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 楊雁鴻 馮秀婷 溫瑩瑩 石換利 劉杰 郭敏
摘要:目的 觀察補中益氣湯加味聯合針刺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90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觀察組給予補中益氣湯加減口服聯合針刺治療,針刺穴位選取足三里、三陰交、氣海、關元、中極;對照組給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進行治療,2組的治療時間均為5次/周,連續(xù)治療1個月。采用中醫(yī)癥狀積分、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性功能問卷(PISQ-12)及盆底肌肌力評分于治療前后進行療效評價。結果 2組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ISQ-12評分及盆底肌肌力較治療前明顯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PISQ-12評分及盆底肌肌力較對照組改善的更加明顯,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補中益氣湯加味聯合針刺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增強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產后盆底功能障礙;補中益氣湯;針刺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2)01-0029-03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妊娠及分娩因素導致的盆底肌肉及神經功能受損,產生以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婦科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PFD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其中手術治療具有療效好、見效快等諸多優(yōu)點,但由于其費用較高、創(chuàng)傷大、易感染使大部分患者難以接受。常用的保守治療包括盆底康復訓練、生物反饋電刺激等,該類療法具有安全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但治療周期較長、且容易復發(fā)[2-4]。因此尋求一種簡、便、效、廉的新的治療方法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使用補中益氣湯聯合針刺治療PFD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查閱文獻鮮少見相關報道,故本研究采用補中益氣湯聯合針刺治療PFD,客觀評價該療法對PFD患者臨床癥狀、生活質量及盆底肌肌力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PFD提供新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至洛陽市中醫(yī)院婦產科門診就診的90例PFD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各45例。2組患者的年齡、胎次、孕期增加體重、新生兒體重、盆腔器官脫垂情況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婦產科學》盆底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5]。
1.2.2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 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陰挺氣虛證辨證[6]。主癥:子宮下墜或脫出陰道口外,陰道前后壁膨出陰道口;次癥:小腹下墜,乏力無神,氣短懶言,帶下量多;舌質淡、苔薄,脈象弱。
1.3 納入標準 (1)符合PED的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2)無嚴重并發(fā)病,病情穩(wěn)定。(3)認知功能正常。(4)患者配合度好,簽訂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局部腫脹、感染或出血者。(2)產婦肌肉無收縮、盆底無感覺等失去神經支配與感知障礙。(3)意識及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療的。(4)合并有其他嚴重系統(tǒng)疾病者。
1.5 治療方法
1.5.1 觀察組 根據中醫(yī)辨證運用中藥補中益氣湯加味治療,主方補中益氣湯,組方如下:生黃芪25 g,當歸10 g,升麻6 g,人參5 g,陳皮10 g,甘草6 g,白術15 g,柴胡6 g,肉桂9 g,山茱萸9 g。水煎服,400 mL,早晚分服。同時給予針刺雙側足三里,雙側三陰交、關元、中極、氣海。操作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臥位,足三里、三陰交直刺進針,關元、氣海、中極穴斜刺進針,進針深度均為30~40 mm。每次治療留針30 min,5次/周,連續(xù)治療1個月。
1.5.2 對照組 給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南京偉思,SA9800)進行治療。治療前囑患者排凈大小便,患者取仰臥截石位,在其陰道內安放陰道電極,電刺激由低頻(20HZ)至高頻(100 HZ)緩慢加強,刺激強度以患者感覺肌肉有跳動但無任何疼痛感為佳,共治療20 min,5次/周,連續(xù)治療1個月。
1.6 觀察指標
1.6.1 中醫(yī)證候積分 將子宮下墜、陰道前后壁膨出、小腹下墜、乏力無神、氣短懶言、帶下量多、舌淡苔薄、脈象弱癥狀根據嚴重程度分別計為 0、1、2、3 分,總分越低則療效越好。
1.6.2 盆底肌肌力 采用多功能神經電生理定量診斷仿生治療儀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的陰道收縮肌電值、陰道動態(tài)壓力及陰道收縮持續(xù)時間,比較2組盆底肌力改善情況。
