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再現(xiàn)民眾圖書館運動的歷史本真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評述

      2022-02-18 06:06:09馮建福鄭永田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圖書館學民眾圖書

      馮建福 鄭永田

      (1 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430;2 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006)

      民眾圖書館是我國圖書館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 作為民國時期普及民眾教育的重要機構,民眾圖書館曾引起了學術界特別是教育學者和圖書館學者的普遍關注,并且結出豐碩的研究成果。新中國成立之后,民眾圖書館在大眾視野中幾乎消失,有關民眾圖書館著述甚少出現(xiàn)。 2010 年,江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史學者張書美在整理國立中正大學時期留存藏書時,意外發(fā)現(xiàn)民國時期著名圖書館學家徐旭撰寫的《民眾圖書館學》一書,被書中精彩內容吸引,從此走上了民眾圖書館研究之路,《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即是其花費十年光陰潛心鉆研之作。 該書總結了民國時期民眾圖書館運動的起源、發(fā)展和興盛的過程,是一百年來民眾圖書館運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它的出版,為中國近代圖書館專史研究增添了絢麗風采。

      1 本書特點

      張書美長期致力于中國近代圖書館史研究,在國內圖書館學期刊上發(fā)表了數(shù)量眾多的學術論文,具有深厚的圖書館史專業(yè)知識和豐富的圖書館史研究經驗,其碩士論文《中基會與民國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1]史料詳實,文筆細膩,功力深厚,為其進一步研究民國圖書館史奠定了良好的學術基礎。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秉承了作者一貫的行文風格,史論結合,觀點新穎,書中包含大量的史料和線索,不乏真知灼見,頗有學術價值。

      1.1 史論結合

      歷史研究中史料是第一位的,史料缺乏會使著述干癟,毫無生機和活力,而史料堆砌則又會使文章血氣不足,蒼白無力。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所以受到普遍歡迎并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除了其對西方哲學流派的系統(tǒng)闡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其對各位哲學家愛憎分明的評價,讀來讓人熱血沸騰,蕩氣回腸。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以說,史論結合,是本書的最大特點。

      民眾圖書館具有平等、活動、通俗、自由等特點。在介紹民眾圖書館的這些特征時,張書美分別以南京市立民眾圖書館、重慶北碚民眾圖書館和浙江省立民眾教育館為例,詳加闡述。 在評論民眾圖書館的活動性時,張書美指出活動性是最重要也是最能體現(xiàn)民眾圖書館本質的屬性。 民眾圖書館通過巡回文庫、流動書車、圖書代理、通信借書、張貼壁報等方式開展流通服務,把知識送到真正需要但又不便來館的廣大民眾手中。 民眾圖書館這種積極、主動、靈活的服務,對于那些身處窮鄉(xiāng)僻壤、交通不便的民眾來說,顯得尤其珍貴[2]。 論及民眾圖書館的自由性時,張書美高度評價開架閱覽對民眾圖書館的影響,指出民眾圖書館實施開架陳列,便利民眾自由閱覽的舉措,免去民眾檢查卡片或目錄的麻煩,給予讀者自由閱覽圖書的權利和舒適便捷的閱讀體驗。 民眾也因可以暢游書海,觸類旁通,得到意外的收獲而徒添許多閱讀的興趣,閑暇爭相擁往民眾圖書館,逐漸成為社會新風尚[3]。 史論結合,觀點鮮明,使讀者能更加清楚民眾圖書館相較于其他類型圖書館的特點。

