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網絡青年亞文化社群的聚合認同機制與社會化困境
      ——以豆瓣網“985廢物引進計劃”為研究個案

      2022-02-05 07:43:08盧松巖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社群社會化線下

      韓 敏,盧松巖

      (西南大學 新聞傳媒學院,重慶 400700)

      2020年5月10日在豆瓣網站創(chuàng)建的“985廢物引進計劃”(以下簡稱為“985計劃”)小組,在短期內快速發(fā)展到11萬以上的用戶,來自全國各地的“小鎮(zhèn)做題家”是構成“985計劃”群體的原始與主力成員。所謂“小鎮(zhèn)做題家”:“指的是出身村鎮(zhèn)的寒門弟子。他們在中學階段依附于‘題海戰(zhàn)術’,迫于師長的壓力與管教取得優(yōu)異學習成績,從而脫離小鎮(zhèn)考入一流名校?!盵1]“985計劃”小組的日益發(fā)展壯大,意味著那些曾經被稱為“人中龍鳳”“天之驕子”的一流高校學生,表現出與主流社會期待相距甚遠的另類形象?!稌r代郵刊》不無悲憫地評價這一群體:“他們出身小城,擅長應試,進而通過高考躋身知名大學。可是在此之后,不少人卻發(fā)現人生的走向越來越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與出身大城市的同學相比,他們不擅交際,缺少社會資源和人脈視野。當‘小鎮(zhèn)做題家’們的光環(huán)一點點褪去,他們也只得自嘲是‘985廢物’?!盵2]

      “985計劃”小組作為典型的網絡亞文化社群,讓我們看到青年亞文化群體的構成不再局限于邊緣青年,擁有重點大學高學歷的人才也被納入其中。國內的亞文化研究普遍受到伯明翰學派理論的影響,聚焦于已經成型的亞文化群體風格,普遍將其邊緣化、脆弱化,忽視了亞文化群體成員的多元化?!?85計劃”小組的主力成員,無論是主流社會的認可度,還是自我認知,都與脆弱性不沾邊,他們自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存在。他們對當下與未來都有清晰認識與明確規(guī)劃,不僅如此,“985計劃”小組的成員們,從他們的人生路徑來看,無一不是與主流路徑相互照應的結果。在他們看似抵抗的表面之下,其實是對得不到主流社會認可所產生的苦悶情緒的抒發(fā)。因此,“抵抗”范疇喪失了對這個群體的解釋力。

      日益壯大且多元包容的網絡環(huán)境,為當下的網絡社群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如今網絡社群的聚集,不同于以親緣、業(yè)緣為紐帶的傳統(tǒng)聚合模式,其形成原因來源于線上線下世界更加緊密的共振性。網絡社群與線下世界形成了呼應、交叉等多重復雜關系,并且在逐漸發(fā)展壯大中影響力劇增。社群本身呈現出由線上轉向線下、難以被規(guī)訓以及不穩(wěn)定的特點。在社群與成員的關系中,社群成員呈現出矛盾與割裂的特點,這些區(qū)別于主流商業(yè)價值和社會規(guī)范的虛擬空間,在營造著自我歸屬感的同時,也醞釀著游離和反叛身份的社群異托邦。[3]

      目前國內對于“985計劃”小組的研究還較少。有學者從較為宏觀的角度分析“小鎮(zhèn)做題家”的形成,并給出相關的對策[4];有學者從社群成員(即“小鎮(zhèn)做題家”)的身份建構出發(fā),認為他們呈現出了一種“破碎的自我”[5];有學者則通過田野調查,具體考察了“小鎮(zhèn)做題家”作為“不平等貴子”的生存現狀[6];還有學者則從“廢”心理的角度來分析“985”成員的集體失意[7]。以上的研究從身份形成與身份認同的角度出發(fā),聚焦于“小鎮(zhèn)做題家”這一群體。本文則試圖從網絡社群的角度,來分析“985計劃”小組的聚合與認同機制以及社會化困境,為當前青年亞文化群體的社會化引導提供方案。

      本文采用了網絡民族志的方法獲取和收集資料,研究者從2020年12月22日開始,采用沁潤的方式在小組內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觀察,其中包括瀏覽組內規(guī)定、組內發(fā)言,并加入該小組,在此基礎上對這一群體如何聚集、如何產生認同以及面臨的困境展開研究。

