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興
愛面子是人之天性,所謂面子,說白了就是人的臉面。臉在人體形象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部位,是觀察評判一個人相貌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通常,臉是每天要洗的,洗過之后再照照鏡子,收拾妥當(dāng)才出門。有人還要化妝美容,非常重視臉面。
一味注重面子的人,往往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比如,清代吳修齡在《圍爐詩話》中給王阿奶的面子,竟是“皇明少師文淵閣大學(xué)士申公間壁王阿奶”,實(shí)際上王阿奶就是隔壁的王老太太。王阿奶前那么長的修飾定語,都是給王阿奶長面子的廢話。愛面子一般有兩個意思,一是自己要面子,二是人家給面子。比如上面說的王阿奶,是讓人把隔壁人家的面子拿來,貼在自家臉上。其實(shí),人家的面子始終是人家的面子,與他人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熟悉的人都知道誰是誰,沒有面子裝也白裝?,F(xiàn)在,尤其是在網(wǎng)絡(luò)上,有些人總愛蹭熱度,借他人的光,都是用人家給自己裝門面的。
愛面子好像是為了好看,是在追求公眾形象的美觀。有人把面子等同于自尊心。其實(shí),愛面子只是愛好表面的虛華。與面子相對的是里子,里子才是面子的內(nèi)涵和底蘊(yùn)。面子再光鮮亮麗,終究是里子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畢竟面子要靠里子來支撐。面子和里子,雖互為表里、相輔相成,但里子才是關(guān)鍵。真面子是裝不出來的,自己要來的面子始終是假面子,就像窗戶紙一戳就破。歸根到底,面子只是一種形式,有里子才能真有面子,只有人有了真里子,人家才會給真面子。人在沒有里子的時候,面子只是一張華而不實(shí)的面具,只有把自己的里子修好了,才會賺回面子。
社會上,對面子問題有很多誤解。比如,有人把個人職位或者能夠呼朋引伴當(dāng)成了自己的面子,其實(shí)那不是真正的面子。按照西方學(xué)者韋伯的說法,真正的面子是具有個人魅力的,主要是通過人格的力量獲取的。面子的關(guān)鍵就在于個人魅力。個人魅力就是面子的里子。有面子是由于有個人魅力這個里子,不是以權(quán)勢壓人,而是以個人魅力讓人心悅誠服。只知道吆五喝六、吹牛擺譜、囂張跋扈,不懂還裝懂,這樣所謂的面子因為沒有內(nèi)涵,肯定是虛浮的,也就無關(guān)人格魅力,怎么可能有面子呢。
人生如修行,修的是里子,看到的卻是面子。也就是說,修行修的是人格魅力和個人格局。有了人格的魅力或格局,自然就會有面子。在面子面前,多少人如墜迷霧,搞不清問題的真相和實(shí)質(zhì)。有哲學(xué)家說:“人們追求的每每是自己并未理解的?!睋Q言之,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面子的本質(zhì),就不會再把金錢等身外之物看得那么重了。只有修好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或格局,人的一生才會真正地?fù)碛忻孀?,且像光一樣照亮這個社會。
責(zé)任編輯 / 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