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志
阜寧縣中醫(yī)院內二科,江蘇 鹽城 224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屬于全身性疾病,傳統(tǒng)規(guī)范性藥物治療、氧療等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1]。近年來,綜合性肺康復治療被臨床重視,肺康復治療是綜合運動訓練、健康教育、社會心理、康復訓練等療法的綜合治療方法,可逆轉疾病進展,達到康復目的[2],但綜合性肺康復治療目前未受到臨床呼吸科醫(yī)生重視,其應用在我國仍處于起步狀態(tài),尤其在重度COPD患者中的應用較為少見。因此,本研究選擇98例重度COPD患者,觀察綜合性肺康復治療在重度COPD患者臨床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提供指導。
選取2015年6月30日—2018年6月30日來阜寧縣中醫(yī)院呼吸內科就診的98例重度COPD穩(wěn)定期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康復治療組及常規(guī)治療組,每組各49例。COPD診斷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組織(GOLD)提出的COPD診斷標準,重度患者符合2017年GOLD分級為C級和D級的患者[3]。C級:改良呼吸困難指數(shù)(mMRC)0~1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量表(CAT)<10分,近一年內≥2次中等程度的急性加重或≥1次導致住院的急性加重。D級:mMRC≥2級,CAT≥10分,近一年內≥2次中等程度的急性加重或≥1次導致住院的急性加重。康復治療組與常規(guī)治療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康復治療組與常規(guī)治療組一般資料情況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既往無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均為臨床穩(wěn)定期;納入研究前6個月未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患者;GOLD中A級、B級、需要住院治療的D級患者;合并惡性腫瘤;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精神類疾病;正在參與其他研究者;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氣障礙;冠心病及心衰者;肥胖患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COPD穩(wěn)定期常規(guī)治療,康復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綜合性肺康復治療,均治療6個月。(1)呼吸肌訓練。吸氣肌抗阻鍛煉,調節(jié)吸氣阻力,每日2次,每次10組,根據(jù)患者病情逐漸上調吸氣量,每次10 min。(2)呼吸功能訓練。腹式呼吸鍛煉,吸氣2 s,呼氣2 s,每日3次,每次10 min;縮唇呼吸鍛煉,腹部鼓起2 s,腹部回縮4 s,每日3次,每次10 min。(3)運動鍛煉。平地步行,每日2次,每次30 min,50~80步/min;上肢伸展運動,每日2次,每次5~10min;下肢肌肉訓練(蹬車訓練),每日2次,每次30 min。(4)疾病教育。由醫(yī)務人員每日宣講1次COPD綜合性康復治療相關知識及重要性,并一對一對患者進行指導,監(jiān)督患者進行康復訓練。(5)營養(yǎng)干預。制定飲食推薦表,明確蛋白質、脂肪、水、糖類攝入量及相應食物含量,分發(fā)給患者,對于微型營養(yǎng)評價法(MNA)評分<24分的患者進行飲食干預,計算患者所需營養(yǎng)成分量,按醫(yī)務人員指導進行飲食,保證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6)心理行為干預。CAT≥20分的患者行心理行為干預,消除患者悲觀焦慮抑郁情緒,減輕負面影響,提高康復信心,必要時給予心理治療。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運動能力(采用6 min步行試驗評估,6MWD)、營養(yǎng)狀態(tài)、肺功能、動脈血氣分析指標、生活質量、心理狀態(tài)、氣促程度、治療效果。營養(yǎng)狀態(tài)用MNA評分進行評定。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采用瑞士席勒Spirovit SP-1肺功能儀檢測。PaO2、PaCO2、SaO2使用GEM premier 3 000血氣分析儀測量。生活質量評分參考COPD生存質量問卷,從情感、疲勞、喘息、情緒控制能力等方面評估。心理狀態(tài)采用貝克焦慮抑郁量表評估(BAI評分,BDI評分)。氣促程度采用美國胸科協(xié)會制定氣促指數(shù)評估,包括正常(0級)、快步步行時出現(xiàn)氣促(1級)、平速步行時出現(xiàn)氣促(2級)、平速步行氣促停止步行(3級)、輕微活動后出現(xiàn)氣促(4級)。治療效果: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均恢復正常為痊愈;其中任1項未恢復正常為顯效;病情好轉且少于3項恢復正常為進步;無好轉或進展為無效。痊愈率+顯效率為總有效率。
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康復治療組運動能力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氣促程度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運動能力及氣促程度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運動能力及氣促程度情況(±s)
注: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a表示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表示P<0.05。
組別康復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常規(guī)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6MWD(m)氣促指數(shù)(級)320.14±68.94 421.57±94.95ab 3.12±0.85 2.45±0.61ab 324.14±69.14 346.74±85.58b 3.11±0.86 3.04±0.83
