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公之琴舞》“視日”“視辰”與商周天道觀之傳承*

      2022-02-08 07:39:00姚小鷗李文慧
      跨世紀 2022年2期
      關(guān)鍵詞:清華正義

      姚小鷗 李文慧

      清華簡《周公之琴舞》載成王作“琴舞九卒”,其第四啟曰《文》①,篇中言:“晝之才(載)視日,夜之才(載)視辰。日入罪舉不寧,是惟宅。”整理者指出,引文中“視日”“視辰”的解說,當結(jié)合同載于《清華大學(xué)藏戰(zhàn)國竹簡》的《說命下》進行探討?!墩f命下》中,商王命傅說之語有:“晝女視日,夜女視辰,時罔非乃載?!保?]128上引兩部文獻皆有“視日”“視辰”之語,其間涉及天道與人事的關(guān)系。探討“視日”“視辰”蘊含的意義,有助于我們理解商周兩代天道觀的傳承關(guān)系。

      一、先秦時期的觀天象與行政令

      “視日”與“視辰”對舉,就字面而言,分別指在晝?nèi)蘸鸵雇碛^察天象?!俺健保碚呓忉尀椤靶浅健?,并引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辰”字條云:“辰者,二十八宿也?!保?]130這種解釋不很準確?!渡袝ひ骛ⅰ罚骸坝栌^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孔傳》:“日月星為三辰?!保?]《尚書正義》,141由此可知,“辰”可概指日月星辰?!肚迦A簡》中“視辰”與“視日”對舉,則“辰”當指夜晚所能見到的包括月在內(nèi)的諸多天體。

      通過考察可知,“視日”“視辰”之語具有豐富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非僅如字面所言之觀察天象,而是蘊含著先秦時期人們的天文觀念和政治學(xué)理念。

      《周易·系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保?]《周易正義》,86包犧氏,即伏羲氏。據(jù)此可知,伏羲氏取法天地,作八卦,通神明,開啟了先哲對天的理性思考和精神崇拜。

      有關(guān)伏羲氏與《周易·系辭下》所述事跡之歷史年代的可信性,淮陽平糧臺紡輪所存“易卦”符號提供了出土文物材料的證據(jù)。李學(xué)勤先生在《談淮陽平糧臺紡輪“易卦”符號》一文中指出:2006年在河南淮陽大朱村平糧臺古城遺址城內(nèi)東北隅采集到的陶紡輪上所刻劃符號系“離卦”,這件紡輪的年代,應(yīng)屬層位乃平糧臺三期,距今有4500年②。由此可知,這件刻有“離卦”符號的陶輪,雖然比傳說中的伏羲氏年代稍晚些,但亦足證先民觀象歷史之悠久。

      伏羲氏之后,人們對天的認識更漸深入,逐步建立了對日月星辰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系統(tǒng)性的理論。帝堯時期,已有專門的官員司天,治歷授時?!渡袝虻洹罚?/p>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罩行区B,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沼佬腔?,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鷸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工,庶績咸熙?!保?]《尚書正義》,119-120

      由上引文可以看出,古人認為天文歷法的首要功用是正天時,以不違萬物之自然有序。《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序則不愆;舉正于中,民則不惑;歸余于終,事則不悖?!保?]《春秋左傳正義》,1836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此總結(jié)說:“蓋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于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yè),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zāi)禍不生,所求不匱。”[3]1256由此可知,先秦歷代王者根據(jù)不斷完善的天文歷法,正天時,建官職,以順萬物之序。

      定星歷、正天時的意義,一如上引《堯典》所言,系按照萬物生長規(guī)律開展農(nóng)事等活動。從施政角度來說,正天時的重要目的是使政令通達。古人“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察日辰之會,以治星辰之位”③。依天時而行政令是先秦時期的哲學(xué)理念和政治法則?!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皣鵁o政,不用善,則自取謫于日月之災(zāi)。故政不可不慎也。務(wù)三而已,一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保?]《春秋左傳正義》,2048-2049《漢書·藝文志》概述了天文的意義:“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兇之象,圣王所以參政也。《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然星事悍,非湛密者弗能由也。夫觀景以譴形,非明王亦不能服聽也?!保?]1765

