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年
“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被张山ㄖ校谕甙讐Φ乃匮诺驼{(diào)與高墻深院中華美絕倫的木雕藝術(shù)形成了“簡”與“繁”的強烈對比,帶給初見她的人們一種心靈的震撼。但這些對于土生土長的宏村人汪德洪來說,只是生活中入骨入髓的日常。
少時汪德洪的家就住在宏村承志堂附近,這座有著“民間故宮”之稱的古民居,簡直就是一座徽州木雕藝術(shù)博物館。無論是大梁、額坊、護板、立柱,還是斗拱和房門上,都雕刻著人物、花鳥等精美繁復的木雕。據(jù)傳,這座清朝大鹽商汪定貴的家宅共耗資60萬兩白銀,僅木雕就由20個工匠雕刻了4年才完成。
汪德洪時常和小伙伴們?nèi)コ兄咎猛嫠#耪袃x門、橫梁上的“百子鬧元宵”“唐肅宗宴官圖”“郭子儀上壽”等有著美好寓意的故事,通過能工巧匠的手栩栩如生地雕刻了出來,猶如一本本情節(jié)生動的圣賢書,讓汪德洪為之著迷。
“我學徽州木雕手藝,一是受了我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村子里隨處可見的精美木雕就是我‘以古為師’的橋梁;另一個原因就是我父親也喜歡木雕。我印象中他經(jīng)常會拿一塊木頭刻畫,有時候會刻一個毛主席的像,然后拿張紙在上面拓印好,再粘貼在墻上,有點類似于木版畫吧?!?6歲時汪德洪便走上了從藝之路。
汪德洪跟著當?shù)氐哪镜窭纤嚾藗儗W習木雕技藝,當了4年的學徒,“師父教完之后,我還會細細揣摩,哪個步驟還需要精益求精,我愿意把時間花在這上面?!庇捎诳香@研、肯動腦筋,別人需要三年才能掌握的技術(shù),汪德洪一年半就能學完?!八囆g(shù)雖然沒有捷徑,但絕對需要悟性?!蓖舻潞樯钣懈杏|地說。學木雕很苦,被雕刻刀劃傷是常事,汪德洪的一雙手傷痕累累。
學習徽州木雕要從細活開始干,“先學修光的人才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比方說學習如何用雕刻刀刻人物的眉、眼,房屋的瓦片。雕刻刀對于我們來說就像繡花姑娘的針,繡花姑娘是在布上繡花,我們是在木板上刻畫,必須坐得住才能做出那‘繡花功夫’。但如果先從打胚這樣的粗活開始干,就有可能永遠都干不好細活?!?/p>
在黟縣“守”藝人徽州雕刻傳承中心,陳列著汪德洪各種各樣的木雕作品?!毒琵垜蛑椤肥撬F(xiàn)階段正在雕刻的作品。在中國,龍是最吉祥的神獸,而九又是非常尊貴的數(shù)字。這幅作品以嫻熟的刀法,結(jié)合淺浮雕、深浮雕、鏤空雕、刻線等手法,體現(xiàn)出九龍的活力與祥和的意境。
“徽州木雕的一個特點,就是其雕刻的內(nèi)容要有美好的寓意,或者要有教化人的意義,尤其與儒家文化結(jié)合得很緊密。如宏村的一些老宅中就有表現(xiàn)忠義愛國的‘岳母刺字’、反映謙讓的‘孔融讓梨’、宣揚孝道的‘郭子儀上壽’等古代的木雕作品?!倍赏舻潞閳?zhí)刀、獲得中國工藝美術(shù)精品博覽會“金獎”的“徽娘教子”,也展現(xiàn)了古時堅忍、勤勞的徽州女人培育子女,重視教育的情景。
在汪德洪看來,木雕還是“加減的藝術(shù)”?!耙粔K木頭,越雕,圖案越豐富,這叫加的藝術(shù)。另一方面,雕得越多,木屑紛飛,木料就越少,這是減的藝術(shù)。”從原木到成品,一般要經(jīng)過4道基本的工序,即構(gòu)圖、打胚、細修和拋光。
“首先,構(gòu)圖要有美感,眼睛里要有美的東西,才能創(chuàng)造美。設計一幅圖紙,要反復修改,最終定型后,才能附在木板上用于雕刻。圖紙確定后,接下來就是打胚,初步雕刻出作品的外觀。打胚又分為不同層次,有高有低,要求不同。比方說淺浮雕一般為兩到三層,而深浮雕則可以達到七八層。打胚的人手上對立體感和方向感要有十分的把握。第三道工序是細修,細修極考驗細心和耐心,在這一道工序中,人物的眉毛、眼睛、服飾的花紋等都要精雕細琢出來。最后一道工序是拋光,就是將快完工的作品的粗糙之處處理得光滑圓潤。”這4道工序每一步都很重要。雕刻如同書法、繪畫,也講究個氣韻章法,手中執(zhí)刀,心中已見成品,刀隨意動,以達到“刀人合一”的境界。