      一、聚合邏輯:現實需求的“網絡社群式”滿足

      (一)為小組成員提供了表達脆弱性的出口

      互聯網世界中流動的時間與空間,建構起不同于線下世界的新情境,為“985計劃”小組青年提供了一個表達自身脆弱性的出口?;ヂ摼W世界重新定義了空間與時間,時空的變動建構了新型生活情境。對于空間而言,互聯網世界消解了線下凝固的實體空間,空間概念轉向“情境”,而不同的網絡社區(qū)則構成了不同的網絡情境,新的情境之下需要有新的社會行為。[8]其次,時間的精確性在互聯網世界消失。在互聯網世界,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呈現出一種“混沌線性”的時間走向。線下的時間、空間對人類的規(guī)制作用在互聯網世界弱化。在網絡世界上,青年群體可以在一個空間里分別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數字”人格?!?85計劃”設立了一種剝離了線下時間、空間限制的新場景,呈現了群體成員的新形象。

      在現實生活中被認定為“所向披靡”的精英學子,得以在“985計劃”中表現其脆弱的“另類”一面。線下身體的在場,并且與負面情緒一起出現,是對自身恥感的強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含蓄內斂、在對私域表達上的羞恥觀念,讓青年們羞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當下,憂郁、迷茫本身就被視為軟弱的代表,一種“疾病”的隱喻。這些導致了青年對自己負面情緒的羞于表達。“985計劃”中的青年則不同。在小組中的精華帖《經歷&共鳴:雖然我爸是農民工我是大學生但他比我厲害多了》一文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作者直言自己是“廢物”,并且已經“躺平”。在空間和時間被重新定義后的新情境中,那些被主流社會所認可的名校學生,他們的光環(huán)被統(tǒng)一褪去,沒有了現實情境的限制,也沒有了其他社交媒體上“強關系”的制約,青年們難以啟齒的惶惑與焦慮、羞于表達的狼狽形象,在“985計劃”里得以全面釋放?;ヂ摼W世界的“去身體化”,包容了“做題家”們的無助,也接納了他們的恥感。

      (二)緩解了小組成員因線下資源匱乏而產生的焦慮

      寒門出身的“小鎮(zhèn)做題家”們,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面臨著現實資源的匱乏。以熱門討論帖《經歷&共鳴:海歸靚女發(fā)配工地搬磚,慘遭父母嫌棄》以及上文提到的《經歷&共鳴:雖然我爸是農民工我是大學生但他比我厲害多了》等討論帖中可以看到,父母群體在“小鎮(zhèn)做題家”生活中缺位以及對子女多抱有指責、不理解的負面態(tài)度,代際之間的鴻溝日益明顯。同時,如今的代際鴻溝表現出多重性:一方面,作為“數字棄民”的父母群體面對日新月異的現實世界與網絡世界,顯得力不從心,父輩們以往的人生經驗難以解決當下青年的困惑,并且由于知識結構與價值觀念的巨大差異,父輩與子輩在網絡世界中的觀念碰撞更加尖銳和激烈。另一方面,“小鎮(zhèn)做題家”們所面對的代際鴻溝還連接著“傳統(tǒng)”與“現代”的矛盾。城市作為現代化產物,呈現出愈加明顯的“契約”精神,與之相反的是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依舊保留的“人情”社會。[9]兩種不同的社會類型,展現的是兩類群體價值觀的沖突,更是傳統(tǒng)與現代的沖突,這種沖突就生動地發(fā)生在奔赴大城市學習的“做題家”們身上。鞭長莫及的父輩們面對子女的難題,即使有心,也無力幫助他們解決。

      于是,在面對這樣的困境時,“做題家”們開始利用互聯網進行自我救贖,“抱團取暖”的訴求助推了他們的線上聚合。在“985計劃”的全部討論帖中,其中占據熱門討論前10位的,有7則討論均是來自前綴為“經歷&共鳴”①類的討論,其中評論數量最高的帖子《經歷&共鳴:985碩士,月薪三千》中,作者寫道:“寫下這些主要是為了發(fā)泄一下,順便希望幫到同樣在迷茫期的內卷受害者”。在帖子下面的回復中,要么是“樓主已經很努力了,時運不濟罷了”為代表的安慰性話語,要么是以“樓主可以嘗試下英語老師”為代表的建議性話語,這是小組其他成員對作者的幫助。從中可以看到,小組成員之間是一種相互出謀劃策,抱團取暖的關系。在數字化深度嵌入的社會中,“社會人”被全面監(jiān)視,線下求助無疑具備更大的隱私泄露風險。于是,“985計劃”的出現,既能夠使“小鎮(zhèn)做題家”獲得一定幫助,緩解其因資源匱乏而產生的焦慮也保全了他們的顏面與自尊。

