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吉
(云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淮濱縣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東南部,地處淮河中上游,方言分區(qū)屬于中原官話信蚌片[1]?;礊I方言語氣詞十分豐富,既有方言特有的語氣詞,如常在疑問句末使用的“安[an22]”,又有普通話語氣詞,如表達語氣舒緩的“嘛”,這一部分語氣詞在方言中的意義和用法與普通話略有不同。本文選取淮濱方言富有特色的、使用較頻繁的五個語氣詞,即“哩[li22]”“唻[l?22]”“呢[ni22]”“安[an22]”“呵[xɑu22]”,通過實地調(diào)查獲取的資料來探究它們在句中、句末以及類型學(xué)方面的特征,以展現(xiàn)淮濱方言語氣詞相比于普通話語氣詞的獨特面貌,以期為淮濱方言語氣詞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淮濱方言的語氣詞既可以用在句中又可以用在句末,句末語氣詞使用頻率較句中語氣詞高。
當(dāng)語氣詞位于句中時,一方面可以作為停頓標記,表示某種語氣,具有標識列舉、對比、強調(diào)等作用,也能夠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反映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劃分的“主位—述位”結(jié)構(gòu)的標志[2]。
(1)哩[li22]
①語氣詞“哩”可以出現(xiàn)在話題句中,一般放在述題中表示列舉的成分后,起到舒緩語氣和標識列舉的作用。例如:
a.后邊搞活動,唱歌哩,跳舞哩,玩雜技哩,熱鬧哩的很!
“哩”一般在情況不緊急下使用,通過增加停頓的時長來表示語氣的舒緩。如a句中在“唱歌”“跳舞”“玩雜技”后增加語氣詞,能夠舒緩列舉的干硬語氣,凸顯說話者興奮的情緒。b句能夠緩和不滿和指責(zé)的語氣,使表達更加委婉。
②用來隔開兩個語段,劃分句子的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本身語氣意義較弱,主要用以舒緩語氣或引起聽話者對下文的注意,句子語氣由句末語氣詞承擔(dān)。例如:
a.別[p?33]慌哩,車還沒來哩。
b.招呼著(小心點)哩,被馬蜂蜇一下得[t?213]疼好幾天呢。
例句a、b的句中語氣詞“哩”前的信息是顯而易見的,說話者只是為了提醒聽話者或引起聽話者的注意,說話者最想表達的是后面的“車還沒來”及“被馬蜂蜇會疼好幾天”的重要信息。
(2)唻[l?22]
①用在說明某種原因或條件的體詞性成分之后,表達戲謔、疑惑、納悶等語氣,其后的句子通常是指出應(yīng)該怎樣或不該怎樣。例如:
a.都大小伙子唻,還怕黑?
b.玩恁(這么)久唻,管(可以)學(xué)習(xí)了。
a句意思是大小伙子不應(yīng)該怕黑。b句意思是都玩這么長時間了,可以去學(xué)習(xí)了。語氣詞“唻”同樣可以分隔句子的主次信息。
②用在“別V+唻,……”句式中,句中語氣詞“唻”前主要是禁止或勸阻某人做某事,后一部分主要是用來說明原因或事實情況,“唻”具有舒緩強硬態(tài)度的作用,本身語氣意義較弱。例如:
a.別[p?33]瘋唻,我哩(的)衣服都被撕破唻!
b.別[p?33]說[y?213]話唻,我都睡不著啦!
