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粵人詩與柑橘情懷

      2022-02-09 11:19:24黃露葶
      文化與傳播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橘樹嶺南柑橘

      黃露葶

      從植物學(xué)的角度來講,柑橘是蕓香科、柑橘屬植物,是橘、柑、橙、柚等的總稱。我國種植柑橘的歷史已超過4000多年?!渡袝び碡暋酚涊d:“淮海惟揚州……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盵1]此處“橘柚”被當(dāng)作貢品,這說明在先秦時期的揚州、荊州地區(qū),即我國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一帶已有柑橘生產(chǎn)。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的柑橘生產(chǎn)區(qū)域進一步擴大。該時期的裴淵曾著《廣州記》,記載羅浮山產(chǎn)金橘和柚,廣州產(chǎn)雷柚[2]。這說明嶺南地區(qū)的柑橘產(chǎn)業(yè)最晚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隋唐時期,嶺南成為柑橘的主要產(chǎn)區(qū)??梢哉f,柑橘是嶺南地區(qū)的標志性景觀之一,嶺南詩人正是在與柑橘密切相關(guān)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柑橘之美,書寫柑橘之美。柑橘成為嶺南詩人的一種情懷。

      本文參考的主要文獻是由中山大學(xué)古文獻研究所編的《全粵詩》?!度浽姟窞闅v代粵人(粵,或稱粵東、嶺南、嶺表等,含今廣東省、海南省、香港、澳門及廣西之欽州、北海地區(qū),所謂粵人包括原籍粵地以及生平主要活動于粵而落籍于粵者)詩歌之匯編。筆者通過對《全粵詩》1至24冊和《嶺南歷代詩選》的檢索、整理發(fā)現(xiàn),其中與柑橘相關(guān)的詩有500余首,涉及100余位詩人,數(shù)量可觀。從這些詩中可以窺探嶺南詩人對柑橘的態(tài)度,了解其中柑橘意象所寄托的情感內(nèi)涵和審美價值取向。

      一、抒懷抱,承楚騷傳統(tǒng)

      屈原曾在《橘頌》中稱贊橘樹“綠葉素榮”“文章爛兮”“精色內(nèi)白”的形貌美,又謳歌了橘樹“獨立不遷”“秉德無私”“淑離不淫”的精神美。屈原把橘樹人格化,將柑橘從物質(zhì)層面帶到了全新的精神層面,使柑橘成為一個文學(xué)形象,拓寬了柑橘的解讀空間。

      以《全粵詩》為參考,粵人以詩詠橘,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

      節(jié)重履險,操貴有恒。一樹保榮,四運齊能。在質(zhì)惟美,于味斯弘。異分南域,北則枳橙。(王叔之《甘橘贊》)[3]32

      橘樹“在質(zhì)惟美,于味斯弘”,如君子般內(nèi)外兼修,有節(jié)有操,恰如《離騷》中“好修為?!钡娜松M取模式。王叔之本為瑯琊人,是晉丞相王導(dǎo)之后,晉宋之際因避亂與家人遷于廣州。據(jù)《羅浮山志》載:“世傳王生得仙,至今王子洞猶存?!盵4]瑯琊王氏為東晉高門士族,具有不可忽視的政治、文化影響力。王氏家族南遷,對于嶺南文明的進程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粵人以詩寫柑橘,或始于王叔之,而王叔之對橘的審美態(tài)度或也影響了粵人。

      由屈原所開創(chuàng)的詠橘傳統(tǒng),其精神實質(zhì)就是一種忠君愛國的思想,一種堅貞不移的節(jié)操,一種好修為常的美德?;浫嗽侀僭娬w現(xiàn)了這樣的精神實質(zhì),如: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梢运]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唐·張九齡《感遇》)[3]145