      民眾圖書館的閱覽規(guī)約規(guī)定了閱覽時間、閱覽方式、閱覽注意事項等條款,張書美列舉了《上海特別市市立民眾圖書館閱覽規(guī)約》以及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館的相關規(guī)定,指出民眾圖書館是一所沒有圍墻、沒有區(qū)別對待的社會大學,它堅持服務的自由性,供民眾自由借閱,自由閱覽,但任何自由都是在法治規(guī)約范圍內的自由,切不可因自己所謂“自由”而去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4]。 民眾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為終日生活奔波的工農大眾,極少有閑暇時間到圖書館讀書,民眾圖書館積極推行巡回文庫,將圖書主動送到民眾手中。 張書美贊揚這種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靈活多樣,便捷民眾利用書籍,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對近代中國教育轉型及教育下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5]。

      1925 年4 月,陳獨醒創(chuàng)辦的私立浙江流通圖書館開展勸人讀書、到館借書、通信借書、陳列圖書、巡回圖書、車送圖書、代理圖書、設閱報牌、發(fā)行月報等業(yè)務,其所做的事業(yè)甚至超過了經費充沛的省市立圖書館。 張書美評價浙江流通圖書館“以我就人”的服務創(chuàng)舉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是二十世紀圖書館界的一股清風;陳獨醒創(chuàng)辦的浙江流通圖書館是眾多圖書館民眾化中最徹底的一種,他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集中體現(xiàn)了民眾圖書館精神和價值的精髓——圖書館是活動的而不是靜止的;是為書找人而不是讓書等人;是平凡的而不是高貴的[6]。 張書美對浙江流通圖書館的服務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健全的服務精神是圖書館工作向前推進的前提,技術和常識也是推動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張書美認為,如果缺乏民眾圖書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常識,其熱忱將徒勞無益,甚至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談及民眾圖書館時,張書美指出,民眾圖書館的館長和館員除一部分在學校時對圖書館學有過相當?shù)膶W習外,很多都未接受專門的培訓,館員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應當一專多能,除專精圖書館學之外,還必須兼?zhèn)淦渌麑W科的知識,從而增進服務水平。 張書美發(fā)揮阿Q 精神勝利法,設想民眾圖書館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若要籌謀改進現(xiàn)狀,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館員以精神的努力來彌補物力的不足[7]。 民國圖書館館員這種不畏艱難、矢志不移的精神,在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的發(fā)展史上尤其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體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8][9]。 無論是在艱苦的舊時歲月,還是在物質較為充裕的當下,對于圖書館從業(yè)者來說,富于圖書館精神都是必要且有益的。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自始至終,陳了引用民眾圖書館的歷史史料之外,隨處可見作者精確而到位的評價,讓讀者深刻的體會到了作者學識的廣博和寫作的功力。 可以說,史論結合,是《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最大的特點。 雖然作者注重史論結合的方法,但是并不是一味地無節(jié)制的對任何史料都加以評論。 例如,關于我國第一所通俗圖書館成立時間[10],張書美只是陳述某些學者的觀點,并沒有對它加以評論。

      1.2 觀點獨到

      觀點新穎是《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的另一個顯著特點。 張書美用嚴謹?shù)皇鷦拥恼Z句,把民眾圖書館這樣一個小眾且稍顯枯燥的研究主題闡述得新穎而獨到,展現(xiàn)了深厚的文字功底與扎實的專業(yè)基礎。

      關于民眾圖書館的圖書采購經費。 張書美以西湖民眾圖書館為例,根據(jù)有關史料修改和制作了“福建省西湖民眾圖書館圖書經費分配百分率表”,詳細列舉了各門學科圖書購買經費占總經費的比率。 數(shù)據(jù)顯示,除了“文學”類圖書占20%、“教育科學”“雜志類”“民眾讀物”各占10%以外,其余十類圖書皆占比5%,這種平均分配購書經費的做法,在外人看來似乎很難理解。 張書美則認為,西湖民眾圖書館把有限的購買經費幾乎平攤在各類圖書上,從表面來看它沒有體現(xiàn)該館的藏書特色和發(fā)展方向,然而從民眾圖書館的定位來看,“平均采選”恰恰就是民眾圖書館采購的特色,即民眾圖書館會盡量滿足不同身份、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11]。 觀點新穎,分析到位。

