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鳳余,田華萍
(廣西大學文學院,廣西南寧535001)
壯侗語指示詞語法化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壯語,如覃鳳余的《壯語源于指示詞的定語標記——兼論數(shù)詞“一”的來源》[1]、呂嵩崧的《壯語德靖土語近指示詞的演變——基于語言接觸的視角》[2]。侗水語支指示詞的語法化,雖未見系統(tǒng)的闡釋,但前賢的論著已經提到。梁敏[3]提到“指示代詞na?i6、a6、a5的意義有時虛化”。張均如[4]提到水語的“指示詞na?i6‘這’、tsa5‘那’、ja6‘這樣’在某些句子里不指代具體事物或時間、地點,其詞義趨于虛化,有的是表示加強語氣,有的是表示轉折”。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在全面搜集侗水語語料[注]本文搜集的侗水語語料包括:黃勇《漢語侗語關系詞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梁敏《侗語簡志》,民族出版社,1980;龍耀宏《侗語研究》,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石林《侗語漢語語法比較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邢公畹《三江侗語》,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楊漢基《侗語語法》,內部刊物,1986;楊漢基、張盛《簡明侗語語法》,貴州民族出版社,1993;楊通銀《通道侗語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趙小鵬《新晁侗語語詞》,岳麓書社,2012;韋學純《水語語法標注文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張均如《水語簡志》,民族出版社,1980。另,本文語料標注皆遵從原著。的基礎上,描述侗水語支的兩個語法化路徑:第一條語法化路徑即:指示形容詞>后置定語標記(>名詞化標記/句末直陳語氣詞);第二條語法化路徑即:指示代名詞>篇章回指>句間連詞(>話語標記)。
Diessel[5]指出: “(the adnominal demonstrative)is a specifific grammatical marker used to indicate the fifinal boundary of the relative clause.”意思是說,指示形容詞(adnominal demonstrative)通常會語法化為關系從句的邊界標記。唐正大[6]認為:SVO語言用指示詞的有無和位置來區(qū)分主句和從句結構,應該不是偶然現(xiàn)象。正如覃鳳余[1]和呂嵩崧[2]所指出的那樣,壯侗語是典型的SVO語言,指示詞語法化為后置定語[注]壯語后置的形容詞、動詞充當修飾語,都有關系從句的解讀,相關論述見覃鳳余2013。的邊界標記是很正常的演變。我們在侗水語支里也發(fā)現(xiàn)了這條語法化路徑。
1.近指指示形容詞na?i33「這」
名 人 這 啊 良
心 咧 非 常 壞
這個人良心非常壞[7]35。
個 青蛙 那 沒 有
ljeu31jiu53lo33a?453nan55pa?n55
了 必 須 想 個 辦
fa11na?i33.
法 這
青蛙沒有了,必須想出個辦法來[7]99。
時 那 咱們 三 江
縣 叫 懷 遠 縣
那時咱們三江縣叫懷遠縣[7]35。
(4)li33pi31lo11pi31a33
有 位 龍 女子 那
kwa?n55ljo11i55.
叫 龍 巧
有位龍姑娘叫龍巧[7]47。
水語的近指指示形容詞和遠指指示形容詞也同步發(fā)生“指示詞>后置定語標記”的演變,下面是例句。
1.近指指示形容詞na?i24「這」
(5)nu53ni35ta11kwa?n11
妹妹 看 來 斧子
na?i24ndum33pa?u55pai11ni53en11.
這 是 寶貝 仙家
妹妹,看來這斧子是仙家的寶貝[8]121。
(6)ti33a?n31qo33pai55ti33hi33
一 家族 就 擺 一 桌
na?i24ta11vi35ln31.