“不少人可能會覺得徽州木雕都是運用在房子的梁上欄柱、居室門楹、畫欄屏風上,其實日常起居所用的茶桌木椅、窗邊案臺、儲物的樟木箱子上都可以精雕細琢?!蓖舻潞榻忉尩?。
汪德洪從事徽州木雕事業(yè)已30多年,幾十年的練藝,雕刻技藝早已爐火純青,他的作品也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其中作品“八駿雄風”“財富人生”“百鳥朝鳳”分獲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精品展“金獎”;“雕花樟木箱”榮獲安徽省非遺雕刻技藝大展“金獎”;2020年7月,央視播出的《中國影像方志·安徽黟縣篇》,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徽州木雕藝術(shù),認識了汪德洪。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徽州三雕(木雕)安徽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工藝美術(shù)大師,我有責任把這項手藝傳下去。”在汪德洪看來,手藝人即是“守”藝人。近幾年他和愛人孫亞玲攜手走進安徽師范大學等各大高校,為學生們開辦非遺進校園活動,講座、技能實踐開展得紅紅火火,“我們就想為孩子播下一顆熱愛徽州木雕的種子,教孩子們要敬仰先輩。是那些無名匠人,通過他們的手,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寶貴的徽雕藝術(shù)的經(jīng)典遺存?!?/p>
汪德洪的愛人孫亞玲是徽州木雕的黃山市市級傳承人,兩人因木雕結(jié)緣?!拔覑廴撕苤С治业哪镜袷聵I(yè),并且她自己做得也很好。女性心思細膩,她的修光技術(shù)都超過了我,還曾獲得我們黃山市的‘徽州十大女工匠’的稱號呢?!辈簧蒲哉劦耐舻潞榭淦饜廴藚s不遺余力?!?019年,我們創(chuàng)辦黟縣‘守’藝人徽州雕刻傳承中心時,曾有人建議我們把這近400平方米的場地租出去,一年租金也不少。我和我愛人卻覺得應該利用這里做活態(tài)的非遺傳承,國家給了我們榮譽,我們更應該把這份手藝‘守’住。我們這份‘擇一藝,守一生’的初心是不會變的?!?/p>
“徽風皖韻”是汪德洪與孫亞玲夫妻倆近期完成的合力之作。在一塊長2米,寬0.8米的優(yōu)質(zhì)楠木板材上,采用深層次高浮雕、圓雕和鏤空雕等技法,刻畫出古時皖南徽州狀元及第的喜慶場景。作品中有繁茂樹木、江河行船、回廊亭閣……遠山近景,相得益彰。其中人物眾多且姿態(tài)各異,面部表情喜笑顏開。人物頭部與身體的比例達到了1∶7,相較于傳統(tǒng)1∶5的比例,這是一種突破和創(chuàng)新。從上至下層次共有8層之多,體現(xiàn)出作者不凡的功力,觀賞后讓人驚嘆不已。
“手藝人總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準備拿這幅作品去沖更高級別的獎項?!蓖舻潞樾判臐M滿地說。這幾年一些機雕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對木雕手工藝品有了不小的沖擊,但夫妻倆堅信“機器永遠代替不了手工的溫度,更代替不了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他們希望用這門世代相傳的古老手藝雕刻出新時代徽州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