      關于最好圖書的評判標準。 針對有學者提出的圖書形式上的優(yōu)劣是無關輕重的觀點,張書美給出了洪邦權的不同意見,即書籍形式的好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 作者提出價格低廉、裝訂堅固美觀也是圖書采選時的衡量標準;民眾圖書館經費有限,書籍再好如果價格昂貴也只能忍痛割愛;有的書籍裝訂堅固,但是封面設計粗陋不堪,也很難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最后,作者提出了最好圖書的評判標準——“最好的圖書是價格低廉、內容適宜、裝訂精美的讀物”。 概括精準,無可辯駁。

      關于民眾圖書館的經費與人才。 民國時期,我國圖書館包括民眾圖書館的總體數(shù)量并不太多,圖書館重藏輕用,圖書的分類和編目工作也需要專門的技術人才。 然而我國圖書館向來缺乏專業(yè)人才,即使偶然遇到了人才,也因為經費的宭迫——公辦的民眾圖書館因政府所劃撥的經費有限而捉襟見肘,私立的民眾圖書館只能依靠可憐的私人捐贈而艱難維持基本的運營——而使人才的作用無法發(fā)揮。 因此,張書美得出結論,“經費的支絀及人才的缺乏,已成為影響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兩大障礙”[12],可謂一語破的。

      關于民眾圖書館發(fā)展的彎道超車。 民眾圖書館是民國時期一種特殊類型的圖書館,整體上來說,地位并不是最重要的,存續(xù)的時間也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光陰,但是確實有一段時期,特別是在上世紀20 年代末和30 年代初,由于國民政府和地方教育當局的重視,特別是各省市政府向民眾圖書館配發(fā)《萬有文庫》,使民眾圖書館的發(fā)展達到了輝煌的巔峰。 張書美總結道,“在短短時間內,我國民眾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彎道超車,民眾圖書館數(shù)量急劇上升,僅次于學校圖書館,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耀眼明星”[13]。

      關于圖書館的資源為王。 關于資源與服務孰重孰輕的問題,資源本位的觀念已深深扎根于美國圖書館學家的思想,從溫沙(Justin Winsor)、斯波福德(Ainsworth R.Spofford)、達納(John Cotton Dana)到普特南(Herbert Putnam),都表現(xiàn)出對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重要性的高度認可[14]。 而在中國圖書館界,有關這個問題的爭議一直存在。 在重藏輕用的過去,圖書館的資源無疑是最重要的;在藏用并重的今天,許多圖書館管理者一味強調服務,一味迎合讀者的口味,一味無條件的滿足讀者近乎苛刻的要求,高呼“讀者第一,服務至上”,踐行“用戶為天,服務為地”,從根本上忽視了文獻資源的本位,以及文獻資源建設的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原則,背離了圖書館以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為第一要務的初衷。 張書美強調,“對于圖書館來說,任何時候都是資源為王,因為圖書(資源)是圖書館開展服務的基礎,沒有豐富的藏書(資源),談何閱讀服務?”[15]可謂一語中的,令思想混沌的人頓然醒悟。

      關于民眾的閱讀傾向。 在闡述流動書庫時,張書美以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館為例,分析了該館出行十六次各類圖書出借統(tǒng)計表,發(fā)現(xiàn)雜志的出借率最高,其它的依次為小說、政治、軍事、商業(yè)等。 作者得出結論,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關注時事政治的閱讀傾向,主要原因是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我國民眾的民族意識日漸覺醒,所閱圖書漸趨于政治和軍事,對小說漸不加關注,由此可見時局變化對民眾閱讀心理及興趣所產生的影響。 作者的觀點鮮明、鏗鏘有力,可以引導讀者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史實和內容。