句中語氣詞“唻”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句尾語氣詞“唻”、“啦”具有表達說話者不滿或驚訝的語氣,有時略帶夸張意味,如b句句尾的“啦”。
(3)呢[ni22]
①常用于句法成分后,起到停頓和舒緩語氣的作用,此外,還具有引起聽話者對“呢”后的主要信息注意的功能。
a.今個(今天)呢,太冷唻。
②用在并列的人、事物或動作之后,使語氣輕松緩和。并列的成分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敘述。例如:
a.俺(我)家有倆娃兒,大哩(的)娃呢,愛吃西瓜,小哩(的)娃呢,愛吃蘋果。
③用于假設(shè)復(fù)句前一分句后形成語氣上的停頓,以引起聽話人對談話下文的注意[3]84?!澳亍彼诘木渥涌梢猿霈F(xiàn)“要”、“要是”等表示假設(shè)的詞。
a.我們今個會去你家,你要是得[tei33](在)家呢,就開一下門。
b.午飯只有面條,要是吃不飽呢,那還有餅干。
(4)安[an22]
“安”常用于疑問句句末,用來增強疑問語氣,當(dāng)用于陳述句句中時,其疑問語氣大大減弱,不再是尋求對方回答,而是有種自問自答的意味。“安”在句中起到停頓和舒緩語氣的作用,使說話者能夠略微思考對方問題,從而做出回答,回答的信息重要程度較“安”前的信息高[4]。
a.他安,早就走了。
b.小明安,昨天就去上學(xué)唻。
(5)呵[xɑu22]
“呵”主要用在表示命令、禁止及勸阻、建議的祈使句末尾,表示語氣的舒緩,引起聽話人的注意。語氣詞前一般表示應(yīng)該怎樣或不該怎樣,語氣詞后是對其前一部分的原因解釋。
a.聽話呵,不聽話我揍你。
b.別[p?33]跑呵,地上滑哩很。
淮濱方言的句末語氣詞大致分布在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中,分別表達不同的語氣。
(1)哩[li22]
①用在陳述句末,表示確認、肯定的語氣,表明事情顯而易見、情況本來如此。
a.他還沒回來哩。
②用在陳述句尾,表示事情或動作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具有成句作用,一般不能省略。
b.他今個(今天)來家哩。
c.地是我掃哩。
這里的“哩”具有成句作用,如果省略,句子要么不能成立,如“地是我掃”不成句子;要么句子所描述的事情變成未然態(tài),如“他今個來家”表示這件事尚未發(fā)生;要么句子的意思發(fā)生改變,如“我跟你說”變成了進行時態(tài),意思是“我”還沒說。
③用于是非問句句末,表示驚訝、出乎意料的語氣,略帶有夸張意味,也具有舒緩語氣的作用。有時“哩”所在的是非問句會出現(xiàn)表進行時的副詞“還得[tei33](還在)”及動態(tài)助詞“著”等,使句子具有持續(xù)的進行意。例如:
a句是由“哩”的陳述句轉(zhuǎn)換來的,只是語氣由“肯定”、“確認”變成了“驚訝”、“出乎意料”。b句除了包含說話者驚訝、意外的語氣,還帶有夸張意味,強調(diào)的是不合常理的事情或行為。
④用于特指問句句末,具有成句作用,表示舒緩的語氣。
a.誰吃哩?
“哩”一般不用于選擇問、正反問和反詰問,這些句子的句末語氣詞多由方言中的其他語氣詞充當(dāng)。
⑤用于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句末,具有緩和語氣的作用。
a.不帶(可以)奪哩。
b.別[p?33]慌哩。
這些句子如果不帶語氣詞,語氣就比較急促、強硬,帶上表示舒緩語氣作用的“哩”后,整個句子的命令、禁止的語氣就變得舒緩,轉(zhuǎn)而帶有一種勸阻、敦促的語氣[5]。
⑥用在感嘆句句末,表示驚訝、感慨的語氣。
a.都中午唻了她還沒起床哩!
a句表示對她這么懶,都中午了還沒起床這件事的驚訝,b句表示對這雙鞋質(zhì)量好的感慨。
(2)唻[l?22]
①用于陳述句句尾,既表示一種肯定、確認的語氣,又注重說明事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或即將出現(xiàn)變化,大致相當(dāng)于普通話中的語氣詞“了”和動態(tài)助詞“了”的結(jié)合體。例如:
a.樹葉都黃唻。
b.過幾天就放假唻。
②“唻”可用于疑問句句尾,且有“唻”的陳述句一般都可轉(zhuǎn)換成疑問句。例如:
a.樹葉都黃唻?
b.過幾天就放假唻?