這 來 供 祭
一個家族就擺了一大桌的供品[8]158。
他 睡 像 頭 豬 這
他睡得像一頭豬[8]66。
2.遠指指示形容詞za35「那」
兩 只 狗 小 白 那
那兩只小白狗[8]35。
(9)man11ndo33ti33ja53z55ni55
3sg[注]3sg:third person singular第三人稱單數(shù)??匆?一 奶奶 那 呢
在 前面 賣 西瓜
他們看見一個奶奶呢,在前面賣西瓜[8]190。
最 后 卻 生下 一 肉疙瘩
me31ku33me31ui11me31mj11me31tin11vje35
沒 頭 沒 腦 沒 手 沒 腳 像
qu53pja11pan31za35.
團 磨 石 那
最后,卻生下一坨沒頭沒腦,沒手沒腳,像團磨石一樣的肉疙瘩[8]138。
NOM[注]NOM:nominalizer名詞化標記。吃 能 那 都
吃 光 了
能吃的東西,也都吃光了[8]126。
Diessel[5]125指出:“sentence connectives are frequently formed from a pronominal demonstrative.”意思是:句子的連接詞經常來源于指示代名詞。Bernd Heine,Tania Kuteva[10]也收錄了 “Demonstrative>Conjunction”「指示詞>連詞」這么一條語法化路徑。另據(jù)Diessel[5]127的研究:“Sentence connectives are either based on pronominal demonstratives that are used as discourse deictics.”意思是:表示篇章指示(discourse deictics)的指示代名詞(pronominal demonstrative)可以發(fā)展出句子連接詞的功能。通過侗水語的材料,我們發(fā)現(xiàn):指示代名詞發(fā)展出句子連接詞的功能是從篇章回指的功能開始的。
一定 要 在 那 咬
牙 忍 著 咯
一定要在那里咬牙忍著呀[7]38。
(13)na?u31?a?u31p’u33nan55ti33
在 老 堡 個 地
方 那 就 有 一 個 洲
那 叫 馬 頭 洲
在老堡那個地方,(就)有一個洲,那叫馬頭洲[7]35。
篇章回指
(14)ja?u11pa?i55hem21k’e35nu35u11
我 去 喊 他們 許多
人 來 吹 都 做 得 哦
那 易 得
我去喊他們許多人來吹(蘆笙)都做得到哦,那容易[7]39。
篇章回指/句間連詞
(15)ta?u55la?u31pek33si53a33……
咱們 老 百 姓 啊……
準 備 把 伙 那 砍
頭 完 那么 時 這 哩
ma31i33wu31ju33hem31n11lui13
馬 錫 武 又 喊 人 下
ma35pa?i55i55ln11.a53’a?p13
來 去 吹 笙 那 恰
ho11i55la33,’a?p13’a?p13la?u33
合 適 了 恰 恰 進
nan55’a?u35na?i33.
個 圈套 這
咱們老百姓啊……準備把那伙人的頭全砍了;而此時馬錫武又下來喊人去吹蘆笙。那就正合適了,恰恰進這個圈套[7]39。
句間連詞/等立并列句
(16)ta?u55la?u31pek33si53a33,
咱們 老 百 姓 啊
準 備 八 月 初 三
man55a33ni53mja11lo33,un11
日 啊 動 手 咯 準
pi55ta?i11ho33a33tat55a?u33ljeu31.
備 把 伙 那 砍 頭 完
那 時 這 哩 馬 錫 武 又
hem31n11lui13ma35pa?i55i55ln11.
喊 人 下 來 去 吹 笙
咱們老百姓啊準備八月初三動手咯,準備把那伙人的頭全砍了。而這時馬錫武又下來喊人去吹蘆笙[7]39。
這段話談了兩件事情,一件是老百姓準備八月初三動手,把壞人殺掉,另一件是馬錫武喊人下來吹蘆笙,這兩件事情在語義上完全等立,中間的“a33「那」”是連詞功能。
承接并列句
(17)ma?u33u33ka?33: “ja?u11pa?i55
他 就 講 我 去
nu53!”a33ma?u33si33ka55ne33’n33
看 那么 他 自家 呢 親
自 出 去 看 做 工
他就說:“我去看!”于是,他自己呢親自出去看做工[7]36。
轉折并列句
(18)jiu53la?k31man53la?u31pek33si53
要 那 些 老 百 姓
e33pa?55ma?u33we31en11a?11sa?i55
啊 幫 他 做 城 墻 讓
ma?u33a?n55wa?n35ja?u33jin354, sa?i55
他 吃 現(xiàn)成 住 現(xiàn)成 讓
ma?u33a?u33k’wa?i35ho11.a53ta?u55
他 生活 快 活 那 咱們
是 老 百 姓 那 是 沒
pan55hwa11.