      關于螞蟻圖書館的通信借書服務。 陳獨醒對螞蟻圖書館維持通信借書服務深感艱難,稱其為“嚴重的工作”。 張書美分析了這其中可能蘊含的問題,包括通信借書的可控性不強,館方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大;編制和分發(fā)宣傳品、書目和新書報告的成本太高,提高了圖書館復本配置的要求。 作者接著以一個反問句點出民眾圖書館堅守通信借書的初衷——使民眾圖書館事業(yè)深入民間,獲得社會效益——最后評論正是有了像陳獨醒這樣的民眾圖書館人的堅強信念和不懈努力,民眾圖書館的通信借書業(yè)務才得以堅持并有所發(fā)展[16]。 作者的觀點有血有肉,讀來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1.3 頗具發(fā)現(xiàn)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一書中涉及大量的歷史和事實,讀者除了據(jù)此了解民國時期民眾圖書館的興衰之外,還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許多有用的資料和線索,為將來從事相關主題研究提供借鑒與啟迪。

      1.3.1 民眾圖書館的期刊載文

      從《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第三節(jié)“民眾圖書館的興起”中可以得知,民國時期有關民眾圖書館的研究呈現(xiàn)出與其他圖書館研究主題不一樣的特點,即刊載民眾圖書館主題文章的刊物當中,圖書館學三大期刊并未進入前三甲,《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會報》僅以4 篇的刊文量位居第四[17]。 而且在所有曾經刊登過民眾圖書館主題的56 種刊物當中,只有16 種是圖書館學專業(yè)刊物,其余的都是教育類刊物。 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民眾圖書館這一主題的研究受到了民國時期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說明民眾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機關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認可與重視。 而圖書館學期刊在推進民眾圖書館運動的進程當中,并沒有發(fā)揮最重要的宣傳堡壘作用,這一發(fā)現(xiàn)有點令人遺憾。 這可能與圖書館學在民國時期學術界相對弱勢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關系。 這一問題也值得圖書館學者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1.3.2 民眾圖書館的學術思想

      張書美潛心民眾圖書館研究,源于無意中拜讀了徐旭所著《民眾圖書館學》一書。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是《民眾圖書館學》思想的延伸。 徐旭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圖書館學家,民眾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的創(chuàng)立者,在民眾圖書館的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張書美在《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一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徐旭、陳訓慈、杜定友等人的民眾圖書館思想。 對于徐旭這樣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目前國內圖書館學界仍然沒有出現(xiàn)一本有關他的人物研究著作,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因此,徐旭等人物理應成為值得當下圖書館學者深入研究的對象。

      1.3.3 民眾圖書館的讀者構成

      民國時期民眾圖書館的讀者構成可謂紛繁復雜,這與民眾圖書館的讀者定位和書刊內容具有很大的關系。 民眾圖書館所具有的平等、活動、通俗、自由的特性,使其能夠為最廣大民眾提供無差別的服務。 然而處于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因其疲于生計,無睱經常光顧民眾圖書館,這已經成為民眾圖書館發(fā)展無法回避的事實。 從《南京市立民眾圖書館閱覽人職業(yè)統(tǒng)計(1947 年10-12 月)》[18]中可以得知,在全部6327 名讀者中,學生占4907 人,是民眾圖書館最主要的閱讀群體;其次是商人,再次是軍人,又次是政府部門的人,農民讀者最少,僅有31 人。 此外,農民和軍人讀者當中僅各有1 名女性讀者,概與婦女卑微的社會地位和繁重的家務羈絆不無關系。民眾圖書館的讀者構成,以及婦女與民眾圖書館的關系這些主題也應當值得國內圖書館史學者研究和思考。

