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峰
(安徽省碭山縣農(nóng)產(chǎn)品監(jiān)管中心,碭山 235300)
梨木虱是為害碭山酥梨最普遍、最嚴重的害蟲之一,在安徽碭山一年發(fā)生5代,以成、若蟲刺吸芽、葉、嫩枝汁液進行直接為害,同時分泌黏液,招致雜菌,使葉片出現(xiàn)褐斑而造成早期落葉,污染果實,嚴重影響梨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為篩選有效藥劑,2021年5月13日和 5月 28日,分別在碭山開展了防治梨木虱的藥效試驗,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供果農(nóng)在生產(chǎn)中參考。
試驗在安徽省碭山果園場有限公司梨園進行,當?shù)貙贉貛Ъ撅L氣候,年平均氣溫14.6℃,降水量773 mm,≥10℃年活動積溫4 583.6℃,日照時數(shù)2 438 h,無霜期210 d。梨樹株行距5 m×7 m,樹齡為32年生,供試品種為碭山酥梨,砧木杜梨,樹勢中庸偏強,管理水平中等偏上。土壤pH 7.6,有機質(zhì)含量1.2%、含堿解氮46.8 mg/kg、速效磷16.7 mg/kg、速效鉀94 mg/kg。
供試藥劑為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40%聯(lián)苯菊酯·噻蟲啉SC和安徽豐樂農(nóng)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的助劑;2.5%三氟氯氫菊酯微乳劑、22.4%螺蟲乙酯懸浮劑均為市售合格產(chǎn)品。
試驗設(shè)5個處理,分別為①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000倍液;②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500倍液+40%聯(lián)苯菊酯·噻蟲啉SC 1 500倍液;③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000倍液+40%聯(lián)苯菊酯·噻蟲啉SC 1 500倍液+助劑3000倍液;④2.5%三氟氯氫菊酯SC1500倍液+22.4%螺蟲乙酯SC 4 000倍液;⑤清水對照(CK)。每處理4株樹,重復3次,共60株樹。
5月13日、5月28日,在晴天無風早上梨樹葉片無露水至9:00前,用蘇農(nóng)-36型藥泵噴藥,噴時要求細致均勻周到,667 m2用藥液500 kg,其它管理措施均相同。每小區(qū)調(diào)查3株樹,每株樹固定5個有蟲長梢,掛牌標記,調(diào)查葉片上梨木虱活蟲數(shù)。藥前調(diào)查梨木虱基數(shù),施藥后 1 d、3 d、5 d、7 d、14 d 調(diào)查殘存梨木虱活蟲數(shù),共調(diào)查6次,按以下公式計算防效。
蟲口減退率 (%)=(藥前活蟲數(shù)-藥后活蟲數(shù))/藥前活蟲數(shù)×100
防效 (%)=(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5月13日噴藥后1~3 d,處理①②③的防效均為100%,處理④在藥后1 d減退率和防效分別為88.85%、85.58%,藥后3 d減退率和防效分別為90.24%、87.78%。所有處理在藥后5~14 d的防效都達到了100%,①②③處理顯著優(yōu)于處理④,且防效高出12.2%~14.42%。
5月28日噴藥后,藥后1~3d①②③處理防效均分別為100%,①②③處理顯著優(yōu)于處理④,且防效高于④8.04%~11.62%。處理④藥后3 d減退率和防效分別為93.25%、91.96%,藥后1 d減退率和防效分別為90.31%、88.38%,所有處理在藥后5~14 d的防效都達到了100%。
表1不同處理梨木虱田間防治效果
試驗結(jié)果表明,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000倍液、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500倍液+40%聯(lián)苯菊酯·噻蟲啉SC 1 500倍液、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000倍液+40%聯(lián)苯菊酯·噻蟲啉SC 1 500倍液+助劑3 000倍液3個處理藥后1~14 d和2.5%三氟氯氫菊酯SC 1 500倍液+22.4%螺蟲乙酯SC 4 000倍液5~14 d處理對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均為100%,藥后1~3 d①②③處理對梨木虱的防治效果明顯優(yōu)于處理④。4個藥物處理對梨樹葉、果、新梢均安全,無藥害產(chǎn)生。
綜上所述,從防效和防治成本雙重考慮,建議在生產(chǎn)上防治梨木虱使用22%螺蟲乙酯·噻蟲啉SC 2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