辦 法
要老百姓啊幫他造城墻,讓他吃現(xiàn)成的,住現(xiàn)成的,讓他生活(得)快活。然而,咱們是老百姓,是沒辦法[7]35。
此例前面的句子說:知縣要百姓建城墻好讓讓他吃現(xiàn)成的、住現(xiàn)成的、生活快活,后面的句子說:咱們是老百姓,沒辦法。前后兩段句子有很明顯的轉折意味,中間的“a53「那」”起到連接轉折并列句的作用。
主從句連詞
(19)ta?u55i33la?u31pek33si53
咱們 是 老 百 姓
那 是 沒 辦 法
此例是上例(18)的后一部分。上句說“我們是老百姓”,下句說“(對知縣欺壓百姓)沒辦法”。上下句之間有因果關系,上句表原因,下句表結果,中間的“a53「那」”體現(xiàn)原因狀語從句的連詞功能。
(20)nu35hem31li33i55ta?11ln11
如果 喊 得 一 堂 笙
到 來 吹 給 我 聽
那 兩 咱們 哩 就 做 夫妻
要是喊得一堂蘆笙來吹給我聽,那咱們兩人就做夫妻[7]39。
水語中有個專用的指示代名詞ja6「這樣」,水語中的指示詞za35「那」除了有指示形容詞的功能外,還有指示代名詞的功能,例見下:
(21)ljum3he4ja6.
卷 做 這樣
這樣卷。(張均如1990:68)
覺得 那 太多 呢
覺得那樣太多了[8]170。
ja6「這樣」和za35「那」這兩個指示代名詞也同步發(fā)生了“Demonstrative>Conjunction”的演變,語法化過程論述如下。
1.ja6「這樣、那樣、如此」
篇章回指
(23)man6kon5na1a1fa?i4nu4
從 前 有 兩 兄 妹
還 小 父 母 就 死 里
家 很 窮 因 這樣 兩 他
be1be1pa?i1he4da?i5.
年 年 去 做 地
從前有兩兄妹,自幼父母雙亡,家里很窮。因此,他倆年年耕地[11]281。
篇章回指/句間連詞
個 人 允許 三 天 吃
ta3tn5ja6au4si3tm4tsjen1o2.
一 頓 這 樣 米 才 夠 吃 啊
每人三天只允許吃一頓,這樣,糧食才夠吃啊![11]291
句間連詞/承接并列句
(25)tui1a?6jam1man1ta1
隊 長 請 他 來
ja6man1qo3ta1ljeu2.
這樣 他 就 來 了
隊長請他來,于是他就來了[4]36。
轉折并列句
(26)pi2man1tha?u3pa?i1tha?u3
們 他 找 去 找
來 找 得 幾 月 這樣 也
me2do8ma4tin2ma?2.
不 見 石馬寶 什么
他們找來找去,找了幾個月,還是不見石馬寶[11]257。
2.za35「那」
篇章回指
白發(fā)老人 叫 1pl[注]1pl:first person plural第一人稱復數(shù)。
fa?i53nu53tu33a?u11za35me31n11.
兄妹 成親 那 不 行
白發(fā)老人叫我們兄妹成親,那可不行啊[8]132。
(28)pa?i11za35pu11a?i11.