      1.3.4 民眾圖書館的開放時間

      民國時期各地區(qū)民眾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存在細微的區(qū)別,例如上海特別市立民眾圖書館每逢星期一上午閉館,其余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00-6:00 開放[19];江蘇宜興縣立民眾圖書館逢星期一閉館,其余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1:00-6:00開放[20];山東省民眾圖書館逢星期一閉館,其余開放時間不詳[21];銅山縣民眾圖書館開放時間為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閉館時間不詳[22]。從上述的史料中讀者可以得知,周一閉館是民眾圖書館的普遍現(xiàn)象,這種光榮的傳統(tǒng)也被當今國內公共圖書館廣泛效仿和學習。 簡而言之,民眾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或閉館時間及其背后的成因,也是值得國內圖書館學者研究的主題。

      1.3.5 民眾圖書館的捐贈事業(yè)

      圖書館捐贈是推動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民國時期,各地民眾圖書館為了募集資金購買圖書和維持民眾圖書館的正常運轉,非常重視捐贈,并頒布了各種鼓勵捐贈條例。 1929 年,中央大學區(qū)通俗教育館頒布了鼓勵捐贈的條例,規(guī)定凡捐助本部圖書館者,視其贈與價值與相當之酬報,以志盛意。 捐贈價值在三千元以上者,由本館呈教育部褒獎,并將捐助者肖像懸掛本部,另特制贈品以作紀念;價值在五百元以上者,由本館呈請中央大學行政院褒獎,并將捐助者肖像懸掛本部;價值在百元以上者,由本館敬將捐助者姓名銘于銅板;捐助書籍一部或一冊者,均將捐助者姓名匯報登報,并記入所捐人之圖書中[23]。 宜興縣立圖書館也頒布了捐贈條例,規(guī)定凡捐贈本館者,褒獎形式包括以贈者之名名室、為贈者立銅像、將贈者肖像懸諸館內、將贈者之名樂碑、將贈者肖像刊貼書內、贈書者之名于書內等[24]。上海的商人和藏書家葉鴻英捐產百余萬元,指定辦理圖書館及鄉(xiāng)村小學用,并成立董事會,積極籌備附設民眾圖書館一所。 徐旭對葉鴻英捐贈圖書館的善舉贊譽有加,“此于我國民眾圖書館運動之助力,實可比之于美國的卡諾基(即安德魯·卡內基)”[25]把葉鴻英與美國著名圖書館慈善事業(yè)家卡內基相提并論[26],體現(xiàn)了民國時期圖書館界對民眾圖書館慈善事業(yè)的重視與期盼。

      除此之外,民國時期民眾圖書館館員薪俸、民眾圖書館購書的學科分配、民眾圖書館推薦書目、民眾圖書館圖書超期處理、民眾圖書館茶園文庫、民眾圖書館特殊巡回文庫、鄉(xiāng)村民眾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等主題也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因篇幅關系,不一一贅述。

      2 存在的不足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史料豐富、文筆細膩、見解獨到,是研究民國時期民眾圖書館運動的重要專著。 然而,本書也存在不少問題,諸如結構不甚完善、注釋有待加強、行文邏輯不甚合理等,現(xiàn)歸納出來,供作者參考。

      2.1 結構有待完善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的內容結構,有別于以往出現(xiàn)的總分論形式的圖書館專史著作,基本上是以主題來劃分章節(jié)的,包括民眾圖書館的概況、民眾圖書館的組織管理、民眾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民眾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民眾圖書館的社會功效這五大部分。 這種結構安排雖然有它的優(yōu)勢,然而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 作者在第一章所說的民眾圖書館概況,從其實際內容來分析,應當屬于民眾圖書館的發(fā)展簡史,可是事實上又缺乏相關的歷史發(fā)展要素,例如一個事物產生的社會背景、事物的萌芽、發(fā)展、興盛、衰落的過程,仔細閱讀,除了“民眾圖書館發(fā)展的動因”和“民眾圖書館的興起”這兩節(jié)比較契合外,其它小節(jié)的內容與民眾圖書館發(fā)展史的關系不大。