③“唻”可用于特指問句、正反問和反詰問句尾,有舒緩語氣的作用,不用于選擇問句中。例如:
a.那是誰唻?
b.你還去不去唻?
④用于命令、禁止及勸阻的祈使句句尾,起到舒緩說話者強硬語氣的作用,使聽話者易于接受。
a.你別[p?33]吃唻!
b.都別[p?33]吭(說話)唻!
⑤“唻”用在感嘆句句尾,表示事情的發(fā)展?fàn)顩r或事物的某一性狀與自己的主觀想法或意愿相反,從而表達一種驚訝、意外、不滿、抱怨、感慨等語氣,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色彩。
a.你咋把我哩的零食吃唻!
b.你給我哩飯盛哩(得)太多唻!
c.我哩的兒唻!
a句反映說話人對對方吃了自己零食充滿強烈的不滿和抱怨,同時也含有驚訝和意外,即說話人認為對方不會吃自己的零食。b句表示說話人的濃烈的不滿和抱怨的情緒。c句表達的是說話者的主觀情感,含有強烈的感慨語氣。
(3)呢[ni22]
①“呢”用于陳述句末尾,表示敘述說明等語氣,表明事情顯而易見、不容置疑,是略帶有夸張語氣的成份。例如:
a.我不累,你才累呢。
b.我管(可以)吃三碗飯呢。
②“呢”用在除是非問以外的疑問句中,舒緩句子的語氣。例如:
a.俺三姨呢?
b.他今個(今天)去呢,還是明個(明天)去呢?
c.他去不去呢?
③“呢”用于反問句句尾,表示不屑、抱怨、不滿等語氣。例如:
a.誒嘻(誒呦),誰沒有呢?
b.你咋恁(這么)笨呢?
a句表示說話者對對方的自夸的不屑,b句則表示說話者對對方事多以及笨的不滿和抱怨,語氣詞“呢”也起到了舒緩語氣的作用,使語氣委婉易于接受。
(4)安[an22]
①“安”用于是非問、特指問和正反問的句尾,起到舒緩句子語氣的作用,大致相當(dāng)于普通話疑問句中的語氣詞“嗎”或“呢”。例如:
a.你要帶我去安?
b.你可[kh?33]吃橘子安?
c. 你去不去學(xué)校安?
②“安”用于反詰句末尾,起到緩和責(zé)備語氣的作用。句中含有的疑問代詞“誰”、“咋”等不再強調(diào)特指的疑問,而是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強烈的責(zé)備。
a.你可[kh?33]管(能不能)別[p?33]說[y?213]話安?
b.誰讓你不跑快點安?
c.你咋恁豬(笨)安?
(5)呵[xɑu22]
“呵”一般只用于表示命令、禁止及勸阻的祈使句末尾,起到緩和強烈語氣的作用。例如:
a.早點回來呵。
b.別[p?33]玩手機呵。
c.在家聽媽媽話呵。
河南淮濱方言屬于漢藏語系漢語族,在語言類型上屬于分析性語言,在語言特點上,包括語音、語法、詞匯、語義、語用等方面都有自己不同于非分析性語言的特點。若能從語言類型的特點分析語言,就更有針對性,就能發(fā)現(xiàn)一些使用一般性語言研究方法所不能看到的新現(xiàn)象,也就能夠揭示語言的深層特點[6]。因此,在揭示淮濱方言語氣詞特點時采用分析語的眼光或視角,或者說采用分析語的研究方法,通過不同語言或方言語氣詞或語氣系統(tǒng)之間的對比,能夠挖掘出其自身的深層特點。
