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聯(lián)合及新興免疫靶點的研究

      2022-01-20 08:54:20張浩宇李文新胡志剛宋新宇
      臨床肺科雜志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免疫治療臨床試驗單抗

      張浩宇 李文新 胡志剛 宋新宇

      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圍內(nèi)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預后不良。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總數(shù)的85%~90%,NSCLC一般分為鱗癌、腺癌、大細胞癌3種類型,其治療方法和預后往往相似,晚期NSCLC的5年總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約為13%[1]。隨著免疫時代的到來,為NSCLC的治療帶來了重大突破,多項研究顯示免疫聯(lián)合治療為各種類型的晚期NSCLC患者可帶來顯著的臨床療效[2],為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提高帶來新的轉(zhuǎn)機。近年來,以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death 1, PD-1)、程序性死亡配體-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和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guān)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抑制劑為主的檢查點抑制劑是晚期NSCLC治療的研究熱點。2016年美國食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先后批準了PD-1/PD-L1抑制劑單藥或聯(lián)合用于晚期NSCLC患者一線或二線以上治療[3, 4],成為癌癥治療的另一種選擇。此外,其他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掀起了一股熱潮,如淋巴細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 LAG-3)、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結(jié)構(gòu)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T細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domain containing-3,TIM-3)、B和T淋巴細胞衰減因子(B and T cell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等所帶來的應用前景?;谕砥贜SCLC轉(zhuǎn)移患者和標準治療后耐藥的患者無有效治療方案的現(xiàn)狀,近年來逐步開展了廣泛的臨床試驗和研究,以探索免疫治療的療效。因此,本文綜述了PD-1/L1/CTLA-4抑制劑聯(lián)合治療及新興免疫靶點的臨床研究進展,包括NSCLC的靶向治療、化療、放療和其他免疫治療等,并以(表1)總結(jié)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聯(lián)合治療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主要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及(表2)闡明了目前最有希望的新興ICIs 聯(lián)合PD-1/PD-L1/CTLA-4 ICIs在晚期NSCLC中的Ⅰ/Ⅱ期研究。以幫助臨床醫(yī)生進行更好的選擇。

      表1 免疫聯(lián)合治療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

      表2 新興免疫療法聯(lián)合PD-1/PD-L1/CTLA-4 ICIs在晚期NSCLC中的Ⅰ/Ⅱ期研究

      免疫抑制劑與其他療法聯(lián)合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晚期治療

      一、免疫治療聯(lián)合其他療法在NSCLC晚期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1 雙免疫聯(lián)合治療 早期NCT02000947[5]試驗就表明了PD-L1抑制劑Durvalumab(度伐利尤單抗)聯(lián)合抗CTLA-4單抗Tremelimumab(替西木單抗)二線治療晚期NSCLC有可耐受的安全性與抗腫瘤活性。隨后,一項隨機開放(NCT02477826[11])Ⅲ期臨床試驗評估了Nivolumab (納武利尤單抗)聯(lián)合Ipilimumab(伊匹單抗)對NSCLC患者的長期益處。1739例NSCLC患者被納入研究,研究對象既包括PD-L1表達水平為1%或以上的患者,研究結(jié)果顯示PD-L1表達水平≥1%的患者,Nivolumab聯(lián)合Ipilimumab較單獨化療的中位總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更長(17.1個月vs14.9個月),其在客觀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上也具有優(yōu)勢(35.9%vs30.0%),接受雙免疫治療和單純化療后相關(guān)的3~4級不良發(fā)生率相似(32.8%vs36.0%)。在PD-L1表達水平<1%的患者,Nivolumab聯(lián)合Ipilimumab在OS、ORR及疾病緩解時間方面也有益處。此外,研究也發(fā)現(xiàn)此雙免疫聯(lián)合試驗中,抗腫瘤活性與PD-L1表達狀態(tài)是無關(guān)的。

