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尾葉桉半同胞家系遺傳變異及優(yōu)良家系選擇

      2022-01-21 07:39:14李大華李薔薇黃勇德呂必文趙英偉王建忠
      廣西林業(yè)科學(xué)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尾葉遺傳力林齡

      李大華,李 霞,李薔薇,黃勇德,張 磊,呂必文,趙英偉,王建忠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東門林場,廣西扶綏 532100)

      尾葉桉(Eucalyptus urophylla)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樹屬常綠高大喬木,原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群島東部的島嶼,分布在8°30'~10°S,垂直分布海拔300 ~ 3 000 m[1]。尾葉桉是優(yōu)質(zhì)紙漿材,具有速生、豐產(chǎn)等特點。1919年,巴西最早引進尾葉桉;1965年,我國的華南植物園引進4 個種源;1984年,廣西依托中澳技術(shù)合作東門桉樹人工林項目,開始引進尾葉桉(種源∕家系)進行遺傳改良,通過生長測定和遺傳變異分析選擇其優(yōu)良家系[2-3]。

      在林木遺傳改良中,優(yōu)樹選擇是指按一定育種目標在種內(nèi)群體中保留優(yōu)良個體,去除弱勢個體是選擇育種的關(guān)鍵,也是得到優(yōu)良品種和生產(chǎn)群體的重要手段[4-5]。陳健波等[6]對尾葉桉家系進行初步研究,獲得2個優(yōu)良家系,且表示在進行家系試驗時應(yīng)盡可能選用優(yōu)良種源的家系,再從這些家系中優(yōu)中選優(yōu)。徐建民等[4]對2 個優(yōu)良種源44 個自由授粉家系進行生長、形質(zhì)、木材和抗風(fēng)等性狀的遺傳分析,得到25個優(yōu)良家系。李光友等[7]采用樹高、胸徑、單株材積和保存率綜合評定及家系群體平均選擇指數(shù)兩種方法,得到5 個優(yōu)良家系。后續(xù)對尾葉桉優(yōu)良家系特別是半同胞測定林優(yōu)樹選擇的研究較少。

      為給尾葉桉后續(xù)的家系試驗篩選優(yōu)良親本材料,同時發(fā)掘適宜尾葉桉無性系化的優(yōu)良遺傳型,本研究對其半同胞家系試驗林中生長量較好及遺傳力較高的優(yōu)良家系進行再選擇,以期能獲得木材產(chǎn)量高、材性品質(zhì)較好及抗風(fēng)性較強的優(yōu)良家系和單株,為其良種培育補充遺傳基礎(chǔ)材料,同時有效地推動尾葉桉高世代遺傳改良的進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東門林場華僑分場25 林班57、64 經(jīng)營班(試驗林編號為E164)(107°51'E,22°20'N)。年均氣溫21.2 ~ 22.3 ℃,最高氣溫38~41 ℃,最低氣溫-4~1.9 ℃;年均無霜期346 天;年均降水量1 000 ~ 1 300 mm;年均相對濕度74%~83%。土壤為典型的磚紅壤。

      1.2 試驗材料

      154個參試家系來源于廣西國有東門林場第一代尾葉桉家系E46、E54、E77和E94試驗林的優(yōu)樹種子。

      1.3 試驗設(shè)計與試驗林營建

      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單行4 株1 小區(qū),5 次重復(fù),株行距2 m×4 m,面積4.0 hm2。采用機耕全墾整地方式,先進行交叉裂土兩次,再進行拔樁帶狀裂土1 次,機耕深度45 cm 以上,伐根殘留低于5%。2010年5月28日定植,定植時澆透土壤,外圍種植保護行。定植1 個星期后調(diào)查成活率,于2010年6月13日和6月29日進行兩次補植。

      造林前的基肥為桉樹專用基肥(總養(yǎng)分≥30%)。用尿素(N 含量46%)、鈣鎂磷(P 含量18%)和氯化鉀(K含量50%)進行復(fù)混,體積比為尿素∶鈣鎂磷∶氯化鉀=1.5∶5∶0.5,有效成分中N、P和K的含量分別為10%、15%和5%。每噸肥加硼砂10 kg、硫酸鋅5 kg和硫酸銅5 kg。施肥量為0.5 kg∕坑。