      張九齡為嶺南人,以江南橘自喻甚切。橘樹經(jīng)冬猶綠,不是因為江南地氣暖,而是因為它如松柏般歲寒不凋的本性。這樣的珍果理應(yīng)出現(xiàn)在“嘉客”的玉盤中,可是卻被重山深水擋住了去路,如賢者在仕途上遇到重重阻礙。詩人感嘆世人只喜歡種桃李,而不懂得欣賞橘樹的四季美蔭,實是借丹橘的遭遇表達自己被棄置不用的怨憤?!杜f唐書·張九齡傳》記載:“李林甫自無學(xué)術(shù),以九齡文行為上所知,心頗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齡屢言不可,帝不悅。二十四年,遷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左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盵5]詩人此時受李林甫等人排擠,得不到朝廷的信任,更無法施展才華,因而以橘的遭遇自喻。橘樹被賦予理想人格,成為賢者的象征。賢者有這般美好的品質(zhì),所以在仕途中遭遇的種種不公便引發(fā)了苦悶、孤獨、懷才不遇等不平之意,這也是對屈原《橘頌》情感的承續(xù)。

      在粵人詩中,全篇詠橘的作品較少,柑橘多作為詩中的一個意象,借以寄托詩人的志向和情思,如:

      常思劍浦越清塵,豆蔻花紅十二春。昆玉已成廊廟器,澗松猶是薜蘿身。雖同橘柚依南土,終愧魁罡近北辰。好向昌時薦遺逸,莫教千古吊靈均。(唐·陳陶《寄兵部任畹郎中》)[3]305

      據(jù)《唐才子傳》,陳陶聲詩厝象無不精究,常以臺鉉之器自負??申愄丈陙y世,無法施展才能,南唐時隱居山西洪州西山,種柑橙為活,后不知所終[6]。君子如昆侖山的美玉,本應(yīng)成廊廟之器,而才高位卑的君子卻如左思詩中的“澗底松”一般,沉淪下僚,終不得志。詩人以“橘柚依南土”自喻,更以屈原自比,表達自己在亂世之中選擇隱逸的苦悶與不甘。

      宋代洪興祖《楚辭補注》有曰:“美橘之有是德,故曰頌?!盵7]自然物之美,不僅在于視覺之美,還在于它對人的美德具有象征意義。這種“比德”的美學(xué)思想流行于先秦時期?!堕夙灐吠ㄆ侀?,以橘樹自比,是“比德”美學(xué)思想的代表,影響廣泛而深遠。后世許多詩人,包括嶺南詩人筆下的柑橘意象正與屈原《橘頌》的精神實質(zhì)遙相輝映,是對《橘頌》美學(xué)思想的繼承和深化。

      二、品佳果,贊風(fēng)物之美

      柑橘色澤鮮麗,花果芳香馥郁,果樹姿態(tài)豐美,且被賦予具有象征意義的美德,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的佳果。嶺南詩人常在詩中真誠地表達出對柑橘的喜愛。明代廣東南海詩人黃衷喜歡詠柑橘,有詩如下:

      我觀龍象相,千手各有執(zhí)。愿化青林株,手手垂寶實。(《佛手柑》)

      色近坤裳正,香藏翠袖春。世情甘漬密,誰道味非真。(《橙》)

      昔進溫成御,惟聞自吉州。荔枝天下品,曾掩玉環(huán)羞。(《金橘》)

      團團車蓋綠,燦燦御袍黃。只許牙盤薦,那薰錦帳香。(《香櫞》)[8]405

      柑橘不僅可以食用和觀賞,還有熏香的作用?!笆质执箤殞崱薄跋悴卮湫浯骸薄罢l道味非真”“燦燦御黃袍”“那薰錦帳香”即是詩人對柑橘外形、色澤、風(fēng)味的真誠贊美。

      屈大均也常在詩中表達他對柑橘的喜愛之情,作有《食柑》《從友人索取柑子》《香柚》《霜橘》《橘柚》等詩,稱贊柑橘風(fēng)味之好、樹之美、花之香、色之鮮,可以說是對柑橘情有獨鐘。隨著柑橘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柑橘的產(chǎn)量更高,生產(chǎn)區(qū)域更廣泛,柑橘后來變成了常見的水果:

      冬仲山城果市齊,香圞朱橘壓林低。無錢亦得柑頭飽,賭核贏來賤似泥。(明·屈大均《果市》)[9]