      緒論部分的結構看上去似乎與博碩士論文的寫作方法類似,然而這種結構編排方法仍然不是嚴謹?shù)漠厴I(yè)論文的寫作手法。 一般來說,博碩士論文的緒論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研究的內容與范圍、研究方法、文獻綜述四部分。 張書美把“學術價值”(亦即研究意義)放在緒論的第一節(jié),把“研究綜述”放在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的“民眾圖書館的概念”不應當出現(xiàn)在緒論當中,而應當把它放在第一章“民眾圖書館概況”之中,這樣顯得更加科學而合理,第四節(jié)“主要內容及基本觀點”應當置于“研究綜述”之前,第五節(jié)“創(chuàng)新與不足”看似合情合理,實際上顯得多余。 如果一定要歸納本著作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可以放在結論或者余論中進行。

      正文第五章“民眾圖書館的社會功效”,作者在小節(jié)內容的安排方面有失妥當,主要是因為民眾圖書館的特征決定了它的社會功效并不是以關懷兒童群體閱讀為第一要務,它的最大社會功效在于開啟民智,也就是為沒有條件接受學校正規(guī)教育的普通民眾提供接受圖書館再教育機會的一種社會教育機構,而這里的普通民眾不僅僅包括農民,也包括因貧窮無法接受學校教育的普通市民。 因此,應當把關注民眾的閱讀以啟發(fā)民智放在其所發(fā)揮的整個社會功效的第一位,第二才是兒童群體,第三才是本位救國。 這樣的章節(jié)安排,才能體現(xiàn)民眾圖書館的內在屬性和外在特征。

      2.2 注釋有待加強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在行文過程中,存在對某些關鍵內容的注釋不足或者注釋不及時的問題。 這樣不利于讀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會使讀者產生不必要的疑惑。

      在第一章“民眾圖書館的概念”講述謝蔭昌主張設立國民圖書館或通俗圖書館的思想來源時,作者提出了美國圖書館學家達納(文中譯為“達那”)的觀點,即圖書館為教育者職分內的任務,師范學校內應當講授圖書館學。 然而作者并沒有注明這一段話出自達納的哪一本著作或哪一篇論文,不利于讀者的追溯閱讀,也不利于圖書館史學者對此主題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本章的“民眾圖書館的時代使命”一節(jié)中,作者列舉了歐美各國和我國的文盲比例,然而并沒有注明數(shù)據(jù)的來源,無形中降低了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與可信度。

      “民有、民治、民享的圖書館”(Library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是1894 年美國圖書館學家弗萊徹(William Issac Fletcher)根據(jù)林肯總統(tǒng)的名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在《美國公共圖書館》[27]一書中提出來的觀點。《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在第一章闡述民眾圖書館的時代使命和第四章闡述民眾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事業(yè)時,指出民眾“圖書館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機關”[28],民眾圖書館應當結合當?shù)亟洕鸂顩r及民眾生活實際,秉持自由開放的原則,懷抱以我就人的態(tài)度,實行民有民治民享,輔助學校教育之不足,與社會協(xié)同發(fā)展[29]。 可惜作者并沒有對這一概念的來龍去脈進行必要的注釋和說明。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第四章第二節(jié)“民眾圖書館開展館外推廣的途徑”有關“流動書車”的闡述中,作者指出流動書車的目的是使徘徊在路上的民眾得到讀書的福音,它始于美國,成效卓著。 隨后作者描繪了美國圖書館界流動書車服務的生動場景,仿佛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作者并沒有標注這些歷史影像的文獻來源。1986 年,美國圖書館學家迪克森(Paul Dickson)所撰寫的《美國圖書館圖文頌》[30]在這一方面有較為詳細的闡述,讀者可以據(jù)此了解美國圖書館流動書車的相關史實。

