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王 彬,肖魏媛,潘 錚,張其平,羅 鏡
(四川省威沃敦化工有限公司,四川 廣漢 618304)
世界上有50%的油氣資源來源于碳酸鹽巖儲層。鄂爾多斯盆地作為我國致密砂巖、碳酸鹽巖主要分布點之一,存在孔隙度低、滲透率低的特點,同時非均質性較強。針對此種地質特點,傳統(tǒng)酸化存在酸巖反應速度快、無法壓裂造縫等缺點。本文以延5××-1井為出發(fā)點,使用氨基磺酸低摩阻凍膠酸前置液體系,配合生物膠壓裂液對延5××-1井進行改造,結合室內實驗分析,證明該體系在壓裂酸化過程中有增產的優(yōu)勢。延5××-1井地質情況(孔隙度、地層巖性)和測井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延551-1井地層基礎巖性
該井位于鄂爾多斯盆地,巖性以致密砂巖為主,為非均質砂巖地層,該井壓裂采用生物膠裂液進行加砂壓裂[1]。為達到連續(xù)混配、遠端改造效果,需要對該井進行前置造縫、酸化改造。但是傳統(tǒng)常規(guī)酸有以下缺點:施工摩阻大,泵注排量低,施工效率低下且無法對低孔隙度、低滲透率地層進行施工;僅有近井帶解堵的效果,酸巖傳質速率快,在近井帶快速形成乏酸后,無法對遠端地層進行刻蝕和壓裂改造;黏度低,無造縫效果,對后續(xù)壓裂加砂施工幫助??;需要使用鹽酸配液,現場存在儲運、泄漏等事故風險[2]。
基于以上問題,需要一種高黏度、低傳質速率、安全有保障的前置酸液體系。本文所述的施工中使用一種氨基磺酸凍膠體系,該體系使用8%~15%氨基磺酸代替鹽酸,能夠達到與15%鹽酸相當的巖心溶蝕效果,同時有較低的酸巖反應速率;為到達造主裂縫的效果,使用了酸液稠化劑、交聯劑,使得酸液呈現凍膠狀,有較好的造縫效果,為后續(xù)壓裂加砂施工提供更多導流通道,達到更大的改造體積和產氣量的目的。
有機酸稠化劑(公司產品,WLD75B),氨基磺酸(HGT 2527 工業(yè)氨基磺酸標準),緩蝕劑(公司產品,WLD31F),交聯劑(公司產品,WLD77C),助排劑(公司產品,WLD27),套管鋼片(N80,山東省陽信縣晟鑫科技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丙酮(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氫氧化鈉(分析純,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40mm×20mm×20mm大理石樣塊,山西組巖心。
六速旋轉粘度計(ZNN-D6B),超聲清洗儀(CH-10BM),水熱反應釜。
基液配制,按照8%~15%氨基磺酸+0.2%WLD75B+2%WLD31F+1%WLD27的配方組成,在 500 r/min的攪拌速度下配制基液,攪拌至少 20 min。使用滴定法測定當量酸濃度,使用精制水和 0.1 mol/L 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8%~15%氨基磺酸水溶液,得到生酸濃度。在上述基液中按照0.3%~0.5%比例加入交聯劑,攪拌均勻。攪拌過程中記錄成膠狀態(tài),進行交聯劑加量優(yōu)選實驗。使用玻璃棒對交聯后的液體進行挑掛性測試,通過六速旋轉黏度計進行交聯后的黏度測試。使用流變儀測試體系的耐溫耐剪切性能,測試條件為使用RotorP38轉子,剪切速率 170 s-1,溫度 90 ℃。腐蝕速率按照SY/T 5405《酸化用緩蝕劑性能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中方法進行評價。使用山西組巖心使用粉和山西組巖心樣塊(40 mm×20 mm×20 mm)、大理石樣塊(40 mm×20 mm×20 mm),通過失重法測定緩速率[3]。
取配制基液,使用六速旋轉黏度計測試,基液黏度為15 mPa·s。該體系交聯劑配方選用有機鋯交聯劑,考察交聯劑用量對膠液交聯狀態(tài)的影響,具體結果如表2,圖1中所示。
表2 交聯劑加量和交聯狀態(tài)表格
a.配方基液+0.3%WLD77C;b.基液+0.2%WLD77C;
c.基液+0.1%WLD77C
圖1 交聯狀態(tài)圖
