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梅 _ 北京市順義區(qū)教育研究和教師研修中心
活動式教學以學生活動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旨在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興趣和需求,同時以社會道德體驗活動為主線,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正確的社會道德認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濃厚的道德情感。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實現(xiàn)社會性發(fā)展?;谶@樣的指導思想,我在六年級上冊第六課“人大代表為人民”一課中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活動中體驗,通過實踐解決問題,獲得真實收獲。
問卷共涉及四個問題,了解學生對“人大代表”的認識程度及問題困惑。問卷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都知道人大代表是通過選舉產生的,他們更關注的是人大代表是做什么的、怎么做的,還有超過50%的學生希望能通過采訪人大代表來解決疑問。
于是我依據學生的學習期待,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調整,設計了“尋找身邊的人大代表”“我與人大代表面對面”“我是場外代表”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與探索,引發(fā)進一步的思考。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真正需求,實現(xiàn)了“老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
小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也對新事物抱有高度的熱情,而本課程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利用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能使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社會發(fā)展。
基于此,我組織學生開展調查——尋找身邊的人大代表,對學校的老師、家長、鄰居等進行采訪和調查。有的組發(fā)現(xiàn)村里有人大代表,有的組發(fā)現(xiàn)社區(qū)里有人大代表,有的組發(fā)現(xiàn)父母的工作單位里有人大代表……最驚奇的發(fā)現(xiàn)是,學生們身邊就有曾經的人大代表——紀老師。
調查走訪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開展了新一輪的小組討論:與人大代表面對面時,要探討什么問題?經過班級內各組的交流和權衡,共同商定采訪中探究兩個問題:您是怎么成為人大代表的?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
采訪過程中,紀老師給學生們介紹了關于人大代表的相關知識。學生們知道了,我國憲法中規(guī)定,我國最高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一個人大代表就是其中的組成部分。而這些人大代表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產生了不同級別的人大代表。紀老師就是先通過直接選舉然后再經過間接選舉產生的區(qū)級人大代表。紀老師還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了N學校田老師的故事。田老師作為區(qū)人大代表,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本校學生和周邊村民出行不便的問題后遞交了議案,從而促成了28路支線公交車的開通,解決了這一區(qū)域學生和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通過這樣的交談,學生們體會到人大代表的職責與使命——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發(fā)揮代表作用,傳達百姓訴求和心聲,同時,也感受到人大代表為完成使命所做出的努力。而這些人大代表就在我們身邊,與所有的公民都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隨著探究活動的層層展開,學生通過采訪調查、搜集資料、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獲得了豐富的學習資料,與人交往、調查研究、小組合作等能力也都得到了綜合提升。
課程目標是讓學生在體驗、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法治觀念,實現(xiàn)社會性發(fā)展。所以,與人大代表面對面之后,學生會引發(fā)哪些聯(lián)想呢?
學生們開展了激烈討論:“長大了也想成為一個人大代表”“我也會像人大代表那樣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問題”“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的問題就去找人大代表反映”……還有的學生產生了質疑:“我們不是人大代表,能不能像人大代表那樣去反映問題呢?”
由此進入活動三“我是場外代表”。通過活動體驗讓學生們明白,“國家的興旺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公民參政議政是權利也是責任;它不僅有利于政府聽取廣大人民的意見,也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p>
這些學習內容引發(fā)了學生們進一步思考:“一個普通公民”在國家發(fā)展、社會生活中到底有怎樣的職責與使命呢?通過討論,學生們意識到:參政議政并不僅僅是成年人的事,也不僅僅是人大代表的事,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也可以積極參與。生活中有很多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電話、郵件、網絡平臺等不同方式提出來。我們是普通公民,也是“場外代表”,對國家大事、社會生活的問題建言獻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樣的討論結果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更樂于關注生活問題與社會事件,同時探究可行的辦法與措施。
活動式教學是一種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的過程。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內在興趣和需求,是學生的一種社會道德體驗活動。開展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正確的道德認知,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