      從詩中可見柑橘數(shù)量多,價格低,已經(jīng)成為一種親民的水果。許是嶺南地區(qū)珍貴的水果不少,美味的柑橘常被用來襯托其他佳果,如荔枝、楊梅:

      露濕胭脂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生。橘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yīng)合共和羹。金門若得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五代·梁嵩《殿試荔枝詩》)[3]349

      弁山白種傳山僧,初摘繁枝如轑羹。可憐貢匭漏苞錄,纂纂玉粒驚寒晴。品光卻厭辰砂赤,香橘霜橙總凡液。江南此實君可嘗,問君無乃江南客。(明·黃衷《楊梅》)[8]266

      柑橘雖也是佳果,在詩中卻被形容成“橘柚遠慚登貢籍”“香橘霜橙總凡液”,已經(jīng)不是主要的歌詠對象,只起到襯托的作用,與其他水果共同成為地方風(fēng)物美食的一部分。

      三、佐酒食,書深厚情誼

      柑橘在傳統(tǒng)文化中可以代表孝親思想?!度龂尽酚休d,陸績六歲時曾拜訪袁術(shù),袁術(shù)請他吃橘子。因為橘子很甜,陸績便揣了三個橘子回家孝敬母親,從此以孝聞名。后世詩人常借“懷橘遺親”的典故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深厚感情。

      不同于中原詩壇造極于唐宋,嶺南詩壇至明代才迎來了真正的春天。這一時期嶺南名家輩出,佳作如云?;浫艘栽妼戦?,也是在明代更加流行。在明代粵人詩里,送柑橘是親友間表達情意的一種方式。如:

      溪園十月摘黃柑,歲月將窮致小籃。繞膝癡孫高起舞,隔年乳酒正開壇。色香本出梨之右,風(fēng)味真無嶺以南。不惜霜根傳藥圃,白頭還解荷長镵。(明·陳獻章《玄真送柑》)[10]260

      收到友人贈送的柑橘,詩人滿懷歡欣地與家人一飽口福,開懷暢飲,享受“繞膝癡孫高起舞”的天倫之樂,品味“白頭還解荷長镵”的淳樸生活,字里行間流露出滿足感與幸福感。詩人收到親友贈送的柑橘,或與他人共享,或是把酒賞橘,將萬千意緒寄托在這佳果與酒中,向親友一表心跡。如:

      遺我紅柑索我歌,狂歌不飲奈柑何。大厓山下無人寄,日盡千瓢舞破蓑。(明·陳獻章《送柑答之》)[10]398

      陳獻章曾為翰林院檢討,后乞終養(yǎng)歸,居鄉(xiāng)講學(xué),創(chuàng)白沙學(xué)派。不同于上一首詩中寫的天倫之樂、田園情調(diào),這首詩中的主人翁痛飲狂歌,“日盡千瓢舞破蓑”,展現(xiàn)出狂放不羈而孤獨的飲者形象,在與知音朋友的酬唱應(yīng)和中一吐為快。

      古時文人在各地為官,與朋友會面常受到交通的阻礙,于是千百年來便有不少表達思友之情詩篇。他們或在月下獨酌,或在品嘗美酒佳肴時回憶起與友人的歡樂時光。如:

      貰酒章江送我還,翠屏西望大龍灣。竹枝細嚼多佳炙,梓里閑尋盡好山。鴛侶聯(lián)翩歸鎖闥,鶴群生死在松關(guān)。荔枝蘆橘難將寄,何限相思滿目斑。(明·區(qū)越《濱行和韻奉答藩臬諸僚友》)[11]

      詩人由眼前的美景、美酒、美食想到“荔枝蘆橘”,想到遠方的友人。

      四、處異鄉(xiāng),寄故園之思

      文人士大夫多有兼濟天下之志,十載寒窗后在外游宦,遠離故鄉(xiāng),便產(chǎn)生羈旅之情、故園之思。旅途的景致,異鄉(xiāng)的風(fēng)物,總會觸動文人敏感的心弦。在粵人詩中,柑橘常被用來寄托鄉(xiāng)關(guān)之思: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陰。何言榮落異,因見別離心。吾亦江鄉(xiāng)子,思歸夢寐深。聞君去水宿,結(jié)思渺云林。牽綴從浮事,遲回謝所欽。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唐·張九齡《別鄉(xiāng)人南還》)[3]156