      2 免疫聯(lián)合化療 早期一項Ⅱ期隨機試驗[12]評估了單純化療或聯(lián)合PD-1單藥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qNSCLC)患者的療效,研究證實了免疫聯(lián)合化療顯著提高了患者的ORR、PFS值,展現(xiàn)了積極的研究結(jié)果。此外,隨后進行的(CheckMate 9LA[6])試驗也探討了Nivolumab聯(lián)合Ipilimumab療法的基礎(chǔ)上加化療是否會進一步提高臨床效益。研究被隨機分為Nivolumab+Ipilimumab聯(lián)合2個周期化療(n=361)或單獨4個周期化療(n=358),中位隨訪時間為13.2個月,初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療法的mOS明顯長于單獨化療(15.6個月vs 10.9個月),其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mPFS)也表現(xiàn)出積極結(jié)果(6.8個月vs5個月),并且聯(lián)合療法在ORR值上也更具有優(yōu)勢(37.7%vs25.1%)。此研究還觀察到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聯(lián)合療法獲益也會有所改善。接受聯(lián)合治療和單純化療后相關(guān)的3~4級不良發(fā)生率分別為7%和9%,最常見的治療相關(guān)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并且大多數(shù)不良事件多考慮由化療引起。可見,值得肯定的是PD-1/PD-L1/CTLA-4抑制劑聯(lián)合標準化療,無論是在一線還是二線治療晚期NSCLC的患者均能帶來新的希望。

      3 免疫聯(lián)合靶向治療 一項多臂Ib期試驗[7]探討了奧西替尼聯(lián)合Durvalumab的安全性,研究入組了23例患者分別接受奧西替尼(80mg)+不同劑量Durvalumab(3 mg/kg(n=10)或10mg/kg(n=13)治療,初步結(jié)果顯示ORR均為43%,兩組相關(guān)3~4級不良發(fā)生率分別60%、38.5%,間質(zhì)性肺病ILD發(fā)生率(23%)高于預期結(jié)果,該聯(lián)合治療方案的毒性是不可接受的,多數(shù)病例也因過量毒性而終止,可見,奧西替尼聯(lián)合Durvalumab安全性還具有挑戰(zhàn)性,隨后進行的Ⅰ期多中心試驗[13]評估Durvalumab和吉非替尼聯(lián)合治療晚期NSCLC也因過量毒性而終止,并發(fā)現(xiàn)PFS并沒有顯著增加(mPFS為10.1個月95%CI: 5.5~15.2)??梢?,目前Durvalumab聯(lián)合靶向治療還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結(jié)果。Gettinger等[14]進行了Ⅰ期研究評估了Nivolumab聯(lián)合厄洛替尼治療晚期EGFR突變型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初步結(jié)果顯示20例經(jīng)TKI治療的EGFR突變型NSCLC患者接受Nivolumab+厄洛替尼治療后24周PFS為48%。ORR為15%(包括1例完全緩解),患者發(fā)生與治療相關(guān)的3~4級毒性反應為24%。Nivolumab+厄洛替尼安全性是可耐受的。此外,Pembrolizumab+厄洛替尼/吉非替尼(NCT02039674[15])作為一線治療EGFR敏感性突變的晚期NSCLC,研究顯示接受Pembrolizumab+吉非替尼治療,因3~4級毒性(71.4%)反應大而終止,而觀察到Pembrolizumab+厄洛替尼治療表現(xiàn)出可耐受的安全性,但此聯(lián)合并未改善ORR值(41.7%)。因此,值得進一步的研究來評估PD-1抑制劑在EGFR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作用。