淮濱方言與普通話同屬于北方方言區(qū),在語音、詞匯和語法上呈現(xiàn)出很大的相似性,通過兩者語氣詞的對比分析,有助于反觀這兩種語言的特點,對認識整個漢語方言語氣詞的特點也會有所幫助。據(jù)《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例釋》(1982)統(tǒng)計,其中收錄的語氣詞共二十七個,而普通話里最基本的語氣詞實際上只有六個:的、了、呢、吧、嗎、啊[7]。下面將表達相同語氣的淮濱方言語氣詞與普通話基本語氣詞進行比較分析。
2.1.1 淮濱方言與普通話的陳述語氣詞比較
a.他今天來家的。/他今個來家哩1。
b.樹葉都黃了。/樹葉都黃唻。
c.他還沒回來呢。/他還沒回來哩2。
d.他不去啊。/他不去啊。
由以上例句得知,語氣詞用在句尾表陳述語氣時,普通話“的”表情況本來如此,可與淮濱方言“哩[li22]1”對應(yīng);普通話“呢”表敘實說明,表明事情顯而易見、不容置疑,可與淮濱方言“哩[li22]2”對應(yīng)。在表示陳述語氣時,一方面,淮濱方言的“哩”兼有普通話“的”、“呢”的作用,另一方面,淮濱方言的“呢[ni22]”可以與“哩[li22]2”互換,如“他還沒回來哩/呢”,但使用情況不如“哩2”常見。普通話“了”表事態(tài)的變化,可與淮濱方言“唻[l?22]”對應(yīng)。陳述句中,淮濱方言語氣詞“啊[A22]”與普通話的“啊”用法基本相同,主要表示解釋、申明的語氣。
2.1.2 淮濱方言與普通話的疑問語氣詞比較
a.天晴了吧?/天晴沒安?
b.你吃橘子嗎?/你可[kh?33]吃橘子安?
c.你的書呢?/你哩書呢?
由以上例句得知,語氣詞用在句尾當(dāng)表疑問語氣時,普通話表推測語氣的“吧”和表疑問的“嗎”與淮濱方言的“安[an22]”對應(yīng),其中“安[an22]”在是非問句的否定形式中,經(jīng)常與句尾的“沒”連讀成“蠻[man22]”,如“天晴沒安?”可讀成“天晴蠻[man22]?”語氣詞“安[an22]”也經(jīng)常與淮濱方言語氣副詞“可[kh?33]”共現(xiàn),以便增強疑問語氣。普通話的“呢”與淮濱方言的“呢”的用法和意義基本一致,區(qū)別在于淮濱方言中的“呢”讀成“呢[ni22]”。
2.1.3 淮濱方言與普通話的祈使語氣詞比較
a.不要玩手機了。/別[p?33]玩手機唻。
b.吃飯吧。/吃飯呵[xɑu22]。
c.快走啊。/快走啊。
由以上例句得知,語氣詞用在句尾表示祈使語氣時,普通話的“了”與淮濱方言的“唻[l?22]”對應(yīng),表示命令或禁止某一動作或行為。普通話的“吧”與淮濱方言的“呵[xɑu22]”對比,前者帶有執(zhí)行該動作的口吻,后者常用于長輩對晚輩的口吻,且“呵[xɑu22]”比“吧”語氣更加委婉舒緩?;礊I方言語氣詞“啊[A22]”在祈使句中的意義與普通話的“啊”基本一致,都能夠舒緩所在句子的語氣,減少句子的使令色彩,表示提醒、催促等語氣。此外,淮濱人也常用拖長祈使句句尾詞的讀音來減弱使令色彩,同時間接表達自己的不耐煩。
2.1.4 淮濱方言與普通話的感嘆語氣詞比較
b.這衣服還能穿呢!/這衣服還能穿唻!