      第二章“民眾圖書館的組織管理”闡述民眾圖書館的機構組成時,作者強調民眾圖書館的組織管理一般應遵循適合經濟的原則,即以最少的經費,辦最多的事業(yè)。 在第五章“民眾圖書館的社會功效”介紹江陰巷民眾圖書館兒童巡回文庫的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時,作者評論該館真正實現(xiàn)了以少數(shù)經費,購少量圖書,而辦較大事業(yè)之目標。 上述的內容的意境,與美國圖書館事業(yè)家麥維爾·杜威的名言、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的座右銘“以最少的花費,為最大多數(shù)讀者,提供最好的讀物”(The best reading for the largest number at the least cost)[31]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作者可以直接引用杜威的這個觀點,會顯得更加權威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2.3 行文邏輯不盡合理

      總體上看,《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的邏輯清晰而嚴謹,語言細膩而流暢。 全書采取史論結合的方式,在闡述絕大多數(shù)歷史事實的時候,一般都是先擺出客觀的史實,然后再加以評論。 然而在敘述某些問題的時候,這種情況不經意間可能被悄然改變,邏輯的先后順序產生了一些讓人難于理解的變化,這是采取史論結合、夾敘夾議的方法所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

      以第二章“民眾圖書館的組織管理”第三節(jié)“合理設置機構各盡其職”第一點“籌備期的機構組成”為例,作者在介紹民眾圖書館籌備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時,從自己認知的角度出發(fā),詳細介紹了各項工作包括“決定館舍”“制定方針”“鼓吹宣傳”和“輔助籌備主任或館長”的具體內容及其注意事項,內容顯得豐富而完備。 然而在接下來的段落中,作者提及了民國時期圖書館學家富濟的《民眾圖書館理論與實施》一文,該文所闡述的民眾圖書館籌備委員會的四項工作“決定圖書館的館舍”“制定大體方針”“鼓吹宣傳”和“輔助籌備主任或館長”與作者前面所闡發(fā)的內容完全一致。 如果作者能把富濟的觀點放在最前面,然后再一一闡述各項具體工作的內容和注意事項,這樣的邏輯會顯得更加科學而合理,也更加符合大眾閱讀的習慣與行文的規(guī)律。

      3 結語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是新中國以來我國圖書館學界出現(xiàn)的有關民眾圖書館研究主題的罕見專著。 它采用史論結合、夾敘夾議的方法;文中的觀點新穎而獨到,讀來讓人收獲良多、興趣盎然;更為難得的是,書中展現(xiàn)了大量的資料和線索,為圖書館史學者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啟迪。 雖然民眾圖書館在當代中國圖書館史研究領域是一個小眾的主題,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多,資料查找的難度也很大,但是張書美以自己扎實的歷史學功底、深厚的圖書館學知識和逾十年的民國圖書館史研究的豐富經驗,出色的完成了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史的研究和探索。 《中國近代民眾圖書館研究》的出版,拓寬了圖書館學的研究范圍,豐富了圖書館史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圖書館專史研究的歷史上增添了絢麗的風采。

      猜你喜歡
      圖書館學民眾圖書
      2023 年寧夏圖書館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兌現(xiàn)“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烏克蘭當?shù)孛癖姵冯x
      圖書推薦
      南風(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班里有個圖書角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中國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圖書館論壇(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3年年會暨第31次科學討論會在貴港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6期)2013-03-11 18:50:45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年年會暨第30次科學討論會在南寧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1期)2013-03-11 18:50:04
      中阳县| 蕲春县| 日土县| 沂源县| 胶南市| 青铜峡市| 高清| 揭西县| 墨脱县| 昌乐县| 永善县| 青冈县| 皋兰县| 布尔津县| 昔阳县| 阳泉市| 枣强县| 会昌县| 仙游县| 图们市| 无极县| 石狮市| 鄂托克前旗| 新泰市| 雅江县| 尚志市| 彭阳县| 社旗县| 广灵县| 临西县| 元谋县| 怀仁县| 增城市| 济源市| 安福县| 赣州市| 广宗县| 潢川县| 炉霍县| 甘肃省|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