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奇才金圣嘆是一個極有個性的人,用史書上的話講就是“性放誕,出詞罔忌”“生而穎異,倜儻不羈”。要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目無領(lǐng)導,缺乏組織紀律性,離經(jīng)叛道,世界觀有問題。
說起金圣嘆的言行,的確多有驚世駭俗、石破天驚之處。比如封建文人最看重的科舉考試,他卻視之如糞土,從小就把考秀才當成兒戲一般,得而旋棄,棄而旋得。
有次學政大臣監(jiān)考,試題是《如此則動心否乎》。
金圣嘆提筆寫道:“在一處空山窮谷之中,有萬兩黃金就放在那兒,另外還有一位絕色美人。試問動心否乎?我說動、動、動……”
他一連寫了三十九個“動”字。
整個一惡作劇。
第二年再考,題目是《孟子將朝王》。
金圣嘆一眨眼工夫就交了卷。
監(jiān)考官好生驚奇,拿起他的考卷一看,四個角各寫一個“吁”字,此外一無所有,就很惱怒地質(zhì)問金圣嘆。
金圣嘆從容答道:考題中提到孟子的地方太多了,已有四十個,不必再作;說到朝王,從前如見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都算朝王,也沒必要再寫了;唯留下一個“將”字還可以考慮。戲臺上演戲,皇帝要坐朝時,先出來四個內(nèi)侍,分站左右而口發(fā)吁聲。我寫四個“吁”字,就是代表王將視朝的意思。
不等他說完,監(jiān)考官就把他趕出考場了。對此,他根本不在乎。
每次被趕出考場之后,他都說:今日可還我自由身矣。
一次,有人想考金圣嘆的學問,就問:“自由身”三字出自何書?
金圣嘆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酒邊多見自由身”,這是張籍的詩;“忙閑皆是自由身”,這是司空圖的詩;“世間難得自由身”,這是羅隱的詩;“無榮無辱自由身”,這是寇準的詩;“三山雖好在,惜取自由身”,這是朱熹的詩。不知此外還有什么自由身?
蘇州一帶流傳說,金圣嘆臨死還跟官府開了一個大玩笑。
他對劊子手說,你只要第一個就殺我,并且活兒做得干凈利落,我手心攥的一件寶貝就歸你。
劊子手貪心,果然照辦。
待他掰開已死的金圣嘆的手時,什么東西也沒有,只見手心里寫了三個字:啊唷哇!
這就是金圣嘆。
(摘自《血光之災:清代文字獄紀實》 周宗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