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來縣大黃莊小學(xué) 張寶云
“藍信封來信啦!”“快看看,我的在哪?”“老師,我的呢?!薄?/p>
一陣嘈雜聲過后,學(xué)生拿到了自己的信,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在人群中我努力搜索那個小小的身影,藍信封對于他格外重要。銘(化名),單親留守兒童,父母離異,媽媽在葫蘆島打工,由于疫情原因不能經(jīng)?;丶?,他和姥姥、舅舅舅媽一起生活。
第一天語文課做自我介紹時,我再次注意到他,個子不高,白白凈凈,很帥氣。但是談吐中流露出了太多的不自信,短短兩分鐘的自我介紹,捏衣角、打結(jié)巴,不敢直視同學(xué),小臉窘得通紅。為了鼓勵他,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頓時他的臉更紅了,無處安放的手不停地在衣角旁比劃著……
接下來,他上課時專注的眼神,作業(yè)本上整潔、正確率超高的作業(yè),讓我和數(shù)學(xué)老師對這個帥小伙不禁刮目相看。但是他從來都是獨來獨往,不和其他同學(xué)交流。母親經(jīng)常不在身邊,他對于親子關(guān)系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眾多單親或者留守兒童一樣,安全感和自信心的缺失開始讓他用沉默寡言來“拒絕”這個多彩的世界,并將自己嚴嚴實實地封閉起來。我兩次和他談心,希望他能融入到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可是收效甚微。這件事成了我倆的一個“心結(jié)”。
“寶云,北大有一個針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開展的藍信封通信活動,都是全國各高校專業(yè)的心理學(xué)通信大使,他們會通過書信交流,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你覺得咱們的孩子需不需要心理輔導(dǎo)?”
校長的話音剛落,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銘,脫口而出:“需要,需要,太需要了!”在與藍信封項目負責人進行了對接后,很快孩子們的第一封信寄了出去。
我主動聯(lián)系到銘的通信大使,希望她用專業(yè)的心理疏導(dǎo)讓孩子一吐為快,我也好“對癥下藥”。在一次次書信來往中,我終于等來了大使的好消息:孩子在信中說“媽媽常年在外,感覺她不愛我,她只愛自己的工作,只想著掙錢”。孩子在與大使的通信中終于卸下了內(nèi)心的“包袱”,他肯傾吐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了,那通信大使及老師就有突破口了。同時大使又給我們做了培訓(xùn),讓我們和孩子的媽媽溝通。
通過溝通我們了解到孩子媽媽為了掙錢確實很辛苦,但她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視了孩子對母愛的強烈渴望。銘媽媽是一個“大線條”的人,犯了大部分農(nóng)村家長都容易犯的錯——從來不直接了當?shù)乇磉_自己對孩子的愛意,總是希望孩子能從自己的行動中感受父母的愛。孩子那么小,媽媽又不在身邊,哪能輕易地體會出母愛呢?銘媽媽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懊惱不已,當即表示會定期給孩子發(fā)視頻,經(jīng)常和孩子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也要耐心聽孩子講自己身邊的“奇聞軼事”,并時不時告訴他“媽媽想你了”……
漸漸地我們發(fā)現(xiàn),課間玩耍的人群中有了銘的影子,一次在練習口語交際“感動的一件事”時,他侃侃而談:六一那天媽媽快遞給他一款超難拼裝的樂高,他特別驚喜!還告訴通信大使:“姐姐,我覺得我好幸福!”
周末,看見銘和同學(xué)一起嬉笑打鬧,頓時“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