      4 免疫聯(lián)合放療 傳統(tǒng)放療與免疫聯(lián)合治療以刺激T細胞介導的腫瘤清除,減少受輻射區(qū)域以外的疾病負擔,并達到“遠隔效應”[16]。一項抗PD-1耐藥性的肺癌動物模型[17]研究發(fā)現(xiàn)放療能夠消除抗PD-1免疫治療的耐藥性??梢姡庖咧委熉?lián)合放療在未來是有一定的價值。PEMBRO-RT(Ⅱ期)[8]和MDACC(Ⅰ/Ⅱ期)[9]試驗探討了放療能否增強晚期NSCLC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研究結(jié)果初步顯示Pembrolizumab聯(lián)合放療較Pembrolizumab單藥治療可顯著延長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PFS(9個月vs4.4個月;HR0.67;P=0.045),聯(lián)合組也顯著提高了患者的中位OS(19.2個月vs 8.7個月;HR 0.67;P=0.0004),但并不增加≥3~4級AEs(17% vs 30%)。該研究對總生存期的亞組分析中發(fā)現(xiàn)Pembrolizumab聯(lián)合放療似乎對男性患者最有利(P=0.020)。這一結(jié)果或許為未來免疫治療聯(lián)合放療一線研究的開展提供了方向。此外,最近ETOP NICOLAS Ⅱ期試驗[18](n=82)評估了Nivolumab同步放化療,治療Ⅲ期NSCLC患者的安全性,中位隨訪時間為13.4個月。初步結(jié)果顯示Nivolumab同步放化療安全性是可以耐受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AEs)是貧血、疲勞和肺炎。放療后3個月隨訪期內(nèi),也無≥3級肺炎?;诖朔e極結(jié)果可見PD-1/PD-L1抑制劑聯(lián)合放療在腫瘤學領(lǐng)域的治療上是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并且多種聯(lián)合治療方法也正在深入研究中。

      5 免疫治療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藥 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通路是腫瘤細胞發(fā)生免疫逃避的機制之一,VEGF信號通路與抗腫瘤免疫反應相互影響,VEGF可促進免疫抑制性細胞群體的產(chǎn)生(如Treg種群),阻礙腫瘤抗原的成熟和效應T細胞的功能,并阻礙免疫效應細胞向腫瘤微環(huán)境的遷移和浸潤[19]。黑色素瘤的動物模型[20]研究發(fā)現(xiàn)在分泌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腫瘤細胞疫苗中,增添抗VEGF藥物可增加T細胞募集并延長生存期??梢?,抗血管生成藥聯(lián)合免疫治療的協(xié)同效應是有潛力的。一項隨機、開放標簽Ⅲ期臨床試驗[10](n=800) 探討了在EGFR敏感性突變的意向治療人群中接受Atezolizumab +貝伐珠單抗+卡鉑+紫杉醇(ABCP) 較貝伐珠單抗+卡鉑+紫杉醇(BCP)的療效,初步結(jié)果顯示ABCP方案較BCP方案治療可顯著延長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OS(19.8個月vs14.9個月), 且ABCP組比BCP組在mPFS更能得到顯著改善(10.2個月vs 6.9個月;HR 0.41),但3~4級治療相關(guān)事件發(fā)生在ABCP組與BCP組相似(57% vs 49%P<0.01)。此外,有關(guān)免疫抑制劑與抗血管生成藥聯(lián)合用藥的研究,還包括Pembrolizumab+雷莫盧單抗(NCT02443324[21])Ia/b期試驗也初步確認了聯(lián)合用藥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抗腫瘤活性。

      新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晚期治療

      PD-1/PD-L1和CTLA-4在癌癥患者中的應答率差等問題成為免疫治療的短板,因此,有必要探索其他新興ICs受體,如 LAG-3、TIGIT、TIM-3、BTLA等所帶來的臨床價值。有研究表明[22]這些ICs受體與T細胞活化、效應因子功能和增殖等有關(guān),并表現(xiàn)出獨特及獨立性??梢娨殉闪税┌Y免疫治療的另一選擇。