      (三)找到歸屬感,緩解孤獨

      在技術變遷中,逐漸發(fā)達與下沉的媒介技術,造就了越發(fā)生動、豐富的互聯網世界,人們的情感投放點因此有了新的轉移陣地,網絡社群的出現則是其中一例。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網,是典型的興趣型社區(qū),而以趣緣關系為紐帶,社區(qū)成員間的關系更為純粹。此外,豆瓣也被認為是具有文藝氣息和小眾文化的社區(qū),具有鮮明的社區(qū)特色。[10]發(fā)展至今,在當代青年面對其他社交媒體上日益失真、喧囂的信息現狀時,豆瓣則試圖通過人與物的無限聯結,從而達到對一個渾整的價值體系的直接建構和直接體悟[11]。因此,豆瓣網作為平臺,其本身就積累了一定的用戶認同與情感。

      其次,建立在豆瓣網站上的“985計劃”,群體成員們線下經歷的“線上共鳴”是其典型的聚合機制,共鳴感促使該群體聚合。一方面,“經歷&共鳴”這一欄目在小組內的檢索欄中僅次于“校規(guī)&通知”,在上文分析中也可看出這一欄目的熱度與比重之大。另一方面,“985計劃”的成員具有相對明確的身份,即出身低、學歷高、際遇差等,他們所面對的是所有“小鎮(zhèn)青年”都會遇到的問題[12]。正是這份獨特的人生體驗,使得“985計劃”的社群成員得以聚合。相對于血緣關系的強制被動性,“985計劃”的成員們入群更具有主動性。同時,以地緣、業(yè)緣為連接紐帶的社群,其成員身份具有明確的限定性,而“985計劃”的社群成員身份限定則相對寬松。這些都強化了社群的聚合。正是這份經歷的共鳴,使得成員之間不免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彌補了線下社會不被理解的孤獨。

      (四)“985”頭銜的品牌化號召

      “985計劃”在發(fā)展中逐漸“品牌化”,基于互聯網邏輯形成的“品牌化”社群生存模態(tài)成為另一種吸引力。在“985計劃”中,“985”成為青年們的“圍城”。對于擁有985學歷的學生而言,他們想要擺脫名校頭銜帶來的過高的期待與要求,而對于非985高校的學生而言,這一頭銜無疑是他們的奮斗目標,也是該小組吸引他們的關鍵所在。因此,“985計劃”因為“985”高校的存在變成了一種品牌,借此實現了更廣泛的傳播。對于非“985”的學生而言,該群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自己的名校情結,并且在其中得以看到更豐富的名校資源,并感受名校氛圍,從而實現想象中的身份轉變。

      “985計劃”一方面作為穩(wěn)固既有成員的身份標簽,另一方面,對小組成員的身份限制卻逐漸放松。非“985”高校同學的隊伍在小組內越來越壯大的情況已是不爭的事實,“985”頭銜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二、認同深化:儀式共建與文化聚合

      隨著“985計劃”的規(guī)模日益壯大,群體成員之間的沖突也逐漸浮出水面。從沖突爆發(fā),到解決沖突,再到沖突之后的秩序重建,群體成員的認同感在儀式共建中深化。沖突首先來自于群體外部對“985計劃”的刻板印象。大眾會將出身名校但喪氣滿滿的學生斥責為應試教育的“殘次品”,認為他們只知埋頭讀書,不懂社會人情,甚至會有人將其誤解為是在變相秀學歷、秀優(yōu)越。其次,還有來自群體內部的相互“傾軋”?!?85計劃”內部也存在學歷歧視、階層歧視,以及“優(yōu)越感發(fā)言”等讓人內心不適的言語,有些人只顧炫耀而忽視群體本身互相幫助的本質。于是,在2020年5月15日,“985計劃”的組長便發(fā)布了《校規(guī)&通知:致組里非985、211的成員——在理解的前提下求同存異》的精華帖。在該帖中,組長表示并不武斷地排斥非985、211的同學,并對無端地貼標簽,用學歷論去攻擊很多組員的行為提出警告,沖突隨即平息。作為網絡社群的“985計劃”根據具體的社群運作狀況而重新設定互動規(guī)則,重造儀式,而在儀式重建中,逐漸明確和深化了“985計劃”的文化認同感。

