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民族翻譯》期刊顧問編委聯(lián)席會議”在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丹珠昂奔,中國翻譯協(xié)會顧問、中國翻譯協(xié)會原常務副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常務副局長郭曉勇,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原局長、譯審吳水姊,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艾爾肯·阿熱孜,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錦芳等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期刊編審委員會委員和編輯部全體成員參加會議。
會議由翻譯局副局長達哇才讓主持。翻譯局副局長、期刊主編金英鎬代表《民族翻譯》編輯部作近兩年期刊工作報告;學術顧問和編審委員會委員圍繞期刊的政治導向、學術引領、編輯策劃把關能力、出版服務能力等方面建言獻策,為期刊的進一步發(fā)展把脈定向、謀篇布局。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民族翻譯》自2020年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以來,為進一步開展學術研究交流、推動民族語文翻譯理論創(chuàng)新和學術繁榮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期刊編校質量和影響力、傳播力逐年穩(wěn)步提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未來,期刊要以加快進入核心期刊作為目標實現(xiàn)更大發(fā)展,一是要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守住意識形態(tài)底線,牢牢把握自身優(yōu)勢和特色,立足作為國家級民族語文翻譯類學術刊物唯一性的重要定位,聚焦民族語文翻譯實踐和理論研究,充分挖掘翻譯局自身和民族院校、民族地區(qū)的學術資源,凸顯期刊特色;二是要重視學術引領,守住學術品質。創(chuàng)新欄目策劃和組稿思維,在注重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在欄目設置、作者培養(yǎng)和稿源積累方面不斷拓寬思路,以原創(chuàng)性、高質量論文作為引領,守住學術底線,保持學術品位,扎實提升期刊質量;三是加大推廣宣傳力度,提升期刊吸引力。以貼近民族翻譯工作實際、講好民族語文翻譯故事為抓手,努力提升可讀性;同時積極探索與新媒體的互動與融合,進一步提高期刊影響力和傳播力。與會專家還就期刊的欄目設置、學術資源的挖掘、如何講好民族語文翻譯故事等進行了討論。
《民族翻譯》編輯部表示,要充分吸納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消化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加快期刊發(fā)展步伐,發(fā)揮專業(yè)化期刊特色,突出優(yōu)勢領域,做精專業(yè)內容,辦好特色專欄,在“專、精、特、新”方面下功夫,不斷取得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