      時令乃施行政令的基準。《淮南子·時則訓(xùn)》:“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guī),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quán)。繩者,所以繩萬物也;準者,所以準萬物也;規(guī)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quán)者,所以權(quán)萬物也。”[5]188《禮記·月令》詳細記載了周代按照時令所行之政事,每時之祭祀、農(nóng)事、政令等都有所不同。“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窃乱?,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于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2]《禮記正義》,1352-1356若違時令,則國不寧?!抖Y記·月令》:“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行秋令則其民大疫,猋風(fēng)暴雨總至,藜莠蓬蒿并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保?]《禮記正義》,1357

      《詩經(jīng)·鄘風(fēng)·定之方中》記衛(wèi)文公遷于楚丘,依天時而營宮室,系文獻所載周人依天時而行政令的典型事例?!睹娦颉分^該篇所言為:“美衛(wèi)文公也。衛(wèi)為狄所滅,東徙渡河,野處漕邑。齊桓公攘戎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營宮室,得其時制,百姓說之,國家殷富焉?!逼性唬骸岸ㄖ街?,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笨追f達《正義》:“言定星之昏正四方而中,取則視之以正其南,因準極以正其北,作為楚丘之宮也。度之以日影,度日出之影與日入之影,以知東西,以作為楚丘之室也?!怨侵睜I室得其制,又能樹木為豫備,故美之?!保?]《毛詩正義》,315由此可見君主“視日”“視辰”,順天時而行,政通人和。故《左傳·文公六年》有言:“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2]《春秋左傳正義》,2048

      在先秦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日月星辰及其運行規(guī)律不僅是農(nóng)事和政事的標準,且關(guān)乎天命所歸。古人認為天賦王權(quán),王者即位往往要觀天象,察看天命是否在己。《尚書·舜典》記載舜初即位,首務(wù)即觀測天象:“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薄犊讉鳌罚骸霸?,察也。璿,美玉。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zhuǎn)者。七政,日月五星各異政。舜察天文,齊七政,以審己當天心與否?!雹芩从捎^天象而察是否得天之賜命,既得之,方祭祀天地山川,正式即位,由此可知古人對天道之慎重。

      日月星辰乃“天”之具體表征,《淮南子·天文訓(xùn)》:“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保?]178從一定意義來說,“視日”“視辰”代表了先秦人們對天道的思考和探索,體現(xiàn)了王室敬天保民的思想觀念?!对娊?jīng)·小雅·十月之交》:“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保?]《毛詩正義》,446《左傳·昭公七年》晉侯就日蝕引此詩而問于士文伯,對曰:“不善政之謂也。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于日月之災(zāi)?!保?]《春秋左傳正義》,2048清華簡《芮良夫毖》:“民乃嗥囂,靡所屏依,日月星辰,用交亂進退,而莫得其次?!保?]146可見,古人認為日月星辰的運行昭示著天道,是民所依歸,日月紊亂則天道不行,國必有災(zāi)。

      二、申論“視日”“視辰”的哲學(xué)及政治學(xué)意義

      上文所述,已經(jīng)初步涉及“視日”“視辰”所蘊含的哲學(xué)和政治學(xué)意義。下面進一步闡述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和《說命下》中,“視日”“視辰”所體現(xiàn)的這方面的豐富內(nèi)涵。

      清華簡《說命下》“晝女視日,夜女視辰,時罔非乃載”,整理者將句中的“女”讀為“如”。按,“女”讀為“汝”,則句意更加通順。此句采用了倒裝句式,原句應(yīng)為“女(汝)晝視日,女(汝)夜視辰,時罔非乃載”,這是君主對傅說的命辭,也蘊含誥教之意。清華簡《說命下》:“王曰:‘說!余既諟劼毖女(汝),使若玉冰,上下罔不我儀?!保?]128王國維曾指出,“毖與誥教同義”?!渡袝ぞ普a》中,“毖”字凡三見:

      厥誥毖庶邦庶士。

      汝劼毖殷獻臣。

      王曰:“封,汝典聽朕毖?!保?]《尚書正義》,205-208王國維認為:

      “汝典聽朕毖”,亦與上“其爾典聽朕教”文例正同。則“毖”與“誥教”同義。《傳》釋“劼”為“固”,釋“毖”為慎,亦大失經(jīng)旨矣。[7]79

      從清華簡《說命下》的文例來看,王國維以為《尚書》中“劼毖”為“誥毖”之訛,未必,然而王氏言“典聽朕毖”例同“典聽朕教”,從而推斷“毖與誥教同義”是可取的。清華簡《芮良夫毖》中,“毖”字在詩篇《小序》和正文的篇末重出:

      吾用作毖再終,以寓命達聽。(簡28)

      芮良夫乃作毖再終。(《芮良夫毖·小序》)

      “作毖再終”句的文例與《尚書·酒誥》“典聽朕毖”相類。整理者謂《芮良夫毖》乃“訓(xùn)誡之辭”,似即依王氏前述論斷而定。

      “時罔非乃載”句中,“罔”,《爾雅》釋為“無”。“載”,意義當同《尚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中“載”字,《孔傳》釋為“事也”,即國政之意⑤?!皶r罔非乃載”一句點明了“視日”“視辰”的重要意義,即天時乃國事之準繩??傊?,“晝女(汝)視日,夜女(汝)視辰,時罔非乃載”,全句的意思是君主以朝事授傅說,要求他依天時而行政令。

      《周公之琴舞》“晝之才(載)視日,夜之才(載)視辰”,是成王所作“多士敬毖”中第四啟的詩句,屬于“毖”的文體,也蘊含著誥教之意⑥。第四啟的“亂”曰:“遹其顯思,皇天之功,晝之才視日,夜之才視辰。日入罪舉不寧,是惟宅?!逼渲小叭杖胱锱e不寧,是惟宅”,謂當時刻查舉不寧,使天下得安。顯系成王對臣下的告誡之詞,由此可推知“晝之才(載)視日,夜之才(載)視辰”的意義所在。

      順便指出,《周公之琴舞》的“元納啟”系《周頌·敬之》別本。有關(guān)《敬之》的內(nèi)涵,我們曾經(jīng)分析,其全篇可分為兩個部分,前半言敬天,后半系時王自警戒慎之詞⑦。兩相對照,可以對“視日”“視辰”意義有更為明晰的認識。

      三、“視日”的兩種含義及其歷史文化背景

      由以上論述可知,清華簡《說命下》和《周公之琴舞》中所言“視日”“視辰”皆與國事相關(guān),為君主誥教執(zhí)政大臣之語?!墩f命下》中,傅說是商王朝的執(zhí)政卿士。清華簡《說命上》:“說來,自從事于殷,王用命說為公?!保?]122《國語·楚語上》:“(武?。┑酶嫡f以來,升以為公。”[8]503《墨子·尚賢中》:“武丁得之,舉以為三公,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9]509由是可知,傅說身份尊貴,位于天子一人之下,其令行于邦君御事?!读罘揭豌憽吩唬?/p>

      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薄鞴劣诔芍埽焐崛铝?,眔卿事寮,眔諸尹,眔里君,眔百工,眔諸侯、甸、男,舍四方令。(《殷周金文集成》9901)

      李學(xué)勤先生指出,銘文中的周公“尹(治理)三事四方”,其身份正是執(zhí)政之卿⑧。銘文中的周公既“舍三事令”,復(fù)“舍四方令”,可知兼司王朝內(nèi)外,政令所達,及于邦君、御事。這一身份,學(xué)者或稱之為“首席執(zhí)政大臣”[10]。傅說之位與周公相仿。

      周代中期以后,“視日”有用作對高級官員的尊稱。據(jù)學(xué)者統(tǒng)計,現(xiàn)公布的楚簡文獻中,“視日”凡14 見⑨。如《上博簡四·昭王毀室》:

      卜命尹陳省為視日。(簡3)[11]四,184

      又如《上博簡七·君人者何必安哉》:

      范戊曰:“君王有白玉三回而不戔,命為君王戔之,敢告于視日?!保ㄒ冶竞?-2)[11]七,209

      吳曉懿先生認為,“視日應(yīng)當是一種官員輪值的職司,疑類似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稱疾不視事’和《漢書·王尊傳》:‘今太守視事已一月矣’中的‘視事’,是由某官兼任‘巡視’之職,……另外,視日應(yīng)該與趙武靈王時曾設(shè)立的‘司日’一詞接近,為當日之官,出納王命”[12]。李零以為“視日”是“當值官員的代稱”⑩。陳偉先生認為,“視日”似當對于楚高級官員的尊稱,或竟借指楚王,具體所指因說話的場合而定?。以上各家解釋雖有小異,然共同指出了被稱為“視日”者所具相當之身份地位。