由以上例句得知,語氣詞用在句尾表示感嘆語氣時,普通話的“啊”與淮濱方言的“哩[li22]”相對應(yīng),能夠表達說話人贊美、感慨等各種情感。淮濱方言語氣詞“哩[li22]”在感嘆句子的適用面不如普通話語氣詞“啊”廣泛,有些感嘆句不能使用“哩[li22]”,而需要用其他語氣詞,如“天恁[nn53]冷哎!”中的“哎[ai22]”,“她鎮(zhèn)[tsn53](這么)漂亮耶!”中的“耶[i?22]”。普通話的“呢”與淮濱方言的“唻”相對應(yīng),指明事實并帶有強調(diào)夸張的語氣。
淮濱方言的語氣詞數(shù)量豐富,通過與普通話語氣詞在四種不同類型句子中比較,能得出它們之間具有相似性與特殊性的結(jié)論?;礊I方言語氣詞與普通話語氣詞既有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如表疑問語氣的“呢”對應(yīng)“呢[ni22]”;又有多個普通話語氣詞對應(yīng)一個淮濱方言語氣詞的情況,如表疑問語氣的“吧”“嗎”對應(yīng)“安[an22]”;還有一個普通話語氣詞對應(yīng)兩個甚至三個淮濱方言語氣詞的情況,如表感嘆語氣的“啊”對應(yīng)“哩[li22]”“哎[ai22]”“耶[i?22]”。此外,淮濱方言語氣詞分工較普通話更為細密,以至于還存在沒有同普通話語氣詞相對應(yīng)的情況,如淮濱方言中在陳述句末尾表示不滿語氣的“耶熊[i?213y33]”。
淮濱方言屬于漢語方言,與漢語一樣,有著多種表達語氣的手段,如語調(diào)、語氣詞、語氣副詞、嘆詞、語序等。英語作為形態(tài)變化豐富的語言,其表達語氣的方式有語調(diào)(如“This is an apple.”表達陳述語氣,“Can I help you?”表達疑問語氣)、感嘆詞(如Wow!)、情態(tài)動詞(如must表示態(tài)度強硬)、副詞(如definitely表肯定、確認語氣)等。由此可見,淮濱方言與英語都使用語調(diào)、語序、副詞、虛詞等手段來表達語氣,這說明在表達語氣的語法手段上兩者存在著共性特征。
英語屬于非分析性語言,其形態(tài)變化豐富,主要通過詞形變化來表示語法意義;而淮濱方言屬于分析性語言,形態(tài)變化少,主要通過語序和虛詞來表示語法意義。在表達句子語氣上,英語常以動詞為中心。例如:如果下雪,我坐公交車上班。If it snows/snowed,I will go to work by bus. 在表達虛擬語氣時,通過主句動詞的時態(tài)“后推”方式體現(xiàn)其語氣。在表達祈使語氣時,也主要通過動詞以原形出現(xiàn)的方式再加上人稱的變化(如第二人稱主語的省略)來表達[8]。英語常以動詞為中心來表達語氣是因為英語的句子以動詞為核心,而且動詞的詞形變化豐富,而動詞詞形變化少的淮濱方言則需要借用其他語法手段來彌補這一不足。與英語以動詞為中心表達語氣不同,淮濱方言表達語氣常以語氣詞為中心?;礊I方言與英語表達語氣的主要手段不同也是分析性語言與非分析性語言的區(qū)別特征之一。
通過共時層面的分析,我們看到了淮濱方言語氣詞在句中與句末上表達語氣時的靈活性與多變性,在表達語氣上與普通話之間的相似性與特殊性,與英語之間的共性和個性。
呂叔湘先生曾說:“一種事物的特點,要跟別的事物比較才顯示出來,語言也是這樣。要認識漢語的特點,就要跟非漢語比較;要認識現(xiàn)代漢語的特點,就要跟古代漢語比;要認識普通話的特點,就要跟方言比較。無論語音、詞匯、語法,都可以通過對比來研究?!毖芯炕礊I方言語氣詞時,本文就采用了方言與民族共同語以及英語的比較,從而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淮濱方言語氣詞的不同特點。此外,同是漢藏語系的分析性強度不同的語言是否存在語氣詞,語氣詞的數(shù)量是否與分析性的強弱有關(guān),分析性強度不同的語言的語氣詞之間是否存在共性關(guān)系等方面也是非常具有研究意義的。本文暫且對淮濱方言的語氣詞做一個初步研究,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