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強
1923年4月,林白購買了一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遺留的“詹尼”飛機,并于10月前往圣路易斯參加全美飛行大賽。不久后,他進入美國陸軍航空軍官學(xué)校學(xué)習(xí)飛行專業(yè)技術(shù)。在這里,林白得天獨厚的飛行天賦以及作為一個領(lǐng)航員的敏銳觀察力得以充分展現(xiàn)。1925年,他成為美國陸軍航空兵少尉軍官。但此時恰逢陸軍飛行員過剩,“畢業(yè)即失業(yè)”的林白回到圣路易斯,任職民用飛行員。
20世紀(jì)20年代正是航空技術(shù)蓬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各式各樣的飛行競賽層數(shù)不窮,不斷刷新著各項紀(jì)錄。這時,一位旅館老板懸賞25000美元獎勵第一個完成紐約至巴黎不著陸飛行的人的消息不脛而走,25歲的林白怦然心動,決心自己嘗試一下。
林白千方百計買到了心儀的飛機
初生牛犢不怕虎,林白開始尋求多方支持。他最聰明之處也許是沒有將這次飛越大西洋當(dāng)作個人的冒險,而將其視為圣路易斯城市的榮譽。幾經(jīng)努力,銀行家哈羅德同意為他籌集25000美元來采購飛機。
而找到一架能飛足夠遠航程的飛機卻比林白想象中更難。很多知名的飛機制造廠家對他的要求不屑一顧,倒是一家叫瑞安的小公司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承諾會在60天內(nèi)趕制一架性能達標(biāo)的飛機。正是這架由M-1郵政飛機改進而來的“圣路易斯精神”號幫助林白創(chuàng)下了奇跡。
“圣路易斯精神”號飛機配備了237馬力的萊特“旋風(fēng)”式發(fā)動機,機身和機翼中可裝載450加侖燃油??梢哉f,除了發(fā)動機和基本座艙外,整個飛機幾乎就是一個飛行油箱。座艙里的空間十分拘束,林白只能通過潛望鏡向前觀察飛行環(huán)境。
林白駕駛“圣路易斯精神”號飛越大西洋
1927年5月20日上午7時52分,林白發(fā)動了“圣路易斯精神”號的引擎,并將其駛?cè)腴L島羅斯福機場的土跑道。裝滿了燃料的飛機在泥濘的跑道上彈跳著起飛,漸漸升空的它幾乎撞到了機場邊緣的電話線。超過500人的目睹了這個偉大壯舉的開始。在飛行了33個半小時和5600千米后,林白駕機降落在巴黎,成為第一個獨自飛越大西洋的人。
紐約——巴黎飛行成功后,在美國人心目中,林白成了一位真正的英雄,被授予“國會榮譽獎?wù)隆薄?927年6月11日,林白返回美國,受到了極其狂熱的歡迎。備受鼓舞的他雄心不已,開始了他的巡回飛行之旅。他曾由華盛頓直飛墨西哥,接著遍訪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所到之處,他向國王、金融家等人大力宣揚海外商業(yè)飛行,開辟了很多至今仍在使用的航線。
1928年4月30日,“圣路易斯精神”號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次飛行——從圣路易斯飛抵華盛頓。隨后,林白將自己心愛的這架飛機捐贈給了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