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麗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時代氣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關注的核心課題。在學校教育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進行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著其學業(yè)進步乃至人生的發(fā)展軌跡。高中教學階段學生心理仍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管理者,需要能夠進一步加強與在校心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學生保持穩(wěn)定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為其長遠能力發(fā)展和進步創(chuàng)設更積極的條件。
關鍵詞:高中心理教育;班主任;整合問題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6-001
在學校教育體制在,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被賦予了較大權限,對學生的管理方式直接影響到其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考慮內容有所欠缺,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較少,容易使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陷入困境。在新的教學階段,教師要以更科學的理念開展與在校心理教師一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學生獲得更多樣的心理開導和支持,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出更積極的嘗試。
1教師需要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做到一定熟悉和了解
1.1了解學生的基本心理狀態(tài)。在高中教學階段教師在心理教育中需要自己先掌握一定量的心理知識,并對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tài)做到有效了解,及時將問題反應給心理教師,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如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進一步提升,開始對獨立生存的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但在另一角度學生缺乏基本的社會經(jīng)驗,對現(xiàn)實的看法十分淺顯和幼稚,在行為上存在更多的矛盾行為。教師據(jù)此需要提供給學生更積極的未來發(fā)展引導,使學生意識到高中只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學生距離真正的獨立生活仍為時尚早。學生需要將精力更多放在學習上,以促使自己對未來的發(fā)展保持希望。避免因為過于悲觀和焦慮,導致自己對基本的生活和學習失去了動力和興趣。
1.2設計更務實的指導教學策略。在高中心理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具實踐性的行為指導策略,而不是“空口說白話”,或對學生兜售自己的負面思維和悲觀看法。對此教師自己首先要保持樂觀的教學精神,在課堂教學中維持自己的正面形象,使學生愿意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更積極的嘗試。在具體的指導教學中,部分教師有殺雞儆猴的狹隘管理心理,對學生個體、集體的看法都比較負面,容易導致學生的心理反彈。對此教師要保持平等的教學態(tài)度,積極傳授自己的樂觀態(tài)度和生活經(jīng)驗,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促使教師的心理教育取得更積極的成效。例如教師對現(xiàn)代社會的職業(yè)規(guī)劃問題進行簡單地分析,培養(yǎng)學生正向的危機感,使學生在求學中保持更專一的精神和態(tài)度。
2在班級管理中以中立態(tài)度闡述心理健康理論和常識
2.1普及常識性的心理知識。在日常的班級教學中,教師可以分享一些簡單的心理常識內容,使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客觀分析和認識,并據(jù)此作出更積極的調整。如學生的自我邊緣化意識比較重,在學校學習中有自我封閉的行為傾向。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維護自己的外在形象,對知識學習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期扭轉自己的封閉心理,在公開場合表現(xiàn)出更高的自信。此外針對部分學生精神萎靡的問題,教師可以指出人的情緒具有復雜性,抑郁和樂觀可能交替性的產(chǎn)生和出現(xiàn),學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積極將自己引導的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上去,使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
2.2教師保持尊重意識。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的尊嚴意識進一步提升,希望別人以成年人的角度對自己進行審視和評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也需要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尊重,使學生的心理期待得到滿足。尊重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社會素養(yǎng)發(fā)展都具有重要價值,部分教師有先入為主的掌控想法,或在管理教育中“圖省事”的心理,都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迅速惡化地面,使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劇烈波動。如教師在教室外“監(jiān)視”學生,對學生進行公開的攻擊和批評等。對此教師要理解“人”的含義,在課堂教學中保持為人師表的基本風范。
3保持人本化的教學策略,積極開展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
3.1將成績教學和心理、道德教學進行有效區(qū)分。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將道德教育和成績教學進行有效區(qū)分,確保自己的教學精力用在合理的地方。高中階段學生對道德問題能夠基本做到清醒認識,對其成績的憂慮占據(jù)了其思維的主導。對此教師也需要將更多精力放到對學生的成績教學上,一些行為上的小問題教師要保持寬容心態(tài),避免問題擴大影響學生的正常學業(yè)。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小問題有“嫉惡如仇”的心理,因為道德問題、紀律問題經(jīng)常打斷學生的正常學習計劃,導致學生對學校教育出現(xiàn)了嚴重的不適感。對此教師要分清楚高中學校管理教育的核心目標,給學生提供更積極有效地引導和幫助,使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趨于平穩(wěn),減少教師的“過度干預”問題。
3.2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引導激勵策略。在高中教學階段,教師的言語對學生依然有著較大的影響。教師要借此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和激勵,激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作出積極嘗試。如組織學生參與集體放松活動,促進學生在活動中對彼此的了解和認識,提振學生整體的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生集體凝聚力。如播放一些層次深刻的電影,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校園集體活動、志愿活動等?;虺闀r間和學生個體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和談話等。但教師要避免給學生留下喋喋不休的教學印象。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總體上心態(tài)樂觀積極向上,因為其面臨著重要人生機遇和考驗。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與心理健康教師一同提供給學生科學的、力所能及的幫助,使學生保持穩(wěn)定健康的學習心理,積極提升自己的各項潛能和素養(yǎng),促使學生順利積極地度過高中學習生涯。
參考文獻
[1]王凱凱.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藝術[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140-141.
[2]袁麗丹.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