      2010年7月上旬,進行帶狀鏟草撫育(帶寬1.5 m),芒類草根全清除,其他雜灌砍至20 cm 以下;1.5 m范圍外進行砍荒除雜,雜灌砍至30 cm 以下。10月中旬追加帶狀鏟草撫育1 次。第2 和第3年4 — 6月分別砍荒1次,雜灌砍至20 cm以下。

      結(jié)合除草進行追肥,時間為2010年8月中旬、第2 和第3年的4 — 6月雨季。追肥坑規(guī)格為20 cm × 30 cm × 20 cm,使用桉樹專用追肥(總養(yǎng)分≥33%)。用尿素(N 含量46%)、鈣鎂磷(P 含量18%)和氯化鉀(K 含量50%)進行復(fù)混,體積比為尿素∶鈣鎂磷∶氯化鉀=2.6∶3.7∶1,有效成分中N、P和K的含量分別為15%、10%和8%。施肥量為0.5 kg∕坑。

      1.4 生長調(diào)查

      在0.5、1.5、2.5、3.5和4.5年時對林木生長量進行每木調(diào)查,保存率分別為98.76%、78.67%、75.11%、72.32%和71.32%。采用測樹圍尺測定胸徑(D)(精確至0.1 cm),各林齡段的胸徑表示為D1.5、D2.5、D3.5和D4.5;采用VERTEX超聲波測高儀測定樹高(H)(精確至0.1 m),各林齡段的樹高表示為H0.5、H1.5、H2.5、H3.5和H4.5;單株材積(V,m3)根據(jù)公式計算,各林齡段的材積表示為V1.5、V2.5、V3.5和V4.5。

      1.5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 2007 和SAS∕STAT?8.1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采用桉樹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積公式計算單株材積;方差分析采用SAS GLM 過程(計算平方和的方法用SS3),方差分量采用PROC VARCOMP 過程中的限制最大似然法(REML)計算[8],進而估算家系遺傳力、單株遺傳力、遺傳變異系數(shù)、表型變異系數(shù)、家系或單株各性狀選擇指數(shù)和遺傳增益。單株材積(V)[9]、混合線性模型[10]、家系遺傳力(H2)[7]、單株遺傳力(h2)[7]、遺傳變異系數(shù)(GVC)[11]、表型變異系數(shù)(PVC)[11]、家系或單株各性狀選擇指數(shù)(I)[12-13]和遺傳增益(△G,%)[14]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μ為總體平均值;Fi為家系效應(yīng);Bj為區(qū)組效應(yīng);FBij為區(qū)組×家系效應(yīng);Eijk為隨機誤差。

      式中,為家系間的方差分量;為家系內(nèi)小區(qū)間的方差分量;為誤差項分量;B為重復(fù)數(shù);N為小區(qū)株數(shù)。

      式中,μ為平均值。

      式中,Wn為某家系∕單株第n個性狀的加權(quán)系數(shù),設(shè)定為第n個性狀標準差σn的倒數(shù)為某種源∕單株第n個性狀的遺傳力;Pn為某種源∕單株第n個性狀的表型值。

      式中,S為選擇差;h2為遺傳力為所有家系性狀的平均值。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生長性狀表型變異與方差分析

      1.5~3.5年生尾葉桉樹高和胸徑的變異系數(shù)隨林齡的增加而減小,說明林分在一定程度上隨著林齡的增加,樹高和胸徑的兩極分化變小(表1)。樹高、胸徑和材積在家系間均差異極顯著(P<0.01);在重復(fù)間,3.5年生胸徑和1.5年生單株材積差異顯著(P<0.05),3.5 和4.5年生單株材積差異不顯著,其他均差異極顯著(P<0.01)(表2)。

      表1 尾葉桉生長性狀Tab.1 Growth traits of E.urophylla

      表2 尾葉桉生長性狀方差分析Tab.2 Analysis of variance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E.urophylla