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在交聯劑添加量為0.3%時即可達到較好的交聯效果,在0.2%添加量時,雖然已經形成凍膠狀,但成膠耐挑性能較差;0.1%添加量時,僅為弱交聯狀態(tài)。具體原因為交聯劑與聚合物的交聯比例未達到最佳比例,導致羥橋離子中心強度未達到最大。
按照15%氨基磺酸+0.2%WLD75B+2%WLD31F+1%WLD27的配方配制基液。在緩蝕劑中加入1%~5%硫脲,以改善氨基磺酸對鋼片產生的腐蝕[4],考察不同添硫脲的加量對腐蝕速率的影響。
對比表3數據和圖2中鋼片狀態(tài)可知,WLD31F緩蝕劑對鋼片腐蝕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在硫脲添加量為3%~5%時,可在 90 ℃ 條件下有效抑制鋼片點蝕,同時大大降低鋼片腐蝕速率。
表3 凍膠酸體系對N80鋼片腐蝕速率表
a.加入5%硫脲的緩蝕劑;b.1%硫脲緩的蝕劑
使用不同質量分數梯度的鹽酸和氨基磺酸,以酸堿滴定法測定氨基磺酸不同質量分數下的酸含量,同時使用8%~15%氨基磺酸+0.2%WLD75B+2%WLD31F+1%WLD27+0.3%WLD77C的配方加入水中,對比10%鹽酸的效果。評價結果如表4。
表4 不同氨基磺酸生酸濃度和酸巖反應速率
根據數據對比,氨基磺酸具有良好的緩速效果,15%氨基磺酸與10%鹽酸的巖心溶蝕率相當,但酸巖反應速率大大降低,緩速率達到88.37%。由于氨基磺酸在常溫下為弱電解質,雖然顯強酸性,但生酸濃度低。在 60 ℃ 以上氨基磺酸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硫酸氫銨,進一步水解為硫酸,表現出較強的溶蝕能力。反應方程式如下:
HSO3NH2+H2O→NH4HSO4
(1)
(2)
氨基磺酸溶蝕效果如圖3所示。
由圖3看出,10%鹽酸對巖心的刻蝕效果明顯,在刻蝕下,產生巖心樣品中部斷裂,表面坑蝕較少,整體較平整;15%氨基磺酸對于該巖心樣品,表面明顯坑蝕較多,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證明氨基磺酸對致密碳酸巖石表面可形成更加復雜的外觀,在裂縫閉合之后能夠有更好的形成溶蝕孔道的效果。巖心具有一定的非均質性,由于鹽酸的氫離子當量較高,會優(yōu)先與碳酸鹽分布多的區(qū)域產生優(yōu)先反應,并迅速形成乏酸,酸巖反應速率大大降低,對于低密度區(qū)域無法形成較好的溶蝕效果[5];而氨基磺酸由于其初始酸濃度低,具有較好的緩速效果,能夠在較長時間保持酸濃度,所以整體巖心形成均勻刻蝕,也能對碳酸鹽分布較少的區(qū)域有一定刻蝕效果,在巖心表面產生大面積坑蝕。
a/b.刻蝕前的山西組巖心;c.10%鹽酸對山西組巖心刻蝕效果;
圖4中曲線中標注段為凍膠酸泵注階段,結束泵注后,降低排量到1.5m3/min。泵注生物膠作為隔離液,凍膠酸進入地層后,有較明顯的地層破裂響應,導致壓力從19 MPa降低至17 MPa;凍膠酸完全進入地層后,酸巖反應導致2~3 MPa酸降,說明凍膠酸具有壓開地層的能力和較好的巖心溶蝕效果,而不僅是在近井帶進行解堵和初步酸化。前置液泵注程序見表5。在壓裂施工完后,產氣情況如表6所示。
圖4 施工曲線圖
表5 該井施工前置液泵注程序
表6 產氣量表格
試氣時的產氣量從 8670 m3/d 提升至 22302 m3/d,提升率為157%,說明凍膠酸體系可以良好配合生物膠壓裂液體系,達到良好的增產助產效果。
1)根據室內實驗,得到了優(yōu)化后的凍膠酸配方為:15%氨基磺酸 + 0.2%WLD75B+2%WLD31F+1%WLD27。其中,緩蝕劑中需添加至少3%硫脲,以保證能在90℃條件下抑制鋼片表面點蝕。
2)通過實驗證明,該體系對山西組巖心有較好的刻蝕效果。通過相近溶蝕率情況下的酸巖反應速率對比,凍膠酸比傳統(tǒng)鹽酸酸化液具有更低的生酸速率,更高的緩速率,緩速率可達88.37%;同時氨基磺酸的使用和運輸相比鹽酸更具安全性。
3)在施工泵注過程中,由于長鏈聚合物的添加,施工摩阻低,泵注排量3m3/min時施工壓力僅為 19 MPa,且表現出良好的造縫和酸化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山西組致密砂巖碳酸鹽巖地層,凍膠酸可作為一種低摩阻、緩速、安全高效的壓裂酸化前置液,起到良好的助產和增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