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蕾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從目前初中學生的學習階段特點來看,古詩詞的教學在一定程度生更加注重背誦和積累,通過注釋和老師的講解來實現(xiàn)理解,忽視意象在敘事、抒情、議論和審美中的獨特作用,使得在古詩詞教學時,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不能夠實現(xiàn)與詩歌情感的深層融合。
因此,我們在課堂詩詞教學中,不妨引導學生從意象著手來鑒賞詩詞。詩詞的意象凝聚著詩人的情感,是詩人在觀意象之后,將情感注入后所得的獨特景象,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鑒賞詩詞中的意象,能夠有效指導學生通過意象理解古詩詞的情感內涵,幫助學生學會通過意象角度鑒賞古詩詞,這對詩詞教學,有很大分意義。
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對意象的教學認知和策略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依據(jù)課堂實踐,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一、在情境中體會意象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古詩詞教學把著力點放在理解、積累上,理解的基本途徑是借助于注釋,這在語文課程標準里也有較為明確的要求。然而,對于古詩詞來說,這樣的理解方式雖然是理性專業(yè)的,但同時,卻也是忽視了詩歌本身特殊的形象性特點以及初中學生的思維傾向特點,導致學生在詩歌學習中僅僅是為了理解而理解,原本詩歌中美好的意象情感經由傳統(tǒng)課堂學習這一機械過程,喪失了趣味。
詩詞中的意象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內涵,也熔鑄了其最為主觀的感情的形象。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首先就需要引導學生找對,找準詩詞中的意象,明確意象的數(shù)量及其基本形態(tài),為之后的理解意象做好鋪墊。
把學生放在詩詞創(chuàng)作的情境中,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詩詞中的相關意象。但這對學生來世是比較困難的,其難點在于學生不了解詩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因此對詩詞意象就不能很好的把握,俗話說,言由心生,所有言語作品都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現(xiàn)實及價值追求,所以我們要理解詩歌意象,對背景的求證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在教授《渡荊門送別》時,就對詩人李白的生平背景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李白人生的五個階段深入學生的內心,在講授詩詞時,學生對李白創(chuàng)作詩詞時的心境就有了新的認識,對其中意象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除了背景介紹,創(chuàng)設詩詞情境也很重要,根據(jù)教學經驗,同一意象在不同詩人筆下,不同的詩句中所呈現(xiàn)的內涵和情感是不相同的,因此,我們可以在不同的詩詞情境中,引導學生理解詩詞中的意象,還原詩詞中的意象形象。不妨通過圖片視頻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也置身詩詞中,身臨其境,意象角度加深對詩人的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陶淵明《飲酒(其五)》時,就可以播放視頻,引發(fā)學生的直觀感受,再對其中的菊,南山等意象加以解析,自然學生就能夠通過對意象的品讀品味出是人的情感。
二、在角色中尋找共鳴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深入指導學生理解詩詞的意思,可以適當安排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的要求,反復推敲詩中字詞以便更好地理解詩詞內容,據(jù)此理解品味作者的情感。
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對詩歌的積累,誦讀,就是語文學習或者可以說是詩詞學習的一種最為重要的途徑,但如何讓誦讀變得有趣味?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F(xiàn)下流行的“國學熱”在學習傳統(tǒng)詩詞時,不妨舉辦經典誦讀活動,一方面在形式要求學生可以穿著古裝、吟誦古調等,營造誦讀的氛圍,創(chuàng)造出吟誦詩詞的歷史感,以此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新誦讀形式,可以采用讀畫結合、讀唱結合等方法,能夠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同時,更能有利于學生理解詩歌內涵,教給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反復誦讀中讀出感情。比如在學習《雁門太守行》一詩時,就讓學生提前根據(jù)詩詞的內容,抓住意象,將詩歌內容通過畫筆畫出來,根據(jù)自己的繪畫誦讀,直觀感知詩人的情感表現(xiàn)。
因此,在課堂古詩教學中,尤其是在學習情景交融古詩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不斷地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聽讀,范讀,品讀等各種形式,去品味作者不同的情感,抓住詩詞中的意象,置身于相應的意境中,體會詩詞的意境,從而感受詩詞的情感。
三、在歸納中豐富認識
一般來說,不同的詩詞中,往往會包含相同的意象,但是這同一個意象卻有不同的內涵,這里就可以將兩首或者多首詩詞進行對比閱讀,以兩首或多首詩的拓展整合為教學起點,在比照之中生成教學目的,這樣在解讀文本時就能夠更好地對意象進行解讀,不局限且有深度。
部編版語文教材要求學生積極拓展,在課堂進行廣泛拓展學習,這種要求在詩歌教學中同樣適用,大量詩詞閱讀能夠豐富學生對意象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意象的理解,從而能夠分析意象,抓住意境,理解詩意,在教學中進行適度的拓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詩歌情境中,不妨就以詩人為主線,或者以時代被背景為切入點,更有從意象出發(fā),抓住同類型、同時代、同意象的詩詞特點,整合拓展詩詞教學的方式方法,在課堂上,能夠有效指導學生領會意象,品味詩情。
可以說,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表達,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需要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意象作為一種文學手法,看似玄妙,但其是“詩化”的重要途徑,其“形象”的一面更有利于學生聯(lián)接生活。
總之,語文詩詞的課堂教學中,從多方面來引導學生對古詩詞的意象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意象,在對意象的多層次了解中,在反復的朗讀中來認識意象,體會意象,通過意象來了解詩詞的內涵,體會詩詞的情感,進一步讓學生從意象中感悟詩人的情感,并在感悟中升華,這才是我們的古詩詞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