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宸
未有世俗污濁氣,但沾人間煙火色。
——題記
下樓,轉(zhuǎn)彎,一處市場;小城,中央,人群熙攘;商賈,小販,紛然叫嚷。
華燈初上,煙火色起。置身于夜晚的市井,你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古色古香的老街中,忽憶前朝。
前朝市井,繁華如斯。少年仗劍天涯,貴人揚鞭策馬,兄弟把酒言歡,才子佳人,無不醉心于此。“車轍馬蹄疏市井,花光竹影照門墻”“魚鹽滿市井,布帛如云煙”,大唐盛世,一如詩句之所述。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推開來是人間。穿過長巷,兩旁弄堂,孩童嬉戲,老嫗乘涼,細(xì)犬逐蝶。市井風(fēng)味,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市井是汪曾祺“濁酒一杯天過午”的悠閑。隱于坊間,一壺濁酒,幾盞小菜,三兩食客,足以撐起一個富有人情味兒的市井午后。
市井是辛棄疾“寶馬雕車香滿路”的繁華浪漫。市井笑語多繁華,大宋盛世的昌盛繁榮,就藏于這種浪漫之中。
市井是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的熱鬧。如晝燈火照亮漫漫長夜,萬家燈火灑進(jìn)詩人心中。市井,風(fēng)味無窮。
市井不只是煙花柳巷、梨園歌舞。市井是一種時代的氣息,是一種融洽的氛圍。掩映其間,英俠豪士可與市儈之徒觥籌交錯,才子佳人可與酒鬼俗人談花飲月。
“慢品人間煙火色,閑觀歲月萬事長。”詩的內(nèi)核也應(yīng)是生活吧。黃燈古卷,田園風(fēng)光為詩;煙花柳巷,市井風(fēng)味亦是詩。漫步市井,流盼百味。這人間,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也許我們一輩子也無法做一個像陶潛一樣的隱士,那就隱匿于市井之中,將市井譜成一首詩、一曲樂章,將溫情與煙火融合。
市井俗塵有你,有我,有喧囂,有詩歌。市井生活是一首永恒的詩,歌頌著溫情與煙火。
‖浙江省瑞安市玉海實驗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林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