      一、LAG-3單抗

      LAG-3作為免疫治療令人興奮的靶點之一,目前,多項Ⅰ期和Ⅱ/Ⅲ期臨床試驗研究以評估LAG-3單抗或新興雙特異性藥物在多種惡性腫瘤中療效。早期2013年在(NCT01968109[23])試驗中評估了LAG-3單抗(Relatlimab)和PD-1單抗(Nivolumab)聯(lián)合治療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療效。初步療效顯示48例患者ORR為12.5%,此外,LAG-3單抗在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上表達>1%的患者ORR為20%,LAG-3單抗表達<1%的患者ORR為7.1%,但并不清楚LAG-3陽性是否與對Nivolumab反應較差相關(guān),或在疾病進展時LAG3表達增加有關(guān)。本研究中出現(xiàn)3~4級治療相關(guān)不良事件僅為9%,與單獨使用Nivolumab的發(fā)生率相似。而且還發(fā)現(xiàn)Nivolumab+Relatlimab聯(lián)合用藥可能比Nivolumab+Ipilimumab聯(lián)合用藥更安全。后Woo等[24]發(fā)現(xiàn)在幾種小鼠模型中,LAG-3單抗和PD-1抗體聯(lián)合治療均可顯著改善預后,并且發(fā)現(xiàn)兩者聯(lián)合可能有助于克服對PD-1單抗免疫療法的耐藥性。此外,LAG-3單抗(IMP321)聯(lián)合化療(紫杉醇)在實體腫瘤的Ⅰ期臨床試驗(NCT00349934[25])也顯示初步療效。目前LAG-3單抗在晚期NSCLC中正在開展的Ⅰ/Ⅱ期的研究包括BMS-986016+Nivolumab(NCT01968109,NCT02966548,NCT03459222)、TSR-033+PD-1單抗(NCT03250832)、LAG525+ PDR001(NCT02460224)等,對研究結(jié)果有所期待。

      二、TIGIT單抗

      TIGIT作為未來抗癌神藥的熱門靶點之一,研究成果已在2020年ASCO會議上公布。這是一項Ⅱ期隨機對照研究(CITYSCAPE[26])納入135例曾未經(jīng)化療PD-L1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Tiragolumab(TIGIT單抗)+ atezolizumab(TA組)或安慰劑atezolizumab(PA組)一線治療后,主要終點為評估患者的ORR和PFS值,初步結(jié)果顯示:(TA組)明顯改善了ORR(31% vs 16%),mPFS也得到提高(5.42個月vs 3.58個月)。更有趣的是,該亞組研究發(fā)現(xiàn)在PD-L1 TPS≥50%的人群,TA組似乎在ORR和PFS方面會出現(xiàn)更具有臨床意義的改善。此外,安全性數(shù)據(jù)表明,3級以上治療相關(guān)事件發(fā)生在TA組與PA組相似(19.1%vs 14.9%)。目前,國內(nèi)首個獲批的靶向TIGIT的單克隆抗體藥物(IBI-939)聯(lián)合PD-1單抗或PD-L1單抗正在進行,旨在探索聯(lián)合用藥的療效及能否延緩耐藥性的問題。2020年TIGIT單抗在ASCO會議上公布的積極研究數(shù)據(jù)可謂是迎來了第一波高光時刻。

      三、TIM-3單抗

      TIM-3作為免疫療法研究領(lǐng)域中新“戰(zhàn)士”之一,最近一項多中心開放研究探索雙特異性抗體(LY3415244[27])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展開,并且通過預測抗藥性抗體(ADAs)作為新抗體免疫原性風險評估的一部分。目前TIM-3單抗在晚期NSCLC中正在開展的Ⅰ/Ⅱ期的研究包括BGB-A425+Tislelizumab(NCT03744468)、MBG453+PDR001(NCT02608268)、TSR-022 +PD-1單抗(NCT02817633)等。

      四、其他ICIs

      除了上述三種新的免疫檢查點以外,許多其他ICs(如BTLA,VISTA,B7-H3,Siglec-15等)也表現(xiàn)出具有吸引力的一面。BTLA是一種新型CD28超家族成員,通過研究BTLA在I~Ⅲ期NSCLC中的表達及與PD-1/PD-L1的相關(guān)性發(fā)現(xiàn)BTLA表達也可能作為臨床療效的預測生物標志物[28],BTLA單抗(TAB004/JS004)已被FDA批準進行臨床試驗,但目前,有關(guān)BTLA單抗開放的臨床試驗少。多種小鼠模型的臨床前研究就表明[29],VISTA阻斷可改善腫瘤浸潤T細胞在TME內(nèi)的浸潤、增殖和效應功能,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目前多種VISTA單抗(如JNJ-61610588,CA-170,HMBD-002)也開展用于實體腫瘤的Ⅰ期臨床試驗。早在2001年[30]就發(fā)現(xiàn)了B7-H3,又名CD276,Enoblituzuma[31](MGA271)在臨床試驗中已獲得了積極的研究結(jié)果,其他針對B7-H3單抗(MGD009,8H9等[32-33])也開展了多項臨床研究進一步探索。TIM-3單抗在晚期NSCLC中試驗包括MGA271+Pembrolizumab (NCT024752) 、MGA271+Ipilimumab(NCT02381314) 、MGD009/MGC018+MGA012(NCT03406949,NCT03729596)等也正在進行的Ⅰ/Ⅱ期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偶然發(fā)現(xiàn)Siglec-15抑制劑[34]也能抑制腫瘤的生長,正在招募臨床試驗進一步研究。目前,多種免疫檢查點已被選作為新的治療靶點??梢?,如今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功激發(fā)了人們的熱情。