      秦漢之際,仍見“視日”作為重要的官職名稱出現(xiàn)在文獻中?!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爸芪?,陳之賢人也,嘗為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xí)兵,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保?]1954

      從語義學(xué)的角度來說,以上所言“視日”中的語素“日”,似為“日?!敝猓c“視辰”對舉的“視日”之義有所區(qū)別。但仔細考校,兩者之間實有某些微妙的關(guān)聯(lián)。簡而言之,這種關(guān)聯(lián)即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xué)觀念及其在政治學(xué)上的體現(xiàn)。這一點,在漢代以后人們的觀念中仍可覓得其蹤?!妒酚洝り愗┫嗍兰摇份d孝文帝以國事問左丞相陳平及其對答曰:

      孝文皇帝既益明習(xí)國家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上亦問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鄙显唬骸爸髡咧^誰?”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zé)廷尉;問錢谷,責(zé)治粟內(nèi)史?!鄙显唬骸捌埜饔兄髡?,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nèi)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保?]2061-2062

      上引文中,“理陰陽,順四時”即是“視日”背后所蘊含的意義。

      清華簡《周公之琴舞》和《說命下》所言之“視日”“視辰”,都包含了君主對執(zhí)政之卿在哲學(xué)觀念和政治觀念上的要求,反映出殷周兩代在天道觀方面的傳承關(guān)系。這提示我們重新考慮殷周之間有關(guān)“天”的觀念。郭沫若認為,商代卜辭中“稱至上神為帝,為上帝,但決不曾稱之為天,……凡是殷代的舊有典籍如果有對至上神稱天的地方,都是不能信任的東西”[13]。然而,從清華簡《說命下》“視日”“視辰”的意義來看,在商代,王室的施政哲學(xué)中就包含著敬天保民的思想。王者觀天象,不僅僅是要把握天道之變化,更重要的是時刻保持敬慎,統(tǒng)理天下。

      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的贊語中說:“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內(nèi)冠帶,外夷狄,分中國為十有二州,仰則觀象于天,俯則法類于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圣人統(tǒng)理之?!保?]1342天人合一,固然是古代社會普遍的觀念,而以此為理念統(tǒng)理天下,則是人君特有的職責(zé)所在?!吨芄傥琛分?,成王言“晝之才(載)視日,夜之才(載)視辰”,其意即在于此。

      古人認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2]《禮記正義》,1642,強調(diào)了殷周二代在文化制度方面的差異。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說:“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殷、周之際?!保?]451然而,先哲有言,啟示我們殷周文化的傳承延續(xù)?!墩撜Z》曰“周監(jiān)于二代”,又言:“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2]《論語正義》,2463,2467從“視日”“視辰”的思想內(nèi)涵來看,周人所繼承的不僅是夏商兩代的社會制度,而且繼承了商人的哲學(xué)理念。

      四、文獻年代與殷周文化的歷史傳承

      在即將結(jié)束本文的討論時,我們還要談一下清華簡《說命》與《周公之琴舞》的年代。有關(guān)《說命》的年代,李學(xué)勤先生曾有極為精彩的論證。他在《論清華簡〈說命〉中的卜辭》一文中,指出《說命》中存在“失仲”以“正反對貞”占卜的卜辭。李學(xué)勤先生說:“我們要強調(diào)說明,正反對貞這種格式或規(guī)律,是在殷墟甲骨出土以后,經(jīng)過學(xué)者反復(fù)研究才能得出的。從其他材料了解的古代占卜,并沒有告訴我們這一點。由此看來,清華簡《說命上》記錄的失仲卜辭應(yīng)該有其所本?!崩钕壬鷵?jù)此并聯(lián)系失仲卜辭的其他內(nèi)容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jié)論:“《說命》真正是包含著商代以下很難擬作的內(nèi)涵。它和傳世的《盤庚》等篇的價值,應(yīng)該可以相提并論?!保?4]241