治療后康復治療組PaO2、SaO2、FEV1、FEV1/FVC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aCO2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s)
注: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a表示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表示P<0.05。
組別常規(guī)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康復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PaO2(mmHg)SaO2(%)PaCO2(mmHg)FEV 1 FEV1/FVC(%)63.85±6.21 70.58±6.78b 75.05±4.07 80.94±5.51b 48.57±6.54 46.16±6.09b 1.40±0.35 1.88±0.52b 52.34±7.84 61.24±8.89b 63.74±6.12 81.75±8.39ab 75.66±4.11 96.47±6.73ab 45.93±6.63 42.69±5.22ab 1.38±0.32 2.31±0.69ab 53.31±7.86 74.31±9.54ab
康復治療組總有效率(95.92%)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83.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09,P<0.05)。
治療后康復治療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
表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
注: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a表示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表示P<0.05。
組別常規(guī)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康復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情感疲勞喘息情緒控制能力33.85±4.61 38.99±4.90b 15.05±2.09 16.24±2.14 19.57±2.58 20.16±2.62 20.40±2.39 25.88±2.82b 33.74±4.62 44.25±5.38ab 15.16±2.11 22.47±3.23ab 19.69±2.63 28.69±3.22ab 21.01±2.42 31.31±3.39ab
治療后康復治療組營養(yǎng)狀態(tài)(MAN評分)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AI評分、BDI評分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營養(yǎng)狀態(tài)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情況(±s) 分
表5 兩組營養(yǎng)狀態(tài)及心理狀態(tài)評分情況(±s) 分
注: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a表示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b表示P<0.05。
組別常規(guī)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康復治療組(n=49)治療前治療后BAI評分BDI評分MAN評分13.56±3.21 12.98±3.17 13.67±3.35 13.52±3.30 22.41±2.64 22.50±2.61 13.68±3.24 8.75±2.39ab 13.74±3.36 9.47±2.53ab 21.93±2.59 25.69±2.84ab
COPD是指具有氣流阻塞特征,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COPD已成為全球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COPD早期表現(xiàn)為肺功能異常、呼吸不適和肌肉疲勞導致的運動不耐受。重度COPD常合并多種并發(fā)癥,疾病累及多個系統(tǒng),除了肺部表現(xiàn),重度COPD常繼發(fā)骨骼肌改變、營養(yǎng)不良、胰島素抵抗及譫妄等,傳統(tǒng)規(guī)范性藥物治療、氧療等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5]。肺康復治療是綜合運動訓練、健康教育、社會心理、康復訓練等方法,逆轉疾病進展,以康復為目的新型療法,綜合性肺康復治療已被臨床證實可改善COPD患者生活質量和肺功能[6],但在重度COPD患者中研究較少。
研究顯示,重度COPD患者合并焦慮抑郁狀態(tài)發(fā)生率升高,營養(yǎng)不良及呼吸耐力下降等合并癥增加[7],給予重度COPD患者心理行為干預、營養(yǎng)干預及康復鍛煉十分必要。本研究結果顯示,綜合性肺康復治療可改善重度COPD運動能力、營養(yǎng)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肺功能相關指標,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孫锎等[8]研究與本研究結果相符。但由于本研究病例數(shù)較少,且治療觀察時間較短,研究結果還需進一步證實。伏冉等[9]研究發(fā)現(xiàn),綜合性肺康復干預可減輕中重度穩(wěn)定期COPD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患者運動能力和肺功能,與本研究結果相符。但由于本研究病例較少且治療觀察時間較短,研究結果還需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綜合性肺康復治療可改善重度COPD患者運動能力、營養(yǎng)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肺功能相關指標,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