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占銳
它像一位老友那樣溫厚。我第一次見它是在2006年的冬天。雪花飛舞在窗外,屋內(nèi)的白熾燈昏暗。我擁著潮冷的被衾,無心看了兩眼電視,旋即關(guān)上了。彼時,舅父一家去了省城,我給他家看門,百無聊賴??囱r,余光瞥見他家縫紉機布罩上有個暗黃的書影。我立刻來了興致,冒著寒意,匆匆跑下床。到縫紉機前,見是一本《平凡的世界》孤寂地躺在那里。
感受它的粗糙,背面被老鼠咬壞兩處。書皮損壞,白頁露出。右上角的傷痕尚可饒恕,右下角的定價直接被啃掉了。正面完好,但能見出它的陳舊,具有很深的年代感。信手翻開,看到“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我的眼前立刻浮現(xiàn)出那些年天南海北的漂流場景,我被這行字打動,被自己的艱難歷程打動。
當我動情而忘我地讀下去,我發(fā)現(xiàn)苦難正從四面八方漫灌石圪節(jié),緊緊包裹著孫少安、孫少平及所有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多處情節(jié)讓我熱淚盈眶,無數(shù)場景令人為之動容。我常常眼眶濕潤,為他們的命運擔憂,為他們的愛情思慮。尤其是后者,孫少安與田潤葉、孫少平與郝紅梅、金波與藏族姑娘,悲劇無處不在,那些戀人的影像在我的想象中被置換為我與某位姑娘,甜蜜、酸澀,又那樣凄涼、憂傷。
我?guī)缀醢炎约航櫾凇镀椒驳氖澜纭分?,熱血仿佛在那片土地上流淌。在舅父家的那些日子,電視完全是個擺設(shè),寒冷不過是陪襯,只有那本《平凡的世界》完全占據(jù)了我的目光。我在那冷峻、清醒、樂觀而又激蕩、熱切、飽滿的文字里陶醉自我,在滿含深情中尋到方向。何不把自己的經(jīng)歷也寫到紙上?
高中輟學的我許久沒握筆。那個夜晚,我竟鬼使神差重拾文筆。我在紙上勾勒一個故事的輪廓。他們鮮活靈動有生命,圍繞他們的故事也在內(nèi)心深處架構(gòu)鋪設(shè)。但我終究沒有下筆,只是滿懷憧憬,醞釀情思,在《平凡的世界》的暖光中潛隱。
2007年冬,我考取省師大成人???,就是帶著這本書踏上新的征程,終于有機會到圖書館大飽眼福,而不必囿于寒酸的錢袋。下課回到住處,便如饑似渴啃讀此書。燈光黯淡,人心溫暖,《平凡的世界》就擺放在枕邊,夢里都出現(xiàn)它厚重的影子。
從那時起,我動筆寫作,梳理人物脈絡(luò),搜集往事素材,打通故事情節(jié)。寫了足足五頁的人物介紹,情節(jié)大綱也有九頁之多。
已是仲春時節(jié),麥苗返青,抬眼便見遠方油綠的麥田。瞬間想到那個漫天飄雪的冬夜,想到雪夜研讀的《平凡的世界》。下筆如有神,洋洋數(shù)萬言,寫完幾本稿紙。但寫至初春,感覺廢了,筆墨封存。
落魄的2011年,幾乎沒什么收入,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一所小學代課,閑暇之余,重讀《平凡的世界》。那么多年過去了,依然感動于那部人間巨著。
“二把刀”師傅燒掉磚窯,磚廠倒閉,孫少安并未被毀滅性災(zāi)禍摧毀,而是重擂戰(zhàn)鼓,再辦磚廠。頑強拼搏,生生不息。我的心靈受到極大震動,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太輕言放棄了。當初那部凝聚心血的書稿就那樣壓置箱底?
那時,我還在悄無聲息做另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考研。一個高中輟學、漂泊七載的落拓少年也要考取研究生了。孫家兄弟鼓舞著我,讓我疲軟的斗志像磐石一樣重新堅硬。
白日自學考研功課,夜晚信心爆棚寫作。我在兩條路上,坦蕩前行。
考研前夕,在《平凡的世界》的見證下,長篇初稿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而當二稿改定,再讀《平凡的世界》接近尾聲時,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也從千里之外的銀川寄達手中。三喜臨門,喜極而泣。
我已將閱讀、寫作與求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于我而言,好比身體的三個重要的器官——眼、心、足。閱讀是眼,覽盡大千世界;寫作是心,表達純真靈魂;求學是足,踏進爛漫前途。
2012年秋,我?guī)е幌湫欣钐ど衔魅サ牧熊?。厚厚的衣物中間夾帶著那本年邁的《平凡的世界》。它更加蒼老,書皮起了褶皺,內(nèi)頁倍加泛黃。但它似乎有一種青春的魅力,永遠綻放著燦爛的光芒。
很快,長篇小說《斯世永懷》三稿改定,三讀《平凡的世界》落下帷幕。而這自然不是終點,只是漫長人生路上的一個節(jié)點,我正精神抖擻地跨過它,向更高更遠的地方邁進。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