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_阿夏
濾鏡太厚,看不透。
前段時間“馬丁靴搭配”莫名上了熱搜。某穿搭博主很快推出一條視頻,介紹普通人穿馬丁靴的幾種搭配思路,她建議大家不要照搬模特圖,而是要講求寬度落差,要么褲子寬松,要么上衣寬松。
評論里有人問,為什么街拍圖里模特都是穿緊身褲配馬丁靴?她誠實回答,因為人家瘦。又有人問,為什么模特穿短款上衣緊身褲配馬丁靴那么好看?她依舊誠實回答,因為人家瘦。視頻的最后,她倡導粉絲朋友不要盲目跟風,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種草。狠狠拉了一波好感。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無論是 KOC 種草還是素人種草,純分享、無任何商業(yè)因素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私域流量時代,大多數(shù)邏輯都是,流量等于鈔票。種草本身就是一次體驗的分享,這種分享主觀性大于客觀性,中立性又難以保證。
而在商品品類爆炸式增長的當下,人們也陷入了迷?!N草類信息琳瑯滿目,什么才是值得信賴的參考系?于是,入手美妝之前,看看美妝博主的私房分享;旅游度假之前,翻翻熱門博主的私家筆記;想找家靠譜的餐廳、酒店,先開啟定位,再刷刷某書、某點評……但是,美妝博主推薦的產(chǎn)品,可能夸大其詞;不遠千里奔赴的網(wǎng)紅景點,可能讓你大呼“上當”;通過某點評打卡的餐廳、酒店,可能味道或者服務一言難盡……
一項調查顯示,近八成網(wǎng)友被網(wǎng)絡“種草”坑過,貨不對板,濾鏡破碎,讓人心塞。比如此前因為網(wǎng)友討伐,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某書,就是因為濾鏡營銷帶節(jié)奏,最后引起公憤。在看圖就能“種草”的時代,一款產(chǎn)品踩雷的事例并不罕見。靠濾鏡和營銷圈粉,這類產(chǎn)品火爆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翻車的理由卻都有跡可循。
有人說,都是濾鏡修圖惹的禍。事實上,在今天這樣一個圖像泛濫的時代,稍微調一下圖,使其看起來比真實的更華麗漂亮,讓真實世界披上畫意的外衣,沒有問題。令人們厭惡的,是“過度美化”,以及來自它背后的經(jīng)濟利益和商業(yè)利益。一個不怎么樣的地方,把它過度美化,結果很多人被騙過去,然后拍攝者和商家借此大賺一筆。人們會覺得惱火,關鍵在于背后的商業(yè)利益。
全民種草的時代,縱觀當下,我們稍一不慎,就會“拔草即翻車”。而當“照騙”“濾鏡”一次次現(xiàn)出原形,損害的絕不僅是一兩個消費者的權益,而是產(chǎn)品的口碑乃至整個市場的有序運行。
“種草”千萬條,真實第一條。作為分享博主,理該堅持真誠分享,減少套路營銷,畢竟虛假分享最終總會被戳破謊言?!胺N草”的尺度拿捏住了,路才能走得更長遠。而對于網(wǎng)友,就像開頭提到的那位博主說的,謹記理性剁手,不要盲目跟風。
圖書營銷:腰封變“腰瘋”
豆瓣上有個小組叫“恨腰封”,意思明確:拿起一本心儀的好書,常會被橫亙的腰封倒了胃口。比如碰瓷名人,“比肩XXX”;比如打煽情牌,“9000000 人看了都感動落淚”;更有甚者,“托爾金、喬布斯托夢說好”,簡直讓人看了想發(fā)瘋??孔V的腰封宣傳,是圖書銷量增長的正常手段,但不靠譜的腰封營銷,就是直接勸退讀者。
景點營銷:“仙境”變“陷阱”
除了大費周章的推廣營銷,取一個吸引人的名字是網(wǎng)紅景點“吸睛”的好辦法。杭州小曼谷、寧波小濟州島、西安小鐮倉、大連小瑞士……在“小”字后面加上全球各地的旅游勝地,熱度就有了一半。據(jù)統(tǒng)計,全國至少有63 個城市擁有“小圣托里尼”,62 個城市擁有“小京都”,61 個城市擁有“小鐮倉”,以及59 個城市擁有“小奈良”。
影視劇營銷:“詐騙”式宣傳
近年來,影視劇“欺詐式”營銷五花八門。比如某影片打著“感情牌”,以“原班人馬,十年重聚”等宣傳口號吊足粉絲胃口,實際卻講述盜墓探險的故事,主角也并非原班人馬。比如某影片在宣傳階段將“浪漫儀式”作為噱頭,當眾多想要擁有浪漫跨年夜的年輕人走進電影院時,才發(fā)現(xiàn)該片文藝電影的本來面目。觀眾表示,“很失望,有上當受騙的感覺?!?/p>
懷舊營銷:萬物皆可“港”
如今在各種平臺上,模仿港風穿搭的視頻早已泛濫,蓬松的長發(fā)、復古印花襯衫、修身吊帶連衣裙、有金屬感的大耳環(huán)……但看過視頻后卻發(fā)現(xiàn),就算是一樣的行頭,一樣的妝容,一樣的pose,我們依然能一眼看出博主和被模仿者之間的差距。關于這輪港風回潮,網(wǎng)上有句神評論,“那些真正的港風,都在老照片里?!?/p>
情懷營銷:欠星爺?shù)碾娪捌?/p>
“那些年,欠星爺?shù)碾娪捌倍歼€了嗎?”80 后、90 后一批人小時候掌握不了經(jīng)濟主動權,長大之后,就希望通過買“星爺”電影票這個行為,來滿足自己的獨一無二“星爺”情懷消費。殊不知,“欠星爺?shù)碾娪捌薄边@個??赡苁侵破舜蛑焯杹硇麄鞫眩蝗艘粡堧娪捌?,“星爺”的情懷營銷就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