      這種文化認同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985計劃”的存在挑戰(zhàn)和消解了以學歷打造等級、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觀念。占據精華帖榜首的帖子《經歷&共鳴:中年失業(yè)日記(流水賬)》中,作者以37歲被迫失業(yè)的中年形象出現,突發(fā)的變故讓整篇帖子既充滿了“投出了50份簡歷依然沒有回音”的窘迫,又夾帶著“這是逼我創(chuàng)業(yè)嗎”的自我調侃,完全符合主流大眾對失意人生的想象。但在帖子中,作者所述及的共享經濟,以及展示出來的封面畫作,都顯示出濃厚的都市精英質感,讓這份人生的失意也因為作者的品味和格調而詩意起來,一掃文章開頭慘淡哀傷的氣氛。帖子下面的評論也并沒有因為作者的失業(yè)而否定作者,高贊評論中“為什么文化修養(yǎng)這么高的人也會職業(yè)危機啊”,在充分肯定作者的價值之余,巧妙地用“職業(yè)危機”一詞替代所謂的“失業(yè)”,溫情滿滿。因此,在“985計劃”中,大眾所認可的成功與失敗在這里變得不再界限分明,也不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尺度。

      其次,具備“中國特色”的“喪”與“佛”文化是“985計劃”的典型文化風格,這一風格亦成為文化黏合劑。日本的“佛系”文化,它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裕之后出現的一種反現代的生活方式,是“低欲望社會”的一種表征,但對擁有高學歷的“985計劃”的中國青年而言,無論是現實中的激烈競爭,還是“985青年”們所接受到的精英教育,都使得青年們不會就此而對生活徹底妥協。“佛”與“喪”在此只能是一種話語表征,甚至被青年們篡改為相互調侃的話語方式,成為青年標識自我身份的“漂浮”能指。精華帖《經歷&共鳴:大膽開麥,提出一些或許不太成熟的建議》從2020年9月5日第一次發(fā)布開始,一直更新到了2021年的3月21日。帖子中自稱“頭部985five”的作者,一方面以“廢物”自居,另一方面積極地傳達出自己的人生經驗,其中不乏“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大學期間多試錯,不要急于成功”等積極向上的經驗分享。類似看似矛盾的行為在小組內隨處可見?!?85計劃”提供了一個機會,讓“真廢物”和“假廢物”都可以掙脫線下身份的束縛而暢所欲言。小組中其他隨處可見的學習經驗、應試技巧及求職經驗分享,便是青年們在“佛”與“喪”背后默默努力的體現。

      在這種反標簽的態(tài)度背后,表現出青年對當前庸俗“成功學”的嘲諷與自我意識的覺醒,它是時代變遷與個體成長的見證。“佛”與“喪”的彌漫,是“985計劃”小組青年對單維度注重工具理性的單一價值內涵的成功學的消解與抵抗?!扒嗄陚冇靡惶讕в形耆栊缘脑~匯對自我進行命名,這是他們在對成功學所宣揚的一套成功方法論失望之后、在自身所追逐的成功幻夢破滅后的一種自我精神放逐和人格的自我矮化。”[13]這種矮化所針對的對象,是功利化、庸俗化的“成功學”本身,而不是對自我的矮化。對“成功學”的諷刺,是當代青年對于自我價值的多元認知以及對成功概念本身的質疑,是對個體價值的再反思。當前的“成功學”忽視了“成功”的多元含義,這是對人存在價值的矮化。如何去面對逐漸走向“失敗”的人生正是“985計劃”成立的最初目的。在他們所面對的諸多人生困境背后,本質上都是如何平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即如何社會化的問題,而社會化的過程本身也在時代的發(fā)展中演變出全新的內涵,使得青年的社會化出現新的困境。

