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大連出現(xiàn)了一個受蘇聯(lián)紅軍參謀部軍事情報組領導的組織——“國際情報組”。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們在大連地區(qū)實施放火57次,燒毀日軍三個師團全年所需的物資,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中共滿洲省委派黨員到蘇聯(lián)培訓
九一八事變后,共產國際決定,由蘇聯(lián)紅軍參謀部負責訓練中國的愛國青年,組成國際情報組,其任務是破壞日本侵略者的軍事設施和戰(zhàn)略物資,鉗制日軍行動。1933年,中共滿洲省委先后選送幾批中共黨員和抗日愛國進步青年去蘇聯(lián)。他們中的一部分到莫斯科紅軍參謀部軍事訓練班接受特殊訓練,一部分到蘇聯(lián)遠東局司令部情報部第四情報科受訓。學習的內容有政治、無線電、燃燒、爆破、射擊、汽車駕駛等課程,主要課程是燃燒與爆破。1934年夏,大連國際情報組建立。1936年3月,上海指揮部調共產黨員秋世顯來大連領導情報組的工作。
到1939年,大連國際情報組已經組成了三個小組,分頭進行活動,直接和間接參與放火爆破活動的成員達70人,其中大連工人,包括店員占70%,他們既是大連國際情報組的主體,又是放火爆破行動的主力。
燒掉日軍三個師團一年的軍需
在大連地區(qū)發(fā)行的日文報紙《滿洲日日新聞》1938年4月11日的版面上,刊登一篇配圖報道,照片中烈焰飛舞,燃燒產生的濃煙占據(jù)了圖片的2/3,遮蔽了天空,這則新聞報道的是前一天在滿洲石油株式會社的大火。
這場大火便是大連國際情報組的一個重要戰(zhàn)果。在秋世顯的領導下,滿洲石油株式會社工人吳成江、廚師陸炳義把發(fā)火藥放置在倉庫的油桶上,將日軍儲存的6萬桶石蠟、石油全部燒掉,倉庫化為灰燼。
《滿洲日日新聞》是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機關報,次日的新聞中寫道:“大火漫天、黑煙籠罩了大連灣上空,石油燒起的烈火將貯油罐拋向空中,一個接一個地爆炸……現(xiàn)場比臺兒莊戰(zhàn)場還恐怖……大火整整燒了16個小時,燒毀6萬桶石油等戰(zhàn)略物資,還燒傷了久保、中村等5名日本雇員,日方估計最低損失也在700萬元以上……”700萬日元按當時價格可以購買20架作戰(zhàn)飛機。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大連國際情報組實施放火57次,燒毀價值3500多萬日元的物資,足夠日軍三個師團全年所需,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斗智斗勇令敵人防不勝防
大連國際情報組能夠取得如此戰(zhàn)果,令敵人焦頭爛額,正是因為有一批堅強的共產黨人沖在了最前面。
他們用手絹包著發(fā)火裝置:眼藥瓶里裝上硫酸,用兩層橡皮膏封住瓶口,周圍裹滿了氯酸鉀。大約兩個小時,硫酸逐漸腐蝕橡皮膏,流到瓶外,與氯酸鉀反應燃燒起火。這一過程要兩三個小時,成為定時燃燒彈。起火時,現(xiàn)場往往沒有一個人影,沒有一點兒線索,這種技術很長時間讓日本侵略者大為困惑。
包玉俠,大連國際情報組成員鄒立升的妻子。在丈夫的影響下,她于1936年正式加入抗日放火團,主要負責交通聯(lián)絡。一次,她到天津取回了一種新配制的烈性引爆物,回到大連時遇到日本警察盤查。突然,她看到隔著兩排的座位上,一名婦女抱著沒睡醒的孩子,正吃力地往肩上挎著大包袱。包玉俠趕緊走上前笑吟吟地說:“大姐,我?guī)湍惚Ш⒆影??!蹦敲麐D女看她誠心誠意的樣子,點了點頭。包玉俠雙手接過孩子,兩個女人親親熱熱地走出了檢票口。
后來,這種新型引爆物大顯神威,燒毀日本侵略者大量軍需物資。
編輯/周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