      橘柚適合生長在溫暖的南方,桑榆則適合生長于北方。詩人是嶺南人,正像喜暖的橘柚到了北方一樣。草木的榮枯,讓詩人生出了異鄉(xiāng)之感、別離之思??吹酵l(xiāng)南歸,詩人想到自己亦是嶺南之子,卻被職務(wù)牽絆,居于北方,于是生出惜別與思歸的情愫。

      對于嶺南詩人來說,柑橘也許不算珍貴,卻是能夠代表家鄉(xiāng)風(fēng)物的一種水果,是能夠引發(fā)故園之思的事物。如:

      橘酒何從得?御寒此更佳。味還同著蜜,質(zhì)本未逾淮。公事慎毋曠,故鄉(xiāng)良可懷。與君非二叟,此樂亦堪偕。(清·馮敏昌《三月十二日將受到諸卷移送彌封訖,夜寒吳吏部印溪濂出橘酒共飲賦贈》)[12]213

      這首詩是馮敏昌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京城任會試同考官時所作:“三月十二,將受到褚卷移送彌封訖,夜寒,吳印溪吏部出橘酒共欲?!盵12]472此時詩人遠離家鄉(xiāng),在京城供職,這美味的橘酒不僅溫暖了他的身心,還讓他想起遠方的故鄉(xiāng)?!缎咒洝份d,巴邛人家有橘園,霜后有兩橘大如三斗盎。把橘子剖開,里面有兩位老叟在下棋,談笑自若。其中一位老叟說:“橘中之樂不減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蒂,為愚人摘下耳?!盵13]詩人與吳尚書此時公務(wù)繁忙,雖不能像橘中二叟一樣享受對弈的樂趣,忘記時間的流逝,卻也能在短暫的光陰里共賞橘酒,消解疲憊,沖淡鄉(xiāng)思。

      五、賞美景,抒閑適情懷

      中國文人既有把社會功利作為人生理想者,也有超越社會功利、追求精神自由者。當(dāng)然,心懷兼濟之志與向往閑情逸趣并不沖突,閑情雅致亦可是文人在忙碌的塵世中尋求解脫的一種方式。

      柑橘在傳統(tǒng)文化中其實也與隱逸思想有關(guān)。如常見的典故“千頭木奴”,本來講的是漢末李衡栽千株橘樹以積累財富造福子孫的故事。后世詩人引用此典,表達的可能不再是對財富積累的渴望,而是對自給自足、恬淡自適的田園隱逸生活的向往。又如“橘井泉香”的典故,本是講西漢蘇耽用橘葉和井水治病救人成為良醫(yī)的表率。后世詩人引用此典,可能是稱贊醫(yī)者妙手回春,也可能是抒發(fā)對道教仙隱境界及長生不老的追求。

      嶺南詩人同樣向往閑逸的生活,他們或是如陶淵明般“性本愛丘山”,或是失意后寄情山水,或是案牘之余欣賞美景以緩解疲憊。如:

      橘成林,橘成林。一畝白云空翠深,中有仙翁抱一琴,夫誰知此心。(宋·白玉蟾《侑陳天賜曲》)[14]

      本詩應(yīng)寫于福建武夷山的橘隱堂。橘隱堂為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道士陳洪范建,因之周圍遍種橘樹,故命名為橘隱堂。著名道士白玉蟾對橘隱堂特別感興趣,為堂書匾,并撰《橘隱堂記》[15]。橘隱堂橘樹成林,白云幽深,是遠離世俗的僻靜之地。詩中仙翁抱琴于橘林之中,這琴是“圣人治世之器,君子修養(yǎng)之物”。橘樹之美,琴音之妙,襯托出詩中主人公遠離世俗的高人形象。