去 那 也 好
去,(這件事)也好[8]66。
(27)中的“za53「那」”指的是“qo35pjam11pa?k31這件事,(28)中的“za53「那」”指的是這件事,說明指示詞“za53「那」”具備了篇章回指的功能。
句間連詞/等立并列句
(29)ha?i33ui11jam11ma31z55
海 最 深 嘛 那
黃 連 最 苦 嘛
海最深嘛,而黃連最苦嘛[8]191。
承接并列句
(30)te33n11na?i24ni53ma?31ui11
天下 這 什 么 最
fa?n11to11a33za35khu55ts55qo33an35
甜 多 啊 那 孔 子 就 想
這天下什么最甜,然后,孔子就想[8]191。
此例的“te33n11na?i24ni53ma?31ui11fa?n11與“khu55ts55是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具有承接關系的兩個小句,說明其間的“z55「那」”具備了承接句間連詞的功能。
本文討論侗水語支的兩條演變路徑, 在臺語支中都很常見。
第一條路徑“指示形容詞>后置定語標記”在壯語中的諸多用例見覃鳳余[1]55-63、呂嵩崧[2]108-118所舉。壯語深受漢語的影響,在漢-壯雙語人的語感中,充當后置定語標記的指示詞,其功能堪比漢語中的“的”。漢語的“的”除了充當定語標記之外,還有名詞化標記(即“的字結構”)、句末直陳(indicative)語氣詞[12]等功能,壯語充當定語標記的指示詞也同步發(fā)展出名詞化標記[注]漢語的“的字結構”“吃的、穿的、開車的”是名詞化結構,表類指;而梁敏雖稱侗語的“VP+指示詞”結構相當于漢語“的字結構”,但其釋義卻有定指的解讀,例句(35),梁敏釋為“角長的、高的(那只)”就是定指。、句末直陳語氣詞等相應的功能。覃鳳余[1]55-63曾列舉了壯語中一些功能相當于漢語“的”的指示詞,本文再舉例如下:
上 山 花 畫
han4tk8ki3ma2.
的<那 是 什么
花山上畫的是什么[13]。
(32)大新壯語:ka6ai6i?2ni1
些 事 情 這
是 昨天 出 的<這
這些事情是昨天發(fā)生的[14]。
(33)柳江壯語:ha4ti?u5dai3tsam6
也 跳 得 蠻
kjai1de?u1.
遠 的<這
也跳得蠻遠的[15]。
侗語中,充當后置定語標記的指示詞,也發(fā)現(xiàn)相當于漢語“的”的功能。梁敏[3]43早已指出,指示詞a6「那」“放在詞組或形容詞之后,跟漢語‘的字結構’相當”,“放在重疊的形容詞、動詞之后,表示‘××的’‘××地’的意思”。(34)的“a33「那」”相當于漢語的“的字結構”,(35)的“a33「那」”是句末直陳語氣詞。
(34)侗語:pa?u1ja?i3a6, pha?1
角 長 那>的, 高
那>的 是 只 水牛
角長的、高的(那只)是水牛[3]43。
(35)侗語:la?u33na?i33ma35na?i33
進 這里 來 這
樣 久 個 臉 你 只 是
黑 篤 篤 那>的
來這里這么久,你這張臉總是黑篤篤的[7]38。
第二條路徑“指示代名詞>篇章回指>句間連詞”,致力于臺語研究的時賢未能留意。我們舉武鳴壯語和靖西壯語的例子來說明。
武鳴壯語:no?i55「這里、這時」
指示代名詞
(36)jou35no?i55sa33h?42p31
在 這兒 生活 (語)
pi24hu55u55?31lu33.
年 一 都 知 (語)
在這兒生活的話,一年就會了[16]394。
句間連詞/等立并列句
貢 修 個 人 窮
hu55, no?i55te24la55mi42s??24pou31
一 這 他 還 有 兩 個
妹 姨 卻 嫁 得 家 富
貢修是一個窮人,而他的兩個小姨子卻都嫁了富人家[16]412。
轉折并列句
都 說 只 牛 肯
定 進 個 房子 比較 靚 那
po?i24no?i55ku35o?i33te24i42a?n42ku42
去 這 貢 修 他 卻 家 窮
la33bu33/bou55mi42na42li42hn35le33.