      續(xù)表2 Continued

      2.2 遺傳變異分析

      不同林齡尾葉桉生長性狀的表型變異系數(shù)均大于遺傳變異系數(shù)(表3)。隨林齡的增加,樹高和單株材積的表型變異系數(shù)均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均在2.5年時最??;胸徑表型變異系數(shù)呈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3.5年時最小。樹高和單株材積的遺傳變異系數(shù)呈先遞減小后增大的趨勢,均在3.5年時最??;胸徑的遺傳變異系數(shù)呈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的趨勢,3.5年時最小。

      表3 不同林齡尾葉桉生長性狀方差分量、遺傳力和變異系數(shù)Tab.3 Variance components,heritability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growth traits of E.urophylla with different ages

      不同林齡尾葉桉生長性狀受低至中等水平的遺傳控制,同一林齡內(nèi),生長性狀的家系遺傳力均大于單株遺傳力。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的家系遺傳力均隨林齡增加呈下降的趨勢,1.5年時最大,2.5年時下降趨勢明顯,3.5年時下降趨勢變緩。樹高的單株遺傳力隨林齡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的趨勢,1.5年時最大,2.5年時最小;胸徑的單株遺傳力隨林齡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2.5年時最大;單株材積的單株遺傳力隨林齡增加呈減小趨勢。

      2.3 優(yōu)良家系及單株選擇

      以4.5年生家系的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均值構(gòu)建尾葉桉家系(If)及單株性狀(Is)選擇指數(shù)方程:

      If=0.090 1D+0.068 0H+3.608 8V

      Is=0.056 0D+0.050 1H+2.444 7V

      家系和單株性狀平均選擇指數(shù)值為If'=2.733 5和Is' = 1.867 7。家系和單株性狀選擇指數(shù)標準差為σ'f= 0.374 1 和σ's= 0.972 8。對4.5年生尾葉桉家系試驗林進行性狀綜合評定,優(yōu)良家系及單株選擇標準為If>If'+σ'f=3.147 6;Is>Is'+σ's=2.840 5。

      從154 個家系中選出21 個優(yōu)良家系,入選率為13.64%(表4)。入選家系的胸徑均值為16.62 cm,比群體均值高出17.04%;樹高均值為17.53 m,比群體均值高出16.67%;材積均值為0.19 m3,比群體均值高出46.15%。21 個優(yōu)良家系中選出了71 個優(yōu)良單株,入選率為3.70 %(表5)。入選優(yōu)良單株的胸徑均值為22.13 cm,比群體均值高出55.85%;樹高均值為20.90 m,比群體均值高出39.24%;材積均值為0.35 m3,比群體均值高出169.23%。入選家系胸徑、樹高和材積的遺傳增益分別為6.25%、6.33%和14.62%,選擇效果較好;入選優(yōu)良單株胸徑、樹高和材積的遺傳增益分別為11.01%、11.01%和35.55%,選擇效果顯著。

      表4 尾葉桉優(yōu)良家系生長表現(xiàn)及綜合選擇指數(shù)Tab.4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indexes of E.urophylla superior families

      表5 尾葉桉優(yōu)良家系和單株遺傳增益Tab.5 Genetic gains of selected superior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plants of E.urophylla

      3 結(jié)論與討論

      本研究中,0.5、1.5、2.5、3.5 和4.5年生尾葉桉胸徑、樹高和單株材積在不同林齡家系間均差異極顯著;隨林齡的增加,各性狀在家系間、重復(fù)間存在分化和遺傳差異,與李光友等[7]對廣東省尾葉桉種子園家系研究結(jié)果相同??梢酝ㄟ^遺傳變異分析選擇獲得優(yōu)良家系。不同林齡尾葉桉生長性狀受低至中等水平的遺傳控制,同一林齡內(nèi),生長性狀的家系遺傳力均大于單株遺傳力,表明家系的選擇結(jié)果比單株選擇更科學(xué)可靠,與黃崇輝等[15]和梁麗華[16]對尾葉桉家系遺傳評價結(jié)果一致。通過各林齡比較發(fā)現(xiàn),尾葉桉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的家系遺傳力隨林齡的增加呈下降趨勢。1.5年生尾葉桉各生長性狀的家系遺傳力均最大,說明此時是其綜合生長發(fā)育的快速階段;到2.5年時,出現(xiàn)明顯下降,可能是因為在此林齡階段進行了遺傳疏伐,家系間的差異程度變小。3.5年后,隨林齡的增加,家系遺傳力保持在穩(wěn)定水平,表明其生長基本趨于穩(wěn)定,可作為優(yōu)良家系選擇的候選材料。