      以上李學(xué)勤先生所言,清華簡《說命》與“傳世的《盤庚》等篇的價值應(yīng)該可以相提并論”,并不是一般性的學(xué)術(shù)判斷,而是有著深刻的學(xué)術(shù)史的背景。大家都知道,自古史辨派興起,疑古,特別是懷疑古書,是一個大的學(xué)術(shù)話題。但即如古史辨派的領(lǐng)袖人物顧頡剛先生,對《尚書》的《盤庚》篇也是信以為真的。顧氏之語見于《古史辨》第一冊顧氏所著《論〈今文尚書〉著作時代書》?。理解這一學(xué)術(shù)背景,即可由李先生此斷語引申出如下結(jié)論:清華簡《說命》篇傳于殷商時代無疑。

      至于《周公之琴》作于成王時期,本應(yīng)無疑義。因其“元納啟”即第一章,系今本《詩經(jīng)·周頌·敬之》別本,但有學(xué)者提出一些理由對此否認。比如,李守奎教授認為:“《周公之琴舞》周公與成王詩前面的序中出現(xiàn)的‘琴’,應(yīng)當是戰(zhàn)國時代重新組織編排所致?!保?5]實際上,正如李守奎教授本人所引《詩經(jīng)》文例顯示,在《周南·關(guān)雎》和《小雅·鹿鳴》等多篇公認春秋以前的《詩經(jīng)》篇章中,都有“琴”的出現(xiàn),這一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琴舞”一詞的存在不能作為《周公之琴舞》年代的反證??偠灾?,《清華簡》“視日”“視辰”對舉意義的探討,對我們更好地從傳承和發(fā)展的角度,理解殷周兩代禮樂文化的關(guān)系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我們還應(yīng)該指出,傳統(tǒng)《詩經(jīng)》學(xué)對《周頌》的性質(zhì)判為:“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保?]《毛詩正義》,272由《周公之琴舞》“晝之才(載)視日,夜之才(載)視辰”之語,可知《周頌》所錄,非僅此屬,尚具有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值得作進一步的深入探究。至于“視日”由行為而職事的演變之跡,是一個專門話題,本文就不具體展開了。

      注釋

      ①參見姚小鷗、李文慧:《〈周公之琴舞〉諸篇釋名》,《中國詩歌研究》第十輯,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②參見李學(xué)勤:《談淮陽平糧臺紡輪“易卦”符號》,《光明日報》2007年4月12日。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312 頁、1327 頁。④參見《尚書正義》,阮刻《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6 頁?!巴跽哒煳闹鳌敝小巴酢痹`“玉”,據(jù)阮校改。⑤參見《尚書正義》,阮刻《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30 頁。⑥參見姚小鷗、高中華:《論清華簡〈芮良夫毖〉的文體性質(zhì)》,待刊。⑦參見姚小鷗:《詩經(jīng)三頌與先秦禮樂文化的演變》,商務(wù)印書館2019年版,第175頁。⑧李學(xué)勤:《卿事寮、太史寮》,《綴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⑨參見張峰:《〈上博八〉考釋三則》,《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11年第6 期。⑩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qū)別和定名》,《文物》2008年第12 期。?陳偉:《關(guān)于楚簡“視日”的新推測》,《華學(xué)》第八輯,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 頁。

      猜你喜歡
      清華正義
      清華十《四時》中一種特殊寫法的“中”字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6
      清華簡第八冊《心是謂中》補說
      騎行上清華
      何清華:邂逅心理學(xué)
      釋清華簡《越公其事》之“憂”字
      我的“正義”女神
      清華,北大,我來啦
      有了正義就要喊出來
      山東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9
      倒逼的正義與溫情
      额尔古纳市| 西充县| 霍山县| 宣威市| 东港市| 凤翔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定边县| 嘉定区| 安乡县| 临潭县| 隆林| 白山市| 望城县| 从江县| 墨脱县| 双峰县| 德格县| 枣强县| 调兵山市| 浦江县| 修水县| 红安县| 阳春市| 遂宁市| 海丰县| 望江县| 柘荣县| 调兵山市| 兴文县| 襄樊市| 兰西县| 高雄市| 洪雅县| 固阳县| 佛坪县| 义马市| 忻州市| 小金县| 通榆县|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