      三、面臨的社會化困境

      (一)期待被認可,拒絕被收編

      應該看到,網絡社群的形成意味著由個體走向群體,本身便蘊含著社會化的傾向與潛力。個體與社會的交往是社會化的前提,“985計劃”社群在成立之初已經邁出了社會化的第一步。在該小組的發(fā)展壯大中,“經歷&共鳴”與“討論&咨詢”成為兩個主力板塊,成員們內心苦悶的抒發(fā)與生活困境的求解是小組討論的主要內容。從中可以看出,該群建立之初,小組成員與主流社會之間并非是一種抗拒、對立的關系,而是在認可主流社會合理性的基礎之上,因為自己社會化失敗而產生苦悶、自嘲心態(tài),他們最終目的依舊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期待著被認可。

      青年們期待被主流社會認可,卻不希望以一種妥協的姿態(tài)。學者哈特穆特·羅薩提出“社會加速邏輯”[14]這一概念,即現代人為了追求時間效率的最大化而導致整個社會節(jié)奏的加速,從而使得人們的幸福感降低。青年們在面對加速世界時,自我定位與劇烈變遷的社會之間產生斷裂。在《經歷&共鳴:差點被我爸殺了》一帖中,計算機專業(yè)出身的樓主畢業(yè)之后選擇以寫網文為生,遭到了父親的反對,最后在拒絕了父親提供的IT工作后,父子間爆發(fā)了激烈的沖突。在這篇帖子里,無論是父輩提供的工作救助,還是樓主果斷的拒絕,樓主都掌控著極大的選擇權,他們本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社會主流所認可的安逸生活,但是他們?yōu)榱俗约旱淖非蠖芙^了。這反映出在社會變遷之下,青年的自我定位與父輩之間的沖突,青年在變遷下找尋到的社會定位是父輩所不能容忍的,由此所產生的隔閡與痛苦覆蓋在“985計劃”幾乎所有成員的身上。對于他們而言,盡管已經擁有了絕大多數青年難以企及的高端學歷,然而在他們看來自己的生活依然是“一地雞毛”;即便擁有了社會主流所預設的理想生活,但依然不快樂。原因便在于他們自身的追求與社會傳統(tǒng)、父母期待的背道而馳,不想屈服但往往又無法掙脫現實困境。這種矛盾的心態(tài)轉移到“985計劃”中便是目前這種不妥協的態(tài)度。

      (二)社會化內涵存在代際沖突

      學者風笑天結合當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指出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終身性”的特點[15]。這一終身性所反映的便是,隨著社會化的內涵被不斷豐富,每個人都要做好終身社會化的準備。面對如今被互聯網包裹的線下世界,移動互聯技能的熟練應用成為剛需。青年群體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積極豐富新型社會化的內涵,而父母群體卻往往難以及時地追隨上這一浪潮。因此,如今的社會化困境不僅表現在青年群體的年少叛逆,還表現在父母群體或主動或被動地放棄了進一步社會化的嘗試。以《經歷&共鳴:差點被我爸殺了》一帖為代表,在小組內的求助與討論中,父母群體與子女群體的沖突是熱點議題。在該帖結尾樓主寫道:“我爸不是暴力狂”“他一直都很關心我,平日里也很努力工作,承擔家庭責任,我一直覺得他是了不起的父親”。從中可以看到,父子之間并非完全水火不容,代際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也并不具有一個明確的責任歸屬,父輩或子輩都是巨大社會變遷下的承受者,也是迷茫者。因此,子輩們尚未完成的自我社會化困境,以及父輩們難以適應如今社會的困境,這造成了代際之間的沖突。

      在如今的社會化進程中,“反向社會化”現象愈加明顯?,敻覃愄亍っ椎绿岢龅摹昂笥魑幕盵16]概念,闡述了后工業(yè)社會以來的社會文化結構性變遷。在此基礎上,文化反哺被頻頻提及,用來指代現代化語境下,子輩文化向父輩反向滲透的現象,反向社會化的趨勢愈加明顯。“985計劃”這一社群在社會化過程中的不愿妥協,也體現出這一群體通過主動建構起不同于主流共識的網絡社群,來突破傳統(tǒng)的社會化模式。然而盡管反向社會化是當今青年社會化的一個趨勢,但當下青年依舊表現出一定的犬儒色彩,即通過表面上的污名化來遮掩內在的主動性,并以逃避來遮蓋沖突。在代際之間的雙向性上亦是如此,青年們雖然不放棄向父母群體輸送價值觀,但似乎也并不對父母群體接受自己抱有足夠的信心,代際之間反哺的主動性在弱化,這些導致了如今父輩與子輩雙方在社會化中的淺嘗輒止。

