。或者在教室的墻壁上進行簡單的繪畫,以流暢的線條展現(xiàn)出體育運動獨特的美感,吸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之后,體育項目也就能很順利的進行開展。教師也可以在操場上,建設一些運動設施,讓學生能夠在課間活動時對自身進行一定程度的鍛煉,提高身體各個部位的活動程度,增強身體素質。
5.2 開展體育講座,了解體育知識
教師開展體育項目要有體育知識作為基礎,可以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育知識的講座,帶領學生了解體育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對體育的了解,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只有充分領會體育知識,正確掌握體育技巧,才能更好的對自身的身體進行鍛煉,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跳遠過程以錄像的形式記錄下來,之后利用課上時間,根據(jù)錄像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點,帶領學生掌握跳遠技巧。不正當?shù)奶h方式不單單會影響學生的成績,也可能對學生的腳腕、小腿等部位造成損傷。只有掌握相關技巧,以正確的動作來完成跳遠,才能對相關部位的肌肉產(chǎn)生鍛煉的效果,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以長跑、慢跑的方式來鍛煉身體的耐力,但是跑步的動作也有很大的學問,教師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相關視頻,為學生分動作講解跑步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不正確的跑步動作不僅會影響身體的鍛煉,還可能會對肌肉甚至關節(jié)造成損傷,導致學生得不償失。只有適當?shù)膶W生進行體育知識講解,帶領學生了解這些知識,才能讓學生以更正確的方式來對身體進行鍛煉。
5.3 組織體育活動,增強身體素質
為了達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促進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的目的,小學體育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忘鍛煉身體,掌握體育技巧,增強身體素質。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或者進行體育競賽,通過體育活動來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煉,為增強身體素質打下基礎。之后以體育競賽的形式來倡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教導學生掌握相關體育技巧,領會體育精神,實現(xiàn)身體素質的增強。
例如: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反應能力與注意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羽毛球活動或者乒乓球活動。在練習羽毛球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集中注意力觀察羽毛球的行動軌跡,還要思考怎么樣才能將羽毛球給打回去。這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大腦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而乒乓球因為球體更小,發(fā)球速度更快,距離更短,不僅對學生注意力的鍛煉效果更加明顯,也能同時鍛煉學生的耐力,增強學生的體力。我國乒乓球成績在國際上有著很高的成就,教師可以通過開設乒乓球學習小組,來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體育水平。乒乓球的發(fā)球接球技巧主要為小臂發(fā)力,學生在練習乒乓球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臂力,最主要的是,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能夠教導學生學習我國運動員不服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體育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拔河競賽來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看重勝負,無論什么事情都想要贏得第一名。而在拔河競賽的過程中,要想贏得比賽,就需要學生增大自己的力量,加強自己的耐力,掌握發(fā)力的技巧。這些事情需要長久的鍛煉才能有顯著的提高,教師就可以用拔河比賽來督促學生進行力量增強或者體力訓練,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適當開展體育項目,不僅是為了完成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更是為了通過體育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夠以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來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教導學生以健全的身體、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龍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