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幸毅,龔愛平,李志寧
帕金森病是一種高發(fā)于老年人和長期接觸工業(yè)毒物、藥物者的神經(jīng)內科疾病,發(fā)病原因復雜多樣,同時據(jù)調查顯示,帕金森病的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1-2]。目前帕金森病是藥物和手術治療均無法治愈的疾病,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干預治療時已錯過帕金森病的代償期[3]。因此,對帕金森病前驅期進行研究可能對疾病的診治更有意義。認知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癥狀是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生存品質的主要問題[4-5]。早期識別帕金森病認知障礙的發(fā)生,尤其是前驅期的發(fā)生,對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意義重大[6]。本研究旨在探究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徐州礦務集團總醫(yī)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前驅期患者共100例。根據(jù)北京版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BJ-MoCA)[7]判定:受教育年限為0年者,MoCA評分≤13分;受教育年限<7年者,MoCA評分≤19分;受教育年限≥7年者,MoCA評分≤24分均為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55例),MoCA評分>24分且≤30分為帕金森病前驅期認知功能正常組(4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診斷標準:以《帕金森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8]中關于帕金森病前驅期的相關診斷標準作為參考,記憶、語言、視空間、執(zhí)行、計算和理解判斷等方面中的一項或多項功能受損,并影響個體的日?;蛏鐣芰?,即可以診斷為認知功能障礙。
納入標準:滿足上述診斷標準者;病前未患有重性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等精神疾病者等。
排除標準:代謝性疾病、藥物、腦外傷、腦炎以及其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繼發(fā)者;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tǒng)萎縮、皮質基底節(jié)變性者等;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癡呆、路易體癡呆等各種原因引起的癡呆者;存在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重度抑郁等其他原因導致認知功能障礙者;腦卒中、顱腦外傷或手術、惡性腫瘤及其他嚴重疾病者等。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審定并批準實施此項研究。
①帕金森病前驅期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單因素分析。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和認知功能正常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包括年齡、性別、受教育年限、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9]、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10]、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評分[11]、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情況和BJ-MoCA評分等。其中HAMD評分代表抑郁程度,總分68分,<8分為正常,分數(shù)越高提示抑郁程度越重;HAMA評分代表焦慮程度,總分64分,<7分為正常,分數(shù)越高提示焦慮程度越重;UPDRS-Ⅲ代表帕金森病的嚴重程度,總分15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病情越重;BJ-MoCA評分反映認知功能,總分30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認知功能越好;②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帕金森病前驅期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
單因素分析顯示,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中,受教育年限短于帕金森病前驅期認知功能正常組,HAMD、HAMA、UPDRS-Ⅲ評分高于認知功能正常組,BJ-MoCA、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抽象、延遲回憶評分低于認知功能正常組(P<0.05)。結課詳見表1。
表1 帕金森病前驅期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單因素分析
以帕金森病前驅期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年限<5年、HAMD評分≥9分、HAMA評分≥14分、UPDRS-Ⅲ評分≥5分、BJ-MoCA評分<24分、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評分<4分、抽象評分<2分、延遲回憶評分<2分均為患者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OR=1.071、1.046、2.445、1.967、1.047、1.074、1.074、2.014,P<0.05)。結果詳見表2。
表2 帕金森病前驅期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黑質紋狀體的多巴胺神經(jīng)元發(fā)生變性,同時分泌多巴胺的能力變弱而引起。認知功能障礙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其原因可能為帕金森病患者體內可出現(xiàn)線粒體復合體I活性的下降,進而引起超氧陰離子的自由基增多和能量代謝發(fā)生障礙,最終引起神經(jīng)元出現(xiàn)變性壞死,導致認知功能障礙[12-13]。明確帕金森病前驅期發(fā)生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從而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可能成為帕金森病診治的新方向[14]。
本研究單因素結果中,帕金森病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受教育年限短于帕金森病前驅期認知功能正常組,HAMD、HAMA、UPDRS-Ⅲ評分均高于帕金森病前驅期認知功能正常組,BJ-MoCA、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抽象、延遲回憶評分均低于帕金森病前驅期認知功能正常組,與王姝等[15]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受教育時間較短,缺乏接受新事物的積極性,且對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和理解能力較低,因此其認知功能相對較差[16];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且長期處于較重的壓力下,會影響認知功能,造成偏差[17];帕金森病情越重,患者機體背外側前額葉皮質乙酰膽堿缺乏,進而導致注意力下降,影響想象、記憶和執(zhí)行力等[18],從而誘發(fā)認知損傷[19]。本研究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受教育年限<5年、HAMD評分≥9分、HAMA評分≥14分、UPDRS-Ⅲ評分≥5分、BJ-MoCA評分<24分、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評分<4分、抽象評分<2分、延遲回憶評分<2分均為患者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此與徐劍霞等[20]的研究結果吻合。
綜上所述,受教育年限<5年、HAMD評分≥9分、HAMA評分≥14分、UPDRS-Ⅲ評分≥5分、BJ-MoCA評分<24分、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評分<4分、抽象評分<2分、延遲回憶評分<2分均為帕金森病前驅期患者發(fā)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可通過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改善患者的癥狀和認知功能,促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認知水平,進而控制前驅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但因本研究所選的樣本量少,因此需進行擴大樣本量、多中心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