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崖
小雪翩然而至,在茅草屋做的屋檐上,睫毛似的凝結(jié)。這是舊時冬日鄉(xiāng)居常見的情境。那時候,一進冬月,就盼著雪落,雪落下來,大人們就閑下來,會搗鼓一些好吃的食物,這似乎是一年內(nèi),除春節(jié)以外的好時光,也是春節(jié)的預(yù)演。
雪薄薄地落著,鳥雀子彈一樣在雪中穿梭,也只有門口那幾棵大松樹還碧綠著,我所在的鄉(xiāng)村,已經(jīng)變成了鉛筆畫一樣的所在,這時候在鄉(xiāng)村拍照,黑白照和彩色照沒有分別。我孩提時,拍照的師傅常到鄉(xiāng)下走動,幫人拍照,半月后來送,黑白照和彩照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我只愛黑白照,尤其是雪落時拍的,曾經(jīng)拍過一張,在院子里的一樹梅花前,至今在相冊里留存。
雪總是最先在屋檐上凝結(jié),最早一批落在地上的雪,就像最早一批沖鋒在前的士兵,大多數(shù)都壯烈犧牲了。大地是有溫度的,雪落得薄一些,慢一些,就瞬間融化了。落在屋檐上就不一樣了,屋檐是低溫的,即便是稻草繕出來的屋檐,失去了大地母親的庇護,少了很多地氣,溫度也不會高。雪在屋檐上,一個小隊一個小隊地集聚,接著是一個連一個連,一個團一個團,一個軍一個軍,小雪的飄飄灑灑,下得久了,也成了氣候。不同的是,小雪造成的積雪,會細細密密,或者稱之為密密匝匝,不像大雪,有一股喧騰的氣勢在其中,也就是所謂的泡喧,不實在。
小雪一下,屋檐下,炊煙四起,鳥雀也開始斂足了。這是舊時鄉(xiāng)村的圖騰,今時之鄉(xiāng)村,已經(jīng)越來越像城市了,恐怕連炊煙也很少能見到了。舊時炊煙,造就的是舊時菜肴,印象中,最常見的是母親做的炸蘿卜丸子。白蘿卜絲、胡蘿卜絲,拌上面糊,撒上生粉、鹽巴、蔥花等作料,在菜籽油調(diào)出來的諸般植物油中烹炸,味道那叫一個香!吃起來,表皮酥脆,內(nèi)里綿軟可口,又有蘿卜絲的清香和甘甜,簡直可以稱之為“香炸天”??刹痪褪窍阏ㄌ??把雪都給引下來了,鳥雀也會在屋檐上逗留,我估摸著這些家伙也想趁著蘿卜丸子的香,呼吸幾口香氣,也解解饞。
印象中,每每落了小雪,父親總會在白瓷缸茶盞中沏一杯茉莉花茶,茉莉很小的顆粒,蜷縮在一起,九窨茉莉,也似一粒粒小雪,被沸水沖泡以后,茶香四溢,茉莉花在水中也逐漸伸展拳腳,變成了“大雪”。父親穿著棉襖,端著茶缸,在門檻內(nèi)喝一口茶,發(fā)著呆,有一種憑欄看落雪的閑適感,那是我見過父親最愜意的樣子。
下了小雪,母親有時候也會蒸包子,一大籠的包子,一般是粉絲木耳餡兒的,撒上大大的胡椒,在嚴(yán)寒的冬日吃起來,那叫一個過癮,如果再配上母親腌制好的西瓜黃豆醬,我一口氣能吃掉四五個,大快朵頤。一般情況下,包子蒸好了,炊煙和蒸汽會把屋檐上的小雪也暖化一些,晶瑩剔透的,在屋檐的滴水處凝結(jié)成一根根珠鏈,吧嗒吧嗒滴下來……父親這時候會指著屋檐上雪化的水滴,用《水滸傳》中的語調(diào)說:“包子太香了,你看把這廝給饞的!”說著,吃上一口包子,快意大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