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娟
內容摘要:當前引導青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生命教育,日漸收到關注。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存空間。而語文,作為一門極具人文性和藝術性的學科,應該滲透生命教育。語文老師要以積極的生命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并充分挖掘文本中蘊涵的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滋潤生命的教學環(huán)境。讓語文課堂成為有生命力的課堂,體現(xiàn)出生命價值。
關鍵詞:語文課堂? ?生命態(tài)度? ?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力的正常發(fā)展,教育就是主張生命力發(fā)展的一切作為?!笨梢?,教育源于生命發(fā)展的需要,教育應該是關懷人的生命,關注任性的完善。
但事實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學生心理素質、法制觀念、對生命的認識都相對較弱。與父母老師吵架,為一些小事自殘或者傷人,打架斗毆等校園暴力事件時有耳聞。因此,引導青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生命教育,日漸受到關注??梢哉f,開展生命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更是青少年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我們常說,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在其中,不僅是知識與技能,還有綿密的或歡快或憂郁的情感,還有微妙的或控制或規(guī)訓的微觀政治。而語文,作為一門極具人文性和藝術性的學科,閃爍著生命的光芒。作為語文教師,面對這一個個稚氣將脫即將步入成年隊伍的年輕生命,利用語文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幫助學生在人格上健康發(fā)展,我們任重道遠。
一、語文老師必須有一個積極陽光的生命態(tài)度,建立“我”的生命共同體
首先,要明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
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種種密切而又微妙的關系。而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有時其中最主要的一種關系。教師的生命態(tài)度,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因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笨梢?,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教師是教育中的生命體,承擔著重要的培育生命的職責。
教師首先是一個生命體。人作為生命體,自然運轉,從生到死,不逃避深深,也不逃避死亡。人活著必須要追尋存在的意義,明確自己要實現(xiàn)的人生價值,努力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生活。在教師的生命共同體中,我們要讓他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讓我因為他人的存在而幸福。一個對生活對工作充滿激情的老師,他的課堂必定是充滿激情的。當我們把這種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帶入工作的時候,我們的課堂一定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尊重。具有生命意識的現(xiàn)代教師能夠成為學生追求生命之真、善、美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指明燈,啟發(fā)和帶領學生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珍視生命,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之路上的快樂與悲傷,成功與失敗,得益與失意;鼓勵他們果敢地展開自己生命的船帆,在人生海洋中,不管面對的是晴空萬里,還是烏云密布,都能勇敢地戰(zhàn)勝自我,在人生不斷的拼搏和奮斗中體驗和品味著生命所帶來的甜蜜和苦澀,展示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命之壯美。
2 充分挖掘語文課程中的教育資源,通過語文教學感受自己的生命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1、從教材中挖掘教育資源
研究者認為,生命教育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教育,更是一種觀念的教育,情感的教育,心靈的教育。語文教材中的每一個文本,流淌著生命之泉的涓涓清流,跳躍著生命的火花,體現(xiàn)著對生命的感悟、情懷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的語文教材,無論是基礎模塊,還是拓展模塊,都甄選了有助于中職生成長的心靈雞湯。它們中,或謳歌世間真情,或闡發(fā)人生哲理,或揭示宇宙奧秘……我們語文老師有責任和義務,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挖掘文章的內涵,篩選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內容,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并聯(lián)系生活,提升學生生命的質量。
2、結合教材從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
我們的教材中,滲透著生命教育的課文隨處可見。但要想讓學生有真切深刻的認識,讓不同國度不同時代的文本發(fā)揮現(xiàn)實意義,有必要聯(lián)系生活,從生活中去挖掘。生活中,有許多能“生命情感的信息”,讓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擁有敏感的捕捉生命信息的感覺,讓生命通過語文發(fā)現(xiàn)他自己。
可見,教師充分挖掘語文資源,并聯(lián)系生活提升學生生命的質量,是實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調動積極的課堂情感,以學生為本位,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主體,創(chuàng)造滋潤生命的教學環(huán)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能力發(fā)展。而我斷言: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觸摸,感情只能被感情所融化。進行生命教育,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崇尚開放、多元的環(huán)境。
葉瀾教授認為,每個教師都要意識到: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fā)展的體現(xiàn)。每一個熱愛學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師,都不應輕視作為生命實踐組成的課堂教學,從而激起自覺上好每一節(jié)課、使每一節(jié)課都能得到生命滿足的愿望,積極地投入教學改革。
總之,生命教育與我們的課堂教學相輔相成。教育就是生命與生命的邂逅。在今天的教學改革大潮中,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在新課程理念的光照下,確立關注學生生命發(fā)展的根本理念,建構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讓課堂體現(xiàn)出生命價值。我們,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黃麗娟.滲透生命教育,建構魅力語文課堂[J].新作文,2021(09):62-63.
[2]謝國燕,李秀偉.滲透生命教育,讓語文課堂綻放異彩[J].新課程(下),2019(11):6.
[3]郭瑞鋒.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價值觀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1):61-62.
[4]何新群.生命因您而精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J].中華少年,2018(18):245.
[5]李慧.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滲透生命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