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作先
自古以來,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最終要歸結到畫家的人格境界上,也就是先哲們所說的“悟道”。受老莊哲學的影響,中國的先哲們認為世間萬物皆生于那切實存在而又不可捉摸的“道”中,自山水畫在隋唐時發(fā)展成獨立畫科以來,古代山水畫家無不以表現(xiàn)“道”為創(chuàng)作旨歸。正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道尤表象于‘藝。燦爛的‘藝賦予‘道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庇谑窃诶锨f“道”論思想的影響之下,中國的審美藝術精神表現(xiàn)出了隱逸、玄淡、蒼茫、高遠、幽深、雄健等的特點。
宋代美學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里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強調(diào)山水畫家要常懷“林泉之心”,要對自然山水做直接的審美觀照。不同地域的文化表征,在中國山水畫的審美發(fā)展中尤為明顯,地域性的山林情結與畫家的個性性格,造就了中國繪畫史上如董源與范寬等人的山水畫,他們具有不同的審美語言,不管是北方的畫家李成、范寬等畫風所具有的宏大莊嚴、雄偉壯麗的“陽剛”之勢,還是南方畫家董源山水畫所體現(xiàn)的輕柔婉約、典雅靜謐的“陰柔”之美,都是一方水土所孕育凝煉出的山林情結的直接反映,所畫自然對象的山水都是畫家目睹與體察的真實地方。
曾有人說:北方是土壤的世界,南方是水鄉(xiāng)的天堂。品讀蔣高軍的山水畫作,其作品多表現(xiàn)的是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域的高天厚土,畫面有至大的陽剛之氣,彰顯蒼渾、雄健、深厚、博大的氣象。1975年蔣高軍出生于甘肅,生于斯,長于斯,耳聞目染,又在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完成了本科與碩士的學習,而后到地處高原的一所大學執(zhí)教了十多年,面對著“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莽莽萬重之窎遠的奇麗壯觀的西北山川景象,使得蔣高軍的內(nèi)心境界趨向于寧靜、明朗、凈化,仿佛能諦聽到自然、歷史、社會的無聲傾訴。作為大學教師,通過長期對山水畫的精研和教學使他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并沉醉于美學、哲學、繪畫史論的研究,正是由于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他的作品具有雋永深長的意蘊。如《藏鄉(xiāng)情韻》畫面厚實,運用點皴的手法,積點成面,描繪青藏高原的峰巒重疊,一條小路彎曲悠長,幽深無限,以牛羊點景,把青藏高原那種曠野的蒼涼境界以筆墨凝練形成,以突出西部山川的“大境界”?!拜喞c皴交搭渾化,隨廓隨皴,方得其妙”(清·鄭績《夢幻居畫學簡明》)。蔣高軍善于把山體的輪廓線融合到畫面的皴擦中去,渾然一體,似分似離,用筆的輕重依據(jù)所繪對象的輕重,目的是要表現(xiàn)出所繪對象的質(zhì)感和情感。
在藝術形成風格或流派的各種藝術領域里面,地域性的獨特規(guī)律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這種蒼渾、厚重的繪畫風格一直是蔣高軍孜孜以求的表現(xiàn)手法,直到兩年前他從西北調(diào)入到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任教。地處亞熱帶的廣西,雨水豐沛、氣候濕潤、植被茂盛,給人清潤舒適的感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自然給人以雅致溫潤之感,這種感覺同樣影響著蔣高軍,使他潛移默化地用筆墨將南方自然環(huán)境的秀潤清新表現(xiàn)出來,使得畫面渾厚中透著虛靈,從“寫實”到“尚意”似乎有了更多的探索和思考。如其到南方以后所繪的《西山初雪》《苗寨歡歌》等作品,均糅合了文人“平淡天真”“放逸”的情趣,對畫面的留白更加理性,令人回味,給人以遐想。
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是通過筆墨語言來表現(xiàn)藝術家的情思和追求,以此達到“托物言志”的目的,通常所言“畫如其人”“風格即人格”更多的是涉及藝術家人格之美。蔣高軍的畫風與其個性氣質(zhì)頗為契合,西北漢子高大魁梧,但其個性不張揚,談吐舒緩,為人友善。他的畫也彰顯出一種渾厚端莊和與世無爭的靜謐氣息,“靜”作為中國山水畫的重要審美境界,體現(xiàn)的也正是“道”的特征。因為“道”就是以一種“靜”的狀態(tài)運行不息?!爱嬛徐o氣最難。骨法顯露則不靜,筆意躁動則不靜”(《桐蔭畫訣》)。蔣高軍個性沉靜,又因多年生活工作在甘南,一種融合天地自然的寬廣和蒼涼的境界,或多或少使其擁有“靜”的審美心胸,以其特定的筆墨技巧,體現(xiàn)出山水畫難能可貴“靜”的內(nèi)涵。正如清人高秉在其《指頭畫說》中提到“書畫至于成就,必有靜氣,方為神品”。蔣高軍的山水畫正透著這種寧靜而不喧囂,溫暖而不高冷的山林之氣。
山水畫的永恒魅力來自于它生命常新的境界,“筆墨當隨時代”要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精神需要的作品,必須將自己的情感投向自然與社會,達到狀物抒情,物我交融的境界,從而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一個畫家風格的建立標志著自己具備與眾不同的筆墨表現(xiàn)技法,獲得自己藝術追求最合適的表述語言和最深厚的精神內(nèi)涵,這種過程艱辛而漫長。齊白石衰年變法,才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黃賓虹87歲時才奠定了讓世人幾乎無法逾越水墨華滋的筆墨魅力。剛過不惑之年的蔣高軍年富力強,善于學習,潛心修為,深知“技”與“道”的辯證關系,唯有不斷地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不斷地進行藝術實踐才能使自己木秀于林,當前完全不必為自己的“風格”而糾結。
藝海無涯,我們堅信“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期待著蔣高軍“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那一天。
蔣高軍
1975年出生,甘肅省甘谷縣人。
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
現(xiàn)為廣西科技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