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
每次去醫(yī)院或者藥店開藥,醫(yī)生的處方或者藥品說明書上總會提示:飯前服、飯后服、空腹服、睡前服、餐時服等等,看到這些你會不會發(fā)懵?飯后到底是什么時間點?飯后立刻服藥?還是飯后半小時服呢?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飯前服藥指吃飯前15~30分鐘服用,如促胃動力藥,適合在餐前30 分鐘服用,可以充分附著于胃壁,促進胃蠕動和食物向下排空,從而幫助消化。
餐時服用就是將藥和食物一起吃下去,一般是進餐少許后服藥,接著繼續(xù)吃飯。如阿卡波糖(降糖藥),一般要求與第一口飯同時服用,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有些藥需要食物中的油脂來幫助其吸收,也需要餐時服用。
飯后服藥常見藥大部分都是飯后服用,但不是指吃完飯就馬上服藥,而是吃完飯后15~30 分鐘服用。如對乙酰氨基酚,感冒發(fā)燒、頭痛腦熱時常用,為了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建議飯后服用。飯后服用還適用于維生素類藥物,能有效幫助吸收。
空腹服藥空腹吃藥到底是什么時候?早起馬上吃?其實,空腹是指吃飯前1小時或吃飯后2小時。如腸溶片藥物,在胃液中不崩解,只有到腸道才能被吸收,所以必須空腹服用。
睡前服用指睡覺前15~30 分鐘服用,如某些抗過敏的藥,吃完后會出現(xiàn)嗜睡的癥狀,需要睡前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也適宜在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