      免疫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面臨的挑戰(zhàn)

      免疫治療為晚期NSCLC患者帶來了新紀元,在NSCLC患者的一線、二線甚至三線治療中均顯示出療效。然而,由于某些尚未解決的挑戰(zhàn)會使免疫治療臨床應用受限,因此,仍有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目前能夠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特定生物標志物較少。PD-L1的表達已被證明與PD-1/PD-L1封鎖治療NSCLC的療效相關(guān)[35]但是這種關(guān)聯(lián)在不同的ICIs之間卻不同,如:有研究[36]觀察到無論PD-L1表達如何,Nivolumab對鱗狀NSCLC和Durvalumab對NSCLC的OS均有改善,而且PD-L1的表達水平,在使用不同檢測抗體的免疫組化檢測中也是有異質(zhì)性。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多的預測因子綜合反映ICIs治療的臨床反應潛力。

      二、患者無論從免疫單藥治療還是聯(lián)合治療,能否避免治療相關(guān)不良事件(TRAEs)仍然是難以預測的。多項研究對免疫治療的安全性進行評估,但研究都會出現(xiàn)3~4級治療相關(guān)事件發(fā)生,甚至有些研究會因TRAEs的發(fā)生以失敗告終。因此,TRAEs仍然是PD-1/PD-L1/CTLA-4抑制劑治療的重大挑戰(zhàn),未來能預測或減少嚴重的TRAEs的發(fā)生,是研究的方向。

      三、如何為晚期NSCLC患者選擇最佳聯(lián)合治療方案,仍值得深入探索。目前,多種ICIs聯(lián)合治療已被證明在提高應答率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些聯(lián)合藥物的最佳使用順序,以提高聯(lián)合治療的準確性。

      總 結(jié)

      近年,ICIs聯(lián)合治療在癌癥臨床應用方面的發(fā)展迅速,ICIs不斷被批準作為晚期NSCLC的二線和一線治療方案,為晚期NSCLC的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新興免疫治療也可能在未來的癌癥臨床實踐領(lǐng)域帶來新曙光。然而,免疫治療仍處于起步階段,許多挑戰(zhàn)值得探索。因此,結(jié)合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回顧性或前瞻性研究,以證實療效與安全性,探索生物標志物的測定,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治療。

      猜你喜歡
      免疫治療臨床試驗單抗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腫瘤免疫治療發(fā)現(xiàn)新潛在靶點
      抗疫中第一個獲批臨床試驗的中藥——說說化濕敗毒方
      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
      腎癌生物免疫治療進展
      使用抗CD41單抗制備ITP小鼠的研究
      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NP方案治療晚期NSCLC的療效觀察
      Toll樣受體:免疫治療的新進展
      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在反復種植失敗和復發(fā)性自然流產(chǎn)中的作用
      腫瘤治療藥物Tosedostat的Ⅱ期臨床試驗結(jié)束
      石景山区| 昭平县| 乌拉特前旗| 大丰市| 阿拉善左旗| 读书| 攀枝花市| 沙湾县| 哈尔滨市| 昌乐县| 淄博市| 嵩明县| 夹江县| 广汉市| 济源市| 夹江县| 琼中| 古丈县| 上高县| 开封县| 清流县| 扎赉特旗| 吴旗县| 濉溪县| 互助| 栾川县| 柘城县| 昌江| 昌宁县| 宣城市| 贵定县| 天气| 北辰区| 潞西市| 稷山县| 张掖市| 济阳县| 巫溪县| 花莲市| 虎林市|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