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qū)第三實驗小學 王謙謙
低年級寫話教學是書面表達的啟蒙,是高年級寫作的基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運用教材中的“語文要素”,為學生的規(guī)范表達搭建支架。讓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獲得親身體驗、真實感受,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以便寫作時有話可說,作文內容也會更加有趣。寫作完成,教師可讓學生分享交流,以取長補短,建立寫作信心。
低年級寫話教學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踏板,如同剛剛學習走路的孩子,如何邁出第一步極其關鍵。小學生不喜歡被約束,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天馬行空的表達讓寫作充滿各種可能。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學會“自如行走、快樂奔跑、自由飛翔”,漸漸感受到寫作的魅力,是值得探索又充滿趣味的重要工作。
葉老先生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一書中說:“生活充實,才會表達出真實的深厚的情思。生活充實的含義,應是閱歷的廣,明白的多,有發(fā)現(xiàn)的能力,有推斷的方法,性情豐厚、興趣饒富,內外合一,及知及行?!?/p>
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對生活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時常會冒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他們渴望探求,充滿冒險精神,看見秋天盤旋下落的樹葉,會問:“為什么樹上會長出不同形狀的樹葉?”看見覓食的羊群,他們會開心地手舞足蹈,變成了一只只連蹦帶跳、咩咩叫的小羊,還能猜出羊媽媽和羊寶寶之間的對話;放學時,天空中飄起雪花,他們一個個昂起頭,伸出舌頭,品嘗冰冰涼冬天的味道……這種天真和愿意探尋一切的愿望,是生命賦予他們表達最強的感召力量。
小學生不喜歡被約束,完全依賴于感受、經驗來表達所見所聞,導致表達不全面,顧此失彼,缺少重要信息。例如,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字詞句運用中,要求學生仿照例句,根據(jù)提示發(fā)揮想象力,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關聯(lián)詞寫話。結合泡泡語提示,經過教師的指導、課堂交流,大多數(shù)學生能寫出通順的句子。同學甲:“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吃零食,一會兒喝飲料?!焙貌粣芤獾纳?,可惜一不小心丟掉了主語。因此,隨著學生不斷長大,教材單元中都有最重要的“語文要素”,“語文要素”提出了不同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在螺旋發(fā)展中為提高語用意識和表達能力奠基。教學一年級學生看圖寫話,可以這樣指導:仔細觀察圖片,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圖中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心情怎樣?發(fā)揮想象力,嘗試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學生經過不斷的學習、訓練、積累,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表達方法,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了從扶到放的過程。
年齡使然,低年級學生在面對親身經歷、感興趣的事情時,更能煥發(fā)出表達熱情。
可以在課堂上觀察“鴕鳥蛋和雞蛋”,看一看,鴕鳥蛋大大的,雞蛋小小的;摸一摸,鴕鳥蛋更光滑,但有好多小洞洞……觀察水仙花,花朵粉粉的,花蕊長長的……還觀察、品嘗過灰棗,它摸起來軟軟的,吃起來面面的、涼涼的……
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其多感官參與觀察活動,摸一摸、聞一聞、比一比,還可以嘗一嘗,然后寫一寫觀察后的結果,能讓寫話變得更加個性化和有生命力。
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比如“搶橡皮”“木頭人”等,大家一起參與,一同感受其中的樂趣,表達也伴隨著活動一同發(fā)生了。
年齡越小的學生越喜歡玩,可以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觸摸、觀察,這比坐在教室中聽教師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學完兒童詩《樹之歌》,讓學生周末走進植物園觀察樹木的不同;春天組織學生到戶外放風箏,讓他們站在陽光下感受春風,沐浴陽光;在春風中奔跑,將風箏放飛。學生在《美好的春天》中寫道:“紅彤彤的太陽暖洋洋地照著大地,小草從土里探出了腦袋,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綠毯。我和妹妹像鳥兒一樣飛奔在小路上,感受春天的氣息……”這些有趣的活動都能生成寫話主題,學生的作品可圈可點,非常精彩。
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重點訓練的語文要素,教師可以圍繞語文要素安排寫話訓練。學生打好了從內化思維轉為外顯語言的基礎,寫話就“水到渠成”了。如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多次出現(xiàn)擬聲詞,學完《風娃娃》后,剛好下了一場雨,我讓學生以“冬天的雨”為主題寫話,要求用上擬聲詞。學生有的在窗內聽雨、看雨;有的穿上雨衣出門感受冬天的雨……視角不同,感受不同,作品各異,精彩紛呈。
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多看范文,品析好詞、好句、好段,讓寫話課堂充滿趣味。
多媒體是展示作品的重要平臺,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微信群,展示、分享學生的寫話作品,家長、學生、教師一起點評、贊美,讓學生獲得寫話的成就感。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教師要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總而言之,寫話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運用教材中的“語文要素”,為學生的規(guī)范表達搭建支架。寫話教學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踏板,如同剛剛學習走路的孩子,如何邁出第一步極其關鍵。小學生不喜歡被約束,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天馬行空的表達讓寫作充滿各種可能。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學會“自如行走、快樂奔跑、自由飛翔”,漸漸感受到寫作的魅力。對于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指導,教師要認識到,放手大于攙扶,呵護多于指導。讓學生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傾聽,用鼻子去聞,用胖胖的小手觸摸,用最純凈的心靈感受,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教師要伸出雙手,為他們的童言童語喝彩,為他們作品中閃光的話點贊,讓他們發(fā)現(xiàn)表達的樂趣,讓生活在紙上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