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和溪中學 鄭金平
縱觀農村地區(qū)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筆者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教學資源較為匱乏、學生生活環(huán)境相對單一以及教師教學方法不夠科學。這些問題導致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弱。作為農村教師,需要對這些問題予以重視,并且要明確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探尋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與效率,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進而逐步增強自身寫作能力,寫出更多高質量的文章。下文將立足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實際,針對其存在的問題與采取的教學對策展開探究。
在農村初中作文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相對滯后與單一,所以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導致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高,許多學生在寫作時便感到非常茫然,提起筆來感覺無從下手,只能胡編亂造,應付了事,時間一長便會對寫作產(chǎn)生抵觸心理??梢?,如果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那么作文教學就難以取得成效。因此,廣大農村教師要改變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努力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要想寫出內容豐富且文筆優(yōu)美的文章,離不開豐富的閱讀積累。但農村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相對閉塞,擁有的教學資源相對有限,許多學生接觸不到更多閱讀材料,而僅僅著眼于教材進行寫作,這樣自然難以提高寫作水平。此外,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并不支持,認為是在浪費時間,也導致學生的閱讀量較少。
寫作內容主要是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可見作文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生活體驗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一個“有心人”,用心觀察生活。從這一點來看,學生如果生活平淡無奇,要想寫出有內容、有情感的文章則非常困難。而農村學生相對于城鎮(zhèn)學生而言,所處環(huán)境相對閉塞,接觸不到新鮮的人和事,其生活閱歷不足,這都直接導致他們的寫作缺乏創(chuàng)意。
農村社會環(huán)境單一,再加上初中生年齡尚小,還沒有形成健全的世界觀,學生在寫作時難以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導致寫作無從下筆。所以,在農村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要不斷給學生介紹現(xiàn)代化的新奇事物,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更多寫作素材。農村學生整日與山水相伴,在大自然的熏染之下身心得到凈化,所以只要學生用心觀察生活,便能發(fā)現(xiàn)大自然與生活的美好,而這也為學生的寫作帶來了更多素材,促使學生寫出優(yōu)質的文章。
相較于城鎮(zhèn)而言,農村的民俗風情會更加濃郁,那些世代傳承的習俗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寫作素材。比如,在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話題進行寫作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多觀察當?shù)氐墓?jié)日風俗,并立足當?shù)氐娘L俗習慣展開寫作,將可用的素材融入自己的作文當中。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挥写罅康亻喿x才能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則要做好學生的閱讀引導。
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讀書角”,讓每一位學生將喜愛的讀物放置其中,通過分享閱讀去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學生閱讀了不同題材的書籍,掌握了各種寫作技巧,才有可能將閱讀所得用于自己的寫作,進而在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
當然,閱讀并非泛泛而讀,要一邊閱讀一邊摘錄好詞好句,對優(yōu)美語段進行重點標記與背誦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予以升華。通過長時間的閱讀,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學生也會不斷豐富素材積累,逐漸擺脫“無話可寫”的困境。閱讀與寫作是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唯有循序漸進且堅持不懈地輸入,才能進行更加高效的輸出。
熟練地運用寫作技巧可以為作文增色,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指導學生在寫不同文體時選擇不同的寫作手法,比如,審題要抓取關鍵詞等。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是提高作文質量與寫作效率的關鍵。
在對人物進行描寫時,雖然寫作對象存在差異,但是人物寫作技巧基本分為幾類,如以事寫人、側面烘托以及對外貌、語言、心理、行為等進行描寫。
比如,在講解《口技》這篇課文時,教師便可滲透對“側面描寫表現(xiàn)人物特點”寫作技巧的教學。此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需重點教會學生開篇點題、首尾呼應、升華主題等技巧,并通過寫作加強訓練,逐步將這些技巧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激發(fā)農村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此,教師可嘗試開展各類活動,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可組織辯論賽、演講比賽、讀書分享會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準備活動材料的過程中鍛煉寫作能力,而學生為了小組取得好成績,會激發(fā)寫作積極性;還可鼓勵學生創(chuàng)辦刊物,按照主題由不同的小組負責班刊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投入創(chuàng)刊的實踐活動中;還可組織開展作文競賽活動,讓學生自由確定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評選出優(yōu)秀范文,給予學生相應的獎勵。這些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聞;另一方面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要想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讓他們及時認識到自己寫作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文,否則會直接影響到作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唯有通過批改,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的閃光點與不足,從而進行有效反饋,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修改,避免再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
當然,在批改作文時,學生可以進行自評與互評。學生閱讀別人的文章,既能借鑒他人之長,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之短,通過取長補短實現(xiàn)共同進步,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梢姡v評作文的步驟不可省,教師一定要通過作文講評引導學生思考,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農村地區(qū)的初中作文教學實效性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學資源較為匱乏、學生生活環(huán)境相對單一以及教師教學方法不夠科學。作為初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進行大量閱讀,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開展相關活動,及時批改作文等策略,提高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