1.6.3 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性功能問卷(PISQ-12) 采用PISQ-12評分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性生活質量量表評分進行評價。量表評分值越大說明性生活質量越佳。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若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x±s)表示,計量資料的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表示,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進行計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醫(yī)證候積分治療前后的比較 2組治療前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遠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PISQ-12評分治療前后的比較 2組治療前的PISQ-12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明顯升高,與治療前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的PISQ-12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盆底肌肌力治療前后的比較 治療前2組陰道收縮肌電值、陰道動態(tài)壓力、陰道收縮持續(xù)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上述指標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是由妊娠及分娩等因素導致的盆底肌肉及神經功能受損,產生以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婦科疾病。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的發(fā)病率為20%,且呈逐漸上升趨勢。PFD雖不會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但卻很大程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此類疾病也更加重視[1]。
PFD屬于祖國醫(yī)學“遺溺”“陰脫”“陰挺”等范疇,《諸病源候論》曰“胞絡傷損,子臟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而用力而陰下脫者”?!短ギa輯萃》“夫產后小便數者,乃氣虛不能制故也”?!秼D人大全良方》“由產后臟腑勞傷,氣血虛損……血則壅滯不宣,積蓄在內”。結合歷代醫(yī)家論述[7],可知本病的根本病因病機為產時耗氣傷血或產后勞力過度以致產后脾腎陽虛,失于固攝[8]。脾氣虛則盆底肌肉、韌帶失于濡養(yǎng),升舉無力,盆腔臟器下垂。腎陽虛而攝納無權,膀胱氣化失約,尿液時時自遺。因此,臨床當以補益脾腎、升陽舉陷作為主要治療原則[9]。補中益氣湯化生陽氣、升舉清氣,是治療氣虛的經典方劑。方中以大劑量黃芪益氣為君;黨參、白術、炙甘草益氣為臣,聯合應用以收補中益氣之功;當歸可補血養(yǎng)血,陳皮可調理氣機,共為佐;升麻、柴胡升舉下陷清陽,為使藥;同時配合加入肉桂、山茱萸溫腎通陽,諸藥共用以達到補益脾腎、升陽舉陷的治療作用[10-11]。同時配合針刺足三里、三陰交、氣海、關元、中極諸穴,其中三陰交屬脾經,與足三陰經相交會,善調補三陰經經氣;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中極、關元、氣海均為任脈穴位且與足三陰經聯系密切,諸穴合用以奏溫補脾腎,升陽舉陷之效。周穎等[12-13]對針刺治療PED的選穴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關元、氣海、中極、三陰交、足三里在針刺治療PED的文獻里出現頻率最高,為針刺治療PED的基本選穴處方。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觀察組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與對照組相比較顯著降低;PISQ-12評分及盆底肌肌力與對照組相比較顯著升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針刺治療PED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增強盆底肌肌力、提高生活治療。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如觀察時間較短,且未對患者進行隨訪、且觀察指標多為主觀指標,無法量化。在今后研究中應延長隨訪時間、選取更加客觀的指標進一步探討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針刺治療PED的療效。
參考文獻:
[1]王萌影,苑程鯤,王萌瑞,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診療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5):1213-1215.
[2]劉成,洪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2017(6):505-512.
[3]周維敏,施錦金,黃彩仙.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5):3583-3585.
[4]宋天嬌,趙麗晶,王媛,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康復治療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479-482.
[5]謝幸,茍文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規(guī)劃教材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80.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46-253.
[7]陳錦婷.針刺及熱敷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氣虛型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D].福州: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21.
[8]徐月芳,李倩云.針刺足三里聯合盆底康復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1,38(1):62-66.
[9]韋以宗,韋春德,林遠方,等.婦女盆底功能障礙類疾病中醫(yī)古籍文獻考[J].光明中醫(yī),2019,34(17):2597-2599.
[10]胡素芝,趙清莎.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盆底重建術對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療效及盆底超聲的影響[J].新中醫(yī),2021,53(5):32-35.
[11]劉倩,吳冬梅,張敏.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中醫(yī)證素特征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7 24(12):12-16.
[12]周穎,婁必丹.針灸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選穴規(guī)律分析[J].河南中醫(yī),2021,41( 2):284-288.
[13]容群.針灸治療壓力性尿失禁6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5,24(21):92-95.
(收稿日期: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