      (三)社會共識難以聚合

      個體化的社會,“游牧”的個體在面對線下世界的空虛與無助時,通過線上世界來找尋歸屬感。但線上世界似乎比線下世界更具流動性。于是,為了穩(wěn)固這種流動性,他們往往會申請加入多個網絡社群。流動現代性的液化力量讓當代人以“游牧民”的策略行事和生活,集體生活呈現出以流動性、不時中斷的聚集以及散落為特征的新部落主義。[17]然而令人眼花繚亂的網絡社群,在彌補現代青年歸屬感的同時,往往將其拋向更深的情感黑洞。短暫停留,始終“游牧”,成為當下年青人無論是面對線上還是線下的生活常態(tài)。

      社會化需要社會成員集體參與,對共同到來的社會形態(tài)形成一個明確的、清晰的社會圖像的想象。網絡社群發(fā)展的相對散亂化,以及相互之間異質性的增強,導致各個社群“各自為政”,彼此分隔,互不理解,難以對社會形成具備共識性、集體性的想象。與此同時,對比由線下機構所構成的分工明晰的實體世界,線下機構的“線上化”與線上機構的“創(chuàng)新化”是線上社會的全新特點。以臉書為例,有學者認為:“強大的‘數字非國家行為體’可能會成為真正的互聯網國家,取得主權國家地位乃至與傳統(tǒng)國家分庭抗禮?!盵18]那么類似的新浪微博、豆瓣、微信等社交平臺,以及這些社交平臺所網聚的用戶,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也同樣具備著“國家化”的潛力,或者“國家機器”化的潛力。因此,傳統(tǒng)線下機構的線上遷移,以及互聯網原生的線上機構,構成了互聯網社會的新格局。以上這些因素都在提醒著我們,形成一個被民眾所普遍接受的關于社會的共同想象才是解決當下青年社會化問題的關鍵。

      四、結語

      技術變革成為當今時代發(fā)展的最大驅動力,生于1990年代及其后的青年的成長史,伴隨著技術驅動下新的世界的建構歷程。全新的世界推動了文化的變革。如果說前輩們的文化創(chuàng)作是基于現實的感受與具體的經歷,那么走出物質匱乏的1970年代與思想躁動的1980年代,如今的青年文化則是基于互聯網世界與線下世界高度融合后的全新產物?;ヂ摼W所提供的線上經歷與情感體驗,孕育了如今的青年文化。對待當下的青年文化,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可能已經不只是落后于時代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對當下青年文化想象力的遲滯。融合時代的逐步到來,新文化的誕生,共同作用下造就了“985計劃”的時代特質與精神內涵。就這一社群本身而言,線下世界的困頓是出身于985高校等一眾青年進行自我污名化以及線上聚合的最大原因。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青年亞文化群體,并非反抗主流,而是在反抗被矯飾的、假大空式的“偽主流”。因此,我們需要審慎地看待這一社會現象,以協商與對話的姿態(tài)去與這一群體溝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與批評。

      注釋:

      ①“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的討論分類一共分為“校規(guī)&通知”“經歷&共鳴”“討論&咨詢”“干貨&打卡”“娛樂&開心”五類。

      猜你喜歡
      社群社會化線下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少先隊活動(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COZMINE線下集合店
      現代裝飾(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2
      傳統(tǒng)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yè)是這樣看的
      當代水產(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6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fā)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38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社群短命七宗罪
      現代家電(2019年4期)2019-06-12 15:59:52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公共文化服務亟須推進社會化
      學習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
      母嬰電商的社群玩法
      VC靠邊!社群股權眾籌來了
      常德市| 张家港市| 三都| 都匀市| 五大连池市| 溧水县| 长寿区| 香港| 塘沽区| 甘德县| 浦江县| 泽普县| 怀仁县| 铜梁县| 台湾省| 临朐县| 宜州市| 理塘县| 布尔津县| 衡阳县| 四会市| 巴楚县| 黄平县| 四川省| 大余县| 崇仁县| 礼泉县| 天门市| 漯河市| 长汀县| 仙游县| 汉寿县| 娄烦县| 介休市| 长白| 琼结县| 和平县| 于都县| 祁阳县| 武乡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