      由胸徑、樹高和單株材積構(gòu)建的尾葉桉家系及單株性狀選擇指數(shù)方程,得出家系和單株平均選擇指數(shù)標準分別為If>3.147 6和Is>2.840 5,綜合選擇出21 個優(yōu)良家系和71 株優(yōu)良單株,入選率分別為13.64%和3.70%。入選優(yōu)良家系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的均值分別為17.53 m、16.62 cm和0.19 m3,分別比群體均值高出16.79%、17.04%和46.15%;入選家系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的遺傳增益分別為6.25%、6.33%和14.62%,選擇效果較好。入選優(yōu)良單株樹高、胸徑和單株材積均值分別為20.90 m、22.13 cm和0.35 m3,分 別 比群體均 值高出55.85%、39.24%和169.23%;入選優(yōu)良單株樹高、胸徑和材積的遺傳增益分別為11.01%、11.01%和35.55%,達到一定預(yù)期選擇效果,將在后續(xù)的家系選擇中進一步檢驗結(jié)果。

      本研究選出的優(yōu)良家系可為后續(xù)營建尾葉桉高世代家系、篩選優(yōu)良家系親本提供依據(jù),也能科學(xué)地指導(dǎo)尾葉桉優(yōu)良家系的種質(zhì)資源收集(采種、采花粉)、雜交育種和無性系開發(fā)利用(嫁接、扦插和組培)等工作。未來將深入研究尾葉桉半同胞優(yōu)良家系、優(yōu)良單株與其母樹群體間生長性狀、遺傳增益和遺傳多樣性等指標的關(guān)系,結(jié)合表型、遺傳和分子技術(shù)等手段進一步篩選尾葉桉核心種質(zhì),為其高世代純種改良提供遺傳基礎(chǔ),進一步提高遺傳力和遺傳品質(zhì)。

      猜你喜歡
      尾葉遺傳力林齡
      蓖麻Lm型雌性系及其雜交組合的雜種優(yōu)勢分析
      美系大白種豬生長性狀和繁殖性狀遺傳力估計
      養(yǎng)豬(2022年4期)2022-08-17 07:07:02
      廣西甘蔗尾葉飼料化開發(fā)利用存在的問題及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建議
      中國飼料(2021年13期)2021-12-05 11:08:31
      微生物發(fā)酵甘蔗尾葉及其混合菜粕后營養(yǎng)價值的影響
      檫樹優(yōu)樹半同胞子代測定林樹高性狀遺傳變異研究
      甘蔗尾葉青貯及其飼喂價值的研究現(xiàn)狀
      武宣縣尾葉桉種植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
      不同林齡紅松人工林優(yōu)樹選擇技術(shù)的研究
      防護林科技(2016年9期)2016-09-27 01:34:21
      遼東山區(qū)不同林齡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
      防護林科技(2016年5期)2016-09-05 01:19:43
      通過胎盤效率改良母豬繁殖性能的研究進展
      定南县| 建瓯市| 县级市| 理塘县| 虎林市| 汕头市| 军事| 洪江市| 彭山县| 永福县| 启东市| 遂溪县| 鄂伦春自治旗| 湛江市| 灵石县| 图片| 夹江县| 莱阳市| 黄山市| 视频| 文山县| 汉川市| 兴和县| 彰化市| 义马市| 丹巴县| 睢宁县| 砚山县| 黄陵县| 洛阳市| 隆德县| 汝城县| 永定县| 界首市| 延长县| 巢湖市| 察哈| 科技| 疏附县| 五河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