      在明清時期的嶺南詩壇,相關(guān)的作品數(shù)量大增。如:

      山中猶遠志,小草已人間。不是無經(jīng)濟,誰能斷往還。江魚肥入饌,霜橘綠堆盤。問我心何住,紅藤拄杖端。(明·陳獻章《秋坐碧玉樓》)[10]202

      “遠志”為草名,其根可入藥,“小草”則為遠志的苗。這兩句實為用典,典出《世說新語·排調(diào)》:“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后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yīng)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x甚有愧色?!盵16]這個典故,后世常用于表達文人出世與入仕的兩難抉擇。陳獻章為嶺南名儒,平生專心治學(xué),不羨官場,曾“閉戶讀書,窮盡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釋老稗官小說”,創(chuàng)白沙學(xué)派,門生眾多[17]。其詩中“不是無經(jīng)濟,誰能斷往還”實為自謙之詞。陳獻章退隱山林,把熱情投入治學(xué)中,投入恬淡自適的生活中,在肥美的江魚、青綠的霜橘中品味悠然意趣。又如清代黎簡的《雜憶絕句十首寄故鄉(xiāng)諸子》:

      東風(fēng)新水穀紋香,橘柚花多村氣涼。昨夜雨晴剛月午,聳肩人影凍春霜。[18]

      此時黎簡寓居廣州,本詩描繪的是故鄉(xiāng)的風(fēng)物人情。詩人的故鄉(xiāng)順德橘柚甚多。當(dāng)微風(fēng)襲來,水面就如帶著皺紋的輕紗,空氣中彌漫著橘柚花香。詩中的主人公不顧春寒,在皎潔如霜的月色中悄立微吟,雖然因為寒冷而肩膀上聳,但其中的悠閑自適只有自己能體會。這首詩有思鄉(xiāng)之情,更有對故鄉(xiāng)閑適生活的懷念與向往。而詩中的橘柚花,是故鄉(xiāng)風(fēng)物的代表,亦是閑適情懷的寄托。

      結(jié)語

      嶺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柑橘的重要產(chǎn)地,對于嶺南詩人而言,柑橘就像是一位親切的老友,它不僅是風(fēng)味絕佳的水果,還是情感與文化的載體,是一種情懷。嶺南詩人無論是身居故鄉(xiāng)還是他鄉(xiāng),柑橘都是他們詩中常見的一個意象。古時嶺南屬偏遠之地,文化發(fā)展相對滯后。唐、宋以前,嶺南地區(qū)詩歌已萌芽,但文獻散佚,傳世的詩歌較少。至明代,嶺南詩歌在中原詩歌的影響下迅速發(fā)展起來。粵人筆下的柑橘,不僅對中原的柑橘文化意蘊有所繼承,其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還在嶺南的社會氛圍和文化土壤下進一步發(fā)展。柑橘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研究柑橘的文化內(nèi)涵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變化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猜你喜歡
      橘樹嶺南柑橘
      憶嶺南
      黃河之聲(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50
      小金橘樹
      吃柑橘何來黃疸——認識橘黃病
      雨嶺南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4
      給橘樹彎腰
      會跑的小橘樹
      不辭長作嶺南人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5:58
      柑橘大實蠅綜合治理
      “五及時”柑橘凍害恢復(fù)技術(shù)
      浙江柑橘(2016年4期)2016-03-11 20:12:59
      柑橘實蠅防治一法
      城固县| 南丰县| 鸡西市| 堆龙德庆县| 洛浦县| 兰考县| 泉州市| 河北区| 高碑店市| 汝州市| 颍上县| 当阳市| 木兰县| 宣城市| 大厂| 宁蒗| 湛江市| 称多县| 紫云| 随州市| 微山县| 永仁县| 那坡县| 东乡族自治县| 额济纳旗| 福鼎市| 岗巴县| 丰原市| 静海县| 丹凤县| 普陀区| 宜黄县| 修文县| 阿克| 堆龙德庆县| 安岳县| 柯坪县| 望城县| 天津市| 陆良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