(語) 不 有 能 力 起 呀
都說??隙ㄟM比較亮堂的房子里去。然而,貢修他這邊家里窮,沒有能力蓋的呀[16]416。
靖西壯語:pei3「這樣」
指示代名詞
(39)pan2pei3i5hou4ni5.
成 如此 之 后 呢
如此之后呢[17]301。
篇章回指
我 先 騙 要 對 鐲子
te1ko?n5te33nam4jou5pei3
她 先 他 正 想 著 這樣
剛 剛 看 見 只 燕 子
我先騙她要她的這對鐲子,他正想著這些,剛好看見只燕子[17]313。
篇章回指/句間連詞
(41)te3ke5lok6e?1u5hun1hei3le?u4au2
老人 小孩 都 高興 全部
lo5pei3ou3lik10hat7ja4kwa5i1.
了 這樣 就 叫 做 說 過年
老人小孩都非常高興,這樣就叫做過年[17]326。
句間連詞/承接并列句
位 女人 他 說: “是”
pei3ou3tha?p9khe?5pai1θei4fak8.
于是 就 挑 筐子 去 買 冬瓜
他的妻子說:“對?!庇谑撬麄兙吞糁鹑ベI冬瓜[17]305。
轉折并列句
(43)me6ta?i5kim5than1kn2lok8khi1
岳母 看 見 位 女婿
上 來 了 這樣 也 不 答理
na?u5a3.
(不) 了
岳母見女婿來了,然而也不搭理[17]311。
本文討論的侗水語支的兩條語法化路徑,在壯語中也有,可見是侗臺語的語族共性。根據(jù)文獻(Diessel[5];Bernd Heine,Tania Kuteva[10]),這兩條路徑也在其他語言中存在,可見是人類語言的共性特征。然而,水語中發(fā)現(xiàn)如下用例:
(44)za35ai31pu33me31au33
那 1sg[注]1sg:first person singular第一人稱單數(shù)。都 NEG[注]NEG:negative實義否定。懂
ha11ljeu53lja31.
不, 不再 啦
那么,我也不知道啦[8]200。
(45)za35ljeu53ti3331lja55.
那 了 一 則 啦
那么,講完一則(故事)了[8]195。
這兩個用例中的指示詞都出現(xiàn)在一段話語的開頭,前后小句之間并無等立、承接、轉折等并列關系,也沒有因果、條件等主從關系,因此并不是句間連詞的用法。吳福祥[18]認為“話語標記(discource markers)中‘基于話語解釋’(interpretation-based)模式,即從話語交際的角度考察話語標記在話語理解中的提示、引導或制約作用。吳福祥[18]還認為“話語標記來源于表達概念意義的詞匯成分或詞匯序列”,且認為“話語標記的產生也是一種典型的語法化現(xiàn)象?!崩?44)(45)中的“z55「那」”在話語中正是起“提示”或“引導”作用,表示要開啟一個新的話語了。因此, “z55「那」”可以解讀為話語標記的功能。
本文討論的兩條語法化路徑在侗語、水語、壯語中的情況總結如下表:
壯侗語指示詞兩條語法化路徑的情況
這兩條路徑在反映人類語言的共性的同時,還體現(xiàn)出了壯侗語自己的個性特征。第一條路徑,指示詞充當后置定語的標記,功能堪比漢語的“的”。在漢語的長期深度影響下,某些壯侗語的指示詞同步發(fā)展出相當于“的”的名詞化標記或句末直陳語氣詞的功能。因此,我們把第一條路徑補充為:指示形容詞>后置定語標記(>名詞化標記/句末直陳語氣詞)。第二路徑,前賢的文獻中只描述到句間連詞,而我們在水語中還發(fā)現(xiàn),充當句間連詞的指示代名詞還能進一步演變?yōu)樵捳Z標記。因而,我們將第二條路徑延伸為:指示代名詞>篇章回指 >句間連詞(>話語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