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甘肅財貿職業(yè)學院,蘭州 730207)
設計心理學作為設計專業(yè)的理論課程,具有重要作用,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這門課程是教授學生從心理學層面上剖析和分析人們的設計需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研究設計對社會、社會對個人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并將這種心理反應用于設計中,以提高設計水平,滿足人們的設計需求??筛鶕O計目的的不同對其進行分類,即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huán)境設計,這三類設計是以自然、人、社會為根據來進行劃分。設計心理學研究的是生產者、設計師、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整個課程中涉及心理學內容、感知覺與設計內容等方面,每一章節(jié)中都能夠挖掘出豐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可與思政課程有效融合[1]。
在設計心理學中主要涉及的心理學知識是需要論。從心理學方面來看,需要論指的是人們對生理、環(huán)境和社會的某種需求,人的需要與生俱來,有著天然的合理性,其形成來源于兩個條件:一是當主體缺少什么的時候便會有不足的感覺;二是當主體期望什么的時候便會有求足的感覺。1954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的層次,即自我實現的需要、審美需要、認知需求、尊重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需要論的學習可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需求,深入挖掘自己的內心,當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后,便不會輕易被負面信息所影響[2]。與此同時,其中還涉及無意識心理學知識,也被稱之為潛意識,包括自我、本我、超我關系,這方面知識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設計心理學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使教學內容自然流暢地銜接,不會給人以突兀之感,不是生搬硬套,學生在學習設計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時能潛移默化地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學生科學引導。人們的設計需求會隨著心理的變化而變化,也與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對設計風格、設計功能等方面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這為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教學空間,教師在講授這些內容時可以將思政元素引入其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3]。
設計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指的是將設計心理學和思政教育相融合,而不是單獨開設一門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要將兩者的教學內容相融合,充分挖掘設計心理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予以學生專業(yè)知識點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教師要找準思政元素,使之不突兀,自然而然地從知識點中帶出思政內容,而不是強行安插思政元素。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處理好專業(yè)教學和思政教學之間的均衡性,不可因思政內容過多地占用專業(yè)知識學習時間,要以專業(yè)教學為主,思政教育為輔。設計心理學中包含了豐富的思政元素,在挖掘思政元素時必須保證其準確性,應當和專業(yè)內容緊密結合,內容量不可過多。
為提高課程思政教育水平,需要注重專業(yè)內容的教學,不可脫離設計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設計課程教學方案時,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讓學生在無意識下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教師在講解人們的設計需求時,可以讓學生以論文的形式來進行需求層次探索,研究人們的設計心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分析消費者的心理,還能從需求探索方面理出自己的需求,正確認識自己。
在設計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豐富教學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苫谟嬎銠C信息技術,結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局限性,從多方面開展多元化綜合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程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扎實基礎。教師可在講授設計心理學內容的同時,向學生傳遞其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讓學生通過實訓、討論等多元化方式將教師講解的內容消化為自己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養(yǎng)。
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方式,設立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不可只通過期末考試的分數來評價學生,還需要重視過程性評價,考核學生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將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實施全面評價。由于設計心理學和課程思政教學相融合,在考核時應進行統(tǒng)一考核,于設計心理學專業(yè)知識考核中增添思政元素考核內容,綜合學生的思政成績和專業(yè)成績得出最終成績。
在實施設計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時,應當遵循設計心理學課程教學設計原則,認真分析設計心理學教材中每一章節(jié)所蘊含的思政內容,進行準確提煉,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常見的教學設計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開展直接引導教學法。教師可在講解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直接融入思政教材,加強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例如,在講解消費者設計需求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不同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人們對設計需求的變化過程,向學生介紹不同時期下我國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幫助學生理出時間線,加深學生對社會發(fā)展背景的了解,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歷史,重視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第二是開展小組討論教學法。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課堂教學內容為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要求每一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頭腦風暴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轉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優(yōu)化教學效果。
第三是實地訓練教學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應當合理安排課外實踐教學活動,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在進行實地訓練時,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科學設計思政元素,以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和真實的消費者進行交談,讓學生以實習設計師的身份與消費者溝通,了解消費者的設計需求,予以其專業(yè)的設計建議。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訓練學生對設計知識點的運用能力,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
教師應充分挖掘設計心理學專業(yè)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并進行準確提煉,有效結合專業(yè)教學和思政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遵循科學的教學設計原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